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葫芦雕刻为何堪称一绝?原因在这里!张红安——匠人面对面

时间:2015-12-24

在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中,它能带来福禄,降妖除魔

提示:本文共有 15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说起葫芦,人们总是觉得它是个宝物。在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中,它能带来福禄,降妖除魔。无论是铁拐李、南极翁还是济公,葫芦都给我们留下了“有灵气的神器”印象。无论时代怎样发展,葫芦一直都是中华吉祥文化的象征。

葫芦雕刻,即在葫芦身上进行雕刻的艺术,于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原本黯淡无光、老实憨厚的葫芦,经过精雕细琢之后,变成了一件具有艺术观赏价值的工艺品!其中需要的构思、雕工可谓了得。葫芦雕刻不仅有巧夺天工的工艺之美,更是传承民族特色和文化的载体。

在国家工艺美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简称:国家工艺美术平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作品始终展现出传承传统文化的意志和创新精神,还能表达出匠人们的爱国情怀。他们关心时事和经典,努力创造出一批又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葫芦雕刻作品,这些作品已上传到“国家工艺美术数字博物馆”(简称:工美数博)。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第一位葫芦雕刻大师——张红安。

01

葫芦雕刻大师:张红安

张红安,河南禹州人, 1990年参加工作,2013年自学葫芦烙画,2018年被天津大学非遗研修研习计划葫芦雕刻培训班录取。郑煤集团杨河煤业职工,现在郑煤集团杨河煤业工作。

张红安老家在河南禹州,禹州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核心发祥地,被誉为华夏第一都,有钧瓷文化、夏禹文化、中医药文化而著称,钧瓷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产自禹州市神垕古镇,是钧瓷的原产地,神垕古镇被称为“钧瓷之都”,他给自己取名“钧都葫芦缘”并根据“钧都”二字的首个拼音字母“J和D”组合成葫芦象形图案,设计了商标和微信头像。

02

“钧都葫芦缘”

张红安是一名矿工,从小有个爱好,就是对书画特别感兴趣,参加工作后经常参与单位的板报、标语宣传制作工作。他喜欢葫芦就是多年前的一次游玩,在景区里看过一位老艺人用烙铁在葫芦上作画,十二生肖、花鸟鱼虫,烙的栩栩如生,看上去活灵活现,游客看了都是爱不释手,格外受人追捧。后来在电视上又看到过几次介绍葫芦雕刻艺术时,更让他深爱有加,于是他决定,哪天他也要学习葫芦雕刻。

当初先学习葫芦烙画就是在为8小时工作外找乐趣,正因为葫芦上能作画,才让他对葫芦产生好感。后来张红安发现葫芦所给予他的不仅仅是单一的乐趣和观赏性,还有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收藏价值。葫芦的谐音是福禄,古往今来就流行着“赠人葫芦即象征着赠人福禄”。葫芦被赋予有深刻的人文内涵,象征着幸福、美好、吉祥的寓意,并且葫芦通过雕刻、烙画、彩绘等很多种手工艺的制作,已经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社会保障部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更是民俗研究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

张红安接触葫芦雕刻以来,确实也有着很多的枯燥感受,从家人的不理解和抱怨,下班抽空自学,经常熬夜,再有长时间坐姿造成的腰和颈椎的病痛等,虽然身受煎熬,但是“兴趣”依然在支撑着他继续坚持。一开始确实投入了不少精力,首先是通过在网络上搜集素材到模仿,后来模仿的多了,他自己也可根据葫芦的形状设计图案,集众家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了学习技艺。

03

镜头下的葫芦雕刻

张红安葫芦雕刻作品:“钧都葫韵”以葫芦为原材料,用葫芦镂空雕刻加上大漆工艺做出的艺术品,看似钧瓷,实属葫芦,把葫芦表现出钧瓷视觉效果,来展示并宣传家乡的钧瓷文化。该作品在2018年7月份被天津大学收藏,获得独具匠心奖。

