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关注高考|高考作文:果然是“疫情主题”

时间:2016-02-24

从多个考点考生的反映来看,今年的语文试卷可以说是稳字当头,各部分题型基本保持稳定,作文直截了当考查疫情话题

提示:本文共有 37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紧扣时代热点 围绕社会关切 题目直接干脆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7月7日上午11点半,伴随着考试铃声的响起,今年高考语文考试科目顺利结束。从多个考点考生的反映来看,今年的语文试卷可以说是“稳”字当头,各部分题型基本保持稳定,作文直截了当考查“疫情”话题。不过,稳中也有变,试卷阅读量明显增加,作文审题容易得高分难,整体上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也更加体现出新高考的改革方向。

阅读:

题型稳定题量大,考生“压哨”答完

“今年的阅读量明显变大了很多,感觉时间都不够用的。”“我的作文是卡点写完的,都没有来得及检查。”……语文考试结束后,不少考生反映阅读量大、考试时间紧张。“语文现代文阅读第一节是非连续性材料,介绍的是历史地理学及其运用,第二节则是一篇关于水城建设的散文。文言文阅读第一部分介绍了一个历史人物,第二部分考的是一首送别诗,默写的也只有3个小题,题型整体上跟平时练习的差不多。”考生赵浩告诉记者。不过试题的阅读量比较大,他写完作文时只剩下了5分钟,草草检查就到了交卷时间。58中考生葛旭东也表示,阅读量大了很多,答题时间更加紧张,他是“压着哨声”写完的。同时,他告诉记者,阅读理解的题目需要仔细琢磨,“拐好几个弯儿”才能找到答案,需要考生细心注意。

▲考场外等候的家长。 韩 星 摄

青岛2中考点外,青岛67中三名考生一出场就讨论了起来,“选择题挺难的,让选择正确的选项,感觉所有的选项都是正确的,而让选错的那道,感觉都是错的。”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心态,一些考生快速离开,没有参与同学的讨论。“没有参考答案的对答案都是没有意义的,我怕对自己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对后面的考试不利。总之,所有的科目考完前,我的每一科都是满分。”一名考生笑着告诉记者。

分析

今年没有偏题怪题,更加侧重考查语文素养

青岛2中语文备课组组长于坤表示,高考语文试题跟平时练习的基本上一样,试题结构比较稳定,除了名篇默写以及语言文字运用部分1个标点符号的题目是直接考查基础知识,其他的试题都是结合背景材料考查。可以说,体现了高考综合改革精神,既考虑到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使用老教材参加新高考的实际,又对标新高考适应性测试的结构模式,保证了新老高考的平稳对接。

“从考生反馈的情况看,今年的语文试卷没有偏题怪题,与此前的高考模拟考基本上一致。试题的难度跟平时练习的也差不多。”青岛58中语文教研组组长、高三语文集备组组长刘清蕾告诉记者。有不少考生反映阅读量偏大,这实际上跟平时练习的也是差不多的,这也体现了新高考的特点。“新高考考查的就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体现在什么地方?主要就是阅读与写作。考生需要快速把握文本的整体思路与主旨,根据考题迅速筛选信息,组织答题。”刘清蕾告诉记者。学语言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运用,所以语文考题也更加注重借助情景化的背景材料,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文:

“疫情”主题被押中,想写好还得下功夫

每年高考作文题目都是高考的看点,今年我省高考语文科目使用的是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目则跟疫情有关。背景材料中提到,“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老师与学生考场外拥抱。韩 星 摄

“疫情的话题是今年的热点,前期确实做了一些相关材料的准备,但就是因为太‘热’了,以为不会考,结果最终还是考了。”走出青岛电子学校(台东校区)考点的小赵说。在她看来,这个作文题目确实可以让大家有话说,可是想写好并不是那么容易,必须要有新颖的观点、严密的逻辑以及比较好的文采。海山学校考生董迅也认为:“语文考题与一模难度相当。作文题目看似简单,但想得高分不容易。”

青岛58中考生葛旭东表示,提前做了“押题”的准备工作,尤其是对作文题目的琢磨。他说,自己提前准备了不少关于生态保护、品德培育和抗击疫情的素材。语文考试中,素材帮了大忙。“考前疫情的话题材料准备了不少,比如像钟南山院士、张文宏医生等人的抗疫故事都了解了,还专门搜集了一些身边小人物的平凡故事。整体上应该算是押中了试题,至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心理不打怵,也有自己的东西可以写。”青岛17中考生告诉记者。

