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赤壁之战的真相 孙权草船借箭 诸葛亮并没有借东风

时间:2016-02-17

一部三国演义勾起了多少人热血的回忆,但真正的历史会像书中的内容那样精彩吗

提示:本文共有 157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赤壁之战的真相,孙权草船借箭,诸葛亮并没有借东风

文/球球话历史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是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里为人津津乐道的诗句。一部《三国演义》勾起了多少人热血的回忆,但真正的历史会像书中的内容那样精彩吗。

所谓“历史的最终所有者,大多是是手无寸铁的艺术家”,小说在夸张历史的同时,也会虚构许多内容。今天,我们和大家回顾一下赤壁之战中的几个故事,从小说和史实两个方面一起探讨一下。

“草船借箭”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耳闻,诸葛亮在三天时间内从曹军手里“借了”十万支箭,建了奇功。之后又登坛作法,借了东风。难怪鲁迅先生有句话“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些按下不表,我们先说草船借箭是否有史实依据,在史书原文《魏略》中记载:孙权领兵抗曹,曹军却坚守不出,于是孙权亲自乘坐大船前去督军并探明曹军部署,曹操遂命令弓弩兵万箭齐发,使得船身一面倾斜快要沉没,孙权却并不慌张,他下令调转船头,使得船的另一面也承受箭矢的重量,从而达到“箭均船平”的效果,最后安然离去,回到营中。

根据《三国志》记载: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率兵攻打濡须,孙权与曹操对峙了一个多月。最后曹操望着孙权的军队,感叹其上下旗鼓,威严肃穆,于是撤退。

从上面两个历史出处可以看出,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并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交战地点是在濡须,时间也是发生在在赤壁之战的五年后。

所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是虚构的,但在文学创作上,它显然是成功的,罗贯中运用巧妙的艺术手法,将他人的事迹、时间全部集中在一人身上,塑造了一个神机妙算的军师形象。

与此相类似的事件还有黄盖的诈降,有句耳熟能详的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又说两两厢情愿)。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周瑜听到这番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的话后,勃然大怒, 命令手下把黄盖推出帐外斩首示众,可那黄盖依仗自己是旧臣,嘴里仍是不依不饶破口大骂,这使得周瑜更加恼怒,可甘宁等众将齐齐跪地叩首为黄盖求饶,周瑜才松了口,改为脊杖100。50脊杖过后,黄盖已是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昏死过去。这是《三国演义》里的记载,后来黄盖的诈降书被送到曹操手里,再加上蔡中、蔡和的消息,曹操便深信不疑了。

那我们现在分析一下,黄盖到底有没有被打,曹操是因为黄盖的苦肉计而相信他的吗?

众所周知,曹操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更是号称拥兵八十万,攻打仅仅只有5万的孙刘联军,黄盖不想陪葬于是投降,情理之中,这是其一。

其二,黄盖乃东吴旧将,曾是孙坚部下,辗转征战数十载,心中自是不满区区后辈周瑜。

其三,多年来,连番征战,魏国开疆拓土,实力大增,许多明谋能士纷纷投靠,不乏背信弃主之徒,曹操早已习惯,区区黄盖友能奈我何,我将其收留反而挫伤的是你东吴的士气。于是,曹操顺理成章的接受了黄盖的投降。此三点可以看出黄盖并不需要做此苦肉计给曹操看。

再说赤壁借东风,《三国志·吴·黄盖》中写道:”建安中,(盖)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这里可以看出,献计火攻的是黄盖,而且文中也并未提及风的问题,所以根本就不存在诸葛亮“借东风”这个情节。

根据三国时期东吴万振的《南州异物志》记载,当时吴国对帆船的技术进行改良,他们用卢头木叶制成帆,具体表现为“其四帆不正向前,皆使邪移,相聚以取风”,也就是说黄盖率领的火攻帆船,并不是一定要顺风而行,即使是侧风来时,船帆依旧可以“取风”并化作让船前行的力。况且东吴军兵将帅多有水战经验,还熟悉操作船只,并且对江上的天气了如指掌,所以也就不存在“只欠东风”这样的事了,事实应该是胸有成竹,并且“万事俱备”。当然,“借东风”这个传说也就不攻自破了。

所以根据史实来分析,赤壁之战中这几点是可以确定的。第一,孙权草船借箭。第二,黄盖不曾挨打,只是诈降。第三,诸葛亮并没有借东风。而且在整场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只不过是打辅助罢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赤壁之战的真相 孙权草船借箭 诸葛亮并没有借东风”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赤壁?不存在的 其实这才是真相!

