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中师生 你曾经历过一次怎样的“中考”

时间:2016-01-09

昨天,笔者写了一篇有关中师生的文章,一位读者,名字为渔梁古坝艳美绝伦的大雁留言说 :高考最低分才读中师。此君一语引起了众多朋友的不满。一位读者说

提示:本文共有 236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昨天,笔者写了一篇有关中师生的文章,一位读者,名字为“渔梁古坝艳美绝伦的大雁”留言说 :高考最低分才读中师。此君一语引起了众多朋友的不满。一位读者说:傻孩子,回去问你爹妈去。

大家纷纷留言,给他普及有关当年中师生的常识,有人感慨:真为现在和未来的教育担忧。在废除招中师生后,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看到的是高考最低分报师范。而不知当年中师学校怎么提前收割优秀初中生。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讲到一个故事:在高级职称评审会上,一个来自县区的小学女教师,50多岁了,面色虽然说不上憔悴,但也谈不上红润,稍有点迟钝,有点呆板。当我问及她当年考取师范的经历时,她的眼睛在一瞬间闪出难得一见的神采:“我们一共320人,就考了两个,我是其中一个。”

一位老中师生说,我们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中师生,1982年毕业后一直从事乡村教育,想当年200多人中考就考了我一个,现如今已到垂暮之年,无数辛酸往事不堪回首。

每一位中师生,都有一段中考的不平凡经历。今天,笔者来回顾一下自己的中考经历,作为一段中师记忆吧。

一、

1990年,我在乡一中读初中三年级。

在初二时,我的成绩比较出色,应该是四个班前三名的水平。但是,到了初三,几次考试成绩都在年级的20名之外。

我很沮丧。

一位老教师,姓王,开导我,你的成绩没有问题,排名在你前面的学生都是留级生,他们毕业时只能报高中,你可以报师范。

春节过后,中考要报名了,学校按往年的惯例,要组织一次中师中专考生的预选。

当时报考政策是这样规定,中师和中专生每一个乡镇分二到五个指标,能够报考中师中专的初中毕业生,只能是应届毕业生,也就说没有参加考中招考试,没有读过初中三年级的学生。选了一些学生在志愿填报中报考中师中专,其它人只能报高中。

我们乡镇当时分了不知道几个指标,但是校长说,我们乡中学只能选出20个人能报考中师和中专。所以要先行预选。

学校组织了一次预选考试,校长和教务主任从外地拿回来考试题目,让所有愿意报名中师中专的同学都参加预选考试。

考试结束后,大约有一个多星期,校长和主任又从外地批改好卷子回来了。

然后,一张大纸,写有20个人的的名单,贴在校长办公室门口。 只有这些学生有资格可以报考中师中专生。

二、

20个人的名单,是按成绩排出来的。这20个人的名字,我只认识一个人,那就是我的名字,其他名单,一个也不认识。

我考试的一般,记得也就是第10名的样子。

名单一公布,学校立马安静不下来了!

有一位王老师,他的儿子和我同班,没有预选上。我们班还有一位学校副校长的女儿,也没有上榜。

我的好朋友老团,亦名落孙山。还有一班的阿鲁,没有在名单看到他的名字。

上面的这几位同学,成绩都挺好,他们在初二时,也都是年级前五名的成绩。关键是他们都符合中师中专门的报考政策,应届毕业生。

所以,名单一公布,副校长,老师,还有我的朋友,及一班的阿鲁,他们最先坐不住了。

大家认真的研究20个人名单,这20个学生,他们到底是谁说,为什么以前没有听说过这些名字,现在考试预选,一下就出来了。

大概有两天的时间,我们将这20个人的情况全部弄的一清二楚。

比如:第一名,什么名字,原来是什么名字,父母是谁,去年在什么学校。哪一班读的初三,用什么名字参加的中考。第二名又是怎样的情况,这样整理了两页纸,其中两位考生还是县局领导的孩子,有几位是学校教师的孩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不是应届生,都参加过中考。

几位同学非常的积极,正常的课也不上了,骑上自行车去县教育局举报,争取报考中师中专的资格。他们还去乡邮局给市教育局打电话,这个我们去了,一个人拿大约五毛钱的电话费。

听说副校长和那位王老师也去了教育局,回来被校长叫过去吵一顿。

可能其他乡镇这种预选也闹的不轻,没有几天,教育局通知,每一个应届生都可以报考中师中专,预选政策做废。

三、

中考在六月份举行,七月中旬,成绩出来了。

我在学校见到校长,他说,明天去县公疗医院体验,你考的不错。

我的成绩是全乡第三名,第一名比我多5分,第二名比我多3分。他俩个都是中学教师子女,照顾20分,那时,父亲在村小学教书,是民办教师,我也享受这样的加分政策,而且,我在初中二年级时,是市级优秀学生干部,再加10分。

