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解析老子对孔子的批评之语 分析孔子的性格

时间:2016-04-11

小编详细查看历史文献发现,在师徒二人的交往中,老子对孔子多批评教育之语,而孔子是否虚心接受、改正自身错误了吗?答案只能从历史上去寻找

提示:本文共有 207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关于春秋末期“孔子师事老子”,史实是确凿的。小编详细查看历史文献发现,在师徒二人的交往中,老子对孔子多批评教育之语,而孔子是否虚心接受、改正自身错误了吗?答案只能从历史上去寻找。

《文子》中记载了“孔子问道”于老子一事,老子之言针对性很强。其中的《道原篇》:

孔子问道,老子曰:“正汝行,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正汝度,神将来舍,德将为汝容,道将为汝居。瞳兮,若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形若枯木;心若死灰,真其实知而不以曲故自持,恢恢无心可谋。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孔子问询大道之事,老子说:“端正你的行为,专注你的所见,将会达到自然的和谐;控制好你的认知,公正你的规范标准,神明将进入心舍,品质将作为你的容貌,大道将成为你的住所。眼眸呀像是新生的牛犊看世界,但不寻求其中的缘故,形体像是枯槁的木头;内心像是燃灭的灰烬,具备真实的实际认知而不以曲折的缘故自以为是,自然恢宏广大没有主观意识能谋划。明白事理而四方通达,能不靠智识吗?”)

成语“形如枯槁”、“心如死灰”即从此文演化而出。在这里老子教导孔子要修行、修身、修心,端正品行,掌控认知,规范有度,与真实自然保持一致,不以自己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自以为是,要有悟性而不是靠智识行事,拥有良好品质,从而处于大道之中。这是大道的标准与要求,从修身做起,达到心念与客观自然一致的程度。老子是文子和孔子共同的老师,可以说《文子》的这一记载是确凿的史实,这里的老子之言即使不是原话,也是做了文言加工之后的原话。老子对孔子的教导可谓是真知灼见,不过批评的语气并不强烈。

《庄子》中对孔子与老子的交往多有记载,不过受儒道相争与后人篡改典籍的影响,疑点也多。《庄子外物》:

老莱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以告曰:“有人于彼,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视若营四海,不知其谁氏之子。”老莱子曰:“是丘也,召而来。”仲尼至。曰:“丘,去汝躬矜与汝容知,斯为君子矣。”仲尼揖而退,蹴然改容而问曰:“业可得进乎?”老莱子曰:“夫不忍一世之伤,而骜万世之患,抑固窭邪,亡其略弗及邪?惠以欢为骜,终身之丑,中民之行进焉耳,相引以名,相结以隐。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闭其所誉。反无非伤也,动无非邪也。圣人踌躇以兴事,以每成功。奈何哉其载焉终矜尔!”(老子的弟子外出打柴,遇到了孔子,返回告诉老子说:“有个人在那边,上身长而下身短,驼背还耳朵外翻朝后,眼睛像是图谋四海的样子,不知道是哪个氏族的人。”老子说:“这个人是孔丘,召唤他过来。”孔子来到,老子说:“丘,除去身上的骄矜和表面的智识,这样就是君子了。”孔子作揖而退身,惊讶惭愧改变脸色问道:“事业能够得到进展吗?”老子说:“你不忍耐一世的伤痛,却遗留万代的祸患,是本来愚陋,还是才智达不到呢?”恩施惠泽来获取欢心而自命不凡,是终身的丑事。中等阶层做官之人的行为发展,是靠名誉相互引荐,暗中结交朋党。与其赞誉唐尧而非议夏桀,不如两种情形都遗忘而闭塞那些称誉。悖逆大道与自然定会受到伤痛,扰动心性就会邪念兴起。通达之人思量周全稳妥行事,因此总是成功。你执意推行仁义礼并以此自矜那又能怎么样呢?!)

据考证,老莱子与老聃为同一人,即老子。这段对话的历史背景当是在“王子朝之乱”(公元前520—前502年)以后,盖于老子隐居“蒙山之阳”期间。“一世之伤”当是指周景王背弃仁义礼。这里粗略描述了孔子的体形相貌,带有不可一世的气势。从中可以看出,老子与孔子是熟人,老子批评孔子的语气很强烈。可惜孔子的所作所为背离了老子之道,以主观意愿去推行仁义礼来替代自然之道,肯定会碰壁。

《老子列传》: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孔子到周都城,将要向老子问询礼的问题。老子说:“你所说的,那些人和骨头都腐朽了,只剩下那些话还在耳边。况且君子适逢时运就通达而行,不逢时运就漂泊疲惫而行。我听说,好商人深藏财货而仓库像虚空的,君子品质盈满,相貌像是憨厚的。去除你的骄矜之气和过多欲望、好做姿态脸色和放荡心志或记述庞杂,这些对你自身都没有好处。……”

