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对话陈可辛

时间:2015-12-04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对于很多思乡心切的人来说,过年和回家既是乡愁,更是一种信仰,一直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

提示:本文共有 317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DAILY INSPIRATION

诗人余光中曾经写下这样的诗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对于很多思乡心切的人来说,“过年”和“回家”既是乡愁,更是一种信仰,一直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在外工作的人们依然会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选择像候鸟一样长途跋涉,奔赴于回家的路上。

团聚,向来是岁尾年头里分量最重的话题之一。春节将至,Apple携手著名导演陈可辛,拍了一支温情满满的短片——《三分钟》,讲述了一个平凡却感人的关于“团聚”的故事,触动着无数人的柔软内心。

准备好纸巾,来看看这支感人的广告吧!

当团聚开始倒计时

这些年,身边很多人因为学业、工作、感情等诸多因素,或飘洋过海,或跻身北上广,“摩托车返乡大军”,无数“曲线归家”的囧途故事,不眠不休的等待与熬夜排队抢票,成为了无数“漂泊族”感同身受的经历,不过,所有的等待、失望、不安甚至是愤怒,在打开家门的一瞬间,就会被团圆带来的满满幸福感取代。如果美好的团聚只有短暂的3分钟,你又会做什么?

镜头里,火车短暂地经停车站,一名列车员兴奋地拍打着车窗,着急地喊着“弟弟!弟弟!”(孩子的昵称),恨不得从未停稳的车上立刻跑下站台,因为停站的时间,仅有3分钟,而这短短的180秒,就是她与年幼的儿子的团圆时光。

每年在此时此刻,她守护着从全国各个角落奔波回家的人们,看着车厢里外人人脸上洋溢着即将回家的喜悦和期待,一次次错过与儿子一块儿过年,终于,今年没有缺席。

没有哭闹,也没有小情绪,懂事的儿子穿越拥挤的人群终于见到妈妈,却立刻背起了九九乘法表,生怕好几天的努力付之东流,仅仅是因为上次见面时妈妈说,背不出以后就不能在她工作的小镇上学了。可对于久别重逢的妈妈来说,这三分钟,想说的话有太多太多......

终于,在列车开走之前,喊出了“九九八十一”,也喊出了对妈妈的思念。对于站台上的母子来说,是不是在家,有没有吃到那顿团圆饭似乎已不再那么的重要。

“最能抓住我的,不是乘务员妈妈有多伟大,而是原来你只有三分钟,团圆的时限感,这是我拍摄这部片子最看重的一点。”

- 陈可辛

陈可辛用细腻的镜头语言,刻画出春运期间的这个平凡、真实、令人感同身受的故事,更给我们一句温馨的“新年提醒”:过年不是一个仪式,而是努力地珍惜和留住那些对彼此很重要的时刻。当三分钟变得那么短暂珍贵,你是否会选择抱紧身边的亲人,珍惜当下的每一分一秒。

Behind The Scene

陈可辛曾经说过,自己只是一个说故事的人,而他的“杀手锏”是通过平凡的人物的故事,激起我们内心的共鸣,每一部影片里都有似曾相识的自己,而从实际操作层面上来说,如何将故事“造”出感染人心的效果,也许是很多人想更深入探讨的问题。

令人惊讶的是,《三分钟》全片使用iPhone X拍摄,而非传统的大型摄影设备。对,你没听错,就是一部简简单单的手机,拍出了那些我们以往认为只有专业器材才能实现的镜头,甚至也突破着陈可辛对于镜头表达的想象力。

有人说,电影是将人的一生浓缩在两小时的艺术,导演通过电影去记录、改变甚至是重组时间。三分钟里,车站里人来人往,疾驰的火车穿山越岭,有人准备离开,有人即将重逢,有人翘首以盼,有人失落而归,有人在等待着回家,也有人正朝着梦想出发……iPhone X的Time-lapse延时摄影功能,将一切都默默地记录下来。

细腻入微的真实感,是陈可辛式电影语言的特质之一,放到日常生活里,就算是给家人拍照,他也绝对遵循这一原则,喜欢在家人不注意的时候抓拍最自然的状态,还斩钉截铁地强调:“我们家绝对禁止P图。”

