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南汤圆 北饺子” 从冬至所用的食品 来分析南北方差异

时间:2015-11-28

冬至在二十四节气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在冬至这一天, 由于白天达到最短, 黑夜达到最长, 因此, 国人认为此刻

提示:本文共有 25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冬至”在二十四节气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在冬至这一天, 由于白天达到最短, 黑夜达到最长, 因此, 国人认为此刻阴气达到极点, 阳气即将回升。在汉朝,冬至这一天通常都会放假。

冬至起源于周朝,在汉朝确立为一个节日,距现在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汉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封建王朝之一,也是我国礼仪风俗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冬至这一节日习俗,能看到汉朝礼仪风俗的影子。

《汉书》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顾贺。”在汉代,冬至这一天,官员们都会放一天假去相互拜访,所以称“贺冬”。过了冬至这一天,会进入最冷的一段时间,到了唐宋时期,冬至在节日中甚至达到了与元旦同样重要的地步。在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有这样的记载:“十一月冬至, 警示最重此节, 虽至贫者, 一年之间, 积累假借, 至次日更易新衣, 备办饮食, 享祀先祖……一如年节。”由此可见,冬至在民间的重要。

到了明清时期,冬至的地位更上一层楼,皇帝甚至要祭天,百官上贺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百官贺冬毕, 吉服三日, 具红笺互拜, 朱衣交于衡, 一如元旦。”

冬至

一、南北冬至食物的差异

在冬至这一天,南方通常吃“汤圆”,北方通常吃“饺子”,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这要从汉朝说起,汉朝以“五谷”为主食,“五谷”是指稻麦黍粟豆,以稻麦为例,汉代的“稻”主要是淮河以南地区的主食,有“饭稻羹鱼”的说法,在北方水利条件较好的地区也有种植。麦,主要是大麦、小麦。在汉代小麦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地区,属于主食作物中的新兴势力,在汉代的关中地区获得大规模的推广,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就出土过大麦、小麦的实物。

在东汉时期出现了石磨,石磨把小麦加工成面粉,改变了自先秦以来人们的饮食结构,从粒食向面食过渡,使得小麦在五谷中的所占的比重和地位得到了迅速提升。小麦成为北方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农作物。面食的出现与发展,不但促进了人体健康,还发展出了诸多面食种类,是我国饮食历史上一个重大发展,逐渐形成了“北面南米”的饮食格局。

米饭

汤圆主要以糯米为表,各种蔬菜、肉类等为馅料,在冬至这一天“家家捣米做汤圆, 知是明朝冬至天。”在古代,妇女们在冬至这一天早早地起床开始洗米、舂米制作汤圆,然后全家聚在一起以汤圆为早餐,来昭示太阳即将回归,白天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冬至之后就是春节,因此汤圆也有团团圆圆的含义,现在的多用团圆来解释汤圆的含义。

而在北方,多以“饺子、馄饨”为食来过冬至,特别是在河南地区,无论是富裕还是贫困,冬至这一天吃饺子俗称“捏冻耳朵”,意味着过了冬至这一天,进入了更冷的阶段,为了保护耳朵不被冻掉,就食用样子像耳朵的饺子予以保护。因此,不论身在何处,北方人都会在冬至这一天吃一碗热腾腾的饺子,以保护自己健健康康顺顺利利地度过这个冬天,迎接春节的到来。

吃饺子的传说来源于东汉医圣张仲景,张仲景辞去医官告老还乡,回到南阳老家的时候,正是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许多百姓的耳朵都被冻烂了。医者仁心,张仲景赶紧吩咐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 辣椒和驱寒药材放置锅中煮熟, 捞出来剁碎, 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 再放到锅里煮熟, 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百姓吃了之后,耳朵上的冻疮都好了,于是在冬至这一天,人们便模仿做着吃, 因此形成“捏冻耳朵”这种习俗。

饺子

而吃馄饨的习俗则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冬至馄饨夏至面。”在南宋时期,盛行冬至这天吃饺子祭祖,而馄饨的传说,却又能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吴王,吴王打败越王后,俘获了西施,在一次吃了西施用面皮包裹着馅料的食物后,大加赞叹,问西施这是什么东西,西施想着吴王自打败越王后,就不理朝政,就说此物是馄饨(与“混沌”发音相同),此后馄饨就流入民间,为了纪念西施,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使用馄饨。

南北方冬至这一天所吃的食物不同,在上文说到自汉代以来形成了“南米北面”的格局,虽然食物样子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食用肉食,因为在冬至过后,就要进入到更加寒冷的阶段,吃肉可以增加抵御寒冷的能力。

二、南北方产生差异的原因

自然崇拜,冬至是十分重要的节气,在古代以农业为本,农业发展关系到国泰民安,因此人们对自然有着超凡的崇拜,希望上天能让自己的庄稼有个好收成,而冬至的确立就是人们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来确定农事的发展。灵魂崇拜,万物皆有灵,古代人们认为,人是有灵魂的,人死后只是肉体的消逝,灵魂依然存在。人们把节日与神话故事联系起来,在汉代及以后,祭祀祖先已经成为从皇室到百姓的定式,食汤圆、饺子等都寄托着对先祖的追思。迷信观念,比如,河南一代流传着吃饺子能防止冻耳朵,现在饺子的馅料与张仲景制作饺子的馅料已经大为不同,并没有治疗冻耳朵的功效,因此现在吃饺子只是一种形式。

