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周口人大代表张振福完成《向英雄们致敬》抗击疫情泥塑组雕作品

时间:2016-01-03

张振福说,泥塑作品村卫从构思到完成,前后用了三天时间,反映的主题是:最好的防疫措施就是保护好自己,罩顾好自己! 自打过春节以来,他创作的作品都

提示:本文共有 169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面对近期汹涌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周口市人大代表张振福的思绪无时不被这些画面感动着:医务人员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拼搏弑杀,全国各地的公务人员和普通群众全身心地摸爬滚打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他双拳紧握,在屋内来回踱步,创作的激情迸发:这样的场景,这么好的历史瞬间,不能错过!于是,他操起雕刻刀,饱蘸激情,用心塑造出了系列组塑:《抗击疫情——向英雄们致敬!》。

张振福说,泥塑作品《村卫》从构思到完成,前后用了三天时间,反映的主题是:最好的防疫措施就是保护好自己,“罩”顾好自己!

自打过春节以来,他创作的作品都是以疫情防控为主题。张振福每天都在关注着疫情实时信息;看到防控一线像打仗一样紧张,他的心里特别特别感动。每一次,张振福的工作都是近零点,都是晨起一骨碌爬起来脸都顾上洗接着做工。家属也都是把洗手水弄好、把毛巾投好,递到张振福手中,他接过来搽一把,就又进入到下一步工序。整天整夜,张振福都在为完成作品而拼搏。

张振福介绍,摆在作者眼前的这件作品叫《断发,她是最美的!》。该件作品长26厘米,宽23厘米,高33厘米。是他花费了两天时间,刚刚完成的泥塑作品。哪个女生不是爱美的?哪个女生愿意自断长发?可是,这位姑娘为了穿防护服更方便,为了疫情战疫的决胜,她毅然自己剪去长发奔赴疫情“战场”。

剪掉长发,剪不断牵挂;隔离疫情,隔离不了爱呀……主人公的大爱,感动着雕塑家。从媒体报道的图片和视频中看到,那些奋战在前线的医护人员,脸上被防护口罩压出了深深的沟壑,皮肤被湿气和汗水浸染、泡的泛白,双手上被消毒药水浸泡裂开,口子密密麻麻的的时候,张振福发自内心地感到酸楚。

面对全国上下抗击疫情的英雄,他攥紧竹刀,在黄河泥上造像,通过泥塑创作,记录时代,致敬英雄,承传颂扬抗击疫情中的感人故事。

在这场战“疫”中,84岁的钟南山先生,义无反顾鏖战在疫情最前沿。钟南山先生说“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有全国、有大家的支持,武汉(疫情)肯定能过关”。张振福创作的这件《钟南山院士》作品,重现了钟南山先生强忍泪水的场景。钟南山先生是为国为民的科学家,定会让世代人敬佩。

泥塑群雕《武汉加油 众志成城》,表现的则是面对生死考验,一群最美医护者在万家团圆的时候,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驰援武汉。张振福以大匠之法,用黄河泥刻画出了与时间赛跑、与病毒决战的白衣战士,展示出抗击疫情中广大医护人员的医者仁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张振福是河南周口郸城县人,现在要求居家隔离,不方便出门了,他就把原材料从工作室搬到家里来,构思、盘泥、塑形、刻画、精雕……他说,家里空间狭小了一点,但比起一线的医护人员并排躺在地板上睡觉,这点局限根本不算什么。

张振福表示,作为一名工艺匠人,周口市人大代表,他一定会用自己从心底喷涌而出的感恩之心,完成每一件奋战疫情作品,体现人民搏击疫情场景,留下宝贵记忆。让“必胜”的信念永传,让“中国必胜”的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记者手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张振福创作系列作品,彰显英雄形象,突出“武汉加油”“战胜疫情”主旨,传播正能量,以泥塑艺术记录历史、记录时代进程,用竹刀雕刻和定格感人瞬间,用精雕细琢的作品讲述英雄的故事,昼夜奋战,淡泊名利,不求回报。他也是在为疫情防控做贡献,我们感谢他!

