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大衣哥儿女都没工作 宅家啃老:父母没远见 孩子人生会受限

时间:2016-03-12

有一年暑假,女儿文莹17岁,在他信的支持下去麦当劳打工

提示:本文共有 373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一)总理女儿麦当劳打工

泰国总理他信在泰国是首屈一指的亿万富翁。有一年暑假,女儿文莹17岁,在他信的支持下去麦当劳打工。当时每天工作5小时,和其他员工一样,文莹每小时的工钱是23.75铢(约合0.6美元)。

一天上午,他来到女儿所在的麦当劳,点了两套麦香鱼,一套双层汉堡,要求打包带走。女儿在一位员工的指点下,花了大约5分钟才完成了从收银到将食品装袋的整个流程。他信对女儿的服务表示满意,微笑着对女儿说,“父亲年轻时在国外留学,也曾在快餐店打工,开始时笨手笨脚的,但后来熟练了。”

他信对记者们说,这都是为了丰富女儿的生活经历,使她树立起服务社会和自力更生的生活态度。他信希望女儿能为泰国的青少年树立好榜样,以实际行动带动全国青少年将精力用在学习和为大众服务的工作上。他信同时批评有些青少年学生在暑假期间只知道玩乐,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不但他信懂得这个道理,他也想让自己的女儿、以及全国的青少年懂得这个道理。

据说现在他信的处境不太好(2019年3月30日,泰国国王宣布撤销他信的所有勋章),虽然政治方面我不懂,但是单拿出他信育儿的这一件事,我认为是非常正确且有指导意义的。

(二)大衣哥,想赚子女够用一生的钱

大衣哥朱之文,在2011年以草根农民的身份参加选秀类节目《我是大明星》,正式步入演艺圈。

虽然只有小学文化,披着劣质军大衣,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但浑厚有质感嗓音不输专业歌手,从此他一夜爆红。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大衣哥”。此后,各种节目邀请源源不断,大衣哥不但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更为他们的家庭带来了上千万的收入。

随着直播行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他的家拍他及他家人的生活,以博取流量获得收入。对此,大度的朱之文是默许的状态。

随之,他的一对儿女便进入了众人的视线。两个孩子都已二十多岁,都没有工作。

他儿子小伟十岁染上网瘾,也早早学会了抽烟打架,后来又觉得上学烦得慌,14岁便辍学在家。整天打游戏,沉浸在游戏和影视剧中。

女儿上到了初中毕业,平时最喜欢网购,据说她经常出去取快递,顺便买一根烤肠吃。

面对女儿的体重一天天增长,朱之文曾说:“孩子喜欢吃零食,说过几次,她总是说知道了,知道了。”

朱之文坦然承认,自己的儿子和女儿现在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啃老族,都没有工作,赋闲在家。平时女儿喜欢整天抱着手机看,儿子喜欢在电脑上玩。

对于儿子,朱之文曾在采访时说:“让他(儿子)在家种地也可以,找个通情达理的(媳妇),过完这一辈子就行了。”

而对于女儿,朱之文期望更低了,只要找个附近人家的通情达理的好人家嫁了,就行了。

(三)让孩子坐吃山空,不是真正的“爱”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一发布,就引来了很多人的共鸣。

现实生活中,有人满足于(止步于)眼前的“苟且”,不去羡慕或奢望“诗和远方”。这种生活,没有错。只是,这样的人生,意义不大。

吃喝拉撒睡,满足了人类的基本生理需求,实现了人类的繁衍,如此日复一日的生活,没有错。只是,这样的人生,价值感和幸福感都很低。来到世上走一遭,只满足了温饱和最底层的情感需要,未免有些可惜。

朱之文想得简单,他负责赚钱给两个孩子受用一生。可是,两个孩子还要娶妻生子,他们也要生孩子。那么,他们没有独立的能力,他们自己的孩子又有谁赚钱让这些第三代受用一生?还是到了第三代,再一次认命地回归农村的普通生活?

其实,安安稳稳地做个农民,在农村过一辈子,不奢求大富大贵,更不想出来见其他世面,不去羡慕嫉妒恨,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也是人生的一种选择。淡然,无关对错。

在朱之文这样的家庭中,若是他的两个孩子懂得感恩,知道父亲对家庭的付出不易,珍惜父亲赚来的每一分钱,好好过自己的生活,好好孝顺父母,即使不上学不工作,修好人品也可以。

但若是孩子们习惯了好吃懒做,习惯了“拿来主义”,每天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那么,很难想象,当朱之文过气了或老了,当他无法再为子女赚钱的时候,会面对怎样的景象?

