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青藏高原曾是“热带雨林”?琥珀化石揭秘四千万年前的故事

时间:2016-01-02

但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主导的中外联合研究团队发布研究结果揭秘了这片神秘高原的另一幅面孔:4000万年前的西藏中部曾存在一片巨大的热带雨林

提示:本文共有 186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撰文/冉浩(科普作家、动物研究者、物种网站长)

众所周知,青藏高原海拔很高,被称为“世界屋脊”。但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主导的中外联合研究团队发布研究结果揭秘了这片神秘高原的“另一幅面孔”:4000万年前的西藏中部曾存在一片巨大的“热带雨林”。现在的你,是不是很好奇“热带雨林”是怎么变成“世界屋脊”的?

新的琥珀埋藏地

故事要从伦坡拉盆地说起,它位于青藏高原中部,是一块狭长地域。这里是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们钟爱的地方之一——因为在盆地的中东部有发育得比较好的沉积岩层,足足有三五千米厚。

【小知识】

沉积岩,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泥沙一层层覆盖上去,然后逐渐变成了石头。在这个过程中,当时的一些动植物遗体、残骸等会被埋住,然后变成了化石。

所以,我们能从沉积岩中找到化石,并且推测出当时的情况。

这里的沉积岩由上层的“丁青组”和下层的“牛堡组”构成,前者距今大概两三千万年前,后者则大约四五千万年前(“XX组”,就是地质学家对不同类型或年代的沉积岩层的称呼)。

在“丁青组”的下层,靠近“牛堡组”的位置,科学家找到了一个埋藏琥珀的地层,这些琥珀通常小于1厘米,嵌入在灰色的泥岩中。这也是西藏地区的首次琥珀记录。

本次科研人员发现化石的西藏地区伦坡拉盆地(图片来源/中新网)

曾经的热带雨林

科学家对这些新发现的琥珀进行了成分分析,并与已知的植物类群进行比对。你也许知道,琥珀原本是植物滴落的粘稠树脂,历经了数以几千万年的时间逐渐石化,但与其它化石不同,它仍然保留着很多有机质,总会保留下一些成分和线索。

那么,最后得到的结果是什么?这里的琥珀是什么植物滴落的树脂形成的?

答案是一类叫做龙脑香科的植物。具体哪种?没有看到树木枝叶的化石,很难说。但至少,确定了植物类群。

幸运的是,这个类群的植物还建在,并且依然生活在欧亚大陆,如我们所熟知的青梅、望天树、龙脑香等。它们的茎干高大,有很多物种都能产生粘稠的树脂,并且气味芳香。大名鼎鼎的天然冰片,正是从龙脑香的树脂中纯化提取出来的。这是一个适应热带气候类型的植物类群。而一个埋藏着这种琥珀的地层,则意味着,这里,曾经有过大片的含有龙脑香科植物的森林。它们曾在这里形成了高大的乔木,遮天蔽日。

这里,曾经是热带雨林。在时间上,应该属于较早的“牛堡组”,距今估计4000万年前。

本次研究的孢粉化石(图片来源/中新网)

本次研究的介形虫化石(图片来源/中新网)

科学家同样分析了埋藏琥珀的岩层,通常来讲,岩层的地质年代和环境应该是和里面埋藏的琥珀化石是一致的。他们分析了岩层的花粉化石。这是一些微小到肉眼无法看到的小颗粒,数量庞大。古生物学非常善于用花粉化石进行断代和分析,并把它们作为一把地质学上的时间标尺。

分析的结果显示,这些划分大多数属于松类等裸子植物,然后是被子植物,比如栎类,蕨类植物的孢子则很少见。这个物种组成的话,看起来应该是个温度不太高、降雨不太多的状态。

说明此时已经有了隆起的高原,气候已经开始变冷、变干。大概就是在地质历史上晚一些的“丁青组”的状态吧?

等等!

刚才不是说热带雨林吗?

这就尴尬了……

除非,有这样一种可能——原来埋藏树脂的那些沉积物被破坏掉了,琥珀暴露了出来。然后,它们又被后来的泥沙重新掩埋了。而重新掩埋的时候,这里已经变成了另外一种森林形式——以松类等为主体的耐寒森林。

大陆相撞后隆起的高原

之前的研究已经证实,在很久以前,欧亚大陆和印度次大陆并没有在一起,青藏地区的南缘滨临大海,热带气候在这里孕育了大片的雨林。到了约5000万年前左右,印度次大陆一头撞上了亚欧大陆,并向下俯冲。而亚欧大陆则向上隆起,就像一张厚纸一样,慢慢翘了边,有了褶皱。青藏地区的海拔开始上升,喜马拉雅山开始隆起。

通过这次在伦坡拉盆地的发现,我们大概可以做出如下推测:

