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筷子里的乾坤:用小杠杆撬动美食世界 古人的信仰和民族的烙印

时间:2016-01-27

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环境等各种因素,地球上每个地方的餐具都不一样,比如西方使用刀叉,非洲、中东等地区的人不用餐具,而是用手抓取食物,我们中国则

提示:本文共有 313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地球上的人都逃不过这个定律。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环境等各种因素,地球上每个地方的餐具都不一样,比如西方使用刀叉,非洲、中东等地区的人不用餐具,而是用手抓取食物,我们中国则使用的是筷子。

筷子

在中国,书桌上不得不提的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在餐桌上不得不提的就是筷子。在亚洲地区,使用筷子的国家也不少,如日本、朝鲜、越南、韩国等国家,西方与欧洲在很多年前也已经引入了筷子。法国还专门设立了“筷子博物馆”,里面收藏了上千种不同的筷子。

如今,不论在哪个国家,基本家庭都会备有筷子。筷子已经成了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物件。那么,究竟筷子是怎样发明的呢?

筷子的发明与传播

传说,商纣王脾气阴晴不定且残忍弑杀。在饮食上,他尤为挑剔,今天嫌弃鸡汤太烫,明天说鱼肉不新鲜,后天又是佳肴冰凉无法入口。于是无数御厨成为他的刀下冤魂。宠妃妲己也知道“伴君如伴虎”,况且这还是一直暴躁且十分挑剔的“虎”。所以每一次饭前,她都会事先尝一尝,免得触了纣王的眉头。

纣王妲己

但是百密一疏,有一次,妲己尝到佳肴太烫,但是还未招呼人换菜,纣王便已到了门口。妲己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好办法——将自己头上的簪子取下,将菜吹了又吹,直到温度适合才送入纣王口中。纣王本就荒淫无度,见此行为,对妲己更是越发喜爱,于是便下令为其特制了筷子,这便是筷子的雏形,后来自宫中流入民间。

也有人说筷子是大禹发明的。由于大禹一心扑在治理水患上,经常只能在野外进食,为了节约时间,饭刚做好就得吃。但是刚出锅的饭菜又十分烫,于是他便随手折下两根树枝吃饭。

马王堆汉墓出土竹漆筷子

但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我们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是真是假。但我国如今出土的最早的筷子便是在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目前已精确的是,我国的筷子从创造到如今已约3100年。

在筷子出现之前,勺子已经存在了近5000年了。在这段漫长了历史中,勺子总是有用来吃半流质的粥和热腾腾的饭,是中国饮食的一个重要器具。直到筷子出现,勺子和筷子开始进行分工,先秦时已有明确的分工——勺用来吃饭,筷子则用来在热汤中夹菜。

青铜酒勺

关于筷子,我们在文学作品中也能找到很多影子。

在先秦时期,筷子被称为“梜”,《礼记》中也写到:

“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

到汉代时,被更名为“箸”,这是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最多的叫法。

《礼记·曲礼》中记载道“今人或谓箸为梜”;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也有记录“纣为象箸,而箕子唏”;

《隋书·万宝常传》也写到“以箸扣之,品其高下,工商毕备,谐于丝竹”;

李白也曾写道:“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筷子

但是江南沿海一带的渔民十分忌讳这个读音,因为“箸”与住同音,而渔民如果不能出海打捞的话,全家的都要挨饿,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吉利的词,所以他们干脆不叫箸,而是叫“筷”,讨一个彩头。慢慢的,许多人都开始称“筷”。明代之后,朝廷正式更名为“筷”,这个叫法流传至今。

那么筷子是什么时候走出国门,遍布亚洲文化圈的国家呢?遗憾的是,历史上对于筷子的外传并没有十分详细的记载。但一个来自烟台的小外交故事,或许能告诉我们筷子是如何发展扩大的。

在我国处于隋朝时期时,日本还处于封建社会的初期,制度、经济、政策的各方面发展都是不完善的,于是圣德太子急需帮助,而作为亚洲大地繁荣发展的中国自然成为了他们学习的对象。或许我们众所周知的是遣唐使,在派出遣唐使之前,日本就已经意识到学习中国的必要性。也就是隋朝时,圣德太子便派出遣隋使来到中国考察学习。

