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武汉战疫纪》

时间:2015-12-27

这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首部展现武汉抗疫历程的英文纪录片

提示:本文共有 424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近日,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推出时长33分钟的英语新闻纪录片《武汉战疫纪》,回顾武汉“封城”一个多月来发生的真实故事。这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首部展现武汉“抗疫”历程的英文纪录片。《武汉战疫纪》自3月8日上线二十天后来,各平台的观看量已经突破达数亿人次,其中,海外观看量也高数千万,成为全球网友了解中国“抗疫”真实情况的一扇窗口。

从空中俯瞰,阴沉的天气,桥上稀疏的车流,无人的地铁站,站里的排队的公交车,空旷无人的街道,学校、闭门的商店,快餐,只有呼啸而的救护车,灯火通明的医院及住满人的病房,惶恐的人群,满脸勒痕的脸,充满信心与希望的病榻上的病人,身穿防护服逆行的医护人员等等画面,拉开此纪录片的序幕。

下面让我们来一起观看这部纪录片吧。

凌晨两点,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宣布1号通告:自2020年1月23日10时起,全市公交、地铁、轮渡停运,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关闭,武汉这个千万级人口的城市被迫按下暂停键。

指挥部封城通知

武汉汉口的的站口,广播通知的声音在全城各地响起,时钟在滴答声中,紧张的人群逐渐向各处散去,时间指向10点整,武汉正式封城。正值春节假期归心似箭,返程不成的人只好依序撤离各离汉车站,码头,只好滞留在武汉过年了。看到这一切,说着说着就让人哽咽难言,这个春节,注定所有留在武汉的人都要经历一个不平凡年了。

片中剧照-哽噎者

陈恒,一名在武汉的外来务工人员,就是来不及踏上回家的旅程,被迫滞留在武汉的众多人代表之一。天开始下着小雨,陈恒和一帮因封城回不家的人,原本想走路去救助站的,但才走到半路就听到救助站却已经人满为患了,所以只好带着工友们把一个地下停车场当成暂时的栖生之所。武汉封城的第一天,确诊感染病例人数为495人,此数字己是二周前的十多倍。

而最初被认定的病毒爆发的源头-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实际上于1月1日己经关闭了,但病毒却早已在扩散开了。赵智刚医生是最早接诊接触新冠病毒肺炎的医护人员之一,讲述了他的经历:接诊了一例没有华南海鲜市场的接触史的病人,后来自己也感染上了此病。基于这种情况,钟南山院士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作为第三批调查组奔赴武汉后,在经过多日现场调查和走访后,于1月20日做出了人传人的论断。在接受央视等媒体采访时,公平呼吁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为全国人民拉响了抗疫警报。

随着病毒的通过人际的传染和扩散,病人的增加和自身感染的风险,武汉3万8千名医护工作者,显得有点力不从心。特别此病毒肺炎表现症状病人发热,咳嗽、发烧等,导致发热门诊人数的激增,武汉市的医院一度接近崩溃,都是拥挤的看病的人,医护人员被迫24小工作,都忙不过来。在纪录片中,武汉第四人民医院护士谢晶晶事后回忆时说,“看着一个病人后面跟着一排的病人,一圈的病人,没有尽头,24小时工作还有打不完的针”,眼里饱含着泪水说,“那时有绝望的感觉”。

针对这种医疗窘状,在1月24日武汉封城的第二天,能提供1000张病床位的火神山医院火速开工建设,数千上万名工程建设者夜以继日的,为尽快建成收治病人。另一个能提供1600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也提上议程。

碰到如此传染性极强大疫来临,武汉封城,湖北大部分市县自封,全国大部分省市进入公共卫生一级响应,全国人民居家不出,这个春节注定不平凡。在这个万家团圆除夕夜,全国各地的1200多名医护人员却逆行武汉,驰援疫区。

大年初一,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召开常务会议,从最高层布置了关于疫情防控的最高指示和工作部署,全国人民抗击疫情如火如荼地展开。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随后也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向全球发出警报。

随着感染和确诊人数的越来越多,武汉所在医院都将普通病房改造成隔离病房,用于收治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隔离病房严格的物品管控制度限制了摄像机进入拍摄,但一个经过严格防疫的运动相机还是记录下医护人员的艰辛,在每个人6个小时的值班时间里,不能喝水不能进入卫生间,穿上纸尿裤等等措施,直到出了病房,满是勒痕和水泡的脸,满身的麻疹和有些不得不吸氧等防护服不透气的不良反应,就是为了珍惜使用300多元一套的防护服,唐欣医生就是其中一位代表。

医护人员不能回家,吃住在医院,俩人挤睡在一张床上。想念家人的时候,只能通过手机进行视频的聊天。虽然内心有着对病毒的恐惧和害怕,但当他们面对病人时,却要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引导着每一个病人,帮助他们勇敢地战胜病毒,才能好起来。从除夕夜至2月初,就有从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的医护工作者达1万多人,和武汉本地的医护人员并肩作战,在接下来的二周内,又有多批次来自16个省市的医护人员逆行而来,驰援武汉和湖北各地市。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舍小为大,救死扶伤,一省对应援助一个城市,既是任务,也是使命。

