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马斯洛需要层次:如何正确看待你我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喂狗WeGo恋爱援救联盟

时间:2015-12-15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79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有一天,一位老太太离开家门,拎着篮子去楼下的菜市场买水果。她来到A小贩的水果摊前问道:

“这李子怎么样?”

“我的李子又大又甜,特别好吃。”A小贩回答。

老太太摇了摇头没有买。她向另外B小贩走去问道:“你的李子好吃吗?”

“我这里是李子专卖,各种各样的李子都有。你要什么样的李子?”

“我要买酸一点儿的。”

“我这篮李子酸得咬一口就流口水,你要多少?”

“来一斤吧”

老太太买完李子继续在市场里逛,又看到一个C小贩的摊子上也有李子,又大又圆非常抢眼,便问水果摊后的小贩:“你的李子多少钱一斤?”

“你好,你问那种李子?”

“我问酸一点儿的。”

“别人买李子都要又大又甜的,你为什么要酸的李子呢?”

“我儿媳妇要生孩子了,想吃酸的。”

“老太太,您对儿媳妇真体贴,她想吃酸的,说明她一定能给您生个大胖孙子。您要多少?”

“我再来一斤吧。”

老太太被小贩说得很高兴,便又买了一斤。

C小贩一边称李子一边继续问:“您知道孕妇最需要什么营养吗?”

“不知道”

“孕妇特别需要补充维生素。您知道哪种水果含维生素最多吗?”

“不清楚。”

“猕猴桃含有多种维生素,特别适合孕妇。您要给您儿媳妇天天吃猕猴桃,她一高兴,说不定能一下子给您生出一对双胞胎。”

“是吗?好呀,那我就再来一斤猕猴桃。”

“您人真好,谁摊上您这样的婆婆,一定有福气。”

C小贩开始给老太太称猕猴桃,嘴里也不闲着:

“我每天都在这儿摆摊,水果都是当天从批发市场找新鲜的批发来的,您媳妇要是吃了好,您再来。”

“行,”老太太被小贩说得高兴,提了水果边付账边应承着。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1 第一个小贩是典型的“产品导向型”;

2 第二个小贩只满足了客户的表面需求;

3 第三个小贩不仅满足了客户的表面需求,还满足了客户的深层需求,并为将来的N次需求打下了基础;

大家好,我是Huang,喂狗WeGo恋爱援救联盟成员之一。做过销售的小伙伴可能对上面的这则故事不会陌生,一般这个故事会用在正规的销售能力拓展,或者是企业绩效管理方面的学习的课程上面。

今天讲这个故事,当然不是要谈销售。

很多小伙伴遭遇分手的时候,会面临对方抛出的很多烟雾弹,好人卡之类的分手噱头。

其中有一个比较典型的,就是:

你我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我们不适合在一起。

这句话的杀伤力是很强的,一句话足以令挽回者精神崩塌。崩塌之后,又陷入迷茫,焦虑?为什么?因为听到这句话的小伙伴,往往会浮现出一个自我的解析词:

男性挽回者一般会想:“原来她是嫌我没钱!”

女性挽回者一般会想:“原来他是看不上我了!我是不是太难看了,第三者肯定比我身材好?”

今天就是准备把故事中“需求”的这个概念引申出来,来谈谈马斯洛需要层次,试图来解释下这个问题。

当然开始前,我们需要注意一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几十年来流行甚广,也是国外心理学家试图揭示需要规律的主要理论。但在心理学界,对该理论还是存在一些争议。大家切忌以偏概全。

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1943年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的需要结构的理论。该理论基于两个基本假设:

1.人主要是受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所驱使的需求动物。人类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当个人满足一种需求之后,就会产生另一种需求。

2. 人类所追求的需要具有普遍性,这些需要有层次之分。

由此,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如下图

其中,生理需要是维持人类自身生存的基本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衣、食、住、行、性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就会产生安全需要,如避免职业病及事故,摆脱失业威胁及某些社会保障的需要。再上一层需要,是社交的需要,如满足归属感,希望得到友爱等。尊重需要可分为内部尊重及外部尊重。前者指希望自己有实力,后者指对地位、威望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个人的最高需要,要求实现个人抱负,施展才能。马斯洛认为,上述五种需要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当下一级需要获得满足之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成为行动的动力了。