这样,我算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师范学校。

三年学习,毕业之后,回到老家教书,转眼已是26年了。

我的好友老团,那年没有考上中师,去了高中,三年后考上大学,现在县里一个局里当局长。见面不多,但关系很好,见面还要开开玩笑。一班的阿鲁,也没有考上中师,读高中,上了军校,十年前就知道他已是团级干部,不知现在如何了。

四、

今天下午。在单位和一位同事闲聊,他比我读师范晚两年,是从县城的中学考上了的。

他说,当年自己初中毕业第一年没有考上中师,就又复习了一年,因为只能应届生报考中师,他就用了堂弟的学籍档案,弄得现在自己的档案年龄比自己的年龄小三岁。

我开玩笑说,这好呀,可以晚退休几年,多工作几年,多领好多工资呢。

在1980-1999年间,初中毕业考中师,是所有初中生的理想,要不县局的领导,他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不读高中考大学而来考中师。

当年,我们乡将近200名毕业生,录取了4名中师中专。相对现在河南高考1%的985大学录取率,4%的高考211大学录取率,考中师中专的难度,应该不亚于一个重点大学的竞争力。

近年来,学历贬值,中师中专文凭,没有多少人再看上,但是,30岁以上的人,能够了解那一段历史背景的人,都会明白当年的中师中专文凭,有着怎样的含金量。

最后,引用一位中师生的朋友圈做为文章的结语:

我是一名中师生。教育就是坚守常识。今年正好毕业二十年,也在农村学校教书整二十年。明日就是教师节,这个好过或难过的节日,映衬心中二十年对常识的坚守。作为一代中师生,或许也有某种不名的高傲。芳华或可不在,内心不可不明。职业的尊严,教师的荣耀,是不变的初心。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师生 你曾经历过一次怎样的“中考””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100位中师生故事之九:21年前 我为什么考中师?

100位中师生故事之九:21年前 我为什么考中师?

中师,中师生,同学,师范学校,学校,小组,教育,生活,上中,中考,河北,曲周,分数线,大部分,时代,班主任,老师,职业,课堂,研究,农村学校,农村教育,小文,王淑霞,代课老师,数学老师,市一中,来家,高管,一节课

2015-04-10 #故事大全

100位中师生故事之三:一代中师生的“芳华”

100位中师生故事之三:一代中师生的“芳华”

中师生,中师,同学,老师,中小学校,中小学,上中,学生,文章,初中毕业生,初中,名学,学校,芳华,毕业生,工作,教育,中等师范学校,故事,乡村,人生,全国,国家,命运,孩子,工资,师范,时代,发展,中国教育

2020-08-30 #小故事

《中师生》漂流阅读启程 先读故事梗概 寻找一代中师生的身影

《中师生》漂流阅读启程 先读故事梗概 寻找一代中师生的身影

修竹,张雪峰,黄远,中师生,学生,李琼,阶段,苏岩,师范,泸州,领导,教育,作品,婚姻,朋友,经历,语文,陆建刚,关系,教师,教学,老师,爱情,发展,支教,曹清,曾莉,梅晓,邵军,领军人物

2008-04-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100位中师生故事之16:我的妈妈 曾是一名中师生 坚守乡村教育

100位中师生故事之16:我的妈妈 曾是一名中师生 坚守乡村教育

妈妈,学校,教育,师范,同学,馒头,乡村教育,中师生,教师,汤阴县,滑县,老师,百家号,历史,姥爷,学生,汤阴,饭票,作者,五陵,初中,安阳市,小学,伙房,值日生,农村,国家,孩子,蒸笼,部队

2008-05-20 #故事阅读

100位中师生故事之17:中师 永远留在一代教育人的记忆里

100位中师生故事之17:中师 永远留在一代教育人的记忆里

同学,中师,老师,师范,推普,学生,好的,罗老师,中师生,单车,心理学,教学,教育,师专,体系,教师,故事,文化,本科,普通话,朋友,母校,知识,课程,升级,陈彩燕,王倩,黄老,好同学,学报编辑部

2017-04-01 #故事会

故事中师生关系调整图片 价格 品牌 报价

故事中师生关系调整图片 价格 品牌 报价

号码,比价,时间差,时间,优惠券,仅限,微波炉,地区,数字,本店,结果,税费,一下吧,其他地区,没有找到,重新尝试,请尝试

2020-08-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故事中师生关系调整图片 价格 品牌 报价

故事中师生关系调整图片 价格 品牌 报价

商品,国美,在线商城,发票,产地,商城,货物,附件,本司,产品包装,主流,厂家,原厂,商场,图片,情况,客户,市场,新品,自带,部分,证书及,质保,通知,服务,全国联保,可享受,正品行货,温馨提示,请大家

2020-08-29 #经典故事

四川丹棱:面对疫情 看丹中师生的责任与担当

四川丹棱:面对疫情 看丹中师生的责任与担当

疫情,学生,党员,教师,老师,全民,组织,刘林,丹棱,中学校,保卫战,地方,孩子,家长,肺炎,社区,行动,徐敏,不适应,好自己,孩子们,徐老师,非常时期,第一时间,四川,一线,班级,管理,一线教师,丹棱中学

2020-08-06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