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大唐诗人白居易的女人们

时间:2015-12-07

问我归何处问我归何处云菲菲;问我归何处文 宋执群作者简介宋执群,生于一九六零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梅雨望海门,长篇文化散文锦

提示:本文共有 57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问我归何处问我归何处云菲菲;问我归何处

文/宋执群

【作者简介】宋执群,生于一九六零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梅雨》《望海门》,长篇文化散文《锦上姑苏》等。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一)送客送出的狗血艳遇

公元816年,唐宪宗元和十一年的一个深秋的早晨,大唐的无数朋友圈都在疯狂转发一条热点,内容是这样的:

昨夜,大唐著名诗人、江州司马白居易在浔阳江码头送别友人。此时正值深秋时节,长江岸边枫叶滴血,花白的荻花挂动瑟瑟的秋风,为一对友人的别离营造着感伤的氛围。

当主客下马登船,准备举杯共饮离别酒时,多情的白诗人突然意识到没有安排歌舞乐队助兴。俩人闷头喝到孤月西沉,江水寒彻时候,凄惨的离别时刻到来了。

就在白司马下船,客人起锚的时候,一件狗血的事情发生了:一阵幽怨的琵琶声乘着江水的银波从远方传来。正在下船的诗人停住了脚步,正在起锚的友人放下了铁锚。俩人心领神会地寻着美妙的音乐而去。俩人登上邻船,掌灯、续酒,邀请弹琵琶的美女重新开宴。

后来的故事被大诗人在叙事长诗《琵琶行》中交代得一清二楚,并在一千多年的时光中被演绎成才子佳人经典的泡妞教材,被总结为追爱三部曲:

(以下为一组琵琶女图片)

从“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到“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再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那个能把琵琶弹得“大珠小珠落玉盘”,却被商人夫无情冷落的文艺女青年、流浪女歌手哪里知道,眼前这位江州司马,不仅是个有钱有地位的父母官,还是一位调情高手、泡妞达人。更可怕的,他还是个名震江湖的大诗人。这能不让落魄如“水中月”般的美人心旌摇荡吗?至此,一段传奇的江湖艳遇想不发生都难了。

至于当夜大诗人白居易的归宿,你就尽情去想吧。自然大诗人自己都不好意思写,那我们就更不好意思去描画了。

(二)就像一部爱情刷新器,没有他布不了的情局

说白居易一生妻妾成群,大约不会过分。史料上记载他一生娶纳的有名有姓的姬妾就高达两位数。就像一部爱情刷新器,白居易在自己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布下了精彩的情局。

像大多数传统的文人一样,白居易一生只明媒正娶了一个妻子,是他三十七岁时在母亲以死相逼下,娶的同事杨汝士的妹妹。

他之所以搞成让母亲愁得想死的大龄青年,原因是他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初恋:

白居易十一岁时,在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结识了一个小他四岁的小女孩——湘灵。此后俩人朝夕相伴,一同成长。到少男少女情窦初开时,俩人水到渠成地开始了初恋。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这首《邻女》,就是白居易写给十五岁湘灵的情书。

二十七岁的时候,为了自己的前程,白居易离开徐州去江南叔父处谋发展。在长长的别离路上他又一口气写下了三首思念湘灵的诗:《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二十九岁时,白居易进士及第,专程回到徐州,恳请母亲同意他与湘灵结婚,但被门第观念极重的母亲拒绝了。

此后,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迁家长安,他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而且在离别时都不允许他们见一面。白居易发誓要用此生不与他人结婚来惩罚母亲的错误,并写下《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等怀念湘灵的诗。直到三十七岁时,白居易才在母亲以死相逼下,让步与同事的妹妹结了婚。

据说,后来在被贬江州途中,白居易偶遇了正在漂泊的湘灵父女,俩人抱头痛哭后,白居易写下了《逢旧》。面对四十岁仍未结婚的中年湘灵,白居易在诗里首次用了“恨”字:“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此诗被认为是以后那首不朽的《长恨歌》的雏形,白居易正是以自己的这段亲身经历,为创作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悲剧《长恨歌》奠定了基础。

但白居易也像所有的天生情种一样,不可能从一而终,尤其是像他那么大的一个明星文豪,在身心都很解放的大唐,要是不闹出点绯闻,似乎都有些不像话。

所以,除了妻子杨氏,白大诗人便只争朝夕地风花雪月,妻妾三年一换,一生都没消停过。其中他包养一对能歌善舞姐妹花樊素和小蛮的绯闻更是被传得家喻户晓。

樊素和小蛮都是白居易蓄养的家伎。姬人樊素善歌,伎人小蛮善舞,有这两位美眉围着他献媚邀宠,诗人得意非凡,隐忍不住写出著名的情色诗作“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来赞美她俩的樱桃小口和杨柳细腰。

