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谈空说有论《周易》的“有”和“无”的哲理对魏晋名士的影响

时间:2016-03-24

生存看上去是个不起眼的语词,但它却常常是哲思的主题

提示:本文共有 164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汉末魏晋时代人们在动荡的社会中产生了一种渺茫惆怅感,他们开始对生死也就是生存产生了怀疑。“生存”看上去是个不起眼的语词,但它却常常是哲思的主题。因为这个语词包括了很多人生的重大问题,第一,人为什么生存,或者人生存在的意义何在?第二,人生存是什么样的,是不是活着就是生存?第三,人能不能永恒生存,如果能,那么怎样才算永恒?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焦虑和不安,也引发了各种各样的哲理讨论,他们求诸于《周易》,并对《周易》提出了“有”和“无”的讨论,看上去很哲学、很抽象,但实际上靶子却正是这个具体的“生存”问题。

《周易》在先秦时期的发展与传承,主要成就就是形成了阴阳五行学说。战国以后,关于宇宙、社会、人类起源与结构的哲学理论逐渐发达,阴阳五行学说应运而生,但是阴阳五行学说对“本源”的解说还不精密深入。要是说宇宙由阴阳组成,那么阴阳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要说世界不外乎金木水火土五行,那么五行又是如何生成的呢?一九九三年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一号楚墓出土的《太一生水》残简说: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生地。说一切的本源是“太一”,老子也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算“一”是“气”,“二”是“阴阳”,“三”是“天地人”,那么生“一”的“道”又是什么?

其实先秦时期关于“本源”的问题,和汉末魏晋时代的“有无”问题,都是“生存”的问题,只是在不同时代,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在这场关于“有”和“无”的讨论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王弼所做的《周易注》。王弼是通过《周易》的解读来谈“有无”的。中国很多思想家很奇怪,他自己的思想不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而是借助对古代经典的解释来阐发。这当然不算好现象,因为这说明人们不得不依靠圣人或经典的权威来证明自己的正确,也使得很多话不得不转弯抹角兜圈子;但是这样做也有一定的好处,一是可以让人觉得有传承性,二是扯大旗作虎皮,说话有人听。

王弼也不例外,《周易》在汉代被划归儒家经典,可他却用了《老子》等道家思想来解释他,“借尸还魂”使它变成了自己思想的基础。《周易注》里有几段话集中表现了他关于“有无”的看法,在《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一句下,王弼是这样解释的:

道者何?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阴阳虽殊,无一以待之,在阴为无阴,阴以之生,在阳为无阳,阳以之成,故曰一阴一阳也。

意思就是:什么是“道”呢?“道”是“无”的代称。“无”无处不在,无处不通、一切都是从“无”中生出,我们将这称之为“道”,它寂然空旷,没有形体,不能描述。阴阳虽然不同,但在“无”的状态下却是一样的,在“无”的状态中,阴还不具有阴的性质,但阴的性质又要从无中生出,阳也不具有阳的性质,但阳也是从“无”中产生,所以说一阴一阳是“道”,是因为阴阳皆是从“无”中生出的。

王弼的思想表现为:一切事物的形体,就是使它不能永恒的累赘。只有忘掉形相,才能控制形相。其思想大概包含了三层意思。

第一,“无”就是“道”,就是宇宙本体,一切“有”都是从“无”中来的。“无”既是无又是有,无中能生有,有却不能生无,因此“无”并不是一无所有,而是一种暂时静止潜伏的无相无形的状态。

第二,“有”就是形而具体的象,有形有相是事物不能永恒的累赘。

第三,既然“无”是生存的永恒状态,那么人对生死也不必看得过重,生是从无到有,死是从有归无。

王弼的思想归纳起来就是“忘形”、“忘象”、“遗数”,就是生存在世,却不为世事束缚,保持心灵的恬淡与满足。有形而忘形,有物而不累于物,有生死而不为生死所苦,有世俗之事而不以世俗为念,于是生存与超越便在心灵达到统一。

