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疫情期间 老师做好这4件事 孩子不害怕 家长很放心!

时间:2016-01-01

幼儿园教师疫情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09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受疫情的影响,各地的开学时间都有所推迟,大学生们享受假期,中小学生边看直播课边做作业,却有这样一群学生和老师状态大不相同。

没错,就是幼儿园的孩子和幼师们。

寒假虽然延长了,但由于特殊时期,孩子们只能待在家里,这对天性好动的孩子来说可真是一种“煎熬”,在加上成人看到各种后流露出的情绪,也会对孩子的情绪产生消极的影响。

而幼儿园老师们一边忙着统计信息,准备先上课,一边也难免担心孩子,会不会在家感到害怕、恐慌。

而解决双方的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事:假期延长了,教师保持和孩子的“依恋”关系,起到安抚孩子的作用。

图片来源:pixabay师幼之间的“依恋”是什么?

依恋,依依不舍的留恋。一般被定义为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父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母子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1岁之前是依恋关系形成的关键时期。

孩子刚来幼儿园那会哭个不停的“入园焦虑”,其实就是和父母之间依恋关系的体现。

图片由幼师口袋原创

那孩子和老师之间又怎么会有“依恋”呢?其实,严格来说孩子和老师之间不会有“依恋”关系,但孩子会在熟悉幼儿园、老师之后,会把老师加进自己的“白名单”,意味着孩子喜欢你、信赖你。

正是这层关系,让幼儿园老师和孩子们之间能够亲密得像一家人,在孩子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也能从老师这里得到安慰。

当然,老师与孩子的这层关系不可能像真正的与看护人之间的“依恋”关系一样浓烈与长久,会随着毕业消失,也会随着假期减淡。

但这并不妨碍,这仍然是一份非常美好的情感。

图片来源:pexels为什么要努力保持师幼“依恋”

因为这段时间,孩子很可能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并需要成人的帮助才能疏解。

1.共情带来的“恐慌”

这次疫情之下,除了有实时更新的疫情地图,各类、故事、视频、“小道消息”也会通过各种渠道涌入我们身边。其中很多,都并不是好消息。

前几天,微博上有一个热搜叫“替代性创伤”: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尽管孩子不会主动去获取这些信息,但对共情能力比较强的孩子来说(试着回忆一下每次讲感人的绘本就要哭的那几个孩子),成人产生的焦虑、恐慌、不安情绪,很容易传达给他们。

成人尚有自己的排解方式,但对不太能理解现在情况的孩子来说,想要排解却不容易。

图片来源:Usplash

2.在家里“闷坏了”的孩子

小编从大年夜开始就没出过门,在家里和爸妈面面相觑,三个人都倍感烦闷。成人都这样,对世界充满好奇,就爱在外面撒泼打滚的孩子岂不是更烦闷。

成人知道,待在家是为了阻止疫情扩散;而对孩子来说,只有摆在眼前的事实他最关心:我不能出去玩了。

如何和孩子说明白为什么,也很难。

图片来源:USPLASH

所以,如果老师能够在这段时间保持和孩子的依恋关系,帮助孩子疏导这部分负面情绪,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有帮助的。除此之外,寒假期间也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依恋关系,对于开学之后孩子们能顺利的渡过不适应期,有效从假期模式切换回上学模式,也是很有帮助的。具体应该做些什么?

空间上虽然可以被隔离,但爱不会被切断。尤其是幼师对孩子这种无私的爱。

基于目前的实际状况,我们建议各位幼师可以用以下方式来保持和孩子的依恋关系:

1.利用每日统计进行关心

目前,全国的幼师都在做一件事:每天统计孩子们的健康情况。

工作虽然繁琐,但我们不妨把它当做一次关心孩子的好机会,你可以这么做:

1)认真回复每一个家长汇报来的信息,并表达对孩子的思念,家长一定会乐意转达给孩子。

2)在统计的过程中发一些语音或视频给孩子,让孩子对你的声音、相貌保持认识。

3)如果孩子有不舒服,除了要及时上报,还要积极地表达对孩子的关心。

图片来源:Flickr

2.录制音频/视频给孩子

近期,众多幼儿教育工作者们各显神通,创作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儿歌、手指游戏、律动操给孩子。

幼师如果有这些特长,也可以自己原创一些音频或视频,发到家长群里让家长给孩子看,既能向孩子们普及一些关于抗疫情的知识、又能让孩子和你“面对面”、也丰富了孩子们在家的生活,一举多得。

如果你自己原创内容有些困难,可以,获取很多资源哦。

图片来源:USPLASH

3.电话/视频家访

每天可以轮流选择3 5个孩子,和家长约定好时间进行电话家访,一方面可以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的建议,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孩子在家的作息安排;另一方面可以和孩子有“接触”,和孩子进行互动。