而iPhone X具有的人像光效功能,可以随时调整光效,让那些在逆光、昏暗、拥挤环境下所拍摄的画面,即使未经修葺,也依旧不失动人的细节。

镜头好比是导演的眼睛,不同的视角,代表着导演想通过人物传达的情绪和期待,甚至是看待周边事物不一样的角度。

“越没有受过教条训练的小孩,却能拿着机器甚至是手机,用自己的想象去拍,可能他的逻辑完全不对,但很可能就是新的表达的方式。”

- 陈可辛

无论是将iPhone X架在列车门边、车头车尾、还是让小男孩手持,以最真实的角度和节奏拍摄找寻妈妈的镜头,除了操作上更轻便灵活以外,还能让视觉效果更丰富、人物情节更加立体。

对话陈可辛 | Voicer X Peter Chan

“我从来不会把自己装成一个艺术家,

我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 陈可辛

说起陈可辛,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具有导演、监制、制片商多重身份,导演作品拥有不俗的口碑,从《双城故事》、《甜蜜蜜》,到《如果·爱》、《投名状》、《中国合伙人》……

十几年来,陈可辛涉足不同类型的电影,题材不乏爱情、友情、亲情,却一贯以温暖为底色,以情感为主题,充满细腻入微的人情味,不但创造票房佳绩,更为华语影片创造了不少跨越时代的经典。

在《三分钟》首映的当天

Voicer与陈可辛进行了一场格外温馨的对话

他跟我们分享了家庭故事、对亲情的看法……

Voicer:您在香港出生长大,后来去了泰国定居,之后到美国,又在北京创立了工作室?转了这么多地方,哪里让您觉得最有家的感觉?

陈可辛:我常说家人在哪儿,哪儿就是家,在哪儿其实不重要。你说起这个问题,我想起刚刚过去的圣诞,女儿放假,我跟君如刚好在跑路演做宣传,几乎不可能回香港,所以就叫女儿来陪我们,希望圣诞当天她可以过来跟我们一起过。不过她说一定要在家,毕竟圣诞第二天要拆礼物嘛。后来我们跟她说,其实爸爸妈妈在哪儿,那儿就是家啊,为什么一定要在(香港的)家呢?家不是一个地方,家是人呀。

▲ 《三分钟》首映会现场

Voicer:每年过年,你会怎么跟家人怎么过?

陈可辛:我18岁就离开家去念书,而我爸爸妈妈住在泰国,念完书大概21岁回到香港工作,之后就一直没办法跟他们住在一起。但从二十几岁到四十岁这段时间,我每年春节都会回家,当然也要经历春运,坐飞机嘛,每年无论我在哪儿,都一定会飞回去曼谷跟他们过春节。

Voicer:最难忘的春节回忆是什么?

陈可辛:不是小时候,也不是某一年,是好一段时间。其实跟所有人回家一样,年三十陪妈妈做团圆饭,如果是在香港的话,就会先去买一些年货、桃花什么的,拿上飞机带回去给爸爸妈妈。不过在五、六年前我妈妈去世之后,就没怎么像之前那样过春节了,虽然我爸爸还健在,不过家给我的那个完整的感觉不一样了。现在也有自己的家庭了,但最怀念的还是自己做儿子的时候。

Voicer:您曾经说过,爸爸对你的影响蛮大的?

陈可辛:很大。

Voicer:作为导演,您的作品总是像在对观众“讲故事”,人物感情很细腻,这几乎也是您每一部作品的特质,在这一点上您觉得更多是受家庭的影响吗?

陈可辛:影响是肯定有的,我常说,我看身边很多朋友,家庭健康快乐,童年过得好的,都不一样,有钱没钱我分辨不出来,但是小时候家庭快不快乐,看一个人的个性,再跟他聊,你就会知道。我觉得小时候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生活的健康快乐是非常重要的。我很幸运,我在一个很快乐的家庭长大,我家不是很富有,但却让我很健康快乐地成长。

Voicer:您有什么想拍的但还没拍过的电影题材吗?

