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二刷《幸福终点站》:在人生攀登的道路上 将终点变为幸福的起点

时间:2015-10-29

每当内心干涸,需要温情滋养的时候,我就会选择看电影。看他人的人生,寻找自己的影子。然而,这却是一部被名字劝退的电影,但我还是因为它强大的阵容以

提示:本文共有 40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每当内心干涸,需要温情滋养的时候,我就会选择看电影。看他人的人生,寻找自己的影子。

然而,这却是一部被名字劝退的电影,但我还是因为它强大的阵容以及温情的内核连续刷了两遍,它就是——《幸福终点站》。

这部电影是由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汉克斯主演的温情长片。影片讲述了,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来自东欧小国的维克多乘坐飞机前往美国肯尼迪机场,但他被告知祖国发生政变,而他的身份证护照签证均失效,进退两难的维克多只有在机场滞留。在这期间,他与机场专员弗兰克斗智斗勇,结识了自己的真爱,空姐艾米莉亚。一个人从无到有,度过了9个月的时光。

电影集合了《荒岛求生》的故事属性,以及《拯救大兵瑞恩》和《阿甘正传》的人物属性,让我在观看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想起它们。而汤姆汉克斯也将他们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他饰演的维克多集合了这些角色的所有优点。

看完这部电影后,你会发现这个中央办公厅就是斯皮尔伯格打造的一个微缩的社会,斯皮尔伯格也曾说:“机场是个使人着迷的地方,那里有着人类最高的感情,在那里你可以看见人性的交叉,机场已经成了一个微观的社会……”

他以小人物的经历刻画出了一个微缩版的现实人生。这里有种族之间的矛盾、制度上的缺陷、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阶级左右的爱情取舍,这些都是我们在追寻幸福生活中,时时存在的困难与挫折。

在《逆商》一书中,作者保罗·史托兹把生活中追求幸福和成长的过程都比作登山,把登山的人们分成三种:放弃者、扎营者、攀登者。

放弃者:放弃人生中的变数和挑战,甚至会憎恨攀登者。

扎营者:等待曾经付出的回报,不知道该前进还是后退。

攀登者:逆境中在努力追寻目标,终身都在进步与成长。

而这三类人就代表了机场中所展现的微缩社会中的社会众生相。也给我们展示了在寻求幸福的终点过程中,在面对人生不如意时他们又是如何选择的。

弗兰克——代表微缩社会中的放弃者

放弃者过的是妥协让步的生活。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并选择了他们眼中更为平坦和轻松的道路。

作为机场及海关边境保卫局主任,弗兰克在这里工作了17年,他一直在等一个升迁的机会,好让这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完美的结果。

十几年来,他一切按照章程办事,观察入微,可以洞若观火一般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事情真相。但是另一种程度上,他死板,不近人情,好大喜功,一生活在体制内,把规章制度当作圣经对待。他似乎放弃了个人意志,默认了这个世界的规则,只为体制贡献,为体制而活。他的所有价值都要在这里体现,不允许有一点的错误出现。

终于有一天,他等来了梦寐以求的机会。老局长临退休之前任命他为临时的外勤专员,只差任命书他就可以实现自己认为的价值。

老局长嘱咐他要小心行事,以好好应付审查团的检查,于是弗兰克开始严阵以待。但是就在此时,他遇到了他升职路上的绊脚石——困在机场的维克多。

在面对在航站楼中穿着睡衣大摇大摆的维克多时,弗兰克有一些不知所措。因为在他的逻辑认知中,维克多是一定会逃跑的。当他的属下说“是您让他等的”时候,他也笃定地说:“我没想到他真会等。”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在各种各样的逆境反应中,最能让人变得无力的反应是灾难化。灾难化就是把日常不便想成重大挫折,又把那些挫折想成灾难。

于是,弗兰克将维克多视为自己人生职业生涯的灾难,成了他17年如一日的人生中的变数。当面对同样是困在机场的维克多时,他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在《逆商》中,作者保罗·史托兹指出,放弃者会在放弃的同时,试图伤害攀登者,憎恨那些进步的人。

所以,在看到另一个自己所展现出来的不一样,那个更加的积极主动,更加的坚强成长的自己时,这样的可能性让他害怕,仿佛时刻都在提醒自己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他开始试图阻止维克多走出机场,阻拦他踏进纽约的大地上,阻止这棵希望之苗,阻止他一切可能的成功。

“让我给你一个承诺,维克多。一个被困在这里的人给你一个承诺,一个也许会被困在这里十年的人。从现在开始,你我将是搭档,我在这儿,你就不能走。”

看上去,弗兰克是在等待一个机会,看上去,他在追求更高层次的上进,而且时不时流露出无可奈何的麻木,甚至受害者的模样。倒不如说,他是自己放弃了人生的其他可能性,放弃了成长。

