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专家说“小学拼音不重要”?早知道不逼孩子写作业了

时间:2015-12-10

今天的话题有意思,家庭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认为:小学的拼音和加减法没有必要花大精力去学

提示:本文共有 492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据说有些小学一年级的教材已经把拼音学习单元向后安排,又有些幼儿园已经在禁止学习拼音和加减法了。

今天的话题有意思,家庭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认为:小学的拼音和加减法没有必要花大精力去学。

对此,你怎么看?

—— 凯叔

近日有位家长问我,“小学的拼音和加减法有必要花很大精力去学吗?它们是所谓的一定要掌握牢靠的基础吗?”

这位家长的孩子才上一年级,之所以这样提问,应该是正和孩子一起面临着作业方面的很多冲突和焦虑。

我的答案是:没必要,不是。

在说明为什么“没必要”和“不是”前,先声明两点:

第一,不是说没必要学习拼音和加减法,只是说没必要“花很大精力去学”。要不要学和要不要花很大力气去学,这是两个概念,就像要不要吃饭和要不要天天吃非常多是两个概念一样。

第二,拼音和加减法都是学科中极为简单的部分,加减法尚可称为数学的“基础”,而拼音连“基础”都谈不上,它不仅是工具,而且是工具的工具。

就它们在学科中的作用,确实需要去掌握,但不存在“一定要掌握牢靠”的必要。

就像幼儿蹒跚学步是日后走路的基础,但没必要要求一个刚学走路的孩子一定要反复练习走路,把走路方式“掌握牢靠”一样。依普通的智力和少量精力就可对付的事,没必要花大力气练童子功。

此两点是本文立论的限定条件。

“没必要”和“不是”的理由如下。

一、现在的语文教学大致采用了“拼音——生字——词汇——句子——作文”的顺序,并不一定适合孩子

这种设置建立在一个貌似合理的逻辑之上,它是被倒推出来的:会读文章就得先认字,想认字就得学拼音。

就像是有人想学做菜,而做菜的顺序是先切菜切肉,切菜切肉的刀偶尔不够锋利,那就需要一小块磨刀石备着——于是学习做饭的顺序就变成先备磨刀石,研究磨刀石、通过磨刀的考试……

时间长了,磨刀石就变成了学做饭的“基础”,于是有人把磨刀这事弄得无比复杂,对初学者反复考核,有一点动作不标准就不行。

这样下来,一个本来只需花极少时间就可掌握、甚至不需要专门学的东西,却要耗费学习者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以至于全社会都形成学做饭先磨刀的刻板印象

——黄金般的学习时光在枯燥的重复中被浪费,这就是当下初入校门的一年级(甚至是幼儿园)孩子要面对的事实。

拼音存在的价值是对付生僻字,不是为了去学习常用字。

而小学生的任务是学习常用字,只有常用字学到一定量,才有使用拼音的必要。

拼音完全可以放在常用字学习之后,比如到小学四年级以后再学,甚至到初中再学也不迟。而且拼音是极简单的一种东西,只需要很少的课时即可掌握,根本不需要学一年两年。

一个错误的逻辑推断导致的不合理的教学设计被沿用了几十年,仿佛一个偶尔有用的小童被供奉成进入山门的大师。

虽然这些年关于教育的宏论浩如烟海,教育专家多如牛毛,但拼音在语文教育中错误的位置却从未得到修改,近几年更有被夸张地教学的现象。

小学生的作业负担越来越重,拼音占了好大的比重,幼儿园也开始教拼音了,否则的话小学入学的关过不了。

这个错误还要延续多少年,孩子们本可以星辰闪烁的童年要被一块小小的“磨刀石”遮蔽多久?

二、从认知心理学来看,先学拼音后学汉字是错误的

把拼音放到低幼儿童中进行教学,这完全是拍脑门设计。设计者除了上面所述的逻辑错误,还违反了认知规律。

他们认为,学习总是从易到难,而拼音很简单,是“易”的部分,所以适合小孩子学习

——这个推理表面看多么合理,几十年没有人去质疑,但它的浅薄恰恰在于只看见拼音非常简单,不去考虑它是知识链中最低端的部分,且是抽象符号,儿童在生活中也很少有运用的需求,根本不适宜给低年级小学生学习。

搬砖比设计楼房简单,难道建筑师都要先到工地搬几年砖?

