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张勇手与耿浩|故事片《英雄虎胆》回看记录

时间:2015-12-31

前一阵子我嗑过王心刚先生的处女座寂静的山林→ 初登银幕,王心刚被定位在偶像派,这次唠唠张勇手在八一厂完成的第二个银幕角色耿浩故事片英雄虎胆中的

提示:本文共有 723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5 分钟。

在我心目中,王心刚和张勇手这两位三零后是八一厂英雄大男主序列的双璧。前一阵子我嗑过王心刚先生的处女座《寂静的山林》→ 初登银幕,王心刚被定位在偶像派,这次唠唠张勇手在八一厂完成的第二个银幕角色耿浩(故事片《英雄虎胆》中的侦察科参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张勇手

张勇手1934年出生于山西汾阳大南关的农家。因家境艰难,14岁时张勇手考入徐向前任校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兵团随营学校(即“晋中公学”),说是上学其实就是入伍当了兵。家里有个舍不得娃远走的老妈,张勇手在这样的年纪跟着部队走南闯北,心理和生理上的磨砺可想而知。张勇手从艺是组织上安排的,那时候军队的宣传队要求演员“一专三会八能”,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年纪不大的张勇手,不仅外形越来越耐看,表演能力也越来越出挑,加上他常年浸淫于基层部队日常,“兵哥”气十足。1956年八一厂到基层连队选演员拍电影,张勇手被挑中。

张勇手张家懋夫妇

被八一厂选进《黑山阻击战》剧组的时候,张勇手属于华东军区六十军文工团,《黑山阻击战》中张勇手的角色是个战斗部队的连长。1957年严寄洲筹划《英雄虎胆》,看上了还在《黑山阻击战》片组里的张勇手,让他来《英雄虎胆》演侦察参谋耿浩。耿浩演完了,严寄洲力主八一厂留下张勇手,于是张勇手从基层部队文工团进了八一厂。张勇手是在部队成长的,干什么都是听从组织安排,那时候他未必知道进了八一厂,对其个人事业进阶的作用有多大。

这张图里没有张勇手,看看严寄洲的模样就行了

《英雄虎胆》作为国产电影“十七年”期间的典范之作,业界有过不少研究。我个人对这部影片爱的也不浅。之前发过三个话题:

说说吧,女特务阿兰该是怎么个死法儿(于洋与王晓棠戏份剪辑)

国产老电影话题:假解放军的破绽在哪里(影片名场面--曾泰识破假解放军)

著名导演严寄洲演台湾特务(严寄洲在片中扮演雷震霆)

为了比较方便地观察张勇手的“耿浩”,把他的戏份单独剪辑了出来↓↓

《英雄虎胆》耿浩(张勇手 饰)戏份剪辑

张勇手出镜总长约15分钟

14:54

tonglinghua剪辑

片源 1905.com

耿浩这个角色比较有的嚼,张勇手通过塑造耿浩而取得的业务进益该是不小。我看公开出版的《英雄虎胆》剧本(丁一三著)里并未见到对耿浩外貌的描写,但我想深度参与剧本创作的严寄洲导演,怕是早在剧本写作的时候,就构想了一幅耿浩的画像。严寄洲导演的个人传记里,讲到张勇手演的耿浩时提了几个词,“洒脱慧黠,英武耿直”,耿浩后来以敌特夏鹏飞的名义潜入匪窝策应曾泰时,严导认为演员要拿得出“傲慢恣情”的架势。

这些特点到底是属于耿浩的还是严导认为张勇手自带的?我读了几遍严老的原文也没分出来。真实的张勇手啥样的人我不知道,但是耿浩是什么样的人,通过看片还是能明白的。

张勇手饰演的侦察科参谋耿浩

这是第一个亮相镜头

耿浩在剧情推动上有点“话搭子”作用,几个场景他都是属于功能性角色。部分耿浩的台词,就是向观众交代没有展示在银幕上的剧情(比如,敌人两个小时前刚撤走,师首长让我们马上回去.....)或者引导观众进入编导设计的悬念和冲突中,比较完整地确立耿浩形象特点的戏集中在后半部。

《英雄虎胆》海外发行时的宣传册

用近似拉片的方式捋一下耿浩的戏吧,一遍捋一边聊聊张勇手的表演。

第一场戏 一共三个景——林间小道村口刘大嫂的房子前

耿浩去找曾泰报告流匪两个小时前袭击了伏波岭区政府所在村庄。一行人在村口下马步行进村,行至百姓的房屋区域,耿浩认出幼童阿毛的尸体,潸然泪下......

