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听南师讲故事:宋代大儒张载横渠的名言

时间:2016-02-21

听故事讲故事的名言

提示:本文共有 22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我们中国文化里,宋代大儒张载——横渠先生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名言已成为宋代以后,中国知识分子共同的目标。学者为这个目的而学,应该如此。

谈到这位先生,是孔孟以后的儒家,宋明理学家中,影响力很大的一位。他年轻时等于是一个“太保”,意气非常盛,身体棒,思想开拓,喜欢闹事。后来范仲淹带兵在陕西经营边陲的时候,张横渠才二十多岁,年纪很轻,奔往前线,要投军参加作战。

范仲淹见他一表人才,约他谈话,劝他回去读书,告诉他将来报效国家的机会很多,等到书读好,慢慢再来,同时将一本《中庸》交给他。那时他应该已经读过这本书了,可是范仲淹要他再读,告诉他其中自有他的千秋事业,自有他的天地。张横渠听了范仲淹的话,回去再读《中庸》,从此放下一切,专心求学问了,后来成为一代名儒。

宋代几位大儒,事实上受范仲淹的影响都很大。范仲淹在前方,出将入相,以文人当统帅,他难道不希望培养好的军事人才?但他一看张载这个人才不是将才,是对后世思想有贡献的人,不能这样埋没,就马上用这个教育方法培养他。果然后来影响了中国文化思想那么大,尤其他所标榜的那四句话,非常深远。

今天我们要谈中国文化的中心思想,可以拿他这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主。我们如果以这四句话来研究,学者又应该是为人;不止为自己求学,同时也为人求学。这个“人”扩而充之,为国家、为社会、为整个人类文化。

《论语别裁》

-----------------------------

既然研究中国文化,每一位同学你要有准备,做学问要准备凄凉寂寞一辈子,至少像我一样的凄凉。不过你们看我现在很不凄凉,很舒服,其实我负担很重啊,搞这个地方心理的负担更痛苦。所以你准备寂寞凄凉,不想做官,不想出名,安贫乐道,才能做学问。

那么,你第一个要学宋儒了,我常常引用,宋朝的大学问家张载(横渠),宋朝有名的五大儒之一,陕西人。他年轻出来的时候,到西北去当兵,找谁呢?找范仲淹。范仲淹在西北做大元帅,在边疆防守西夏很多年了,他是江苏吴县人,老元帅了。你看范仲淹守西北的诗:“将军白发征夫泪”,西北当时的敌人是大夏国。他守在那儿,多年没有战争,是因为他在那里。可是他的痛苦呢?“将军白发征夫泪”啊!

张横渠来找他,范仲淹一看,你来干什么啊?他说我想当兵。范仲淹看了看说,过来,我俩谈谈。范仲淹也许赏识人才,所以他看张横渠,年轻聪慧,是有前途的,何必来当兵呢?

那么张横渠问了:“那你要我干什么呢?”“去,回去读书。”范仲淹就抽了一本《中庸》给他看,也许还送他两个路费吧。张横渠后来变成大儒,所以他的名言,你听,读书的目的,做个学者为了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读书,知识分子的目的是这个。尤其你们今天是国学院,研究中国文化全体的东西,应该是以这个精神来读书的。

《国学与中国文化》

-----------------------------------------

张横渠排斥佛老与佛道之因缘

与周濂溪、邵康节同时而稍后的理学家,便有张载和二程——程颢、程颐。张横渠少有大志,喜谈兵。尝上书干谒范仲淹。仲淹对他说:“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授以《中庸》。乃立志求学。初求之佛、老,后恍然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世传横渠之学,以“易”为宗旨,以“中庸”为目的,以礼为体,以孔、孟为极。但是横渠的任气尚义,在气质上,与孟子的风格,更为相近。

周濂溪的学说,在“太极”之上,加一“无极”。其用意,似乎为调和儒家的“太极”与道家的“无极”。有人说濂溪“太极”的涵义,犹如佛学的“依言真如”。“无极”的涵义,犹如佛学的“离言真如”。但他说“无极”而“太极”,则又似佛说“性空缘起”,以及老子的“有生于无”。

张横渠只说到“太极”,并不提“无极”。但他对于“太极”的解释,又不可说是“无”。而且他批评老子“有生于无”之说,以为错了,又是以“有”作根据的。自语相违,互自矛盾之处,甚多。这是周、张二人思想的根本不同之处。横渠说出“气”字,又提出性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不同。周濂溪对于佛教,很少有显著排斥性的批评。张横渠的著作中,排佛之言甚多。例如驳斥佛学“以山河大地为见病,以六合为尘芥,以人生为幻妄,以有为赘疣,以世为荫浊。”又说:“彼语寂灭者,往而不反;徇生执有者,物而不化。二者虽有间矣,以言乎失道,则均焉”等等,大体都是粗读《楞严经》的“世界观”、“人生观”而立论,并未深知《华严》《涅盘》经等的理趣。