无论从认知心理学还是从经验上我们都知道,儿童学习需要的是形象、有趣、整体感知。

所以小学生学习汉字的途径应该是一边识字一边阅读,识字和阅读并行。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似乎没经历过识字过程,很快就会阅读了。

并非他们是神童,只是因为有某种阅读条件,他直接去读了,生字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这样的识字方法激活了孩子的智力,几乎不耗费儿童的能量,是真正的打基础。

而先学拼音后学字词的做法,一上来就把十分稚嫩的小学生拉到枯燥而抽象的字母和生字上来,孩子们花费了许多时间,只学到了很少的东西;为此付出了痛苦的努力,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

为什么这么多年人们认为上学是苦的,学习是苦的,这和一代又一代人从进入小学大门那一天就体味着各种痛苦有直接的关系,而当下的拼音教育简直就是小学生一进校门遇到的下马威。

小学生,尤其低年级小学生尚处于身心都稚嫩的阶段,反复的、大量的拼音练习既让教师和儿童都陷入忙乱中,又在学习上为难儿童,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智力发育及学习兴趣的保护,只怕不会收获太好的效果。

三、拼音学不好,一点都不影响未来的语文成绩和语言表达

拼音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辅助工具,任何一个具有正常心智的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轻而易举地学会,就像学自行车一样,先熟悉一下,练几次,然后在生活中运用,没有掌握不了的。

拼音学得好或不好,对后来的识字、阅读、写作基本上没什么影响。最简单的一个事实是,当年拼音不及格的和拼音总考100分的人现在都会手机打字、电脑打字,速度及正确率没什么差异。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实可以说明拼音和语言学习几乎无关。中国古代一直没有拼音,对于个别生僻字,古人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注音,这个方法我就不解释了。

我想说的是,没有拼音,并不影响中华语言文字传承几千年,人才辈出。

到了近代,清末及民国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增多,才第一次出现汉语注音字母,这种注音字母还不是现在的拉丁字母,是一些像日文一样缺胳膊少腿的汉字符号,在民间也不普及。

它当时的出现,可能更多的功能是帮助老外学汉语,而不是为了让中国小孩认字。

我们现在通用的“拼音”,是新中国建国后才出现的,距今不过六十多年。它确实为汉字的普及和学习提供了一些方便,但再方便也是工具的工具,对一个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来说用处寥寥。

把拼音当作需要“牢固掌握的基础”,这真是拿鸡毛当令箭了。

比如我自己,小学因转学没学过拼音,再加上从小讲方言,虽然后来大学读的是中文系,还做过十多年语文教师,但我到现在对拼音的运用也不熟练。

这当然是不足,但这个不足完全不影响我的阅读和写作,也不影响我的语文教学,更不影响我对电脑和手机的应用。

我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讲方言的人占绝大多数。拼音对矫正发音确实有用,却不影响对语言的学习,毕竟除了播音主持,人们并不需要必须说话字正腔圆。

而且现在普通话十分普及,大多数年轻人即使不学拼音,通过各种听,说话发音也越来越标准。

所以拼音学得好是一种优势,没学好也算不上劣势,因为它实在很简单,且不重要。

四、如何学好语文,如何应付当下的语文考试(包括拼音考试)?

这应该是当下家长最关心的。

1.语文学习成绩只和一件事有关:丰富的课外阅读

没有课外阅读,语文肯定学不好。即使在低年级通过用功和认真能获得好的成绩,到了高年级,尤其在中考及高考赛场上,缺少阅读的问题就会显现。

它所影响的不仅是语文一科,同时还有其它科目。关于这一点,我在书中已多有论述。大家只要关注一下历年高考状元谈学习的信息就可以看到,这些高考胜出者,他们几乎全部有丰富的课外阅读。

当然,话不能反过来理解,不能说只要有阅读,就一定有好的语文成绩,因为影响成绩的因素很多。

就像说运动可以让身体健康,却不能说只要运动就不会生病。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孩子若有丰富的课外阅读,即使在小学或中学时语文成绩不理想,到了高中、大学或以后工作阶段,阅读的优势一定会慢慢显现出来。

2.虽然拼音学得好坏与最终的语文水平没有关系,但因为它事关孩子当下的语文成绩,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所以,不为了拼音本身,仅仅为了保护孩子的自信、保护他的学习兴趣,也需把拼音尽量学好了,毕竟孩子是在这样一个考试评价系统中。