陈可辛:我觉得我自己蛮幸运的,因为我所拍的电影都是我想拍的,很少是我想拍却拍不了的题材,也有那么一 、两部电影是以前想拍但一直没拍,不过可能就是因为时机和缘分未到而已,我觉得还好啦。

Voicer:您说还是想尝试再拍歌舞片,如果真的有机会,您这次最想合作的电影人或者演员会是谁?

陈可辛:我通常都是先想故事,然后觉得谁适合那个角色,就找谁来演,很少是有了演员,再有故事。

▲ Voicer很幸运(福)地与陈可辛导演合照

农历新年将至,在阖家团圆时分,

你最想留住的时刻,又是什么呢?

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对话陈可辛”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陈可辛再拍催泪短片 展现李娜与父亲“隔空对话”

陈可辛再拍催泪短片 展现李娜与父亲“隔空对话”

李娜,陈可辛,短片,父亲,观众,故事,赛场,视角,生活,不一样,导演,主题,刷屏,冠军,情怀,现实主义,题材,香港,真实故事,赵薇,上和,体育道,家国,真实生活,媒体,取材自,作品,人文,儿子,催泪

2010-02-20 #故事阅读

对话《夺冠》导演陈可辛:从选角到实拍比赛 跨越三十年如何拍出真实感?

对话《夺冠》导演陈可辛:从选角到实拍比赛 跨越三十年如何拍出真实感?

陈可辛,郎平,白浪,电影,巩俐,中国女排,比赛,国家队,女排,女儿,妈妈,导演,故事,影片,教练,结果,运动员,江苏男排,人选,演员,观众,训练馆,难题,80年代,跟我说,何源,周后,吴刚,多内,日大

2018-02-26 #经典故事

陈可辛三分钟短片讲的什么故事 陈可辛三分钟视频完整版在线观看

陈可辛三分钟短片讲的什么故事 陈可辛三分钟视频完整版在线观看

陈可辛,儿子,故事,春运,妈妈,短片,乘务员,乘客,列车,人心,口诀,女乘务员,方式,乘法口诀,不一样,都上,厂商,事件,个人,专业,主题,停站,人群,元素,切入点,力量,国人,地方,大师,小孩子

2012-08-01 #故事会

陈可辛可不只有「三分钟」

陈可辛可不只有「三分钟」

于辉,陈可辛,阿伟,妻子,海儿,小女孩,电影,观众,女人,红衣,回家,情感,儿子,尸体,导演,爱情,细节,警察,香港,香港电影,陈可,三更之回家,三年前,影片中,这个角色,好的,原因,奇情,影帝,恐怖片

2016-08-30 #小故事

陈可辛:巩俐是饰演郎平的不二人选

陈可辛:巩俐是饰演郎平的不二人选

巩俐,郎平,陈可辛,白浪,记者,80年代,女排,故事,电影,球员,上世纪,队员们,中国,演员,训练,后半段,教练,时候,机位,身高,运动员,队员,指导,大阪,朱婷,中国队,羊城晚报,世界杯,专业,个子

2018-03-23 #经典故事

陈可辛《三分钟》短片讲的什么故事?

陈可辛《三分钟》短片讲的什么故事?

牛排,不一样,水分,部位,下咽,牛肉,程度,流失,五分熟,来比,菲力,里和,概念,方式,液体,炊具,西冷,肉眼,牛腩,目的,腱子肉,里脊,铁锅,有误,很少会,一般多,不是太,却不能,会导致,可直接

2020-07-16 #小故事

陈可辛导演自述:《夺冠》是怎样炼成的

陈可辛导演自述:《夺冠》是怎样炼成的

电影,郎平,巩俐,白浪,陈可辛,中国,观众,故事,女排,演员,时候,80年代,导演,真实感,妈妈,中国女排,比赛,人物,情感,教练,镜头,不一样,世界,个人,女儿,国家队,大战,球员,运动员,朱婷

2016-12-15 #故事会在线阅读

陈可辛拍摄《三分钟》短片 故事取材于真实事情

陈可辛拍摄《三分钟》短片 故事取材于真实事情

陈可辛,短片,儿子,妈妈,站台,观众,春运,故事,手机,工具,镜头,手机拍摄,列车,孩子,导演,技术,母亲,演员,母子俩,网友,题材,刘钟,第一时间,事情,上线,亲人,人们,人流,优势,传统

2009-01-21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