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要注意:

1)认真听孩子向你分享的话,并给予回应。

2)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

3)如果发现孩子有消极情绪,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予以安慰。

这样做,孩子对你的依恋会越来越深哦。

图片来源:USPLASH

4.从家长入手

除了和孩子的接触,从家长入手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老师可以多和家长互相沟通孩子在家已经之前在学校的行为习惯、发展状况,对家长的想法表示理解并理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和家长打好关系,家长自然也会把这种情感讯号传递给孩子哦。

图片来源:USPLASH

以上,就是今天口袋研究院想要和大家分享的关于“加长版寒假,如何和孩子保持依恋关系”的内容,希望能对你有多帮助。

最后,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疫情期间 老师做好这4件事 孩子不害怕 家长很放心!”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疫情期间 老师做好这4件事 孩子不害怕 家长很放心!

疫情期间 老师做好这4件事 孩子不害怕 家长很放心!

孩子,关系,图片,老师,来源,家长,成人,孩子们,幼师,给孩子,幼儿园,视频,对孩子,疫情,情绪,和家,过程,内容,口袋,幼儿,建议,时间,情感,故事,方式,电话,音频,影响,发现孩子,很有帮助

2013-11-09 #长篇故事

女童说出混话 调查后让人害怕 家长的态度决定孩子的人生路

女童说出混话 调查后让人害怕 家长的态度决定孩子的人生路

孩子,家长,父母,幼儿园,游戏,奥黛特,女儿,女孩,让孩子,事件,宝宝,父亲,时候,情况,老师,偷钱,妈妈,感觉,情绪,情景,时刻,绝路,教育,生活,吉尔伯,吉尔伯特,不容易,怪叔叔,被发现,大部分

2019-09-12 #经典故事

「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一名兰州初中生所经历的武汉封城?“现在不害怕了 该面对的

「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一名兰州初中生所经历的武汉封城?“现在不害怕了 该面对的

武汉,时候,胡丁,兰州,事情,医生,我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病毒,生活,不害怕,初中生,买菜,家人,样子,疫情,病人,老师,记者,补习班,距离,长江,工作,我们家,没有想,仁和,老家人,黄鹤楼,在那里

2017-05-17 #长篇故事

孩子还是害怕医生害怕打针?并非真的怕疼 问题可能出在家长身上

孩子还是害怕医生害怕打针?并非真的怕疼 问题可能出在家长身上

孩子,医生,医院,女儿,家长,过程,针头,妈妈,时候,不害怕,凳子,安全感,家长会,小精灵,网友,让孩子,久而久之,在打,儿科医院,和家,好的,小嘴,都会,贝贝,个人,亲人,人类,儿科医生,作用,初心

2018-10-05 #故事阅读

家长读书心得 《爸爸 我害怕了怎么办?》读后感

家长读书心得 《爸爸 我害怕了怎么办?》读后感

孩子,爸爸,妞妞,人生,内心,品格,妈妈,母亲,阿奇,不确定,我害怕,让孩子,别太,在哪里,加油打气,和家,爱的,女儿,一生,内容,人格,人类,作用,保驾护航,地方,力量,别哭,内敛,卷发,勇气

2020-07-11 #故事大全

小学生害怕写作文 原因千千万 来个一招鲜

小学生害怕写作文 原因千千万 来个一招鲜

孩子,写作文,作文,习惯,训练,书面语言,学生,方式,老师,作文教学,有人说,一招鲜,同学,基础,学会,家长,想法,拼音,语言,不喜欢,不会写,孩子们,怎么写,没有作,让孩子,表达自己,下一半,好的,习用,作业

2019-03-25 #短篇故事

幼儿害怕打针怎么办?事先准备好 一点不哭闹

幼儿害怕打针怎么办?事先准备好 一点不哭闹

宝宝,打预防针,家长们,时候,在打,内心,家长,过程,让宝宝,非常紧张,事情,做法,孩子,幼儿,情绪,谎言,部分,哇哇大哭,让孩子,宝妈,在真,来安,放松心情,一生,大人,大部分,小针,心理,意识,时间

2013-04-27 #短篇故事

妈妈 我不害怕打针了!

妈妈 我不害怕打针了!

孩子,父母,小女孩,家长,对父母,打预防针,是非,实事求是,个人,合力,心理准备,威胁,孩子们,这件事情,新来,在医院,小嘴,学生,事实,医生,全身,全套,作用,关系,力气,制住,勇气,去处,和心,家庭教育

2014-09-12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