【完整版无删减】 周易全书 精装全译本周易入门算命八卦六十四译注全注全译中国古典哲学国学¥12.8京东购买

王弼的思想对汉末魏晋以后的人影响非常之深,所谓魏晋的“名士风度”——魏晋人的潇洒透脱、旷达飘逸、随心所欲、清通爽朗都和这种思想有关。他和佛教般若学的“空”逐渐合流,在中国文人、士大夫心中留下了极深的痕迹。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谈空说有论《周易》的“有”和“无”的哲理对魏晋名士的影响”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魏晋名士刘伶对酒情有独钟 深受老庄思想影响

魏晋名士刘伶对酒情有独钟 深受老庄思想影响

时期,魏晋,魏晋名士,名士,老庄思想,谈玄,阮籍,后人,性情,无奈,竹林七贤,嵇康,个人,人们,因素,境界,妻子,容貌,年代,战乱,方式,文学,影响,生活,都知道,酒德颂,魏晋南北朝,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王戎

2014-06-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魏晋风流 名士茶道

魏晋风流 名士茶道

陆纳,谢安,刘琨,名士,文人,侄子,魏晋,左思,人们,后世,大名,女儿,时期,时候,精神,诗句,杜育,陆羽,叔叔,吹气,院中,橘子,清茶,瓷器,加工,影响,多年前,中多,何意百,叶老者

2013-01-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魏晋历史趣闻:从魏晋名士“褒衣博带” 窥探魏晋时期的穿衣风格

魏晋历史趣闻:从魏晋名士“褒衣博带” 窥探魏晋时期的穿衣风格

褒衣博带,时期,魏晋,魏晋名士,魏晋风度,服饰文化,名士,服饰,性格,笔者,风格,影响,时代,文人,文化,衣服,体现出,门阀士族,形制,灵魂,理想,王羲之,分析,生活方式,都会,而且也,个人,因素,士人,战争

2012-04-04 #短篇故事

都说苏轼类似于魏晋名士 其原因是什么?

都说苏轼类似于魏晋名士 其原因是什么?

苏轼,魏晋名士,旷达,人们,诗词,维摩经,影响,佛理,文化,魏晋,个人,佛教,印度,形象,态度,成分,时期,很多人,因为他们,并非是,成百,曾经在,相提并论,鲁迅,生活方式,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含义,历史进程,作风

2017-05-31 #故事阅读

魏晋名士为什么对“五石散”趋之若鹜?

魏晋名士为什么对“五石散”趋之若鹜?

何宴,五石散,药物,方子,时代,王羲之,人士,毒药,影响力,文化,毒性,朝廷,社会,药方,钟乳石,鸦片,统一,魏晋,魏晋名士,趋之若鹜,鲁迅,中提,何晏,嵇康,张机,张仲景,王献之,裴秀,阮籍,好东西

2009-11-17 #经典故事

五石散究竟是什么?魏晋名士为什么热衷于五石散?答案你想象不到

五石散究竟是什么?魏晋名士为什么热衷于五石散?答案你想象不到

五石散,时期,功效,名士,现象,魏晋,因素,何晏,何宴,人们,情况,玄学,风气,影响,司马冏,曹操,陈敏,魏晋南北朝,不多说,程度上,下子,天下,命运,思想,政治,文学,文化,时代,状态,症状

2010-08-06 #短篇故事

魏晋名士陆机10句经典语录 脍炙人口 受益一生

魏晋名士陆机10句经典语录 脍炙人口 受益一生

陆机,文赋,这句话,人们,天道,文章,西施,都会,事理,人理,变化,人情,人间,日子,时光,社会,影响,君子行,是如此,万仞,何适,山辉,洛道,水怀珠,石韫玉,游万仞,言泉流,座山,风和,太康

2011-11-15 #小故事

汉末魏晋是政治最混乱 社会最苦痛的时代 但也是名士辈出的时代

汉末魏晋是政治最混乱 社会最苦痛的时代 但也是名士辈出的时代

名士,时代,正始,历史,建安,阮籍,时期,竹林七贤,竹林,公元,司马懿,江左,人格,嘉平,山涛,文人,社会,影响,司马氏,司马师,嵇康,王戎,儒家,七贤,人数,全时,后代,向秀,士人,士林

2019-07-26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