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为什么《三国演义》改变了曹操等人的身后名

时间:2015-10-25

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这部小说在底层民众中的影响力巨大。多数民众或许不太清楚三国时期历史事件的真实过程,但对三国演义

提示:本文共有 197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这部小说在底层民众中的影响力巨大。多数民众或许不太清楚三国时期历史事件的真实过程,但对《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却耳熟能详,很多人甚至直接把小说中虚构的桥段当作真是历史来看待。这部小说不仅影响着民众对三国历史的印象,更改变了对三国时期人物的印象,比如说刘皇叔仁义、曹操是奸诈小人、周瑜气量过于狭小等。这无疑也证明了《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成功。

《三国演义》能够如此深远地影响民众对历史以及相关人物的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三国演义》的确是依据三国时期的真实历史创作出来的。清代学者章学诚这样评价:“唯《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至观者往往为之惑乱。”先不争论小说中事实和虚构的具体比例,事实和虚构情节巧妙融合,的确是《三国演义》如此成功的一大因素。以历史事实为依托,删繁就简,提炼主线,增强了故事的置信度;以虚构的艺术手法增强故事的戏剧冲突,一波三折,突出人物性格,让整个故事更加吸引读者。

三国历史头绪纷杂,矛盾重重,变故不断,想要从头到尾讲清楚,着实不易。而《三国演义》能够梳理出清晰的脉络,做到明代高儒评价的那样“陈叙百年,该括万事”,让读者能够大概掌握近百年的历史走向。董每戡在《<三国演义>试论》中也认为,《三国演义》能够做到“首尾完整,到底不懈”,“一气呵成,神气完足”,所以它才能成为我国历史小说的代表作。

其次,《三国演义》符合了当时社会民众的思想倾向。实际上,《三国演义》不仅是基于真实的历史创造出来的,更融合了民众口头流传的三国故事传说。那么,民众对历史事件的态度和对历史人物的褒贬,自然反应在其中。

比如“拥刘”还是“拥曹”的问题,历史上不同的人各持观点。《三国演义》表达了明显的拥刘反曹思想。在董每戡看来,这不仅仅是出于所谓“封建正统观念”,更在于其成书的时代背景。这主要从书中突出曹操奸诈一面的态度上来看。

都说盖棺定论,但对很多历史人物的评价,并没有停留在其人身死之时,反而在其死后长时间内不断改变。曹操在政治、军事、文学等方面的才能有目共睹,他也的确有奸诈暴戾的一面,可以说毁誉参半。其实在唐代,对曹操的评价还没有特别反面,他的阴险狡诈形象是在宋代慢慢形成的,尤其是南宋和元代。

南宋王十朋道“我虽有酒,不祀曹魏”,陆游也说“邦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显然,曹操在这里,就是南宋面临的北方少数民族的象征。实际上,他们都是借由汉魏历史来表达他们意图恢复中原、收复失地的理想和对北方劲敌的反抗心态。这也是当时偏安南方的汉族民众的共同心声。这种民族情感也一直延续到元代。

根据董每戡推测,《三国演义》大约成书于罗贯中做张士诚幕僚时期前后,正是各路民间力量抗元起义时期。这时写成具有明确拥刘反曹倾向的《三国演义》,一来顺应民众收复北方的意愿,二来也有号召更多民众参与抗元斗争的意图。因此,书中曹操作为元朝统治者的象征,自然被刻画成阴险、奸诈、残暴、无良的反面形象,这样才更能激起民众的反抗情绪。

最后,《三国演义》之所以能够改变曹操等人的身后名并令其如此深入人心,得益于罗贯中对诸多三国人物形象成功的艺术刻画。

即使有民间口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依托,但《三国演义》能够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达到如此高的艺术成就,离不开罗贯中的大胆创作。《三国演义》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是非常成功的,最主要人物都形象饱满,各有特色。这是因为罗贯中能够娴熟地运用各种文学手法,可以把简单的故事叙述得一波三折,比如“煮酒论英雄”一段故事,更善于虚构出精彩的桥段,增强戏剧冲突,突出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草船借箭”、“空城计”等故事。

经过罗贯中的艺术加工,曹操成为民众心里的大反派,诸葛亮成为神到“近妖”的军师,周瑜成为那个慨叹“既生瑜何生亮”的英年早逝的大都督……难免有人拿书中的人物同真实的历史人物作对比,认为小说刻画得太过了。其实不用非要这样直接对比,《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做出艺术创作很正常。并且,二者实际上就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通过文学虚构,刻画出细致、饱满的人物形象,令读者信服,能达到这样的“艺术真实”,也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