王石当时娶女演员,虽然有很多骂声,但我认为我们只能尊重而无权责备。因为作为一个事业成功的男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放弃了可观的财富,选择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努力在中式婚姻和西式婚姻观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而在这一点上,大部分中国企业家是做不到的,因为很多人其实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更有很多人即使离婚也要把同甘共苦的老婆逼到死角。在这个角度上看,王石已算是有节操的了。

如果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层面来看,王石想要什么?财富?名声?社会地位?这些他都有了。或者性?即便他老当益壮,也大可不必花如此高的成本做这个事情。在中国的精英阶层,包养小三与道德似乎没有关系,对王石这种男人更是没有问题。

我认为王石与杨振宁如出一辙。杨振宁说过:翁帆是上帝赐给他的礼物。很多人觉得这老东西真不要脸。但我猜这是他的肺腑之言。作为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头脑,他需要一种方式来保持创造力和内心的激情,这是他习惯了一辈子的精神模式,就好像大部分人习惯了很庸俗的精神状态一样。爱情,或者说年轻的、朝气蓬勃的内心,正是他自我实现需求的一部分。这些人已经在底层的需求上得到了满足,站在更高的层面看待问题,是我们这些还处于底层需求的人们所无法真正领会的。不光他,自古以来无论是科学界还是文艺界,都有大批杨振宁式的人物存在。

当然,这是一些比较极端的例子,仅供论证。我们凡人可以理解,但不必效仿。

我的导师则是一个更合适的例子,她到了退休的年龄,但依然状态奇佳。而其他退休的教授,往往失落感很强。这就是精神层次的差异。很多人的工作都是完成各种事项,或者短期的目标,不需要太多精神追求,所以一旦停下来就好像一个机器不运转了,马上崩溃。但是有精神追求的人,好比一台计算机,始终在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机器可以停下来,但是运算依然在运行,还可以继续在其他地方发挥作用。

生理需求是产生爱情的基本前提,正是生理冲动才会产生激素,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其次便是对安全的索求,女人经常讲的安全感就是这个层面。所以很多女人的需求层次是较低的,尤其是中国女性,因为她们精神不够独立,也因为社会文化环境,能够在这个层次满足就已经不错了。

再往上走则是社交需求。比如,女人希望男人有很好的哥们朋友,有什么事情可以迅速通过各种关系摆平。这与安全感密切相关。在中国这种关系社会,对社交的需求也是格外重要的。

到社交需求层面,已经可以解释90%的女人择偶行为。比如,有的女孩喜欢找医生,往往因为她身体不好,这会满足她的安全感。有的aggressive的女孩例如投行可能会找一个非常安分、条件普通,但是对她好的男人,因为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她来说是格外珍贵的。

我们往往会从外在的条件来简单的判断一个男人或者女人应该找一个什么样条件的对象,但结果却常常大相径庭。比如,女神找了个男屌丝,或者高帅富找了个女屌丝等等。因为需求匹配的层次是从外在条件看不出来的。

一个43岁的无婚史高富帅企业家,跟一个34岁的温柔漂亮持家的女孩谈恋爱,一切感觉很好,但是却迟迟无从下定决心走不进婚姻。找到心理咨询师才明白,两个人的相互需求根本不在一个层面。前者希望对方识大体、大局,后者却恰恰在这个方面弱了点。

很多人会碰到这样的案例。一个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的男孩,苦苦追求一个女孩多年,却迟迟修不成正果。外人看来都觉得不可思议,觉得女孩子怎么可以这样挑剔、无情?男孩子又何必如此痴情?其实根本原因,不是男孩不好,也不是女孩挑剔,而是两个人不在一个需求层面。

电影《曲线难题》里面的米奇就是这样的女孩。她很优秀,非常努力,也有一个同样优秀的律师,用一种非常尊重、真诚的方式追求她。她愿意去交往,却始终无法给出一个yes的答案。最终,米奇碰到了一个普通的棒球球探,迅速进入爱河,情定终生。米奇对这个男人说:我喜欢你聪明的头脑,更喜欢你聪明的心灵。一语道破天机!他们在心灵上是匹配的。

许多中国男人会说,找老婆不要找太有想法的。这成为许多男性的择偶法则。在这个标准背后其实是中国男人的自卑。说到底,他们害怕女人的需求层次太高,自己hold不住。其实更高的层次并不代表更高的财富,而是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这种本末倒置的想法颇类似于“不患寡患不均”的道理。