分析

多数考生可以有话说,想要高分还得“有深度”

“现在的高考试题不会回避时代热点,而是紧扣时代热点,疫情就是今年最大的时代热点。只是没想到作文题会和山东人的性格一样,来得这么直接,这么干脆,这么豪爽。”于坤告诉记者。作文背景材料分三段,第一段是时代背景;第二段侧重“距离”;第三段侧重“联系”,即使因疫情而产生距离,但人与人之间、人们的日常生活等并没有因距离而阻隔,反而更彰显出制度优势、情感力量、文化底色,以及各行各业、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人们的责任担当与价值选择。在“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这个主题之下,根据写作提示语看,只要扣住疫情这个选材方向,紧紧扣住“距离”与“联系”这两个关键词,围绕“距离不能阻隔联系”这样的立意进行有效辩证分析,就不难写出合乎命题要求的作文,并且从原材料的倾向性来看,由于第一段的统摄作用,本次作文更适合正面选材,阐发弘扬正能量。如果考生能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反思的内容,比如“虽然有了空间的距离,但是不能以邻为壑”“没有人是与世隔绝的孤岛,面对疫情,要众志成城,而不要人为制造心理距离”,也会是一个很好的立意。

刘清蕾认为,“‘疫情’确实是学生们平时准备的重点话题,每周给学生准备的阅读材料中有好几期都是疫情专题,应该说学生们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素材。考前学校还给学生重点圈定了几个话题,比如疫情、增强体质、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疫情”话题依然是排在第一位的。今年作文题目对多数考生来说都有话说,但想得高分并不容易。“考生必须紧扣‘距离’和‘联系’这两个点,既要体现出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面,更要辩证地进行分析和说理,要在文章中显示出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来。”刘清蕾说。比如疫情期间,每个人带着口罩,看似距离好像远了,但期间涌现出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人们之间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了。“‘距离’和‘联系’两个点不能均衡用力,关键在于后者,文章的主题应该体现社会的大爱、力量的凝聚,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等。”

专家观点:跑题难出彩亦难

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教授陈鷟对今年的高考作文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今年全国新高考I卷作文题目紧密联系了现实,中规中矩,没有超出人们的估计,也很好理解,想写跑题都难,但要写出彩来也难,对考生的情思和文笔是一个考验。

“如果我来写这篇作文,我可能会在情感上着力,写一篇记叙文。我会告诉大家,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个一家三代医生,其中90后小孙女在爷爷和妈妈的鼓励下到前线抗疫的故事,报道中的这个家庭就是我的一个邻居。我把这家人‘移植’到我的身边来,近距离地写他们抗疫的故事。”陈鷟说。一方面写媒体报道中爷爷、妈妈两代医生对第三代90后小医生的鼓励和90后小医生的勇敢,写媒体报道出来的他们的彼此通信等;一方面会以邻居的视角,发现他们家彻夜不关的灯,窗帘上来回踱步的爷爷的身影,早起外出时妈妈的黑眼圈和泪痕等,以此告诉大家,其实面对疫情,谁都害怕,谁都担心,都是血肉之躯。但作为医护工作者,他们只给外人以坚强,给远隔千里的亲人以鼓励。“最后,我会和很多在家里隔离的小伙伴们交流我的发现,让这个医生世家的家门口每天都有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们送来的温暖。在故事推进过程中,我会紧扣‘距离’和‘联系’这两个词,一条明线写他们一家三代之间的距离与联系,一条暗线写我们整个社会在疫情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联系。”陈鷟说。除了情感方向,他认为这篇作文选择对社会乃至对文化的思考,写一篇议论文也可以,但这样的一篇议论文要出彩,对一个中学生的要求可能更高,难度可能更大一些。

(青报全媒体记者 赵 黎 王世锋 郭菁荔 耿婷婷)

数学考完,有喜有忧

题型稳定,部分题目难住考生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7月7日,新高考改革,数学由原来的文理卷合并为一张卷。不少考生反映今年数学试题题型稳定,部分题目难度比较大,使得考卷的区分度也较大。