2月2日,神速建成的火神山医院,开始收治重症患者。

而因为突发疫情,相互传染,造成医院床位紧张一直紧张,在900万的武汉城里,很多轻症患者只能居家隔离治疗或是住到社区医院进行隔离治疗。这个重的任务就落到社区干部医护工作者的头上。这类隔离点在武汉达到了数百个,社区隔离点主要收治4类病人,亲密接触者,不明原因发热者,疑似病例及轻症需要隔离者。1月25日核酸检测呈阳性的魏师傅就是其中患者之一,担心交叉感染,不愿意去医院,只好在社区医院隔离病房住了下来。

但居家隔离容易造成家人和社区人群的交叉感染病毒,酒店隔离中心也会分散医护资源,而且在检测确诊过程比较难,特别是患者病情加重恶化时很难得到及时救治,如是方舱医院方案应运而生,应收尽收,病毒传染才被有效隔断,传染扩散情况才有较的改观。从方舱医院的患者的表述中,也得到以上验证。

在纪录中,针对很多网络上的谣言也进行实地患者采访验证,探知上事情真相,也记录了武汉市民对应对不及时的不满的真实的情绪。

纪录片中也特别提到了不幸牺牲的“吹哨人”李文亮医生。摄制组在他病重时联系上他,那时他已经说不了完整句子。纪录片中,李文亮用断断续续文字回复摄制组微信页面,令人心痛泪目。

在这场疫情中,中国有超过3000名医务人员被感染,很多医务人员牺牲,留下悲痛欲绝的亲人。

而在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救人火钱上的同时,为保障医护人员、患者和其他市正常隔离在家的基本生活所需要,维持这个城市基本的运转,武汉无数的各行各业的政府机关人员,社区工作者,建设者,志愿者等等在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做着力所能及的工作。支援和捐赠物资也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和世界各地运抵武汉。纪录片中真实纪录这些人中的部分代表:美容店的老板伍女士,快递小哥石先生等等及他们的真情实感。

2月12日,湖北省和武汉市都进行换帅动作,更加严格的封城管理措施和更加有效的检测防疫手段紧接而出,2月21日,湖北单日新增病例达到了13436例的史上最高,湖北以外新增312例。自2月13日开始,随着病患人数的增多,又有军队和26个省市总数达3万多人的医护人员继续奔赴武汉湖北,而全国各地按排紧急复工复产,扩大最大产能生产出疫区所急需的医疗物资,源源不断驰运湖北驰运武汉。武汉也于15-17开展为期三的日全面排查行动,所有机关,社区干部,志愿者采取挨家挨户,上门巡查的方式,把所有可能感染者做到登记入册,安排集中隔离,真正做到应收尽收。2月19日,新增确诊人数湖北下降到了615例,湖北以外只有45例。

2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赴中国考察专家组负责人布鲁斯·艾尔沃德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专访时诚恳说道:“联合专家考察组经过不同的方式仔细观察后认为,毫无疑问,中国对控制新冠病毒传播的大胆措施,已经为控制迅速扩展的致命的疫情带来了转机。我想,我们要认识到很重要的一点,对于武汉人民,全世界都欠你们的情,随着疫情的结束,希望有机会可以感谢武汉人民,感谢他们的付出,因为这里的许多人都遭受过苦难,这个城市的人们已经并且正在经历一段非比寻常的时期。”

世卫专家的这段话,是对武汉,是对湖北,是对中国二个多月来,武汉封城近一个月来,所有人付出和牺牲的一种肯定和赞喻。

纪录片结尾,纪录者采访了唐护士,吴医生。他们在这场疫情灾难亲身体验和参与者的感言。“....原以为就是自己武汉这种这样,然后就知道其实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全国人民都在支持我们","我相信这次疫情给每个人,都会留下一个深刻记忆”纪录片最后,唐医生对着镜头缓缓说道:“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打开了,灾难、疾病、恐惧都跳了出来,但盒子里还留下了一样东西——希望。只要希望还在,之前的一切苦难,都不会是问题。”

是的,因为有你们,希望就在不远的日子,疫情的寒冬过去,迎来了又一美好的充满希望的春天。武汉人民全国人民共同经历了这次疫情大战,会倍加珍惜今天的来之不易。

武汉和湖北已从3月18日开始至今日3月29日,连续数日新增确认确认病例为零。二个多月的疫情大战,首战告捷!自3月25日起湖北除武汉外全面解封,自4月8日武汉也将有序解封!