当时,白居易任刑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公安部副部长。按规定,大唐的副部级干部,只能在家蓄养三个女歌手。但白大诗人不,他不怕纪委,他就是要超标准、超规格地大肆豢养美女,以刷大文豪的存在感。他家当时蓄养的文工团除了樊素、小蛮等超级明星外,还有乐队和歌舞演员上百人。每当有客人来访,白居易就要举办家庭音乐会,并写诗炫耀推广他身边的美女歌手们。比如那首《菱角执笙簧》:“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看看,诗人一口气就为四位女歌手打了广告。

不仅如此,白居易还在《追欢偶作》中写道:“十载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意思是说,我家里蓄养的姬妾三年一换,实行“三年淘汰制”。为什么?因为再漂亮的女人,三年过后也就老了丑了。只有不断地淘汰更新,才能保证我身边的女人永远新鲜美丽。

真好意思,写这诗时,白大诗人虽已是满头白发的古稀老人,但还成天做着“一树梨花压海棠”的美梦。

那么,这么多可人的妻妾,能不能挡得住大诗人泡妞的步伐呢?答案好像是否定的。因为他煞费苦心要泡好友女友的那桩著名的公案,似乎能说明这一点。

我们知道,白居易和元稹是铁杆诗友,这在大唐是尽人皆知的。他俩在大唐诗坛齐名,他俩的诗歌理论观点相近,他俩共同提倡“新乐府”运动,他俩共同出版诗集……世人将他们并称为“元白”,就连元稹的墓志都是白居易撰写的。

同为泡妞高手的元稹有一个一生挚爱的女友——薛涛。薛涛不仅是蜀中首席美女,还是唐朝首屈一指的女诗人。元稹与她相知相恋,差点为她殉了情。

但白居易毫不顾及好友的感受,竟然动起了勾引薛涛,泡了好友情人的念头。

这件糗事,史料上没有详细记载,我们也不知道白大诗人布设这次情局的具体细节。但诗人对这次情史的有无还是供认不讳的。有他的诗作为证:

峨眉山势接云霓,欲逐刘郎此路迷。

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风犹隔武陵溪。

——《与薛涛》

诗中对薛涛的情色想象和求欢之意,傻子都能看得出来。

好了,略去一些吧,够惊爆眼球了。总之,纵情声色的白居易,对于情色的追求,真真就像他的诗句一样,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

(三)他是一个矛盾体:生活中沉溺声色,诗歌里关注民生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卖炭翁》写的是一个卖炭老翁衣衫单薄,却为了多买些炭而盼望天气更寒冷的心酸境况,充分展现了白居易的矛盾人生:私生活可以放荡沉沦,诗歌却要关注人间疾苦。

此外,还有前面《琵琶行》对流浪歌女的深切同情。还有《观刈麦》中“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对缴纳繁重的赋税,卖掉了自家的田地,以至无田可耕贫妇的悲叹。

唐元和四年(公元810年),人到中年的白居易发起了一件载入文学史册的大事件——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即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创新题材,咏写时事,用通晓明白的语言再现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白居易更是打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旗号,要求诗文要说人话,写人事,要让文盲村妇也能懂得他们的诗文的意思,拉近诗歌与平民百姓的距离。

在他的带动下,元稹、李绅等一大批诗人纷纷创作出脍炙人口的新乐府诗作。如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一时间,他们那些晓白流畅的诗作,就像一阵清新的风,给已经露出衰败征候的中唐诗坛注入了一丝鲜活的气象。

除此,他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理念。

仿佛为了与风流倜傥的诗人身份相匹配似得,朝廷善解人意地让白居易相继担任了人间天堂杭州和苏州的父母官。

白居易在担任杭州苏州刺史的任上干出了造福子孙万代的水利工程:在杭州,他看见西湖淤塞,农田干旱,便整修白沙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使西湖白堤重现“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迷人风光,并为他的后继者苏东坡修建西湖苏堤提供标杆;在苏州,他看到姑苏西郊交通不便,便组织开凿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长七里的山塘河,在河北修建道路,开创“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但繁荣景象,使 “山塘街”成为《红楼梦》开篇第一回描绘的“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四)不能在仕途上建功立业,就到爱情中获得意义

白居易二十九岁进士及第,开始为官生涯。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县尉,翰林学士,左拾遗,京兆府户部参军,太子左赞善大夫等官职。前半段应该属于顺风顺水、稀松平常的状况。