“今年的数学题型比较常规,平常基本都有练到。最后两道题跟去年类似,有点拔高,考验个人水平。”2中数学老师孙云涛说。9中数学高三备课组组长常发友则表示,从考生反馈情况看,数学单选题前5个比较简单,从第6个开始运算量就比较大,难度也就跟着上去了。多选题最后一道难度较大。“解答题分量重,前面5道题目比较常规,但都设置了一定的小障碍,最后一道大题难度大,能完全做出来的考生不多。”

“不少考生还反馈阅读量和计算量都增加了,其实这是在情理之中的。”常发友说。新高考改革数学重视考查学科素养,阅读量与计算量并不是简单的增加,而是有其内在的逻辑,以此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算、逻辑思维、数学建模等各方面能力。

【来源:青岛日报资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关注高考|高考作文:果然是“疫情主题””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高考满分作文疫情主题汇总

高考满分作文疫情主题汇总

材料,智慧,立意,角度,作文,规则,中国,老人,能力,道德,文章,生命,精神,社会,人生,游客,发展,中学生,观点,问题,材料作文,学生,意识,爱心,责任,生活,个人,关系,小事,科技

2020-06-17 #长篇故事

2020高考作文都会考哪些主题?疫情相关的作文应该怎么写?

2020高考作文都会考哪些主题?疫情相关的作文应该怎么写?

疫情,人民日报,李文亮,病毒,话题,院士,一线,李兰娟,传播,医护人员,中国,口罩,命运,英雄,谣言,身影,钟南山,怎么写,高考语文,肺炎,作文,佳话,共同体,国际,凡人,患难见真情,战士,时艰,消息,武汉

2014-03-16 #小故事

2020高考作文题6大主题预测 紧跟当下疫情热点!

2020高考作文题6大主题预测 紧跟当下疫情热点!

疫情,钟南山,野生动物,武汉,中国,人民,湖北,白衣天使,病毒,学生,作文,全国,大国,情况,方向,生命,疫区,知识,能力,精神,穿山甲,课本,舍小家,陋习,高考作文,高考题,其他国家,医务工作者,重大疫情,顾大家

2013-01-27 #短篇故事

高考语文 2020年的高考作文 疫情会怎么考?

高考语文 2020年的高考作文 疫情会怎么考?

疫情,生命,作文,材料,时代,影响,作文素材,地震,命题,理性,高考作文,肺炎,美感,不一样,上海,主题,亲情,全国,句式,好作文,废墟,底色,才能,感性,文字,时候,话题,语言,践行,道理

2015-05-18 #故事会

“新冠疫情”后 中高考作文出啥题!

“新冠疫情”后 中高考作文出啥题!

疫情,命题,作文,时间,学子,故事,热点,芊芊,中高考,大家好,都会,中考,关键,事件,主题,信念,光明,典型,大事,备考,审题,家人,时政,敏感话题,局外人,感触,战役,方向,敬意,旁观者

2011-11-04 #故事会

2020高考山东疫情作文。考生:不难写。老师:难写新

2020高考山东疫情作文。考生:不难写。老师:难写新

作文,考生,内容,命题,审题,文体,材料,素材,观点,不容易,还可以,人们,主题,山东,作文题,命题作文,学生,高分,政治理论,语文老师,中出,都会,亲身经历,亲历性,优等生,低分,关键,几率,功夫,同质化

2020-09-01 #故事阅读

2020高考作文热点:抗击疫情 恢复经济 传递爱心 时评练笔

2020高考作文热点:抗击疫情 恢复经济 传递爱心 时评练笔

疫情,武汉,生活,步入正轨,新方法,全民,咖啡店,咖啡,姓名,新思维,结构,订单,题目,中来,中才,各大,医护人员,时评,主题,农产品,养殖户,力量,文章,小龙虾,常态,平台,新闻周刊,新创,新途径,观后感

2009-11-14 #经典故事

高考终于来袭 作文题目被押中?真跟疫情有关系?

高考终于来袭 作文题目被押中?真跟疫情有关系?

题目,主题,社会,高考作文,综艺节目,网友,有关,人员,北京,时刻,消息,浙江,疫情,目的,节目,高考题,奔跑吧,高考题目,佘诗曼,各大,黄明,送水,都会,万众瞩目,两地,人们,人士,准考证,信息,人生

2016-12-13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