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邮票中的抗“疫”故事

时间:2016-04-03

图为格兰丁医生骑马行走在昭通的崇山峻岭之中的纪念邮票

提示:本文共有 166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赤脚医生为儿童接种疫苗。

图为格兰丁医生骑马行走在昭通的崇山峻岭之中的纪念邮票。

甘甘

作为历史的见证,邮票曾经记录过许多抗“疫”历史,我国曾多次发行相关题材的邮票,这些珍贵邮票记录了中国人民同心协力防控疾病、战胜疫情的感人故事。

2003年春,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为了纪念广大医护人员抗击“非典”所付出的努力,表达对“白衣天使”们的崇高敬意,我国于2003年5月19日特别发行了《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特种邮票一套。邮票图案是正反方向众多红心组成的圆圈,既表示爱心,又表示团结一致;邮票中的黑色英文“SARS”字样,是“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的英文缩写,被一个国际惯用标记红色“禁止”符号包围,表示坚决抵制“非典”病毒侵害和传播。红与黑的色彩对比醒目而直接,给人们以提示、警告、声援及宣传的作用。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提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随之成立了有100余万人的医疗服务工作人员“赤脚医生”。我国曾于1973年发行一套4枚编号邮票“赤脚医生”,分别为“接种”“出诊”“采药”“治疗”。其中第一枚编(82),是赤脚医生为儿童接种疫苗的情景,票面上可以看到一位女医生,旁边放着医药箱,正在向日葵前为孩子们接种疫苗,孩子们则撸起袖子等待接种。

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需要接种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人类早在18世纪就开始了疫苗的研制,中国也在上世纪30年代开始了疫苗的研制之路,中国第一代病毒学家汤飞凡是我国最早的疫苗研究者。1992年11月20日,我国发行的《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三组)》纪念邮票一套4枚,第二枚即为微生物学家汤飞凡。1943年,汤飞凡用自己设计的简陋设备制造出我国第一批青霉素。他是我国第一个抗生素研究室和青霉素生产车间、第一个实验动物饲养场和第一个正规卡介苗实验室的创办人。早在上世纪30年代,他就开始了对支原体的研究,否定了“沙眼细菌病因说”,为“病毒病因说”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抗日战争期间,汤飞凡在昆明重建中央防疫处,为抗战期间的解放区生产并制造了大量血清和疫苗,为防止天花、黄热病、鼠疫等疫病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48年,在第七届国际微生物学会上他被选为常任理事。新中国成立后,汤飞凡曾任卫生部中央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1956年,他在世界上第一次分离出沙眼病毒,被世界微生物界称为“汤氏病毒”。邮票画面以汤飞凡头像为主体,淡红色的背景上画有国际沙眼防治组织追授给汤飞凡的金质奖章。

抗击疫情的“战斗”没有国界,有的是无疆的大爱。上世纪初,一位英国女医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云南昭通,她冒着山体滑坡、泥石流、雪雹与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匪徒横行等危险,深入村寨为百姓治病施药,她就是格兰丁医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格兰丁曾返回英国,但她心中始终牵挂着昭通乌蒙山缺医少药的劳动人民,她于1924年底又毅然风尘仆仆地回到昭通。当她刚一踏上昭通这片让她向往的热土时,正赶上昭通流行传染病斑疹伤寒。格兰丁医生救治病人时不幸感染上了斑疹伤寒,由于路途劳累和当时的恶劣环境,严重地损坏了她的身体健康,她的病人们经救治康复了,她自己却因医治无效,于1924年12月5日结束了年仅48岁的生命。1976年11月,在格兰丁诞辰百年之际,她的出生地泽西岛为弘扬她在医药卫生界所作的功绩,发行了一套4枚纪念邮票。第一枚是格兰丁医生离开泽西前的留影肖像,和她从上海沿长江上溯2000英里,到达云南边陲昭通的路线图;第二枚是年轻美丽的格兰丁医生一行人从上海沿长江逆流而上的航行;第三枚是格兰丁医生攀山越岭,骑马行走在昭通的崇山峻岭之中;第四枚是格兰丁医生身穿白大褂,挂着听诊器,怀抱一个婴儿,身后还有很多妇女儿童在等待她救治的情景。

面对疫情,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的那样: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需要全人类携起手来一起正视它,共同抵御它,才能最终克服它。通过以上这些中外邮票,我们可以看出,方寸之间凝聚和浓缩的,正是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携手战“疫”的无私大爱。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邮票中的抗“疫”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小邮票 大故事——盘点史上最值钱的邮票

小邮票 大故事——盘点史上最值钱的邮票

2011-03-21 #长篇故事

开心阅读 邮票齿孔的故事 1840年.英国首次正式发行邮票.最早的邮票跟现在的不一样.