他活在体制内17年,被国土的规则异化,逃不出去也放弃了挣扎,这座机场就是他的职业生涯,甚至人生幸福的终点站。

艾米莉亚——代表微缩社会中的扎营者

扎营者认为,辛苦了这些年或是付出了那么多努力,生活应该变得没那么难。

美丽的空姐艾米莉亚爱上了已婚的男子,每天的任务就是等待爱人的召唤,用自己的青春等待幸福的爱情。

她已经39岁,做了快20年的空姐,通讯录按城市分类,吃晚饭的时候呼机总是会响起。她从来不会住旅馆,带着行李随时准备出发,她在等一个承诺,因为她爱了这个男人整整7年。

保罗·史托兹在书中说,扎营者也过着妥协让步的生活。与放弃者的区别在于程度。他们厌倦登山了,于是就说:“这样已经够好了。”

与放弃者不同,扎营者牺牲了很多,或者也为之拼搏过。艾米莉亚认为自己既然付出了真爱,那么迟早会有回报,她也认为是命运给她安排的这场没有结果的爱情。虽然自己是令人发指的小三,但是她仍旧心安理得的麻痹自己,安营扎寨,等待收获幸福的那一天。

但艾米莉亚心中仍然残存着一丝信念,她开始不满足这样无望的等待,这是一种被判了死刑的煎熬;她开始幡然醒悟,明白自己的付出可能不会有结果;她开始时不时向攀登者维克多靠近,走出心中的怪圈。

于是,她与相恋多年的男人分手,摆脱自己不耻的小三身份,扔掉了传呼机,试图接纳维克多的爱。

但是,扎营者艾米利亚与放弃者一样,对于逆境的接受度也是有限的,在艾米莉亚知道了维克多并不是什么所谓的工程承包商,而是一个东欧小国的“难民”后,虽然被他的举动感动,但还是选择了多金的已婚前男友。她最终还是听从命运的召唤,服从了现实。

“我一直在等一通电话,等了7年……我知道快了,维克多,所以我才无法斩断情丝……”

她沉浸在一段没有结局的感情之中不能自拔,她付出了青春的代价在等待幸福,最终选择与命运和现实共处,机场也成了她的幸福终点。

维克多——代表微缩社会中的攀登者

遭遇失败和挫折时,攀登者的人会和我们一样感觉悲伤,但他们更乐于变通思维,找寻看待问题的新方式。

被迫成为“自然人”的维克多,是所有人当中最无助的。他被迫放逐,孤身一人,像是掉进了现行制度的漏洞,成了一个BUG。

他没有国家,货币失效,不能前往目的地,也回不了家乡;语言不通,无处安身,一切的一切都在制造一种窒息与无助感。他犹如无根的浮萍,飘摇不定。

虽然这种情况下的维克多看上去甚至有一些木讷可笑,只会说“yes”,但是他仍旧记得自己的初心和目标,并没有因此虚度人生。身陷囹圄却依旧安之若素,把这次经历看作登山过程中收获的礼物和奖赏。

导演斯皮尔伯格也指出:片中的维克多不是小丑,事实上,他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他非常相信别人,而且总是满怀希望。每件事他都能发现令人高兴的一面,而且对工作颇具耐心。

攀登者致力于自我成长和终身学习,维克多也有着超乎常人的适应能力与学习能力。没有钱,就去收集机场的推车换取硬币;不会英语,就买回两种语言的书籍对照练习;住处简陋,便用随身携带的工具,改装成适宜居住的模样。即使在逆境中,维克多都在不断成长。

攀登者知道峰顶可能难以到达,因此从未忘记旅途带来的力量比终点更重要。

他不知道自己将会等待多久,但是依旧积极对待人生,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因为对于他来说,这也许是一段新的路途,但绝对不是终点。

他享受其中的氛围与满足,也影响到了周围的人们,和那些素不相识的人成为了亲密的好朋友。他用自己的热心和爱心赢得了周围人对他的认可和尊重,在冰冷的国度里,依然感觉到温暖和幸福。

尼采曾经说过:“一个人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方式。”

面对突如其来的人生苦难,维克多不忘初心,笑对生活中所有的挫折,把人生的苦难变成了一次次的机会。勇于抗争,勇于追求,不曾放弃。

最后,维克多终于等来了踏进纽约兑现承诺的一天。

即使是在离开之时,你也会发现,他让机场变成了他幸福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面对人生,幸福在于一个人作为攀登者的底色

弗农:“每个人都会受挫,真正的考验在于你怎么站起来往前走……”

比起电影,让人津津乐道还有它的的故事原型:

1988年,伊朗男子纳赛里打算从法国前往英国定居,却发现装有难民文件与护照的包被偷,被遣返回法国后,由于无法离开机场,便在巴黎戴高乐机场1号航站楼一住就是18年。