他官运的大转折发生在公元815年,他四十四岁的时候。

这一年,首都长安发生了藩镇派刺客刺杀宰相武元衡事件。在别人都没有表态的时候,白居易第一个跳出来,上表皇上,主张缉拿严办凶手。此行被认为是超越职权说事。不久,他的母亲在赏花时坠井身亡,而白居易却写有很多“赏花”及“新井”的诗歌,被认为有悖孝道。于是朝廷就以这两项过错为由,将他贬为江州司马。相当于今天的九江市公安局长。

更深层的原因是,此时白居易在朝廷担任左拾遗,相当于监察部的一个司长。这是个职位并不高的工作,任务就是挑皇上的毛病。书生气息浓厚的白居易“拣到红枣当火吹”,自以为受到了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所以就拼命工作,频繁上书挑皇上的理,以期报答知遇之恩。除此,他还写下大量反映民间疾苦的诗歌,希望以此拾遗补漏时政的错误,以至发展到当面指出皇帝的不是。

唐宪宗虽然感到白居易的许多批评指正都是正确的,但总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所以私下里向一些朝臣抱怨说:“白居易那小子,本是朕拔起来的。但他却常常对朕无礼,实在是让朕难堪。”于是一些溜须拍马的朝臣就上书,让皇上把他贬谪外放了。

这一变故,就像一盆冷水,一下子浇醒了他的美梦,也一下子浇灭了他的雄心。

不过,白居易天生就是个心大,想得开的人。他很快就修正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由建功立业转到享受生活;很快就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由参与朝政改为泡妞纳妾;诗词作品也由关注现实生活,渐渐转入风花雪月,多写“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类享受玩味生活的作品。

所以,我觉得白居易的消极人生,纵情声色,甚至在男女关系上那些变态的行为,除了个人的癖好以外,还应该有更深一些的原因。

或许,他对那些年轻女性的狂追乱爱,正是他为了给自己不得志的人生注入一些意义,而有意采取的特别方式。因为爱,也是人们抵抗无望人生的方式之一,而对某些人来说,更是没有爱就活不下去。

不然,他那些“花非花,雾非雾”的朦胧诗句,何以引得俊男靓女们迷狂千年?

(五)他的叙事长诗,是一条人生长旅的心灵之路

白居易活了七十五岁,在古人中算是很长寿了。这可能得益于他那看穿世事,“自甘堕落”的生活态度。

由于长寿,再加上勤奋,他给后世留下三千八百多篇诗文。这个惊人的数字,一举把他推上了唐代诗人中留存作品最多的宝座。

除了众多妙语连珠的短诗词,白居易有两部著名的长诗《琵琶行》与《长恨歌》,尤以后者的成就为高。

《长恨歌》是一部足以名垂史册的杰作。但它在文学史上矗立了丰碑,却不是因为它的长。虽然这部一百二十句,八百四十字的诗是够长的,但从头至尾都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引人入胜。

《长恨歌》是一部描绘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悲剧的叙事长诗,通过安史之乱这一重大事件对一对特殊人物爱情生活的影响,浓笔重彩、刻金镂玉般地表现了政治运作与人生命运的复杂关系,以错综复杂的中唐社会为背景,以扣人心弦的爱情故事为载体,史诗般地展现了一个时代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

诗作将家国命运与个人情感的巨大矛盾演绎得丰满、扎实,其营造的理智与情感的纠缠,在最后一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意象中达到了灵魂的升华,完美地传达出作者深切的同情与悲悯,令人潸然泪下。

在向来缺少史诗作品的中国,白居易的《长恨歌》,难能可贵地具有了史诗的基本品格。几乎可以这么说,《长恨歌》是一部披着诗歌外衣的长篇小说。它题材宏大,结构复杂,以历史事件为经,以情感抒发为纬,在夹叙夹议中完成不仅关乎历史、更关乎人的命运的史诗建构,生动展现了一条人生长旅的心灵之路。

(六)一个情怀爆表的诗人

表面上看,在追女人这件事上,白居易从来不遗余力,他蓄歌妓,买小妾,染指朋友女人,成了大唐诗坛一道令人惊悚的风景。但同时,作为一个政府官员,他既能设身处地体会一个卖炭老翁的疾苦,又能平起平坐地跟流浪的歌妓探讨人生命运,是否说明在他那放浪不羁的行为背后,还隐藏着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深度情怀。

如果不是一个情怀爆表的人,他能给我们留下这么多关于爱情的精神财富吗?想想看,直到今天青年男女在谈情说爱时,仍然要使用他一千多年前创造的经典桥段。比如:当男孩情人眼里出西施,而又不知道怎样赞美自己的女友时,往往说一句“回头一笑百媚生”,就可能立刻俘获对方的芳心;当男女一见钟情,要给这没来由的情爱找个理由时,只需来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就OK了;当一个女孩羞涩地回应心上人赞美时,往往用“天生丽质难自弃”来解嘲;情人们在表达山盟海誓时,也往往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来发誓;更不用说,用那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来表达爱情的忠贞不二了。