看过上面这个动图,张勇手表演的哭,有点“假”

毛病在哪儿呢?从撩开席子到泪水夺眶而出,节奏太快了,快到张勇手不得不用低头、抬起手臂抵在眼睛上的形体动作,向观众表示耿浩哭了。难为勇手老师了,因为导演赶着走剧情,必须这么快。

这场戏的结尾是曾泰的一句台词——

“耿浩,你哭什么!”

第二场戏 团部所在民居内

耿浩接到师首长电文,来到团长与曾泰交谈的房间。进屋后耿浩报告通知内容,并把收到的电文交予曾泰,接曾泰指令后“出画”

这是一次典型的戏搭子功能的剧情。耿浩从进入画面到出画面,不过两分钟,台词就一句

“曾科长,师首长让我们连夜赶回城里去。

......是!”

但我想在这儿夸夸张勇手老师。注意他转身出门时一闪而过的那个龇牙灿烂笑......

假如张勇手说完台词转身径直出画,什么毛病都没有,但张勇手没这么演,他沉浸在角色中,走出画面时歪头向送他的张璋(饰演 田参谋)报以战友间友善的笑容,表演上毫无敷衍,形体和表情都很到位。这时镜头跟着于洋(饰演 曾泰)移位,其实没谁注意到张勇手了,但他并不介意这个,不懈怠地带着“耿浩”该有的感觉走出画面。当然这或许与他的舞台表演习惯有关,只要还在观众的视野中就不能松下来。

第三场戏 师部办公室

耿浩在旁记录,与师部马政委和曾泰共同审讯特务雷震霆。耿浩只在审讯中和结束带离雷震霆时有两个中远景。戏份可忽视。

第四场戏 师政委办公室

耿浩与马政委讨论沙河圩的战斗方案。

耿浩在这场戏里又是个话搭子。

正牌科长曾泰去匪窝卧底了,耿浩大概是代理侦察科日常公务,所以他到了与马政委探讨工作的级别。

这段戏耿浩的台词像是代表观众跟编导对话

——别光顾着我方胜利不断啊,这么干我老上级在那里卧底就暴露了啊。

马政委代表编导应答

——怎么会?我有妙计啊.....

第五场戏 青石沟老猎人的屋子外

为了削弱敌人对曾泰的怀疑,马政委安排耿浩领着队伍去青石沟偷袭曾泰和阿兰一行

《英雄虎胆》是个悬念片,但让观众想嘿嘿乐的场景有俩。一个是谢万河贼眉鼠眼假扮解放军那段,第二个段就这儿啦!列位看张勇手这个表情和动作 ↓

我那天把这张图发给一个网友,她说这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我说,在我们北京话说,这叫“起哄架秧子”......

这一次耿浩扯着脖子喊出的也又只有一句台词——

抓活滴~~缴枪不杀!

后半句“缴枪不杀”台词对位窝在墙根的曾泰和阿兰。刚听到枪响,曾泰并不清楚怎么回事,心里七上八下。猛然听见外头耿浩这一嗓子便秒懂了。哦,合着外面这队战友是来给自己打掩护的。“缴枪不杀”话音儿刚落,曾泰拉着阿兰就往外跑。他心里有底啊,这是做戏不是真打。

这句台词张勇手喊的时候带着点戏谑,还配合了有点耍闹的形体动作和表情。这样的语气语调怕也只有他的老上司曾泰才能听懂其中的含义吧 ↓

——科长!我们是来放水哒!

第六场戏 师政委办公室

受崔老九之托准备进山给李汉光送烟土的特务夏鹏飞(这个名字是剧本里出现的,影片中没提)被民兵抓了。恰此时,给曾泰传递情报的覃老爹被捕,如何重建情报通道?马政委决定让耿浩假扮夏鹏飞潜入李汉光的匪窝,通知曾泰启用新通道。

拍这场戏的时候是不是片场很热啊?看张勇手这一脑袋汗。

小结

严寄洲导演形容耿浩“洒脱慧黠,英武耿直”的特性,前五次出场基本都展示出来了。上文多次提到耿浩在片中“话搭子”、“戏搭子”功能。“戏搭子”还有一大性能,就是映衬其他角色。