但是,即使是在滞留期间,他仍旧不放弃努力,并花费大量时间阅读并研究经济学,直到2006年,纳赛里因健康状况住进医院才离开机场。

导演斯皮尔伯格便是以此为背景,通过机场这个封闭空间,创作了这部经典的《幸福终点站》,展现出现代人面对困难时的不同反应。

在这里,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人生中或多或少地挣扎着,每个人都有自己渴望的幸福。这里行色匆匆,人影攒动之间,流露出关于人生的多重思考,成为了我们每个人孤独灵魂的写照,让我们仿佛在窥探他人人生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影子。

它会让你哭让你笑让你感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也会让困境中的人们绽放微笑。

尤其是在电影最后,艾米莉亚对维克多说的话:“你知道拿破仑给了约瑟芬什么结婚礼物吗?是一个金匣子,他在里面刻了字:命运。”

这就是导演给我们最后的启示,那就是:命运在我们手中,做放弃者,扎营者,还是攀登者在于自己的选择。

生活总不是一帆风顺,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参与者,反而总是在添油加醋地加着剧情,然后冷眼旁观。也许是一份永远不会加薪的工作,也许是一个永远不会回头的人,也许是一个挑战重重的人生,这些成了我们的挫折与困难。

然而,在追寻幸福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勇敢地将接下来遇到的每一个逆境,转化为人生的机遇和成长的燃料,不断成就更好的自己。

让自己拥有攀登者最好的底色,选择迎难而上并持续成长的能力,把人生的苦难视为化了妆的祝福,用感恩和微笑面对人生每一个幸福的起点。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二刷《幸福终点站》:在人生攀登的道路上 将终点变为幸福的起点”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电影《幸福终点站》告诉我们一个关于在机场等候的故事

电影《幸福终点站》告诉我们一个关于在机场等候的故事

维克多,机场,时候,在机场,电影,人生,故事,艾米莉,生活,个人,他用,人们,爱情,理由,男人,驿站,幸福终点站,中国人,很多人,生命中,知道自己,内心,大楼,才能,空姐,终点,美国,金钱,就是你,总是会

2016-02-22 #小故事

治愈系《幸福终点站》 汤姆汉克斯饰演暖心大叔诠释等待的意义!

治愈系《幸福终点站》 汤姆汉克斯饰演暖心大叔诠释等待的意义!

维克多,剧照,幸福终点站,机场,弗兰克,国家,美国,小铁,克罗地亚,内心,本领,父亲,观众,英语,遗愿,负责人,坐在一起,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艾米利亚,那班,在机场,工作人员,好朋友,维修队,认识了,生命,导演,剧目,全家人

2015-09-09 #长篇故事

电影幸福终点站:一个关于在机场生活的故事 等待终究会有结局

电影幸福终点站:一个关于在机场生活的故事 等待终究会有结局

...究会,签证,结局,美国,肯尼迪机场,证件,负责人,工作,幸福终点站,以自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中弗兰,比维克,艾米莉,中生,送餐,面临着

2014-10-20 #经典故事

电影幸福终点站:一个关于在机场生活的故事 等待终究会有结局

电影幸福终点站:一个关于在机场生活的故事 等待终究会有结局

...卡里米·纳塞瑞,弗兰克,电影,终究会,黑妹,艾米莉亚,幸福终点站,时候,弗兰,生活的故事,这部电影,伊朗,签证,结局,美国,肯尼迪机场,证件,负责人,工作,以自己,中弗兰,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比维克,艾米莉,中生,送餐

2013-09-12 #短篇故事

重温温暖感人电影《幸福终点站》一人在异国机场生活的9个月!

重温温暖感人电影《幸福终点站》一人在异国机场生活的9个月!

弹幕,倍速,高清,循环,全屏,字号,区间,洗脑,播放器,语言,类型,行数,连播,速度,直播,不透明度,自动跳过,默认设置

2020-07-05 #小故事

《幸福终点站》讲述的是一个男子在等待十来天的故事

《幸福终点站》讲述的是一个男子在等待十来天的故事

维克多,丽娅,艾米,时候,美国,汤姆汉克斯,故事,维多克,候机厅,影片,护照,祖国,在机场,大厅里,纳沃,那一天,代表作,东欧,人生,仅仅如此,剧中,住客,小国,家乡,国家,国土,坐椅,大楼,好感,感觉

2018-07-03 #小故事

婚姻如何幸福 爱情怎样保鲜 听戚薇娓娓道来

婚姻如何幸福 爱情怎样保鲜 听戚薇娓娓道来

爱情,观念,目的,才能,她认为,戚薇,方和,才让,方都,中一,和家,传统,一生,一段时间,婚恋,大站,婚姻生活,恋情,心上人,婚恋观,想法,情趣,情侣,时期,爱情故事,节目,看法,终点站,笔者,结局

2013-08-08 #长篇故事

《阿狸·永远站》

《阿狸·永远站》

永远站 幸福站 世界 旅程 朗姆酒 有多大 湖南文艺出版社 好的 香槟小镇 作者 主旨 地下铁 名字 全书 呓语 含义 和文 小镇 好喝 寓言 样子 形象 漫画 爱才 社会 酒窖 终点站 答案 童话 过程

2020-05-02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