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项羽 我们现代人的缩影:本事大小非成败关键 关键是这个因素

时间:2015-12-10

谈论历史上的英雄,如果没有谈到项羽,就好像华章遗失了前奏、丹青缺少了容颜

提示:本文共有 222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项羽,我们现代人的缩影:本事大小非成败关键,关键是这个因素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谈论历史上的英雄,如果没有谈到项羽,就好像华章遗失了前奏、丹青缺少了容颜。

项羽出身豪门,武艺高强,熟读兵法,坐拥天下精兵,技压世间豪杰。司马迁还曾经说项羽堪比尧舜、卓尔。

对比刘邦,论出身,项羽生于王侯将相之家,刘邦系蝇营狗苟之辈;论教育,项羽自幼涉猎诗书兵法,刘邦发于畎亩之中、市井之间;论年纪,起以前项羽正风华正茂,刘邦已近天命之年......种种条件看来,项羽无不优胜于刘邦,最终却败在刘邦之手。

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项羽失败是因为性格问题,有人说是人品问题,有人说是用人问题......在我看来,这一切都可以归为心智问题。

01 大环境与家庭的共同作用下,塑造了项羽冷酷无情的性格

身处动荡的年代,而且出身在尚武的原生家庭,项燕与项梁都戎马一生,项羽耳濡目染下自然成长为武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学习方式主要分两种,一种是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直接感受社会的反馈而获得经验;另一种是对他人的行为及结果的观察,间接获得经验。

一般来说,人类要学习的行为众多,大部分情况下不能通过亲身经历来完成学习,更多的是观察他人的行为学习。育儿领域常说:父母是什么人,孩子就是什么人。纪录片《人生七年》也记录过这个规律。

项羽也不例外,他从家族中习得一个经验:家族的名誉和地位是通过战争换来的。项羽也顺着这个观念去发展,而且发展得非常好。

兵权与战争在项羽眼里渐渐演化成一种具有工具性价值、达到目的的手段。暴秦的统治引发人们极端的复仇情绪,为项羽释放力比多提供了更合理的路径。

项羽受到社会背景与家庭环境的共同作用,对战争暴力这些反复出现的刺激渐渐熟悉,从而对战争、血腥、死亡的态度以及承受能力都超乎常人。也就是说,特殊环境造就了项羽“浑身是胆”与冷血无情的个性。

02 名门望族之后,却爱慕虚荣

按常理说,人越缺什么就越追求什么、越显摆什么。例如假装强大的人往往缺乏自信;内心空虚的人会用华丽的外衣来掩饰自己内在的虚无。

凡贵人欲观人者也,故衣朴素;贱者欲取观于人也,故衣华丽。

按照这些观点,很难解释项羽对虚荣的执着。他喊着金钥匙出生,权钱名利、武艺、韬略都凌驾于绝大部分人。但项羽却三番五次因为虚荣而错失杀刘邦而自掘坟墓。这是为什么呢?

1.反对的声音对于项羽都是一种冒犯

灭秦后,项羽灭义帝、屠城池,专横独断让朝中不满、百姓敢怒不敢言。韩生以沐猴衣冠讽刺项羽太残暴,要对天下仁义。

自尊心受挫的项羽,罔顾谏官有对君王纳谏的权利,不分青红皂白将其烹杀。

2.不切实际地维护自身的英雄形象

鸿门宴上,项羽听了刘邦苛愚奉承的话,听得爽就放松了警惕。还把责任推到我自己出生入死、通报信的间谍曹无双身上,以维护自己“义薄云天”的英雄形象。

在垓下之围,危难当头之际。项羽不是做战略撤退或紧急安排,而是给剩下的28骑表演骑术和武艺,以维护他最后的英雄形象。

为了面子烹杀忠良,为了面子听信谗言,为了面子死到临头还充英雄......爱慕虚荣的动力使项羽强大,但不分轻重的爱慕虚荣使他走向毁灭。

03 心理边界不清晰,多次放过刘邦,最终被对方逼死

项羽与刘邦并非一开始就是敌人,当初二人同为起义军时曾情同手足,歃血为盟,结义为义兄弟,关系颇好。

当两人各自组建势力,成为一方霸主后。刘邦很快就从原来的“家人”关系转变成“敌人”关系,而项羽则无法处理这种复杂的关系。对于项羽,刘邦既是“家人”又是“敌人”。即便是平时冷酷无情的项羽,也多次放虎归山。

为什么项羽无法处理这种复杂的关系呢?