让孩子坐吃山空,不是真正的“爱”。

真正的爱,是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长处,有一技之长,有独立的能力,找到人生的价值。如此,才能体会别样的快乐和满足。

朱之文是个善良的人,他对跟拍他的人有着超人的包容力。但是,这个性格用在教育孩子上,就会显得过于没有原则、过于溺爱娇惯了。

两个孩子现在过得很满足,但是当他们当了父母,过了一二十年后,也许他们会遗憾自己错过的人生。

(四)巴拉尼——逆境中不断成长

犹太人的智慧和成就,在全球都是有目共睹的。在犹太人的家庭教育中,他们把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放在第一位,在他们看来,独立精神是一个人拥有一切优秀品质的基础。

巴拉尼年幼时患了骨结核病,导致他的膝关节永久僵硬。可是,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对他多一分疼爱,尽量把他当作正常的孩子养育。平时,只要巴拉尼能自己做的事,父母就会“袖手旁观”,让他独自完成。

在巴拉尼15岁生日时,父亲对巴拉尼说了这样一番话:“孩子,我们从不把你当成一个残疾的孩子看待,我们不会给你特殊的呵护,因为我们知道没有人能呵护你一辈子,除了你自己。只有当你养成自理的习惯,你才有自立的能力,才能在未来掌握自己的命运。孩子,我们希望你能明白,我们也是爱你的。”

巴拉尼长大后决定学医,在他遭遇了无数次的失败之后,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就。在1914年,巴拉尼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

我i的书架上有一本书,是犹太人后裔沙拉写的《特别狠心特别爱》,讲的是她成功地培养了三个子女的传奇故事。这本书中也讲到了培养孩子独立精神的重要意义。

巴拉尼的父母能做到如此程度,心中承受的煎熬和痛苦不比孩子少。他们伸手帮忙很容易,也会让事情变得很简单,但是他们不伸手却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定力。可是,正是这“不伸手”,才体现出父母对孩子最深沉的爱。

(五)家长有远见,孩子才能有自己的未来

有人说,朱之文儿女的现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朱之文的格局太小。这句话确实有道理。可是,一个小学还没毕业的农村歌手,你想要求他对事物有多深的认知度、拥有多大的格局?

目不识丁的母亲,培养出名人大家的例子不胜枚举。孩子发展的好不好,是与父母的格局有关,但是,更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息息相关。

一个没有格局的父母,也能知道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中,让他为家庭贡献力量。我的妈妈也是小学没毕业,懂的东西非常有限,我小时候经常跟着妈妈一起下地干活,和妈妈一起做饭做家务,那时候,我就明白了我要承担起自己的那份家庭责任。做到这一点不需要多大的格局,只需要“不溺爱孩子”即可。

每个家长都不希望把孩子养废了,可是有一些家长正在“养废孩子”的道路上而不自知。

他们以为这是爱,实际上这是“溺爱”;他们以为这是对孩子负责任,实际上这是不负责任。孩子在这种溺爱之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当遇到人生变故或挫折时,他们会有勇气和能力面对吗?

天灾人祸,谁能预知未来?谁能保孩子一生无忧?这个问题,恐怕世界首富都难以确保。何况芸芸大众的我们?当我们把孩子养成温室中的花朵,一旦温室没了,花朵怎能有力量抵抗外界的风雨?

真爱他,就要有远见,能想到孩子长大以后自有他需要面对的困难和挫折。

真爱他,就请培养他独立。

就像他信培养女儿一样,就像巴拉尼的父母做的那样。

因为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独立的人更快乐,更有价值感。

毕竟,“寄生虫”的生活虽然轻松,但幸福层次很低,幸福指数也很低。

所以,请告诉孩子:

(1)我现在的成就,代表我自己;你的人生,还请你继续奋斗。

父母爬的越高,经济条件越好,只能意味着孩子的起跑线越高,并不代表着孩子不需要奋斗。

孩子的人生起点,可以是父母的双肩,但那也只是“起点”而已,不是“终点”。

不经历自己的奋斗,只靠别人的努力去生活的人,与被豢养的宠物没什么区别。

(2)学得越多,眼界越宽,获得的快乐越大。

一只井底之蛙,认为这个“井”就是整个世界。可是他一旦跳出井,他便会发现原来天大地大,乐趣无穷。

学习也是如此。学得越多,认知越深,眼界越宽,从中获得的快乐就会越大。

若一辈子只当井底之蛙,没有错;但是既然外面天大地大,为何不努力去看一看呢?获得更多的快乐、幸福和价值感,不好吗?