开心阅读 邮票齿孔的故事 1840年.英国首次正式发行邮票.最早的邮票跟现在的不一样.

邮票,阿切尔,小刀,小孔,先生,英国,时候,齿孔,那位先生,不一样,题目,一家,一大,伦敦,发明家,右手,小酒馆,故事,打孔机,裁开,衣袋,遍身,开心阅读,英国发明家,邮票齿孔,那个人,在身,在找,还可以,详情

2007-03-22 #故事会

香港邮票设计师:用一套邮票讲述中国发展故事

香港邮票设计师:用一套邮票讲述中国发展故事

韩秉华,大湾,邮票,设计,祖国,粤港澳,科创,香港,香港回归,区的,城市群,中心,国际,城市,记者,特种邮票,深圳,细节,要素,设计师,过程,合作,发展,什么都,于粤港,新华社,好的,平安大厦,广州美术学院,广州

2010-02-14 #故事会

我是一枚邮票 一枚灰色的邮票

我是一枚邮票 一枚灰色的邮票

东西,菊花,我不知道,地方,时候,汽车,我的眼睛,邮票,主人,声音,工人,工厂,景色,气味,蓝色,窗户,身影,银牙,颜色,黑盒子,黄色,我以前,这个地方,杜甫,李白,流浪猫,陶渊明,黄菊花,名的,好的

2010-11-12 #小故事

《中国古代神话(二)》特种邮票发行 2枚邮票与山东有关

《中国古代神话(二)》特种邮票发行 2枚邮票与山东有关

仓颉,大禹治水,油墨,邮票,仓颉造字,大禹,山东,兰陵县,作字沟村,传统,先民,县令,兰陵镇,寿光,故事,文明,禹城,神话,线条,荧光,影响,中国神话,伏羲画卦,燧人取火,邮票图案,神农尝百草,邮票设计,仓颉造,仓颉祠,仓颉庙

2011-05-13 #小故事

邮票背后有趣的故事 “卖火柴的小女孩”促使了邮票的诞生

邮票背后有趣的故事 “卖火柴的小女孩”促使了邮票的诞生

杰克,信件,邮费,邮票,中国,制度,小姑娘,爱丽丝,国会议员,收信人,邮政,邮政业,罗兰·希尔,历史,邮递员,房门,政府,邮差,和公,发现了,英国政府,伦敦,付邮,事件,世界各地,之父,先生,信封,信息,借口

2015-10-01 #故事阅读

用小小邮票传递广州故事:专家纷纷为广州题材邮票出谋划策

用小小邮票传递广州故事:专家纷纷为广州题材邮票出谋划策

广州,邮票,题材,国家,建议,选题,岭南文化,元素,木棉,广州十三行,名片,历史,战略,精神,市社科院,广州市委,城市形象,大湾,文化,相吻合,粤港澳,宣传,建设,曹国伟,梁凤莲,王震,郭艳华,可以选择,城市精神,好的

2007-07-18 #故事会

这2枚邮票与山东有关!《中国古代神话(二)》特种邮票发行

这2枚邮票与山东有关!《中国古代神话(二)》特种邮票发行

仓颉,大禹治水,仓颉造字,油墨,邮票,大禹,山东,兰陵县,作字沟村,传统,先民,县令,兰陵镇,寿光,故事,文明,禹城,神话,线条,荧光,影响,中国神话,伏羲画卦,燧人取火,有仓颉,邮票图案,神农尝百草,邮票设计,仓颉造,仓颉祠

2007-08-10 #故事阅读

《己亥年》生肖特种邮票郑州首发 一枚邮票解读生肖文化

《己亥年》生肖特种邮票郑州首发 一枚邮票解读生肖文化

己亥年,特种邮票,邮品,郑州,生肖,集邮,市民,主会场,大众,肥猪,邮政,邮迷,邮票,活动,服务,生肖文化,加盖,旺福,相呼,顾拜旦,韩美林,齐聚,中国集邮总公司,中国集邮,二图,方寸间,添福,第一时间,邮政大厦,一大

2007-07-24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