著名雕塑家张振福艺术简介:

张振福,1967年生,河南郸城人(祖籍安徽界首市),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四个一批”人才、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钧瓷行业协会副会长。

2015年被评为河南省陶瓷行业新闻人物、河南省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系周口市第一、二、三、四届人大代表,周口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周口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周口市劳动模范。

张振福泥塑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周口市人民政府第二、三、四、五、六届优秀文学艺术成果奖。

其泥塑作品两次获河南省民间工艺最高奖——金鼎奖。泥塑作品《黄河娃》入编全国六年级教科书(上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周口人大代表张振福完成《向英雄们致敬》抗击疫情泥塑组雕作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周口市企业积极行动为疫情防控工作献爱心

周口市企业积极行动为疫情防控工作献爱心

疫情,防控,一线,企业,商务局,淮阳,工作人员,家和,润德,新型冠状病毒,人大代表,口罩,肺炎,爱心,电商,工作,价值,周口市,周口,董事长,李玉平,奉献爱心,社会责任,人民医院,人员,利用自身,优势,实业,总经理,河南

2018-12-16 #故事会

「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李灵:让农民群众一头连着“钱袋子”一头连着“家乡情”

「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李灵:让农民群众一头连着“钱袋子”一头连着“家乡情”

李灵,学校,乡村,校园,希望小学,建议,水渠,留守人员,疫情,教育,防控,农民群众,孩子们,留守儿童,东新,多买,田凯,立德,许湾乡,家长委员会,治理沟,群和,大河,中心,乡办,人才,人大代表,乡镇村,人员,周口市

2018-05-19 #小故事

「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李灵:让农民群众一头连着“钱袋子”一头连着“家乡情”

「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李灵:让农民群众一头连着“钱袋子”一头连着“家乡情”

李灵,学校,乡村,校园,希望小学,建议,水渠,留守人员,疫情,教育,防控,农民群众,孩子们,留守儿童,东新,多买,田凯,立德,许湾乡,家长委员会,治理沟,群和,大河,中心,乡办,人才,人大代表,乡镇村,人员,周口市

2009-08-29 #长篇故事

全媒体直播活动走进扶沟法院

全媒体直播活动走进扶沟法院

法院,扶沟县,周口市,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活动,人民群众,人大代表,公平正义,司法,律师,媒体,故事,讲法,记者,全媒体,好故事,何红,法院院长,中级人民法院,上级法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名代,最高人民法院,一等功,一线,中级人...

2019-01-11 #故事会

永不落幕的农业嘉年华——明德广场组雕背后的故事!

永不落幕的农业嘉年华——明德广场组雕背后的故事!

贵州,水东,文化,宋景阳,宋氏,谷种,贵阳,基业,朱砂,苗族,宋鼎,宋斌,宋昂,丹砂,开阳,宣慰,布依,明德,马烨,吃新节,中国,历史,南征,夫人,土著,大德,奉旨,族人,神话故事,发展

2020-02-14 #长篇故事

用文学作品讲述中国故事 周口举办文学创作培训班

用文学作品讲述中国故事 周口举办文学创作培训班

周口,培训班,作家,大河,人民,作家群,客户端,精神,创作,发展,仪式上,于心,李玉坤,张靓,毛健民,邵丽,大河报,丽的,中国文学,省作协,专家,今天上午,主席,内化,周口市,动力,和信,外化,实习生,学员

2017-05-14 #长篇故事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八路军将领回故里——八路军将领组雕《太行山》诞生侧记组图——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八路军将领回故里——八路军将领组雕《太行山》诞生侧记组图——

八路军,将领,李象群,教授,人物,雕塑,工作,吴长江,邓小平,中华民族,人物形象,塑像,山西,廊坊市,形象,有限公司,试制品,质量,革命领袖,铸造厂,黄山,创作,公司,省领导,环境艺术,表现了,李泽,毛泽东,回故里,度地

2013-12-19 #故事大全

定格瞬间!人大代表镜头里的战“疫”故事

定格瞬间!人大代表镜头里的战“疫”故事

九江,疫情,九江市,马祖山,照片,医护人员,一线,爱心,分院,摄影作品,肺炎,患者,中央电视台,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人大代表,别怕,医院,定点医院,基层,媒体,形式,微信,武汉,编辑,责任,资料,工作,副主席,来记录,用相机

2009-05-18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