张红安葫芦雕刻作品:“实事求是”该作品选用大瓢葫芦,以书法和篆刻为主,把天津大学校训实事求是刻在了葫芦的表面。葫芦本色加墨绿色字和红印形成对比。

张红安其他葫芦雕刻作品

快节奏的当下,众人为利,熙熙攘攘。有人却在这尘世中,以不辜负的心念,坚守着最澄澈的初心。羡慕这些静守岁月的匠人,年久月深,心手合一,能够择一事、终一生。他们是手艺人,更是守艺人。他们留下生命的本真,还有岁月中独一无二的灵魂。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葫芦雕刻为何堪称一绝?原因在这里!张红安——匠人面对面”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颠覆认知!东北美女工艺师雕刻各路神仙 网友直呼:高手!——匠人面对面

颠覆认知!东北美女工艺师雕刻各路神仙 网友直呼:高手!——匠人面对面

陶莉,葫芦,作品,创作,葫芦雕刻,浮雕,雕刻,父亲,艺术,曾侯乙编钟,国韵,人物,国家,天骄,手法,比例,在她,现场雕刻,人们,代表作,传统,匠人,大师,地方,小时候,岁月,师父,意志,技艺,经典

2009-11-24 #短篇故事

从黑五类到工艺美术大师 匠人面对面带您了解周子元的葫芦生涯

从黑五类到工艺美术大师 匠人面对面带您了解周子元的葫芦生涯

周子元,作品,葫芦雕刻,甘肃省,先生,葫芦,大师,刻葫芦,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钟南山,医护人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华,初心,工艺,永靖县,评委,院士,山之松,张作良,李兰娟,梁家河,甘肃省政府,中国,临夏,使命,兰州,刀法,匠人

2010-11-03 #故事阅读

2019年最火的网红 跟“李子柒”一样有才 这手艺堪称一绝!

2019年最火的网红 跟“李子柒”一样有才 这手艺堪称一绝!

李子,瓜子,面食,柒一,手艺,猪蹄,苦瓜,实在是太,很多人,把它们,里面有,有才,年有,得比,越来越好,初心,东西,传统,原因,大龙虾,是非,才能,时候,速度,果汁,网友,水果,汁液,色素,蔬菜

2007-06-13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东昌葫芦雕刻传承人:葫芦上雕刻战“疫”故事

东昌葫芦雕刻传承人:葫芦上雕刻战“疫”故事

王树峰,葫芦,雕刻,葫芦雕刻,李玉成,作品,东昌葫芦雕刻,疫情,创作,寓意,吉祥,技艺,时间,荣誉,中国加油,非遗传承人,传习所,一线,产业,刻刀,国家,师父,师徒,工艺,技法,技巧,想法,才能,故事,武汉

2011-09-02 #故事会在线阅读

管理故事会:张红很快就上班了 她观察到了三类组织现象

管理故事会:张红很快就上班了 她观察到了三类组织现象

张红,公司,职级,茶水间,时候,陈红,同事,友善,马宏,企业,公寓,单身,原因,圈子,大老,宿舍,意思,普通员工,院子,二小姐,位的位置,听说你,圈子文化,张宏,来考,一厅,主儿,价值,位置,八卦

2008-11-11 #小故事

刀雕飞舞 陈氏雕刻小葫芦藏敦煌飞天

刀雕飞舞 陈氏雕刻小葫芦藏敦煌飞天

葫芦,雕刻,陈红,父亲,刻葫芦,雕刻葫芦,作品,人物,形象,陈氏刻,中新社,都会,兰州,绘画,经历,陈氏,敦煌飞天,三宝,个人,书法,刻刀,牛肉面,小学,手部,才能,敦煌,照片,特色,礼佛,精品

2008-08-23 #短篇故事

雕刻烙画让葫芦“讲故事”

雕刻烙画让葫芦“讲故事”

侯景,张楠,葫芦,新华社记者,创作,烙画,工艺品,民俗,工艺,故事,雕刻,金志勇,代表性,主题,侯氏,家人,四平市,外皮,潜心研究,浮雕,徒弟,艺术,相结合,队伍,项目,抛光,遗传,传统文化,传授技艺,吉林四平

2009-05-19 #故事会

雕刻烙画让葫芦“讲故事”「组图」

雕刻烙画让葫芦“讲故事”「组图」

侯景,张楠,葫芦,新华社记者,创作,烙画,工艺品,民俗,工艺,故事,雕刻,金志勇,代表性,主题,侯氏,家人,四平市,外皮,潜心研究,浮雕,徒弟,新华网,来源,艺术,相结合,照片,队伍,项目,抛光,遗传

2016-09-14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