《武汉战疫纪》制作完成后,率先于2月28日在中国国际电视台英语频道播出,同时通过平台各海外社交平台账号全网推送。与此同时,美国广播公司(ABC)、英国Channel4电视台、法国TV5MONDE电视台、意大利TGCOM24电视台、加拿大广播公司、日本朝日电视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流媒体都对《武汉战疫纪》进行了转播,越来越多的外国网友看到了真实的武汉。大量海外网友在观影后留言,对在武汉的医护人员表达了敬意,并为中国、为武汉、为病患祈福加油。海外网友StarmoonNight表示,“纪录片太棒了,我看哭了。这次,英雄并没有穿着披风,而是戴着口罩。”英国网友BernadineSarahW评论:“感谢这部纪录片,它为我们提供了抗击疫情的宝贵经验。非常感谢武汉人民用他们的献身精神阻止了病毒进一步传播。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感谢武汉人民。”

在此记录片的导演葛云飞看来,这部纪录片的价值在于如实记录这个城市此刻的状态和情绪,“全世界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武汉为全中国、为全世界的疫情控制做出了何等的贡献。或许10年后的人们再看这部纪录片,就知道当年从医护人员到普通百姓,是如何在封城状态下顽强坚守,携手抗击疫情。”目前,葛云飞和同事们依然每日穿行于江城巷陌,用镜头记录这座城市的日与夜。他说自己会坚守到疫情结束那一天,让全世界网友及时了解武汉的真实动态。

不知道你看这部纪录片没有?在这次全民参与的抗疫亲身经历中,还有什么想法要表达的?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武汉战疫纪》”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这就是武汉的夜景!希望多一些总部入驻武汉 帮助武汉恢复元气

这就是武汉的夜景!希望多一些总部入驻武汉 帮助武汉恢复元气

武汉,故事,总部,湖北,投资,第一高楼,经开区,企业,方向,资金,改造,囊中羞涩,倍倍,成武,会展中心,武汉中心,位置,东西湖区,三峡,写字楼,建筑,大楼,外立面,块头,大会战,大厦,幼儿园,女儿,平生,岁月

2011-10-20 #故事阅读

武汉解封 中国战役高光一刻:武汉加油

武汉解封 中国战役高光一刻:武汉加油

武汉,疫情,解封,城市,人们,人心,武汉市,湖北,灯光,钟声,这一刻,这个城市,一飞,才守,日以,雷神山,医护人员,工作人员,江汉关大楼,武汉西收费站,汉通,一线,人员,亲人,中国,世界,人类,人民,公交线,历史

2009-11-18 #故事大全

外卖小哥日记写下武汉百态:希望武汉好起来

外卖小哥日记写下武汉百态:希望武汉好起来

日记,武汉,文字,妈妈,张爱玲,送外卖,小说,爸爸,外卖,小哥,时候,疫情,刘婧,东西,写日记,同事,哥哥,好友,征文,文学,来稿,童话,消息,电话,知识,红楼梦,老家,老婆,记者,课本

2010-02-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把武汉拍给全世界看!日本导演记录武汉人的10个故事 火速刷屏|早安武汉

把武汉拍给全世界看!日本导演记录武汉人的10个故事 火速刷屏|早安武汉

武汉,竹内,武汉人,微博,影片,纪录片,团队,疫情,上线,纪录,菲力,拍摄对象,核酸检测,好的,武汉火车站,人们,企业,冬泳队,全世界,回复,平台,所有人,故事,日本,编导,时机,痕迹,网络,长江日报,24小时

2008-04-14 #故事阅读

来武汉博物馆看武汉故事|图集

来武汉博物馆看武汉故事|图集

长江日报,武汉,创刊号,黄鹤楼,主题,历史,合订本,市民,展品,展览,詹松,金鑫,故事,全国,收藏家,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实物,大武,图书,图片,年代,布景,年轻人,戏曲,民间,武汉三镇,洋务运动,辛亥革命,藏品

2009-09-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你不知道的武汉”与武汉相关的电影

“你不知道的武汉”与武汉相关的电影

武汉,元素,哥哥,电影,工友们,陆洁,一家,儿子,父亲,工钱,影片,遭遇,故事,城市,吉庆街,来双扬,东林,女人,导演奖,弟弟,母亲,老警,观众,乔永照,孙水林,孙东林,徐峥,李学勤,桑琪,王宝强

2010-02-18 #故事大全

[美好武汉]百度城市名片—武汉故事从移动开始

[美好武汉]百度城市名片—武汉故事从移动开始

武汉,城市名片,发布会,城市,好的,动动,十堰,建筑,小手指,照片,汉口火车站,标志,武昌,行为,黄陂,什么时候,是怎么,城市里,属于自己,我们从,武汉黄鹤楼,助人为乐,在百度

2008-03-15 #故事阅读

武汉疫情作文 关于武汉疫情的作文400字

武汉疫情作文 关于武汉疫情的作文400字

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武汉,例文,口罩,时候,肺炎,人类,病人,白衣天使,是他们,医护人员,作文,一线,医生,危机,患者,生命,症状,祖国,胜利,防控,为人民,当我们,新型病毒,要注意,非典,严重者,病毒危机

2020-05-26 #故事大全

武汉疫情作文 关于武汉疫情的作文400字

武汉疫情作文 关于武汉疫情的作文400字

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武汉,例文,口罩,时候,肺炎,人类,病人,白衣天使,是他们,医护人员,作文,一线,医生,危机,患者,生命,症状,祖国,胜利,防控,为人民,当我们,新型病毒,要注意,非典,严重者,病毒危机

2007-02-18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