所以,白居易正是用这些深入人心的诗句奠定了他在中国诗坛无法撼动的大诗人地位。

台湾诗人洛夫曾形容他为杭州西湖修建的白堤,是“替西湖画了一条叫人心跳的眉”。这个人,和他的诗有多大的魅力,据此,你能够想象得到了吧。

所以,人啊,要忠于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这样,才能生而无憾,并成为人生的赢家。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大唐诗人白居易的女人们”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17岁的白居易参加科举考试 写下平生得意之作 震惊了大唐文坛

17岁的白居易参加科举考试 写下平生得意之作 震惊了大唐文坛

白居易,哲理,诗人,这首诗,天才,人生,生命力,诗中,只不过是,这样的作品,唐诗,经典,诗歌,道理,一岁一枯荣,一定是,一个地方,他的作品,无非是,充满了,刘禹锡,王勃,骆宾王,在这首,好的,自成一派,都会,东西,事情,事业

2016-08-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揭秘被大诗人白居易写诗逼死的才女是哪位?

揭秘被大诗人白居易写诗逼死的才女是哪位?

白居易,关盼盼,很多人,诗词,时候,图片,徐州,故事,网络,大诗,一生,做法,后人,名声,大部分,女子,才女,烈女,简介,百姓,诗歌,很有名,张仲素,耿耿,诗中,在朝,在为,歌妓,君子居,大唐时代

2020-06-16 #故事阅读

白居易:半生居易 一世乐天

白居易:半生居易 一世乐天

白居易,诗歌,诗人,长安,杜甫,居易,人们,元和,故事,新乐府,杭州,江州,琵琶,百姓,长恨,乐天,慈恩,王质夫,白公堤,顾况,被任命,谏官,好的,一带,兼济,凝绝,刺史,卖炭翁,友人,大唐

2018-08-08 #故事大全

白居易和琵琶女的故事 两位天涯沦落人的偶遇

白居易和琵琶女的故事 两位天涯沦落人的偶遇

琵琶女,白居易,这首诗,琵琶,琵琶行,部分,很多人,内容,故事,技艺,读起来,联想到,讲述了,诗中,郎朗,古体诗,上口,下文,人们,乐声,作品,兴趣,作者,内心深处,写法,心情,教坊,情节,手法,故事情节

2015-08-29 #故事大全

白居易写给初恋湘灵的那些诗 感动了世人(下)

白居易写给初恋湘灵的那些诗 感动了世人(下)

白居易,湘灵,故事,一生,这首诗,都会,东邻,婵娟,母亲,符离,鞋子,岁的时候,何堪,唐玄,怀湘灵,小蛮腰,杨贵妃,樊素口,燕影,秋寄远,白月光,大家好,天能,美人,邻家女,一世,不学,人们,世事,中庭

2018-10-15 #经典故事

《盛世唐诗背后的精彩故事 大唐诗人那些事》读后感大唐诗人那些事 盛世唐诗背后的精

《盛世唐诗背后的精彩故事 大唐诗人那些事》读后感大唐诗人那些事 盛世唐诗背后的精

李清,李白,那些事,诗人,上官婉儿,诗歌,白居易,大唐诗人,唐诗,故事,杜甫,薛涛,历史,盛唐,诗坛,女诗人,人物,作者,才华,盛世,传奇,大唐,天下,时代,文字,风貌,元稹,李商隐,温庭筠,中唐时期

2020-09-28 #故事会

《盛世唐诗背后的精彩故事 大唐诗人那些事》读后感大唐诗人那些事 盛世唐诗背后的精

《盛世唐诗背后的精彩故事 大唐诗人那些事》读后感大唐诗人那些事 盛世唐诗背后的精

李清,李白,那些事,诗人,上官婉儿,诗歌,白居易,大唐诗人,唐诗,故事,杜甫,薛涛,历史,盛唐,诗坛,女诗人,人物,作者,才华,盛世,传奇,大唐,天下,时代,文字,风貌,元稹,李商隐,温庭筠,中唐时期

2020-09-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盛世唐诗背后的精彩故事 大唐诗人那些事》读后感大唐诗人那些事 盛世唐诗背后的精

《盛世唐诗背后的精彩故事 大唐诗人那些事》读后感大唐诗人那些事 盛世唐诗背后的精

李清,李白,那些事,诗人,上官婉儿,诗歌,白居易,大唐诗人,唐诗,故事,杜甫,薛涛,历史,盛唐,诗坛,女诗人,人物,作者,才华,盛世,传奇,大唐,天下,时代,文字,风貌,元稹,李商隐,温庭筠,中唐时期

2017-11-13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