(3)只要你努力,你会发现:世界很大,人生很精彩。

不是每个人都能爬上山峰,欣赏山顶的景色。

但是,只要我们足够努力,就能欣赏到人生各个阶段的不同风景。不论我们前进的速度多慢,都好过一生只躺在一个地方只看一处景色。

比如:

一个木匠,可以通过努力,雕刻出越来越精致的作品,感受越来越精湛的成就感;一个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努力,发明出更先进的产品,感受推动社会进步的价值感。一个妈妈,可以通过努力,调整亲子沟通方式,收获良好的亲子关系和一个独立自信的孩子。每个人,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位置和意义。

接纳它,面对它,让它发光多彩!

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独立自信,希望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成长,和孩子一起,拥有各自的精彩人生。

——END——

作者:皓月长歌正面管教,家庭教育讲师。家有两只神兽,挑战不断,成长不息。所写文字皆出自个人学习与实践,或有局限性,请大家建设性参考。如果你喜欢,欢迎关注我,让我们一起拥有更好的亲子关系,成为更好的自己。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侵立删,感谢。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大衣哥儿女都没工作 宅家啃老:父母没远见 孩子人生会受限”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吴庭栋:宅家抗疫

吴庭栋:宅家抗疫

成县,甘肃,儿子,女儿,父母,父亲,疫情,吴庭,一缕阳光,摄影家协会,有家,肺炎,一线,一家,各条战线,保驾护航,体弱多病,人员,买菜,从头到脚,体温,作者简介,力量,信心,儿女,八十年代,国家,哥哥,家庭,孩子

2016-10-18 #故事阅读

疫情期间如何宅家

疫情期间如何宅家

疫情,手机,病毒,如何做,冠状病毒,国民,奇葩,新闻,时间,标准,节目,贡献,研究,为我们,把家里,米赛,公安,一大,人工智能,人生,人群,儿女,医术,动作,创新能力,动力,厨艺,厨房,圈圈,备考

2016-10-22 #故事会

疫情宅家做什么?快看这5点秘籍!

疫情宅家做什么?快看这5点秘籍!

哈桑,阿米尔,好朋友,人生,美学,对我们,鲜芋仙,黑咖啡,儿子,疫情,孩子,年糕,心灵,悲剧,权利,朋友,父母,知识,索拉,美食,行动,工作,人生境界,学习专业,希望你,我们能,自己喜欢,美的眼光,计算机二级,这句话

2010-06-18 #长篇故事

疫情宅家如何与孩子相处?父母能做到这3点 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疫情宅家如何与孩子相处?父母能做到这3点 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孩子,父母,妈妈,情绪,疫情,家庭,对孩子,很多时候,家长,小孩,母亲,成年人,弗洛拉,研究,事情,因素,学会,成绩,现实,种子,行为,问题,交流,教育,一个家庭,你必须,让孩子,企业,作业,健康成长

2014-01-26 #短篇故事

袁姗姗疫情宅家 学会和父母相处 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袁姗姗疫情宅家 学会和父母相处 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父母,妈妈,袁姗姗,时候,都会,长大以后,孩子,桃子,疫情,爸爸,母之爱,珊珊,一起做,里和,一家人,保姆,剩饭,厨房,小时候,想学,时间,父亲,生日,蛋糕,运动,厨房里,我的妈妈,网友吐槽,长大后,于正

2008-11-16 #长篇故事

疫情下 让孩子实现弯道超车的是?宅家上网课 4招打败手机诱惑

疫情下 让孩子实现弯道超车的是?宅家上网课 4招打败手机诱惑

孩子,父母,朋友圈,能力,事情,习惯,时间,疫情,人生,家长,才能,微信,消息,郝佳,目标,村上春树,对孩子,很多人,我们希望,高三学生,都会,信心,动力,原动力,建议,情绪,手机,早读,榜样,规划

2020-05-09 #小故事

《心语小课堂》—鄂尔多斯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微课程第14期—疫情宅家 “囧妈”

《心语小课堂》—鄂尔多斯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微课程第14期—疫情宅家 “囧妈”

父母,学会,亲子,冲突,同理心,家长,心语,课堂,变化,亲子关系,亲情,孩子,妈妈,时机,方式,更年期,语气,对父母,阿茹娜,北京师范大学,两极化,社会,大众,冲动型,儿女,原因,同学,场合,嘉宾,建议

2016-01-23 #短篇故事

宅家战疫|“三秦父母微课堂”家教专家特别行动(六)

宅家战疫|“三秦父母微课堂”家教专家特别行动(六)

疫情,让孩子,陕西省,母微,三秦,人们,家庭,家庭教育,家教,志愿团,疫区,精神,陕西,课堂,防控,家长们,感恩教育,特殊时期,特别行动,待在家里,余晓,刘昆,吕曦,安婧,金点子,医护人员,常务理事,妇女联合会,家庭教育研究会,家庭成员

2015-08-20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