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明朝灭亡——朱元璋的理想主义之殇之户籍制度

时间:2016-03-07

这一天艾自忠竟然真的成功地穿越到了大明朝!当他一脸激动地看着渡口岗楼上那高高飘扬的明字旗时,渡口的守卒们也发现了奇装异服的他迅速围了上来

提示:本文共有 25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艾自忠同学是一位充满热血的明粉少年,他一直渴望着能穿越回明朝去报效他心中的汉家天下。

这一天艾自忠竟然真的成功地穿越到了大明朝!

当他一脸激动地看着渡口岗楼上那高高飘扬的明字旗时,渡口的守卒们也发现了“奇装异服”的他迅速围了上来。

“你们好,我终于找到组织了......”

艾同学话一出口,围上来满脸困惑地打量着他的守卒们脸上顿时喜形于色,不等艾同学再说啥他们一拥而上将艾自忠压倒在地五花大绑。

生活在现代丰富物质中的艾同学被绳子勒地都要喘不过气来了,痛得无法言语的他只能任由这些守卒们押着到了渡口边的小广场上。

膝弯被踢了一脚后跪倒在地的艾自忠同学耳边鼓声响起,本来要渡河的人们纷纷围了上来。

人群忽地让开一条路,一名面目狰狞的彪形大汉排开众人走向了艾同学。

艾同学瞥眼看到这大汉敞着衣襟露出满是浓密胸毛的结实胸膛,而他手上抱着一把明晃晃的鬼头刀。

大汉到了艾同学身边二话不说举起那鬼头大刀就砍向了艾同学的脖颈!

“兄弟你没事吧?做噩梦了吗?快起来搬砖啦。”

艾同学看着眼前的工地工友不由地擦擦额头的汗——还好只是一场梦。

然而这并不是梦,这是在明朝前期各地真实上演着的一幕幕活剧。

明朝初建民心未附,各地的流民依旧聚集观望对新建立的明朝抱有戒心。作为流民起义推翻明朝最后赢家的朱元璋,他对流民的巨大破坏力那是亲眼目睹亲身体会过的。

为了解决这个关系到明朝存亡的问题,朱元璋借鉴元朝的制度创立了明朝的户籍制度。

这个户籍制度将每个人的身份严格地限制住了,农民的儿子就只能当农民,士兵的儿子就只能当士兵。

为了使得这个户籍制度得以贯彻,也为了避免流民聚集移动。朱元璋在明朝各个渡口山隘遍设关卡,严格盘查往来人等,只有持有官府路引文牒者才能登上渡船通过隘口。

为了使得这些关卡可以永远运作下去,朱元璋直接将驻守这些关卡的士兵转为了军户,让他们世代生活在关卡周围为大明朝守着这些关卡,这样做的结果使得明朝的军户遍布全国各地数量大大增加。

朱元璋这么本心做是为了让人民安顿下来,促进各地的经济复苏。

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关卡的守卒们有几个会真得不怕麻烦认真盘查呢?

于是像是艾自忠同学这样一听外地口音又没文牒路引的,就会被当成流窜的土匪直接一刀咔嚓了,首级交上去领赏换个酒钱。

而且与之前历代军户不同的是明朝在全国各地大规模开展了军屯。(即便是第一个大规模实行军屯的曹魏,也只是选择中原地区集中屯田的。感兴趣地可以百度青州兵了解曹魏屯田的实质。)

到了洪武20年,军屯不仅要供应军队的部分粮食,国家还开始向军屯征粮。

军屯很多本就在荒芜之地,开垦出的农田也大多产量不高。军队收取的公粮本已不低,政府还要来分一杯羹这让军户们的生活百上加钧。

朱元璋想当然地让士兵们既给大明戍守,又给大明纳粮这是不切实际的。

朱元璋曾说:“无需民间一粒米,保得万军任驰骋。”

虽然有些吹牛的成分在里面,但是明朝的军屯在朱元璋的末期也确实能供应全国军队消耗的四成以上了。

可是这个看似完美的制度从一开始就有一个严重的问题。

军户在汉家天下中并不少见,从先秦到唐代前中期军户不但存在,还是一条平民晋身的康庄大道。

在明朝之前的汉家军户就是唐朝的府兵,把它和明朝的军户对比就能看出两者的巨大差别。

府兵都有自己的田地,这些田地享受唐朝的税收优惠,他们在应征时不但自己带武器还需要一户出两匹驮马;而明朝的军户完全就是军队的附有物,他们种的地都是军队的,出征时一切装备由军队发给。

简单地类比唐朝的府兵类似于自耕农,而明朝军户是农奴。

奴隶制被封建制取代了千年后,明朝却将军队的兵源基础全部弄成了奴隶,这无疑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军队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义务兵役制越来越不符合实际了。

所以天宝元年唐朝正式终结了府兵制,中国开始进入了募兵制为主的时期,唐朝的藩镇之乱和宋朝的积弱与进入这种兵制转换的阵痛期不无关系。

可明朝的军户不但复古还将底层成员全部奴隶化,这注定了军户制度在明朝初期百业待兴时还能有一些正面的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弊端便会一一暴露出来。

少数民族能使用这种军制来源于他们能不断通过抢掠中原来积累财富,但是中原王朝尤其是腹地的士兵你让他们去抢谁?