日本遣隋使团

在隋炀帝的大业三年,也就是公元607年,日本派出了第二次遣隋使。由小野妹子带领几十个人,由日本出发经过朝鲜半岛,沿着渤海到达所属烟台蓬莱岛,在这里登陆后,穿过山东半岛,再经过河南开封,最终达到隋朝的东都洛阳,拜见了隋炀帝,隋炀帝也十分热情地招待了使节。

待到考察结束,小野妹子一行人准备远渡重洋,启程返回日本时,便提议让隋炀帝派出使节一同回访日本,隋炀帝也答应了。于是派出以裴世清为首的使团,随小野妹子一行人原路返回日本。日本得到裴世清回访的消息后,对于使节团的到来,给予了十分热情的款待,数百人在码头迎接到来的使节团,载歌载舞,十分热闹。

裴世清

裴世清一行人舟车劳顿终于来到了日本的国都奈良。当时身为摄政大臣的圣德太子招待了使节团。令裴世清十分惊讶的是,餐桌上居然摆放着中国的筷子,而圣德太子及几个手下的大臣也能十分熟练的使用筷子。

其他的历史现如今已不可考了。但是我们已经能知道,在607年之前,中国的筷子就已经传到了日本,但更多的历史真相早已埋没在时间里。

筷子的意义

一、七寸六分代表七情六欲每个朝代,筷子规格都是不一样的。根据已出土筷子推测,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筷子长为17厘米;唐朝的筷子约有29厘米,最长的还有33.1厘米,春秋时期的筷子约为17~18厘米。

明代梁庄王墓出土铜筷子

如今我们使用的筷子一般是七寸六分长,大约25.3厘米,这是使用起来最舒服的长度。筷子是一个费力杠杆,过长的筷子用起来比较吃力,过短的又不方便夹取食物。而且七寸六分意味人有七情六欲,以此来表明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二、形状对应天圆地方筷子是一头为圆,一头为方。圆代表着天,方代表着地,对应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的世界观。更巧妙的是,这样的设计不仅仅体现中国古人的观念,实践性也十分好,当我们把筷子平放在碗上时,筷子也不会滚动。

三、筷子的使用对应阴阳变换中国人十分崇尚阴阳、太极。太极、阴阳皆是一分为二,象征着世间的人、事、物都是一体两面,而阴阳结合则是完美的结果。在使用筷子时一根主动、一根从动,主动为阳、从动为阴,这就是太极中所谓的“两仪之象。”而主从可互换,主动可变为从动,从动可换位主动,此为“阴阳变换”。

清代筷子

四、筷子中的八卦文化八卦也是中国文化中不得不提的。八卦分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先天八卦乃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后天八卦为休、生、伤、杜、景、死、惊、开。筷子为两根,属于兑卦,兑指口;又为木制作,又属于巽卦,意指入,吃饭时,用圆的这头夹菜,正应对了“民以食为天”这句话。

五、筷子中蕴含了古人对世界关系和人生的看法在使用筷子时也极为讲究:拇指与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筷子中间,也就是八卦中所说的“天地人三才之相”。无名指与小指居于下方,意指地道,象征着无权无势的广大百姓,必须相互扶持,代表着独木难成舟,人在世界上不能只靠自己;拇指与食指居于上方,意指天道;中指居于中间,象征着作威作福、发号施令的执政者,说出了中国古人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

象牙筷子

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解释持筷姿势,五指中中指最长,意指人为万物灵长,但却处于两筷之间,象征着中层领导,亦或是人到中年,上有官威,下有民怨;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幼子嗷嗷待哺,乃体现出中国古人对于人生的看法。

中国对使用筷子的禁忌也非常多:三长两短、仙人指路、品箸留声、击盏敲盅、执箸巡城、迷箸刨坟、泪箸遗珠、颠倒乾坤、定海神针、当众上香、交叉十字、落地惊神,这十二种禁忌是我们尤其需要注意的。