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赤壁?不存在的 其实这才是真相!

诸葛亮,周瑜,历史,很多人,小说,赤壁之战,孙权,诸葛,才华,心目中,刘备,陈寿,三国志,政治家,军事家,典故,作用,三国演义,代名词,事情,二把手,依据,作者,军事,发明家,势力,原因,历史文献,总指挥,后会

2009-12-13 #短篇故事

八十万大军?火烧赤壁?借东风?探寻赤壁之战的三个真相

八十万大军?火烧赤壁?借东风?探寻赤壁之战的三个真相

曹操,赤壁之战,赤壁,乌林,周瑜,军队,三国演义,刘表,孙刘,黄盖,刘备,东南风,曹营,技术,江南,孙刘联盟,桅帆,联军,孙吴,曹军,上文,三国志,东风,双方,官渡之战,战争,荆州,长江,万大,万震

2015-05-11 #故事阅读

诸葛亮简介 孔明借东风 赤壁之战

诸葛亮简介 孔明借东风 赤壁之战

诸葛亮,周瑜,孔明,曹军,诸葛,曹操,赤壁,三国演义,三国志,东南风,天地,赤壁之战,曹之策,裴松之,东风,事情,人为,军事家,俗语,众将,天意,掌心,故事,结果,计划,改造,伏龙,中多,于建兴,今宝

2013-09-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赤壁之战 诸葛亮借东风 有可能是真的吗

赤壁之战 诸葛亮借东风 有可能是真的吗

曹操,周瑜,诸葛亮,东南风,长江,气温,赤壁,黄盖,因素,战船,鄱阳湖,兵马,农历,功劳,地形,大晴天,宴会,战术,时候,温度,风向,赤壁之战,风力,一定有,湖面上,长江水,乌林,于赤壁,南征军,忆力

2017-09-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用地理知识解析赤壁之战诸葛亮借东风

用地理知识解析赤壁之战诸葛亮借东风

东南风,诸葛亮,战船,曹军,曹操,赵云,赤壁之战,东风,小船,赤壁,乌林,周瑜,大破,以少胜多,亚洲,做法,势力,蒙冲,蒙古,西北风,西伯利亚高压,三上,于长江,于周瑜,刘联军,刘备,刘备之,多智,孙权,孙刘

2013-09-21 #经典故事

诸葛亮借东风 赤壁之战以少胜多

诸葛亮借东风 赤壁之战以少胜多

曹操,周瑜,诸葛亮,东风,刘备,孙权,战船,江东,刘表,刘琮,黄盖,当阳,荆州,从江,鲁肃,作法,周瑜打黄盖,城池,大军,大营,战役,樊城,江陵,火势,南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天后,司马懿,上晓天,刘琦

2008-12-16 #故事阅读

诸葛亮借东风实为虚构 《易经》中记载的天文 可破解真相

诸葛亮借东风实为虚构 《易经》中记载的天文 可破解真相

孔明,曹军,曹操,诸葛亮,易经,东南风,天文,笔者,刘备,东风,功夫,大军,战船,时候,赤壁之战,老天爷,西北风,要知道,这本书,那时候,驻扎在,周瑜,孙刘,孙吴,孙权,郭嘉,写手,上都,有记,人物

2017-03-12 #故事阅读

赤壁之战前夕 周瑜却忙中出错 诸葛亮巧借东风为他解围!

赤壁之战前夕 周瑜却忙中出错 诸葛亮巧借东风为他解围!

周瑜,曹操,诸葛亮,战船,赤壁之战,刘备,孙权,曹军,东风,刘联军,孙刘,中出,电视剧,三国演义,电影,东南风,兵力,办法,只欠东风,场景,士兵,大战,建安,大部分,时候,赤壁,结局,联军,计策,西北风

2019-10-14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