于曾泰,耿浩映衬直接上级的沉稳、持重,情感深藏于心不外露。耿浩就要承担激情、爽快、情感时时外溢的人设。(第一场戏)

于师政委,耿浩映衬我方大领导心里有竹子的淡定和自信。耿浩就要承担焦虑和略带心浮的人设。(第四场戏)除了人设,耿浩与曾泰的对比还有外形上的,比如脸型啊、身高啊、体态啊。剧本里交代,曾泰曾经长期从事地下工作,气质中亦正亦邪是片中这个男主角的主调。很多文献都提到严寄洲选中于洋饰演曾泰,是看上他“眼里有贼光”。而对于耿浩的外形,我推测严寄洲试图突出耿参谋的基层部队兵士气质,故而认定了张勇手。

第七场戏 李汉光李月桂的“工作房”

假扮夏鹏飞的耿浩混过了李汉光两口子的第一轮盘问。曾泰进屋,耿浩通过敬烟把卷在香烟中的情报传递给了曾泰。

油黑的偏分头,淡淡的八字胡,对襟儿黑褂子,哈着上司的谄媚。刚刚一脸正气的耿参谋就这么换了个人,成了前国军副官夏鹏飞。

耿浩背对李汉光两口子的这几秒镜头,迅速切回了“侦察科耿参谋”,他是在忖度刚才自己应对李月桂的问话是否出现纰漏。这瞬间的角色感“跳出”设计得很有意思。没有形体只有表情,张勇手的表演得体。耿浩毕竟不是卧底老手,对在敌特面前的伪装能力还是不够自信。

随后就是曾泰信步至此。他看到耿浩,一怔,这个是对的,但之后冒出来的那句话不对——

他是干什么的?

这是副司令问询上级夫妇应该的语气吗?第三稿剧本里,曾泰遇到耿浩时,身边的人是阿兰,曾泰用的“他是干什么的?”询问阿兰就很合适。我没想明白,实拍既然改了场景、改了曾泰对话的角色,这台词儿怎么会跟过去一样呢?

李月桂回答了曾泰的提问,随后李汉光引荐“夏鹏飞”结识“副司令”。“夏鹏飞”恭敬地向副司令鞠躬行礼,并顺势掏出烟盒,孝敬副司令吸烟。此刻,李月桂坐在藤椅上正对着二人,无论是曾泰还是耿浩都不可能有任何异常的表情和举动。耿浩打开烟盒后用手指轻轻拨了一下夹着纸条的那颗卷烟,曾泰迅速拿起叼到嘴里。曾泰毫无破绽地拿走了耿浩要让他取的那只烟,但后面的问题来了↓

列位看耿浩这眼神儿是不是不太对劲儿

,一个新来的人给资深副司令上了烟,点火的时候难道神态不应该带着一点卑微和讨好么?怎么可以这样目光如炬?耿浩你肿么了

......

第八场戏 匪窝的内院

49号密电告知,“查师部侦察科长曾泰近来不知去向”,李汉光李月桂登时疑心起了刚刚入伙的耿浩......

严寄洲说耿浩伪装出的“傲慢恣情”,在这第八场戏里有十几秒吧。身着国军装束的“耿浩”顶着夏鹏飞的名干起了副官,他熟练地清点调配着军需,看上去手里有点实权。可以想象如果不是我军团部的土匪卧底发来密电,耿浩的潜伏会很顺利地持续下去。

但怎么这么巧怎么这么寸,李汉光李月桂拿到情报时,曾泰没在场。两口子第一眼瞥到的人是这个“夏副官”(耿浩假冒的),于是李月桂突然喝出“曾泰”这个名字进行甄别。耿浩还是“嫩”,暴露了......

这个情节有合理的地方,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李汉光两口子首先怀疑这个新来的夏副官是曾泰,合理。但以李月桂的心机,她该再好好想想怀疑对象,而不是这么急火火地只针对面前的耿浩。我在想,假如曾泰也在场,李月桂突然大喊“曾泰”,有应激反应的该是两个人吧?呵呵,其实原剧本就是两个人都在场啊,只是李汉光两口子只顾着盯着耿浩观察,忽视了另一端也不太正常的曾泰

2006年翻拍的电视剧版《英雄虎胆》

李月桂喝出“曾泰”时,

耿浩和曾泰同时听见

俩人都有反应,差异看图。

电视剧版有点还原原剧本的意思

类似用这种突然喊出敏感名字鉴别怀疑对象身份的剧情在国产影视剧里还有,我一下子记不起来了。合理不合理另论,总之耿浩是暴露了。

第九场戏 匪窝的内院

耿浩被拷问,曾泰丧心疯......