在婴儿的心智有个特点——“二元对立”,这个世界/人要么是好的,要么是坏的,他不能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所以在项羽的心智模式不能处理这样的矛盾。

例如,项羽一开始跟刘邦非常亲密,甚至到了“不分你我”的地步,所以他们灭秦后约定,谁先进入关中攻占咸阳,谁就封王。当时好成一个人没问题,但当立场转换时,继续沿用这种关系模式与对方相处,就容易出大问题。

后来项羽意识到“关中称王”关乎百年大业,也意识到刘邦非池中物,所以设下鸿门宴准备处理刘邦。但由于项羽二元对立的心智模式无法厘清“家人”与“敌人”的边界,加上刘邦花言巧语满足了项羽的自尊心,所以错过了杀刘邦的机会。

对峙中期,刘邦拔除三秦壁垒、攻打彭城,因指挥不力大败而归困于荥阳,项羽再次相信刘邦献城归降是因为心念旧情,对昔日兄弟(家人)网开一面。

不杀刘邦妻儿老小也是因为这种心智模式,项羽被刘邦一句“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的激将法而优柔寡断、最终作罢。

最后,项羽愿意与同室操戈已久的刘邦签署鸿沟协定、平分天下。项羽还是将刘邦视为兄弟,想以一纸协定来解决后顾之忧,却酿成了追悔莫及的悲剧。

归根到底,项羽的失败,最重要是未能处理博弈中的“敌我关系”,在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任何敌友关系都是有弹性并且是随着情况变化而转换的。正如英国首相帕麦斯顿说的:“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

项羽的心智模式还停留在婴儿期,他需要外在的名声和面子来满足虚荣感,也不能成熟地处理二元关系,导致一手好牌打烂。在《楚亡:从项羽到韩信》中有更多项羽的故事,成功的故事不可复制,但失败的故事可以从中找到借鉴,让自己避免入坑。35.4元的《楚亡:从项羽到韩信》可以看到更多成功与失败的例子与智慧故事。好的拿来学习,蠢的拿来警惕,才能更稳地走好人生这条长路。

楚亡:从项羽到韩信¥35.4京东月销171购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项羽 我们现代人的缩影:本事大小非成败关键 关键是这个因素”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这五个因素是刘邦战胜项羽的关键 也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

这五个因素是刘邦战胜项羽的关键 也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

刘邦,项羽,陆贾,都会,大将,吕后,曹参,历史,人心,会用,天下,智慧,智谋,王陵,美色,赏赐,都知道,非常喜欢,刘氏江山,周勃,张良,樊哙,能广纳,陈平,马上治,太尉,大家好,和美,得天,丢到

2009-03-02 #小故事

西楚霸王项羽那么强大为何还会输给刘邦?关键输在了这三个因素上

西楚霸王项羽那么强大为何还会输给刘邦?关键输在了这三个因素上

项羽,刘邦,因素,百姓,韩生,实力,战争,楚军,这三个,关键,历史,咸阳,战神,坑杀,悲情,态度,情况,战略方针,机会,正面战场,汉军,郦食其,这样的人,西楚霸王项羽,义帝,刘备,富贵,彭越,成皋,暴秦

2015-11-10 #长篇故事

西楚霸王项羽的成败

西楚霸王项羽的成败

项羽,秦军,一江,项梁,兵士,刘邦,章邯,亭长,楚兵,楚怀王,秦兵,将士们,后代,叔父,大战,巨鹿,子弟兵,支队,楚国,汉兵,结果,起义军,战斗,秦国大将,出了名,西楚霸王项羽,万夫,向秦军,秦营,陈涉

2020-09-05 #经典故事

刘邦和项羽的兴衰成败 与关中地理形势密切相关!

刘邦和项羽的兴衰成败 与关中地理形势密切相关!

关中,刘邦,项羽,天下,娄敬,三秦,地理,建议,成败,根基,可立,司马欣,张良,楚霸王,昌豨,章邯,董毅,萧何,英布,韩生,陈仓,韩信,二秦,万之众,中原,甲士,山河,兵卒,土地,天赐

2016-12-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成败不能论英雄?项羽失败了也是英雄 难道刘邦成功了反而不是

成败不能论英雄?项羽失败了也是英雄 难道刘邦成功了反而不是

刘邦,项羽,司马迁,英雄,是英雄,史记,宋义,过程,一生,天下,状态,问题,上将军,人生,楚国,江东,诸侯,诸侯国,诸侯王,秦始皇,秦国大军,王离,韩信,人的一生,异姓诸侯王,这个时候,项羽和刘邦,乌江,亭长,击垮

2018-02-17 #小故事

刘邦击败项羽一统天下 四个因素起到作用

刘邦击败项羽一统天下 四个因素起到作用

刘邦,项羽,韩信,关中,张良,原因,时候,部属,天下,人家,因素,建议,成就,百姓,父老,郦食其,曹无伤,萧何,事业,仁政,仁义,团队,官员,将领,知人,白蛇,问题,领导,领导者,左司马

2010-12-26 #经典故事

原创从四个小故事看国民党成败的主客观因素

原创从四个小故事看国民党成败的主客观因素

林彪,部队,锦州,蒋军,胡宗南,蒋介石,士兵,国民党军队,团长,大炮,辽沈战役,毛泽东,军队,小老婆,黑山,中共,官兵,故事,蒋介,进攻,在东北,共军,军舰,排长,新兵,田地,沈阳,老人,说法,长春

2013-08-29 #小故事

男人的梦想——项羽和刘邦

男人的梦想——项羽和刘邦

项羽,不肯过江东,江东父老,李清照,尤可,诗中,一城,下刘,古人,从头再来,勇气,后盾,家境,学识,尊严,成败,得失,挥斥方遒,旌旗,梦想,枯骨,男人,笑傲,男儿身,职场,雄心,面子,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首诗

2018-07-16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