孔子“适周问礼”是在周景王时期。按“周之最亲莫如鲁”、“周礼尽在鲁矣”的说法,“适周问礼”其实含有强大的诸侯问责失势的周王之义,可不是孔子问询礼这么简单。这里老子的作答很有可能是司马迁把地址搞混了,将周都洛邑和老子的隐居之地沛地混淆了。“德将为汝容”与“去……汝容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之语相仿,“去汝躬矜与汝容知”与“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之语相仿,可印证老子所言非虚。

常言道:知子莫如父,知生莫如师。老子对孔子是非常了解的,所以能直言教导与批评。从中可以得出孔子大略的性格特点:主观意识强烈、带有骄矜之气、好做脸色等。孔子好学,师从多人,因而博学;记述庞杂,整理出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这是其事迹。然而孔子执意推行仁义礼,未听从老子的劝诫,则近乎迂腐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解析老子对孔子的批评之语 分析孔子的性格”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道家老子与孔子的对话 饱含着谆谆教导与批评

道家老子与孔子的对话 饱含着谆谆教导与批评

孔子,老子,庄子,师事,周问礼,儒家,师徒,老聃,司马迁,文子,鲁君,有记,仁人,典籍,史家,君子,圣人,弟子,性格特点,思想,立场,分析,于老子,博辩,危其身,周游列国,周洛邑,周景王,周景,周敬王

2007-05-12 #故事大全

孔子“适周于老子问礼”考辨——读《史记·孔子世家》心得

孔子“适周于老子问礼”考辨——读《史记·孔子世家》心得

孔子,老子,战国,于老子,南宫,铭文,金人,太史公,孔子世家,钱穆,太史,史记,年代,思想,弟子,材料,孟僖子,文本,问题,公所,左传,源流,春秋,笔者,道家,于昭公,钱穆先生,道合,分析,儒道

2007-05-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巷党助葬”中孔子向老子学会了什么?

“巷党助葬”中孔子向老子学会了什么?

孔子,老子,日蚀,周礼,星星,队伍,典故,众人,父母,葬礼,孔丘,鲁昭公,在夜晚,天子,礼记,东区,丧事,中论,人生,使臣,儒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友人,只知其一,吉时,君子,后人,大地,多长时间

2007-09-22 #短篇故事

孔子跟老子的境界 从“以德报怨”就能看出 两者有差距

孔子跟老子的境界 从“以德报怨”就能看出 两者有差距

以德报怨,孔子,意思,老子,德行,观点,含义,方法,分析,报怨以德,不一样,境界,个人,人行,单方面,制服,名家,古人,善者,感觉,行为,道德经,为大家,很多人,用自己,老子说,战则胜,渡人,一切众生,万物

2014-10-30 #故事阅读

老子与孔子 古今观的异同 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老子与孔子 古今观的异同 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孔子,古今,老子,古今观,社会,历史,时代,历史发展,态度,过程,进步,关系,异同,当今社会,文化,理想,进程,存在着,制度,基础,客观,情况,性格,方面,管仲,麻冕,古代社会,不变,主张,分歧

2019-06-30 #故事大全

改编自自主招生考题:没人帮助的情况下 孔子和老子谁能打过谁?

改编自自主招生考题:没人帮助的情况下 孔子和老子谁能打过谁?

孔子,老子,宗教,时候,理念,元帅,主流,传说,传人,佛教,儒学,杂谈,历史,后世,弟子,神力,鲁国,分析,射箭,奥特曼,力大,哲思,周游列国,孙悟空,孟贲,尹喜,张道陵,文斗,王重阳,端木赐

2017-03-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孔子拜见老子有一则故事 孔子带着弟子游学 去拜见老子 向老子求学.老子呢 让孔子

孔子拜见老子有一则故事 孔子带着弟子游学 去拜见老子 向老子求学.老子呢 让孔子

老子,孔子,李耳,牙齿,老师,舌头,年纪,弟子,故事,理由,很久很久以前,回答说,不容易,问老子,天长日久,完好无损,在不在,在看,没有了

2020-05-16 #长篇故事

孔子拜见老子有一则故事 孔子带着弟子游学 去拜见老子 向老子求学.老子呢 让孔子

孔子拜见老子有一则故事 孔子带着弟子游学 去拜见老子 向老子求学.老子呢 让孔子

老子,孔子,李耳,牙齿,老师,舌头,年纪,弟子,故事,理由,很久很久以前,回答说,不容易,问老子,天长日久,完好无损,在不在,在看,没有了

2020-08-05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