但他在《西铭》中,开示学者,“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观点。以及他平时告诫学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观念,则又似佛学的众生平等,因此兴起“同体之悲,无缘之慈”,以及视心佛众生为“正报”,山河大地为“依报”之说的启发交变而来。至于上述他的著名之“四句教”,简直与禅宗六祖慧能教人的“无边众生誓愿度,无尽烦恼誓愿断,无量法门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完全相似。

又如他在《正蒙》中所称的“大心”,便是直接套用佛学“大心菩萨”的名词和涵义,而加以儒家化的面貌而已。也可以说,他是因袭禅宗六祖的思想而来的异曲同工,也并不为过。关于张横渠所著的《正蒙》,以及他的“理气二元”的立论,则大半是挹取道家的思想,启发易理观念,这也是事实。这些都是从他“初求之佛、老”而得来的启迪,大可不必有所讳言。

《中国文化泛言》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听南师讲故事:宋代大儒张载横渠的名言”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听南师讲故事:宋代大儒张载横渠的名言

听南师讲故事:宋代大儒张载横渠的名言

范仲淹,张横渠,太极,思想,张载,中庸,佛学,天地,无极,中国文化,学者,誓愿,生民立,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儒家,涵义,目的,研究,佛道,四句话,周濂溪,中国,大儒,做学问,众生,名言,再读,山河大地,时候

2008-11-23 #长篇故事

定了!眉县将建张载文化园 明年9月底前建成!让我们共同感受关学大儒张载的“故事”!

定了!眉县将建张载文化园 明年9月底前建成!让我们共同感受关学大儒张载的“故事”!

张载,书院,张载祠,文化园,文化,广场,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精神,为载体,宝鸡,世界,使命,儒学,关中,思想,讲堂,项目,发展,崇寿,明诚堂,一园,一环,万物,天人合一,诞辰,核心,知识分子,影响,想知道

2012-01-22 #小故事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母教故事/听南师讲故事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母教故事/听南师讲故事

赵匡胤,皇帝,刘邦,儿子,母亲,孟子,杜太后,天下,母教,刘恒,太后,吕后,赵普,传位,历史,薄姬,姊姊,孟母,兄弟,宫廷,时候,皇太后,宋主,齐宣王,魏豹,开国,妇人,太祖,故事,忧色

2020-09-07 #小故事

南师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因果报应

南师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因果报应

徐达,皇帝,朱元璋,和尚,南京,因果,赵匡胤,因果报应,后代,汉人,蒙古人,上船,中国文化,孤儿寡妇,中国,一生,个人,历史,北京,尼姑,文化,蒙古,帅徐,当当,连皇帝,大将军,上座,印度文化,好朋友,江心里

2020-08-07 #故事阅读

听南师讲故事:孙悟空打不过铁扇公主

听南师讲故事:孙悟空打不过铁扇公主

牛魔王,孙悟空,扇子,铁扇公主,西游记,小说,太太,孙悟,嘴巴,法宝,一身,代表,拜把兄弟,悟空,才能,故事,火焰山,猴子,红孩儿,观音菩萨,更厉害,关才能,盖地,罗汉,法都,里一,过不了,冤家,个性,侍者

2010-01-30 #小故事

听南师讲故事:荆轲刺秦王不为人知的失败原因

听南师讲故事:荆轲刺秦王不为人知的失败原因

荆轲,盖聂,眼睛,孟子,剑术,武功,眼神,对方,史记,盛气,养勇,司马迁,秦始皇,修养,信心,刺客列传,勇气,功夫,工夫,疾视,眼球,自信心,赵国,荆轲刺秦王,不动心,这个人,修心养,刚毅,水泼,连眉

2014-04-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大哲学家张载的十句金言!中国文化的大智慧 也是人生大智慧

大哲学家张载的十句金言!中国文化的大智慧 也是人生大智慧

译文,经学,义理,系辞,张载,作者,圣人,君子,学问,玩笑,张子,心都,凤翔,先贤,万事万物,事业,不惑,兵法,六经,关中,奉祀,动作,参悟,原意,孔庙,尊称,学派,思想家,思想,教育家

2017-07-22 #小故事

听南师讲“看相的故事”

听南师讲“看相的故事”

海军,上校,中校,朋友,结果,海军总司令,上将,人家,切脉,仪器,县长,政治家,陆军,又不是,南怀瑾,才来,在地下,上将军,北方人,长江里,学医,医学,乡巴佬,中国,下子,中医,位置,军人,偏要,公文

2014-01-23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