筷子不仅仅是餐具,更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神圣代表。

总结

这双筷子,历经3000多年,来到了我们的世界。这是一双筷子,但这又远甚于筷子。

这双筷子,不仅仅是中华民族餐桌少不了的餐具,更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人民的智慧结晶,古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阴阳、太极、八卦,无一不是在这双看似不起眼中的筷子中表现出来的。

但是渐渐的,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交融中,是否我们都已忘记了我们的根?许多崇洋媚外的中国人抛弃了筷子,拿起了刀叉,可世界正在学着使用我们的筷子。

中国人说一双筷子,外国人说两只筷子,他们用着筷子,却并没有真正懂得筷子的意义。我想不论身在何方,筷子便是乡情,也是乡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筷子里的乾坤:用小杠杆撬动美食世界 古人的信仰和民族的烙印”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撬起地球的妙计:杠杆的故事

撬起地球的妙计:杠杆的故事

杠杆,阿基米德,地球,支点,国王,撬动,物体,阻力点,重量,动力臂,阻力臂,人们,力点,动力,埃及,工具,时间,杠杆原理,科学,狂言,筷子,绳索,三类杠杆,力来,地拉,阿基米,在动,发现了,撬起,作者

2014-01-24 #故事会

读《管道的故事》 学会用杠杆撬动你的财富人生

读《管道的故事》 学会用杠杆撬动你的财富人生

杠杆,时间,财富,本金,复利,投资,管道,提桶,电子,故事,法则,金钱,原因,年利率,收益,月入,穷人,过程,伯里,就达,斯多,柏波罗,玛格丽特,越高,人生,信用卡,关系,充分利用,富人,大部分

2020-08-05 #短篇故事

一个关于杠杆撬动地球的故事摇尾狗影评

一个关于杠杆撬动地球的故事摇尾狗影评

尾巴,世界,厘清,总统,媒体,态度,电影,真相,说的是,治中,美帝,上浪,大有,里一,桃色,哈巴狗,制片人,人为,例子,华盛顿邮报,办法,味道,图像,性丑闻,幕后人,好莱坞,大部分,媒介,小点,帖子

2011-02-10 #长篇故事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更杠杆 我能撬动地球”那时候的古希腊人已经有地球是个球形的概念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更杠杆 我能撬动地球”那时候的古希腊人已经有地球是个球形的概念

地球,阿基米德,概念,杠杆,古希腊人,撬动,圆形,球形,评论,那时候,问题,用户,雪球,是没有,亚里士多德,伊格纳斯,利玛窦,拉托,毕达哥拉斯,赛连,阿基米,实英,假说,中文,世界,互联网,传教士,古希腊,宇宙,堪舆

2020-08-26 #故事阅读

杠杆原理的小故事

杠杆原理的小故事

爸爸,杠杆,原理,小木,故事,撬动,影响,昧心钱

2013-08-04 #小故事

数学应用的故事13——改变世界的阿基米德杠杆原理

数学应用的故事13——改变世界的阿基米德杠杆原理

阿基米德,杠杆原理,动力,支点,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地球,右下图,作用力,力臂,原则上,垂直距离,撬动,撬起,邮票,条件,物体,阻力,改造,我一个,作用线,可以用,条件是,杠杆平衡,足够大,有句名言

2009-05-21 #故事会

张和民:我和大熊猫的三个故事

张和民:我和大熊猫的三个故事

大熊猫,帐篷,英英,美国,同伴,故事,野生动物,监测,事业,位置,声音,情况,无线电,时侯,食物,饭锅,卧龙自然保护区,东西,任务,信号,导师,物种,美味,观测点,观测站,颈圈,馒头,黄石公园,培训,研究

2020-07-09 #长篇故事

张和民:我和大熊猫的三个故事

张和民:我和大熊猫的三个故事

大熊猫,帐篷,英英,美国,同伴,故事,野生动物,监测,事业,位置,声音,情况,无线电,时侯,食物,饭锅,卧龙自然保护区,东西,任务,信号,导师,物种,美味,观测点,观测站,颈圈,馒头,黄石公园,培训,研究

2007-09-24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