董每戡在《<三国演义>试论》中赞扬了罗贯中的创作成就,认为其“想象创造,仍不失根据,依史实又不为它束缚,致损失了想象的完整,乍即乍离,掌握了准确的尺寸”。

说《三国演义》树立了民众心目中曹操的奸诈形象不为过。书中的确突出了曹操残忍杀戮、多疑、奸诈的一面,而弱化了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功绩。这种有明显倾向性的刻画,的确是为了贴合当时的民族情绪、满足时代的需求,未必是作者个人对曹操有多大偏见。从艺术上看,这是罗贯中在文学创作上的一大成功。对于曹操等真实历史人物的评价,自然应该基于史料,而不应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也就是说,作为读者的我们,应该学会分清“历史事实”和“艺术事实”。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为什么《三国演义》改变了曹操等人的身后名”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刘邦赢了天下 为何身后名却没有项羽好?两人成也性格败也性格

刘邦赢了天下 为何身后名却没有项羽好?两人成也性格败也性格

项羽,刘邦,人们,西楚霸王,身后名,楚汉争霸,秦始皇,乌江,个人,后世,哥哥,实力,威震,楚国,胜利者,乌江自刎,从巨鹿,关云长,刘备,成王败寇,萧何,赵子龙,韩信,马驰,史小,时代都会,江边上,末年,世界各地,三国演义

2015-11-07 #经典故事

德国工匠精神:在乎身后名 不贪眼前利

德国工匠精神:在乎身后名 不贪眼前利

挂钟,文德,公司,产品,时间,帝品,品牌,外壳,德国,精品,钟表,工艺,打价,行业,经典,维也纳,结构,身后名,德国企业,是由于,经典品牌,追求利润,现代钟表,德意志,农业国,人口,世界名牌,世界,专业型,世代

2015-08-14 #经典故事

女娇用一生的等待 成全大禹的生前身后名!

女娇用一生的等待 成全大禹的生前身后名!

女娇,大禹,黑熊,辈子,新婚,石像,鼓声,一生,上苍,传说,块石,妻子,工地,吴越春秋,涂山之,候禹,候人兮,吴承恩,夏启,夏雨荷,禹三十未,涂山,时之,孙悟空,生子启,丈夫,吕氏春秋,世间,人间,人生

2009-08-02 #长篇故事

传承德国工匠精神珍视身后名 不贪眼前利

传承德国工匠精神珍视身后名 不贪眼前利

德国,中欧,国家,联邦德国,日耳曼人,两德统一,各邦,欧洲联盟,联合国大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西,北邻,丹麦,人口,任期,卢森堡,奥地利,德国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语,西德,联邦,比利时,捷克,成员,柏林,日耳曼,瑞士,波兰,民族

2020-07-01 #短篇故事

生前经历坎坷 身后名震画坛 陈子庄绘《丹景山牡丹图》欣赏

生前经历坎坷 身后名震画坛 陈子庄绘《丹景山牡丹图》欣赏

陈子庄,牡丹,丹景山,作品,技巧,一面,局部,技法,花叶,任伯年,近现代,天彭牡丹,性格,一生,传统,写意,叶子,叶片,山石,水墨,笔墨,花鸟画,赭色,他的作品,中主,吴昌硕,吴冠中,子庄,徐渭,贝叶

2008-06-06 #长篇故事

此地存在一恐怖恶习 曹操大怒下令禁止 却改变了清明节的习俗

此地存在一恐怖恶习 曹操大怒下令禁止 却改变了清明节的习俗

曹操,晋文公,冷食,并州,封赏,伍子胥,袁绍,上党,太原,官员,寒食节,政令,春秋时期,母亲,老百姓,西河,高干,雁门,为了纪念,日子里,老百姓们,乌桓,吴王夫差,地官府,富贵,袁尚,赵衰,了头,太原地区,自公

2007-05-28 #长篇故事

郭嘉说会要他命的虫 打败了赤壁之战的曹操 彻底改变了三国历史

郭嘉说会要他命的虫 打败了赤壁之战的曹操 彻底改变了三国历史

曹操,曹军,疾病,赤壁,赤壁之战,战争,蒙冲,血吸虫,奉孝,郭嘉,三国志,军队,战斗力,易燃品,死者,江东,江河,长江,黄冈,安然无恙,血吸虫病,乌林,刘备,刘联军,吴军战,吴军,多大,孙权,孙吴,孙刘

2007-09-14 #经典故事

曹操识破了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 为什么最后他又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曹操识破了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 为什么最后他又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曹操,阚泽,黄盖,周瑜,建议,情报,赤壁之战,谋士,曹营,周瑜打黄盖,东吴,书信,垃圾,心理素质,消息,苦肉计,阵营,庞统献,蔡中,蒋干,上都,了头,对卧,经典故事,从容应对,举动,举事,事实,事情,人性

2020-09-03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