我的建议是:

想办法寓教于乐,比如家长当小学生,让孩子每天把学校学的拼音回来给家长讲一遍,家长还可以弄个一模一样的作业本,和孩子一起写作业,互相批改。

我就曾对上小学的女儿说,我小时候没学过拼音,你每天学了什么,回来教妈妈吧。这让女儿感觉很有兴趣,在她回来教我时,我也认认真真地去学,这让孩子也很有成就感。

同时,家长可以在生活中发现一些像拼音字母的物件,可以跟孩子说,这个像“m”,那个像“y”等等,并让孩子找这些东西。

同时,凡在大街上或包装袋上看到的拼音字母,都顺口读一下,这样有助于孩子识记这些抽像符号。

如果孩子实在记不住,那也没事,如实告诉孩子拼音不重要即可。

还有,不要在孩子写字上纠结,不必要求孩子写得很好看,如果孩子要写的拼音很多,家长可以替他写,总之不要让孩子“花很大精力”去学。

要尽量想办法消除学业对孩子的奴役,千万不要对孩子谈“用功”和“努力”,那是在坑害他。

五、加减法的学习和拼音一样,不需要努力也无需掌握牢固

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连最简单的计算都要用计算器,为什么孩子必须牢牢掌握加减法呢?

数学本身也是美的,可现在的小学数学,多数情况是已失去原本的乐趣。大多数数学老师,他们不是对孩子进行数理启蒙,带着孩子发现数学之美,而是要求孩子们一遍遍地背诵数学加减表,硬生生地把一门可以让智力活跃起来的课变成死记硬背的课。

比如有的老师不仅要求学生把5以内加减法表顺着背,还要倒着背,不会背就惩罚。仅仅是5以内的加减,有的学校就要学一个多月。

还有老师不仅要求孩子把0-9这几个阿拉伯数字写得像打印出来的一样工整漂亮, 导致学生把数学作业当书法或美术作业来做,写了擦,擦了写。

还要孩子们背诵分成——“分成”这个词以前我都没听说过,是近年来在小学中流行的一种教学要求,可能是某些中国小学教师的独创。即一个个位数可以分成多少种组合形式。

以4为例,4可以分为1+3,3+1,2+2。学生不是被要求去认识计算,运用计算,而是要求去背诵分成口诀。

听说有的学校要求分成口诀要背到非常流利,流利到不用思考、脱口而出的那种。

孩子们通过强压确实可以做到,但意义何在呢?学校的责任是为儿童提供一个能催发他智力、情感及身体等方面潜能的正常环境,而不是处处去刁难儿童。

其实小学数学完全可以设计很多有趣的方案进行,比如在故事和活动中运用计算,搞班级跳蚤市场等等。

而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可以设计很多关于数字的游戏。比如我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写的和女儿玩开小卖部游戏,就是数学启蒙的例子。

正像语言无处不在,基础数学的运用也可以无处不在,只需要教师和家长动动脑筋,方法是无穷无尽的。

另外,现在市场上有不少关于数学游戏的图书,也可以买来和孩子一起玩。只要成年人不是一味地蛮干,更好的学习方法总会被找到。

六、小学要打的最重要基础是什么?

小学确实是“打基础”的阶段,但最重要的基础不是课本上有限的一点点知识,而是这三样东西:对科学的认识,对学习的自信和对学习活动的兴趣——打好了这个基础,孩子的学业没有不出色的。

哪怕最低水平做到让孩子不厌学,就已经是教育的成功。

每个儿童天生都有“打基础”的本能,只要不破坏,就可产生自我成长的能量。令人厌恶的作业,冷酷的教师或家长错误的管理,目标指向“打基础”,却是在破坏基础。

而且这种破坏性往往比较彻底,让许许多多的孩子早早地丧失学习的动力,导致学习能力永久性的羸弱。

本文对拼音重要性和“牢固掌握”的消解,在一些人听来可能觉得不可思议,惯性思维会让他感觉恐惧,怕孩子学习基础不牢。但这恰是为了帮助更多的小学生从学习困境中解脱出来,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基础。

其实,已有不少教师和家长意识到了当下教学中的诸多问题,但很多人都感叹自己人微力薄,觉得无可奈何。

在一个有问题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如何面对学校的要求,如何平衡个人利益和学生利益之间的矛盾;

家长如何面对教师的要求,如何平衡自我焦虑和孩子的压力间的矛盾;