耿浩被捆在树上挨打,曾泰一个人在屋子里如困兽。他一会儿疯了似的疾走,一会儿停下痛苦地擭弄头发,一会儿拿起枪要往外冲,一会儿又把枪扔在桌上想办法……有文献对这场戏里于洋运用急躁的眼神光和大幅度的形体动作表演曾泰的心情大大赞颂,但我就纳闷儿了,主创们没人觉得曾泰这段“丧心疯”不合理吗?于洋确实演的足够饱满,但没人担心这一幕李汉光李月桂及其党羽更可能“偷窥”到吗?......

第九场戏 匪窝“审判厅”

这是该片于洋和张勇手最燃的一场对手戏。耿浩与曾泰,明着看是被审和审的关系,实际是联手演戏确保曾泰安全过关。老搭档的默契这次狠狠发挥了作用......

耿浩是被两个土匪架来“过堂”的,这是暗示他的腿已经被打坏了。拖拉他的土匪把耿浩狠狠扔在地上,此处心疼勇手老师几秒钟。这是个渐渐推近约七八秒的镜头,中间没中断所以在地上铺个软垫子是没可能了。这种“真”摔,放现在诸位爱豆身上,他们的经纪公司要跟剧组谈劳保(裤管里面加个护膝护板啥的)保护演员。当然还要炒作一下,让天下人知道这名爱豆多么敬业,这么件事儿够吹两三年......

先说闲话,我方英雄就算被折腾得一身伤,面对敌方也不能趴地上,纯是形象顾忌。勇手老师设计这个努力站起来的动作也是顺应那时的普遍规则。类似这样挣扎着立起来的场面我记得的还有故事片《地下尖兵》,陈汝斌老师饰演的艾永伯被捕后受刑,被提审时他努力爬起来坐旁边椅子上,绝对不肯趴地上。截完这段耿浩爬起来的动图我看了几遍,还别说,勇手老师这段形体带着点“常青就义”(芭蕾《红色娘子军》)的筋骨

,他精耕过舞蹈,这算是用上了。

“审耿浩”这场戏是全片剧情的最高潮。这场戏开始之前有个桥段,曾泰忧心耿浩“演技”不行,被二李看出纰漏。他从未担心过耿浩变节而是担心年轻、经验不够丰富的耿参谋是否能随机应变,协助自己通过匪首设下的这轮“大考”。耿浩呢,恐怕被抓的那一刻起惦记的就是曾科长是否会有麻烦。他该是想既然敌人怀疑曾科长的去向,自己又被他们怀疑就是曾泰,那么让敌人相信自己就是曾泰才能保护科长。

高潮戏开始,李月桂让“副司令”主审,她和李汉光在旁盯着副司令察言观色。在曾泰看来,能够让二李相信耿浩就是曾泰自然有利于自己的潜伏,但他不忍。耿浩“顶包”曾泰不仅要遭到更残酷的折磨还可能被敌人杀害。有这个“侥幸”心驱使,曾泰在抛出第一句盘问时,仍想着为耿浩洗脱是解放军卧底嫌疑留了空间。当耿浩干脆果断地说他就是“侦察科长曾泰!”时,观众能看到曾泰心里的波动(抽烟点火,手轻微地颤,第一下居然没点上)。随后曾泰和耿浩一来一往,你问我答配合周密。耿浩的回答逐一击破了之前作战事例中李月桂对曾泰的怀疑,又把曾泰作为侦察科长对一系列细节的了如指掌“演”得逼真(幸亏师首长的决策过程和执行耿浩都深度参与啊)。

两个优秀侦察员在匪窝里演了一场互相保护、互相帮衬的“大戏”,曾泰的机智和灵活对应着耿浩的坚定和凛然。他们的大脑像是通了一条专线通道,每句对话都向对方传递着自己的暗算,每轮往复都带着只他二人才懂的玄机。这场戏的节奏也特别好,当耿浩意识到审讯不宜再进行下去时,果断“动武”,将水杯掷向曾泰。这个毫无攻击力的举动为“副司令”佯装暴怒提供了诱因,接下去曾泰一脚踹翻桌子拿起枪对准耿浩。见“副司令”拉开架势要单挑共军“曾泰”,慌了神的居然是李月桂和李汉光,他们深知这位雷副司令下手没个轻重