所以屯田制度适合地还是边疆地区,而即便是边疆地区屯田也应该像我国现行的建设兵团制度一样,战斗部队和生产部队分离。

屯田制度一开始就建立在对广大军户的奴役之上,这种不公的制度自然会引来军户们的反感。尤其是边疆的军户不但要面对军事威胁还得承受沉重的公粮,明朝后来漠南防线的崩塌跟这种军户的不满有直接关联。

而随着明朝政府对军屯的管理日渐松懈,大量的军屯被世袭的卫所军官们侵占,军屯变成了军官们的私产,而没有人身自由的军户却不得不向这些军官交租甚至给他们白白劳作。

一方面要缴纳国家和军队的公粮,一方面还得向军官交租,军户们本来就艰辛的生活变得难以为继。

到了明朝中期军户大量逃亡,而明朝最早出现的流寇正是这些逃亡的军户!历史的真香就是这么轮回不停,流民起家的明朝最终还是被流民灭掉了。

不过军户逃亡倒是成了幻想穿越到明朝者的福音。

到了明朝中期由于军户逃亡数量过多,所以各个关卡抓住流民后不再是一刀咔嚓,而是直接把军帽往流民脑袋上一扣,流民就成了光荣的军户了。

因此要穿越明朝的小伙伴们一定要看准时间,千万别在洪武、永乐这些时期穿越哦。

玩笑归玩笑,明朝军户都这样了,你还能指望以它作为基础的明军有什么战斗力?

于是我们看到明英宗初年浙江矿工、川鄂农民的小规模起义当地官兵居然无力镇压。随着起义规模滚雪球般不断扩大,明英宗不得不调动三大营从北京数千里奔袭才镇压下去。

土木堡之战前一年三大营才平定南方起义

再往后我们知道万历末年明朝的手工业出现了一个大发展时期,这也与万历荒政关卡废弛有着因果关系,严格的户籍制度对工商经济的扼杀可见一斑。

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以军户制度为代表的户籍制度在明朝前期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开历史倒车的制度在以后翻车那是必然的。

多嘴一句,清朝看到了明朝过于严苛的户籍制度的弊端,因此立国后放松了户籍制度管控,但也由此促成了中期的川陕白莲教大起义。

明清一堵一疏的户籍制度却都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所以户籍制度本身对国家治理并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明朝灭亡——朱元璋的理想主义之殇之户籍制度”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明朝灭亡——朱元璋的理想主义之殇之锦衣卫

明朝灭亡——朱元璋的理想主义之殇之锦衣卫

朱元璋,锦衣卫,皇帝,大诰,群臣,司法,权力,都察院,三法司,明君,洪武,指挥使,特务机构,这么做,锦衣卫指挥使,制度,刑部,大理寺,大牢,工具,机构,监督机构,说辞,宋忠,武勋,都尉府,很重视,朝洪,毛大,东厂

2009-08-14 #故事会

明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朱元璋制定了“天下养朱” 害惨了明朝

明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朱元璋制定了“天下养朱” 害惨了明朝

人口,朱元璋,藩王,末年,人数,俸禄,官员,宗族,朝廷,实际人口,中尉,制度,天下,高峰,洪武,百石,二百石,仪宾,实际,宗室,史书,年间,时期,手段,时间,权力,汉奸,经济,负担,到明朝

2018-05-30 #长篇故事

朱元璋建立明朝

朱元璋建立明朝

朱元璋,郭子兴,马皇后,张士诚,起义军,元军,徐达,孙德崖,朱升,陈友谅,李善长,滁州,韩林儿,进攻,元帅,军队,大军,百姓,彭大,赵均用,南京,政权,红巾军,大宋,时期,和州,意见,皇后,粮食,队伍

2020-04-20 #小故事

朱元璋建立明朝

朱元璋建立明朝

朱元璋,郭子兴,马皇后,张士诚,起义军,元军,徐达,孙德崖,朱升,陈友谅,李善长,滁州,韩林儿,进攻,元帅,军队,大军,百姓,彭大,赵均用,南京,政权,红巾军,大宋,时期,和州,意见,皇后,粮食,队伍

2020-04-25 #故事阅读

朱元璋建立明朝

朱元璋建立明朝

朱元璋,郭子兴,马皇后,张士诚,起义军,元军,徐达,孙德崖,朱升,陈友谅,李善长,滁州,韩林儿,进攻,元帅,军队,大军,百姓,彭大,赵均用,南京,政权,红巾军,大宋,时期,和州,意见,皇后,粮食,队伍

2020-05-06 #小故事

朱元璋建立明朝

朱元璋建立明朝

朱元璋,郭子兴,马皇后,张士诚,起义军,元军,徐达,孙德崖,朱升,陈友谅,李善长,滁州,韩林儿,进攻,元帅,军队,大军,百姓,彭大,赵均用,南京,政权,红巾军,大宋,时期,和州,意见,皇后,粮食,队伍

2020-05-06 #经典故事

朱元璋建立明朝

朱元璋建立明朝

朱元璋,郭子兴,马皇后,张士诚,起义军,元军,徐达,孙德崖,朱升,陈友谅,李善长,滁州,韩林儿,进攻,元帅,军队,大军,百姓,彭大,赵均用,南京,政权,红巾军,大宋,时期,和州,意见,皇后,粮食,队伍

2020-05-28 #短篇故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读后感600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读后感600

历史,皇帝,朱元璋,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于谦,人生,天才,时候,本领,精神,当年明月,王守仁,这本书,文章,乱世,事情,京城,人物,写照,历史小说,后台,士兵,帝王,帝国,文字,时期,明月,智慧,朝代

2020-09-07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