但是中国女人找个老外就会幸福么?也未必,我就认识找了两任老外,而且认认真真谈恋爱的女孩,最后还是徒劳一场。因为文化习俗上的原因使得这些需求的满足更加困难身在国外另论。我很理解女孩子找外国男友的心态,不是她们思想特殊,而是中国男人某些方面太搓,尤其是在精神层面。放到全世界,即使中国最另类的女孩,其独特性充其量不过是国际水平的中等罢了。所以解放思想,从来都是任重道远。

我特别赞同一句话:看一个男人的品味,看他选择什么样的女人。对女人也是一个道理。即使今天,我们赞赏这个女孩/男孩好有才华,好懂得事理,似乎高不可攀。但如果择偶需求匹配不当,用不了几年就会变成屌丝。因为越往高的需求层次走,维护成本就越高,1+1 2就越容易成为常态。

但是,人对于自己需求的认知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有时候我们会匆匆忙忙便上了车,却发现坐错了,或者还有更合适的班次。这时候,婚姻作为一种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便会发挥作用。可是,这也便酿成了诸多不完美甚至失败的婚姻。

看到这里,关于“你我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你理解了么?又知道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形了么?

本文固定链接: 转载请注明: 2015年07月30日 于 发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马斯洛需要层次:如何正确看待你我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喂狗WeGo恋爱援救联盟”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

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

理论,研究,启示,马斯,道可道,不一样,非常道,事情,国情,界线,才能,时间,问题,错误,能带,争论,层次论,为了更好,世界上,一些问题,名可名,把我们,我们应该,新的视角,探索世界,给了我,给我们,非常名

2014-12-05 #故事阅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五大需求是什么?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五大需求是什么?

马斯洛,个人,缺陷,能力,工作,世界,知觉,激励因素,主观,生理,人类,器官,和成,愿望,现实,自觉性,道德,人人都,以自己,就不再,和归,得安,五大,与此相反,不幸,事情,事业,人们,人生观,人格特质

2020-06-10 #故事会

21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28个心理法则

21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28个心理法则

法则,马斯洛,社会,心理学家,个人,价值,动机,心理,心态,本性,潜能,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弗洛伊德,马斯,家和,等着你,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之父,主张,一面,世人,世界,人性,创始人,信号,价值体系,创造力,学会

2020-06-10 #长篇故事

从方汀到珍妮再到马斯洛娃 灰姑娘永远是童话!

从方汀到珍妮再到马斯洛娃 灰姑娘永远是童话!

洛娃,马斯,灰姑娘,差别,青年,巴兹尔,男青年,结局,答案,酒吧女,多夫,珍妮,赫柳,旋转木马,上层社会,命运,小说,毛姆,现实,绅士,责任心,犯错,这句话,门当户对,托尔斯泰,斯洛娃,雨果,好的,好的世界,都会

2007-11-12 #小故事

谁能用个大家知道的故事来阐述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谁能用个大家知道的故事来阐述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消费者,产品,层次,企业,市场,价格,品牌,需求,笔记本电脑,诉求点,质量,营销策略,包装,全世界,低端,华龙,商务人士,品质,处境,层面,广告,案例,涂料,社会,身份,麦当劳,假冒,会导致,任何一个,品牌忠诚

2015-08-25 #小故事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 来自平淡幸福美满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 来自平淡幸福美满

需求,智商,生理需求,信息,世界,和心,和文,尊严,层次,正常人,物质,身体,能面,问题,载体,面子,健身,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安全需求,不健康,不多说,主要方式,尊重需求,最后都,社交需求

2009-07-29 #短篇故事

〔求助〕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事例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是逐级发生的 你认为对吗?并举例

〔求助〕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事例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是逐级发生的 你认为对吗?并举例

事例,老板,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一个馒头,他不会,马斯洛,乞丐,公司,最多的是,人类需要,成为一个,你认为,当一个,多少钱,并举例,是怎样,在社会上,就可以了

2010-03-05 #短篇故事

:马斯洛的学说

:马斯洛的学说

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层次,爱欲,动机,个人,人类,力量,生理,社会,行为,以满足,安全需求,有的人,彼得,马斯,理斯,李克,杜拉克,管理大师,麦克理,心理学家,智慧,学说,名著,之父,亲情,人们,充分发挥

2013-03-16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