,再审下去后果难料,赶紧命人把耿浩拖走。

这场审耿浩的戏,于洋入戏很深,据说当天心脏始终恢复不了平静,饭都吃不下去。张勇手一连串洒脱、激越的对答有点类似战争片配置的“炸点”,节奏进程和能量释放各个精准,使这场戏达到了悬念迭起而又荡气回肠的效果。1905.com网站上为这段戏单独安置了精选cut,命名为“自己审自己”......

第十场戏 牢房 山路 山坡

耿浩的最后一场戏。曾泰冒险放走了关在一起的耿浩和覃老爹,让他们赶紧把紧急情报送给师首长,这是全歼李汉光部的大动作,必须让师首长提早安排。耿浩受刑后无法快走,便留下来吸引火力掩护覃老爹,最后壮烈牺牲......

耿浩牺牲又是改动后的,我看到的是第三版剧本,编剧安排的牺牲者是覃老爹。覃老爹被敌人折磨得奄奄一息,耿浩被丢进牢房后,覃老爹希望耿浩逃走,便强撑着最后的气力告诉耿浩有一条秘密小路,随后牺牲。活着跑出去、成功送回情报的是耿浩。

终版改为耿浩牺牲,实际抬升了他的戏份,也呼应了影片开始耿浩见不得老百姓遭难的品质。在耿浩的牺牲场景,张勇手又一次展示了良好的形体技巧和造型意识。

身中数枪的耿浩抱着树不倒下(窃以为剧组当时找一棵更粗大些的树就好了,影片里耿浩搂着的那棵树太细,当掩体完全不够),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覃老爹成功钻进了那条暗沟,才全身一软倒在地上。这是段挑逗观众泪腺的表演,尤其是英雄临死前还带着一丝笑意,太虐了。刘晓庆在接受访谈时曾提起她看《英雄虎胆》,为耿浩的牺牲难过不已。

张勇手进入八一厂时,已经是个合格的本色演员也基本符合个性演员的标准。我相信严寄洲又看到了张勇手成为性格演员的潜质。八一厂招录演员首先要能演兵,张勇手在这方面的能力通过《黑山阻击战》就足够了评价了。耿浩这个角色,让厂里对他还原基层部队兵士和军官形象的能力更为认可。八一厂未来的影片会有很多军人角色,可以有一部分演员只会演和自己个人特点近似的角色(只能重复演“自己”),但这样的演员不能多。张勇手固然具备了标准“兵哥”脸,但我想,同在“军人”这个类项下,张勇手塑造“王海龙”与“耿浩”时的主动性思考,让他能够赋予耿浩比较鲜明的个性,展示了一个职业演员在捕捉人物特性方面的分析解构意识。这么看来,如果不是八一厂因机构属性在制片题材上受限,张勇手演知识分子、江湖大侠、古装将相以及商人等角色都是有能力基础的。

在饰演耿浩的过程中,张勇手对角色性格的把握、情感的体验,通过形体的塑造、台词语气的变化都显示了他在表演方面的技能水平。张勇手在镜头前基本做到了张弛有度,控制准确、自如,第二次演电影就达到这个水平,只能说张勇手确实有灵气。当然,在部分特写、近景里,张勇手的面部表情或眼神不够精确(上面提到的第一场、第七场),这里有经验缺乏的原因,也有对规定情境的人物关系理解不准的原因。还是说回张勇手在第一场戏的表演缺憾,他没有估算好镜头节奏、没能根据既定时间把耿浩看到阿毛遗体后悲痛直至落泪的情绪铺排好,时间到了,角色情绪并没有到位,只能靠形体示意观众耿浩哭了。虽然我认为这主要是导演在分镜头方面的不足导致,但演员如果老练一些,把控好情绪调动其实是可以弥补剧本不足的。