在最初的一两千万年内,海拔上升有限,气候依然温暖湿润,能够让热带雨林的植物继续存活。此时,仍然是“牛堡组”。但是,随着地面不断隆起,海拔持续升高,气候开始变得凉爽、干燥,森林生态系统开始挣扎,雨林逐渐变成了阔叶林、松林。这时,就变成了“丁青组”。最后,森林终于撑不住了、活不下去了,变成了草原,青藏高原也慢慢形成了今天的状态。

后来,寒冷的高原逐渐演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动植物体系。其中的一些,比如披毛犀等,在后来的冰河时代到来时,走出了青藏高原,向大陆的其他地方扩展,然后,又在冰河时代结束时灭绝。直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够看到那里的一些特有物种,比如大名鼎鼎的牦牛、藏羚羊和白唇鹿等。一次规模宏大的大陆碰撞,就这样深刻地改变了青藏高原的环境。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青藏高原曾是“热带雨林”?琥珀化石揭秘四千万年前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琥珀化石内发现9500万年前昆虫!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琥珀化石内发现9500万年前昆虫!

蚂蚁,白垩纪,琥珀化石,琥珀,化石,开花植物,冈瓦纳古陆,劳亚古大陆,大部分,昆虫,树脂,祖先,科学家,缅甸,黄蜂,非洲,动植物,化石记录,大陆漂移说,是世界上,侏罗纪,常可见,地保,科研人员,国家科学院,国和,全球,传统观念,代表,中南...

2017-08-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奇异的琥珀》是通过“想象”再现了一万年前的故事.通过松脂化石琥珀可以想象当时的

《奇异的琥珀》是通过“想象”再现了一万年前的故事.通过松脂化石琥珀可以想象当时的

琥珀,小动物,松脂,发现了,科学家,泥土,冻住,化石,土壤,地面,松树,往下滴,故事,森林,枯叶,烈日炎炎,不断地,可以想象,居住在,当时的天气,掉落在

2012-09-19 #故事阅读

科学家发现罕见琥珀 4100万年前交配行为被围观 跨越时空的爱恋

科学家发现罕见琥珀 4100万年前交配行为被围观 跨越时空的爱恋

琥珀,长腿,科学家,琥珀化石,松脂,乌龟,化石,发现了,时间,生物,交配行为,远古生物,南半球,团队,哺乳动物,成分,时期,是非,树木,科学,行为,研究,万年之后,美丽的瞬间,史迪威,常珍,新西,杰弗里,梅塞尔,达姆施塔特

2013-07-30 #故事阅读

奇闻:9900万年前的命悬一线:白垩纪琥珀内 现地狱蚂蚁猎食画面

奇闻:9900万年前的命悬一线:白垩纪琥珀内 现地狱蚂蚁猎食画面

蚂蚁,地狱,动物,口器,研究,物种,琥珀,生物,竖直,行为,古生物学家,事件,猎物,科学研究,证据,难得一见,大灭绝,地球上,生活在,琥珀化石,着我们,蚂蚁和,掠食者,马陆,理工大学,雷恩大学,项目组,地球,人们,下颚

2019-05-27 #故事阅读

科学家在琥珀中发现两只交配的苍蝇 可追溯到数千万年前

科学家在琥珀中发现两只交配的苍蝇 可追溯到数千万年前

澳大利亚,琥珀,史迪威,研究,中发,发现了,莫纳什大学,化石,新西兰,苍蝇,最古老,冈瓦纳,古近纪,杰弗里,古生物学家,万和,候选者,作者,信息,动画,历史,杂志,墨尔本,地球,团队,可追溯,圣杯,塔斯马尼亚,大气,学科

2016-08-08 #故事阅读

历史:6600万年前的死亡之床与灭绝恐龙的流星有关

历史:6600万年前的死亡之床与灭绝恐龙的流星有关

堪萨斯大学,影响,小行星,理查兹,边界,阿尔瓦雷斯,地球,彗星,海啸,白垩纪,发现了,化石,地震,岩石,沉积物,琥珀,碎片,流星撞击,北达科他州,地震波,大气层,尘埃,扔到,沃尔特,海域,玻璃,网站,鱼类,德帕尔,斯密特

2019-05-17 #短篇故事

琥珀中发现史上最小的恐龙化石

琥珀中发现史上最小的恐龙化石

琥珀,化石,缅甸,牙齿,生物,恐龙,琥珀化石,大眼睛,动物,博物馆,头骨,标本,蜂鸟,遗骸,研究,小恐龙,研究人员,区的,胡波,邢利,邢先生,古生物学家,中国地质大学,发现了,家和,新发现,研究部,上颚,人们,关系

2011-12-20 #经典故事

最古老的琥珀化石定格螨虫攻击蚂蚁的瞬间

最古老的琥珀化石定格螨虫攻击蚂蚁的瞬间

螨虫,蚂蚁,化石,研究,古生物学家,琥珀,发现于,发现了,作用,关系,土壤,树胶,生物,蜜蜂,讨厌鬼,有关,动物专家,参与这项,琥珀化石,生活在,社会性昆虫,补充道,石图,中久,得多,莱布尼茨,不同行,堪萨斯大学,现代科学,生物多样性

2015-08-20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