学校又如何在理想和利益中找到出路……

这些确实是无数人要面对的困境。

文章来源: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

作者:尹建莉,著名家庭教育专家,经典教育著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自由的孩子最自觉》。本文略有删改。

对于这个话题,你有什么看法?在留言区里探讨一下吧~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专家说“小学拼音不重要”?早知道不逼孩子写作业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孩子不提前学拼音和加减法 一年级能否跟上 学会正确教育很重要

孩子不提前学拼音和加减法 一年级能否跟上 学会正确教育很重要

孩子,家长,加减法,内容,拼音,状态,幼儿园,情况,知识,学校,小学,教育引导,幼小衔接,好的,所学,效果,教授,自信心,教育,学习习惯,很轻松,有必要,要做到,普遍存在,和兴,小朋,读一,充分考虑,一头雾水,信心

2017-12-31 #故事会

为啥幼师不适合教拼音?一年级老师说出实情 短板不容忽视

为啥幼师不适合教拼音?一年级老师说出实情 短板不容忽视

孩子,幼儿园,老师,拼音,家长,习惯,问题,成绩,学前班,小学,小学老师,好的,人家,专业,发音,基础,妈妈,保证不,学拼音,让孩子,很重要,术业有专攻,说起来,都不会,新知识,邻居,奶奶,一张白纸,不学,事情

2017-12-07 #长篇故事

警惕!关于新冠病毒 美医学专家有重要发现 不寻常的症状出现

警惕!关于新冠病毒 美医学专家有重要发现 不寻常的症状出现

老年人,肺炎,病毒,患者,症状,非典型,专家,美国,新型冠状病毒,奥斯兰,李兰娟,约瑟夫,不一样,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当地时间,国家,主要症状,会头,体温,免疫能力,并发症,学家,年纪,慢性病,方案,方向感,机制,环境,疾病,疑似

2019-03-19 #小故事

学龄期孩子不爱学习让许多人头疼 90后妈妈这样做 专家直呼内行

学龄期孩子不爱学习让许多人头疼 90后妈妈这样做 专家直呼内行

孩子,游戏,知识,大脑思维,让孩子,家长,能力,训练营,妈妈,培养孩子,新手,中学,团队,大脑,思维,手表,规律,题目,九零后,非常重要,合在一起,在玩,不一样,世界建筑,中科院心理所,新知识,有家,都会,事情,专家

2016-01-28 #小故事

一年级语文不狠抓 二年级语文拖后腿!这份拼音字词练习 备好!

一年级语文不狠抓 二年级语文拖后腿!这份拼音字词练习 备好!

语文,大熊,拼音,上册,数学,小同,内容,孩子,淘宝,测试卷,黄岗,基础,字词,家长,建议,小学,收好,同步训练,打好基础,很重要,语文学习,黄冈小状元,好的,偏旁,作业本,会分,人教版,全套,单元,声母

2014-07-20 #故事大全

一年级语文:汉语拼音综合练习题(共10套) 不掌握二年级稳丢分

一年级语文:汉语拼音综合练习题(共10套) 不掌握二年级稳丢分

孩子,拼音,汉语拼音,毛病,文档,练习题,综合,习汉,语文,小学,主页,学生,大人,头像,家长,幼儿园,弊端,方式,文末,文章,步骤,标题,知识,私信,老师,错误,重要性,陈老师,鼻音,影响

2019-01-10 #故事会

幼儿园不教知识了 家长抱怨一定要转园 不教的两个好处更重要

幼儿园不教知识了 家长抱怨一定要转园 不教的两个好处更重要

孩子,知识,幼儿园,老师,幼小衔接,家长,让孩子,专业,教授,方法,加减法,学校,教孩子,作业,弊端,时间,时候,晚班,课程,经验,写字,孩子学,乐趣,女儿,小学,年级,拼音,打手,朋友,朋友家

2012-03-14 #故事大全

专家建议孩子上小学后 睡前故事仍需坚持

专家建议孩子上小学后 睡前故事仍需坚持

孩子,父母,影响,克莱门茨,一起阅读,儿童,少儿,成人,上小学,睡前故事,对孩子,中大,出版公司,牛津大学,习惯,乐趣,兴趣,小学,家教,小时,故事,战争,楷模,效果,校长,讲故事,读写能力,词汇,发展,研究

2020-07-28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