我尚不清楚张勇手在表演耿浩的过程中,导演发挥了哪些作用,所以对于耿浩光彩的赋予,哪些是演员的想法哪些是导演的启发暂时搞不清楚。严寄洲导演是一位比较信任演员的导演,在塑造人物和表演细节上愿意发挥演员个人的想象和见解,有描述于洋饰演曾泰的文章充分证实了这一点,所以我推测耿浩的第五场戏以及第九场、第十场戏,张勇手为“美化”耿浩而发挥的“创造”角色光彩方面的设计,是他发挥个人主动性做出的。张勇手能充分调动在基层部队的生活积累,合理地将既往观察到的革命军人有美感的个性色,运用到耿浩身上,张勇手让耿浩这个角色产生了深深感动观众的艺术功效。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张勇手与耿浩|故事片《英雄虎胆》回看记录”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曾执导八一厂第一部故事片 严寄洲与电影结缘的一生

曾执导八一厂第一部故事片 严寄洲与电影结缘的一生

严寄洲,老爷子,官职,八一电影制片厂,严老爷,编队,段儿,哥俩好,上海,元老级,人物,二泉映月,代表作,国民,小米,干饭,延安,故事片,片子,熟人,电影,西安,高龄,生活,中国著名导演,五更寒,英雄虎胆,年轻时,秧歌戏,乐子

2013-03-09 #短篇故事

廖有梁张勇手 当年竞选《柳堡的故事》的美少年 人生遭遇却大不同

廖有梁张勇手 当年竞选《柳堡的故事》的美少年 人生遭遇却大不同

张勇手,廖有梁,电影,柳堡的故事,李进,副班长,南京,演员,话剧团,剧组,儿子,导演,人生,婚姻,张家,观众,刘沛然,黑山阻击战,专业,候选人,人员,剧团,哥哥,命运,心愿,文工团,生下,美少年,老战友,话剧

2010-01-02 #小故事

《虎胆龙威》激情演绎勇敢男人故事

《虎胆龙威》激情演绎勇敢男人故事

游戏,效果,百宝箱,智与勇,画面,动画,任务,场景,原著,号码,字母,手雷,情节,电影,英雄,短信,途径,发展,移动,就知道,会产生,拯救人质,拆除炸弹,最大亮点,欢迎访问,这是一款,地动山摇

2012-12-25 #长篇故事

101岁传奇导演严寄洲去世 曾拍出中国第一部运用电子音乐的电影

101岁传奇导演严寄洲去世 曾拍出中国第一部运用电子音乐的电影

严寄洲,导演,张勇手,王晓棠,老师,八一电影制片厂,英雄虎胆,记者,演员,战斗,阿兰,拍摄出,有机会,野火春风斗古城,作品,压力,女特务,小区,戏剧,建议,文工团,故事片,电子音乐,电影,笑容,老人,结尾,金环,霸气,两年前

2018-12-10 #长篇故事

抗战之英雄儿女小说最新章节

抗战之英雄儿女小说最新章节

英雄儿女,高强,作者,人气,状态,大潮,忠贞,时候,特种兵,武功,正义,热血,简介,经历,鬼子,鬼魅,分类,抗日,他是一个,他和她,俗家弟子,更新时间,执行任务,成为一个,战风云,抗日战争时期,最新章节,正邪不两立,英雄虎胆,冲锋在前

2011-07-03 #小故事

黄渤与耿浩 沈腾与西虹市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黄渤与耿浩 沈腾与西虹市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耿浩,沈腾,西虹,心花,宁浩,故事,影片,外星人,导演,徐峥,票房,首富,巨星,片段,角色,夏洛特烦恼,中黄,名片,电影,观众,预售,秋雅,难道是,喜剧,口碑,名字,婚礼,小品,水平,故事情节

2014-10-17 #故事阅读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及故事概括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及故事概括

曹操,过人,关羽,关公,天下,英雄气概,袁绍,过五关斩六将,义薄云天,丞相,武艺,忠义,时候,赵云,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风和,决心,原文,官渡之战,战役,群雄,气概,皇叔,评论,英雄虎胆,青梅煮酒论英雄,仲达,关羽忠义,刘备

2020-09-06 #故事会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及故事概括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及故事概括

曹操,过人,关羽,关公,天下,英雄气概,袁绍,过五关斩六将,义薄云天,丞相,武艺,忠义,时候,赵云,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风和,决心,原文,官渡之战,战役,群雄,气概,皇叔,评论,英雄虎胆,青梅煮酒论英雄,仲达,关羽忠义,刘备

2020-09-07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