张仲景

冬至作为岁时节气流传至今,除了与农业和官方推广有联系外,还与其他因素相关,比如神话传说,汉代以来流传下来许多神话故事,岁时节日也被赋予了神秘的神话色彩,北方有些地方吃混沌的习俗被赋予了纪念黄帝的神话故事。其实,冬至这一节气之所以能够被确立,源于古代钦天监对日月昼夜更替以及长短的观察记录形成一套较为标准的历法。

冬至的发展离不开上层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从冬至在汉代被确定为官方节日到明清与元旦平起平坐,离不开统治者对冬至的重视与提倡。汉朝在冬至这一天放假让文武百官相互庆贺,明清时期,统治者更是要在冬至这一天亲自祭拜天地,祭祀祖先。

在上层的带动下普通百姓也开始把情感寄托在冬至这一天,南方冬至吃汤圆,取团圆之意,意味着百姓渴望家人团聚一堂。对普通百姓来说,冬至已经被赋予了团圆的含义。

团圆一家

结语:

冬至从确立到现在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农业节气,还被赋予了浓厚的伦理观念和人情味,随着时间的推移,冬至的内容有单一性向复合型发展,呈现多样性。南北方过冬至的不同,更是显示出我国文化现象的多样性,只有了解这种差异,才能相互理解减少南北方的矛盾。

虽然冬至仍具有教化作用,但教化的功能已经弱化,年轻一代已经不再关注这些传统的节日习俗,我们的节日正在慢慢消逝,“洋节”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我们要关注这些传统节日,发扬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南汤圆 北饺子” 从冬至所用的食品 来分析南北方差异”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起看充满“中国味道”的《饺子和汤圆》

一起看充满“中国味道”的《饺子和汤圆》

饺子,汤圆,作品,作者,卷儿,食品,蒲蒲兰,中国味道,记忆,食物,张乐平,王婧,习俗,元宵,儿童,入围奖,动画,印象,图画书,庙会,差异,推优,花灯,美味,粽子,节日,赏花,韵味,趣味性,馅料

2020-02-22 #故事大全

春节三大传统食品——饺子年糕元宵的来历图

春节三大传统食品——饺子年糕元宵的来历图

人们,饺子,吃饺子,耳朵,中国,传统食品,女娲,传说,物质,民间,谐音,花生,中国人,为了纪念,春节期间,金如意,买好多,和庆,好吃不过饺子,民以食为天,东西,俗语,交子,文明古国,信仰,元宵,元宝,健康长寿,初一,功绩

2020-07-11 #故事阅读

这种食品营养又便宜的 用它来包饺子 比一个肉丸的还好吃

这种食品营养又便宜的 用它来包饺子 比一个肉丸的还好吃

猪油,油渣,时候,肥肉,熬出,清水,萝卜,饺子,大饼,朋友,血压低,包饺子,肉丸,水分,炒菜,美食,食品,食用盐,对身体,洗干净,张刚,比大,吃一顿,好的,一段时间,凉水,咬一口,味精,坏处,猪肉

2010-05-18 #小故事

南方北方过年习俗差异大:南方吃汤圆 北方饺子还包这种东西!

南方北方过年习俗差异大:南方吃汤圆 北方饺子还包这种东西!

饺子,时候,小伙伴,习俗,吃饺子,寓意,年糕,硬币,饮食,南方北方,南方和北方,和家人,年年,在吃,北方饺子,北方人,都会,里包,东西,一带,万事,农村,人家,北方地区,南方人,差异,团团圆圆,大米,家庭,好彩头

2013-03-16 #小故事

饺子汤圆火腿肠 河南援助100余吨速冻食品抵汉

饺子汤圆火腿肠 河南援助100余吨速冻食品抵汉

物资,通讯员,吴家山,速冻水饺,运输车辆,火腿肠,汤圆,武汉市,武汉,股道,车辆,重点,张靖,汪文汉,苏庆,工作人员,中铁,中心站,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长江日报,医院,一线,中原,儿女,人民,党员,列车,圃田,...

2017-07-04 #故事阅读

中国的这三种食品让老外无法忍受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明显!

中国的这三种食品让老外无法忍受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明显!

老外,中国,皮蛋,食物,鸡爪,差异,饮食,无法忍受,美食,食品,中国人,住久,中西文化,下口,会点,习惯,佳肴,吃鸡,垃圾场,小吃,方面,差异化,年轻人,怪味,火锅,美味佳肴,美国,节目,血块,风味小吃

2019-09-27 #故事会

南北差异又开撕了!这次因为冬至吃什么 汤圆or饺子 你站哪边?

南北差异又开撕了!这次因为冬至吃什么 汤圆or饺子 你站哪边?

汤圆,饺子,北方人,南方人,差异,吃什么,食物,南北差异,是我国,吃饺子,外婆,寓意,饮食,节气,糯米粉,习惯上,方在,在北方,传统小吃,大灶台,都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农作物,上自,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人心,亲友,人们,代表

2012-07-26 #小故事

中国南北方过年习俗有很大差异 除了饺子和年糕 你还知道哪些?

中国南北方过年习俗有很大差异 除了饺子和年糕 你还知道哪些?

中国,习俗,差异,饺子,人们,南方人,时候,不一样,都会,交子,吃饺子,年糕,还知道,年年,节节高,北方人,家一,一段时间,一家,一家人,传统观念,习惯,代表,口味,围炉,团团圆圆,各位朋友,地形,地势,地方

2010-03-21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