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国历史长河中三个事实上的女皇帝 谁最会用人

时间:2016-04-19

这三位女皇帝,依次是吕雉、武则天和慈禧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就直接叫大家最熟悉的称谓了

提示:本文共有 309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尽管在名义上,从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到1912年清朝灭亡,共2133年的时间里,中国只出现过一位女皇帝,但实际上一共曾有3位女主临朝,掌握着王朝前进的方向盘,成为事实上的女皇帝。

这三位女皇帝,依次是吕雉、武则天和慈禧(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就直接叫大家最熟悉的称谓了。)

公元前241年,吕雉出生。865年之后,武则天出生。再过1211年,慈禧出生。

我们把三位女主的寿命、掌权年龄、掌权时间列表对比,发现也无甚相似之处。只是惊叹于慈禧太后,26岁就能联合恭亲王奕訢干掉8个顾命大臣,并在23年之后再把恭亲王等一锅端,自己独揽天下。

整个清朝只有277年,期间康熙干了62年,乾隆干了60年,慈禧干了47年。

三位女主都杀了什么人?

刘邦的妻子吕雉,在当皇后的时候,就已经干过令群臣战栗的事情,最著名的是亲手杀掉千古第一名名将韩信,其次是把流放途中的彭越骗回咸阳,劝刘邦杀掉。

武则天则为她的脓包老公李治出谋划策,除掉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重臣。

在掌权之前,吕雉主要是除掉武将,武则天主要是除掉文官,而最年轻的慈禧,则是把八个文武大臣一起除掉。

吕后:身边有一群比她牛的老臣

由于吕雉追随刘邦多年,参与政事,刚毅果敢,已经积累起很高的威望,因此刘邦临死前就已经意料到爱妃戚夫人即将面对的悲惨下场,以及刘氏江山的危局。关于如何用人,刘邦病危的时候和吕雉有一段对话:

吕雉问:“陛下百年以后,萧相国也去世了,谁可以代替他呢?”刘邦回答:“曹参可以。”吕雉又接着问曹参之后人选,刘邦说:“王陵可以。但是王陵比较憨厚,陈平可以辅助他。陈平才智有余,但是难以独任。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但是安定刘氏的必然是他,可以让周勃担任太尉。”

吕雉还想接着问,但是刘邦说:“再往后的事情也不是你所能知道的了,你也活不了那么久。”

吕雉掌权十五年,她素有威信,亲戚故旧充塞朝廷,更重要的是她住在宫里,直接控制着拥有生杀大权的皇帝。刘邦留下的一群猛人,诸如陈平、周勃等,对形势把握得非常精准,因此采取的不是和她对抗的以卵击石的策略,而是揣测天心、顺应天心,保存实力。

吕雉的儿子惠帝逝世。发丧时,吕雉只是干哭,没有眼泪。留侯张良的儿子张辟强任侍中,只有十五岁,对丞相陈平说:“太后只有惠帝这一个儿子,如今去世了,太后只干哭而不悲痛,您知道这里的原因吗?”陈平问:“是什么原因?”辟强说:“皇帝没有成年的儿子,太后顾忌的是你们这班老臣。如果您请求太后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军,统领两宫卫队南北二军,并请吕家的人都进入宫中,在朝廷里掌握重权,这样太后就会安心,你们这些老臣也就能够幸免于祸了。”丞相照张辟强的办法做了。太后很满意,才哭得哀痛起来。吕氏家族从此掌握朝廷大权。

吕雉行使皇帝职权后,召集大臣商议,打算立诸吕为王。先问右丞相王陵。王陵说:“高帝曾杀白马,和大臣们立下誓约,‘不是刘氏子弟却称王的,天下共同诛讨他’。现在如果封吕氏为王,是违背誓约的。”太后很不高兴。又问右丞相陈平和绛侯周勃。周勃等人回答:“高帝平定天下,封刘氏子弟为王;如今太后代行天子之职,封吕氏诸兄弟为王,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太后大喜,于是退朝。王陵责备陈平、周勃:“当初跟高帝歃(shà,厦)血盟誓时,你们难道不在吗?如今高帝去世,太后是临朝执政的女主,却要封吕氏子弟为王。你们竟然纵容她的私欲,迎合她的心愿,违背与高帝立下的誓约,将来还有什么脸面见高帝于黄泉之下呢?”陈平、周勃说:“如今在朝廷上当面反驳,据理诤谏,我们比不上您;而要保全大汉天下,安定刘氏后代,您又比不上我们。”王陵无话可答。

随后吕雉罢免王陵,拜他为皇帝的太傅,夺了他右丞相的实权。王陵于是就称病免职回乡。吕后任命左丞相陈平做了右丞相,任命辟阳侯审食其(yìjī,异基)做了左丞相。

这一回合下来,直接对抗的王陵失去了继续博弈的资格,顺势而为的陈平则掌握实权,继续等待时机。

呈匹夫之勇被吕雉灭口的人中,级别最高的是孝惠帝死后即位的小皇帝(史称少帝),孝惠皇后没有儿子,假装怀孕,抱来后宫妃子生的孩子说成是自己所生,杀掉他的母亲,立他为太子。惠帝去世,太子立为皇帝。后来皇帝略微懂事时,偶然听说自己的母亲已经死了,自己并不是皇后的亲生儿子,就口出怨言,说:“皇后怎么能杀死我的母亲却把我说成是自己的儿子呢?我现在还小,等长大成人后我就造反。”吕雉听说这件事以后很担心,害怕他将来作乱,就把他杀了。小皇帝锋芒一露,立即就失去了博弈的资本。

所以中国古代有两句哲言,一句叫“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一句叫“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所不能为”。苏东坡后来赞美张良: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刘邦留下的这帮老臣,就是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因此可以说,刘邦是古今看人最透,用人最准的皇帝。刘邦还在被人追着打的时候,张良就看出了他这种惊人的天赋。当时,张良多次根据《太公兵法》向沛公献策,刘邦很赏识他,经常采用他的计谋。张良对别人讲这些,别人都不能领悟。张良说:“沛公大概是天授予人间的。”所以张良就跟随了刘邦。

我们说这些,就是想指出,吕雉当权后的局,刘邦早就看透了,人才也帮她选好用好了。吕雉虽然掌握了政权,但周围站着一群太极高手,她也就无能为力了。

武则天用了四个大才

千古一帝李世民留给子孙的人才,显然比不上刘邦留下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都低估了武则天的能力,以及没有正确评估她掌握的终极武器:皇帝,因此对护佑李家江山,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一早就在对抗中被铲除了。

武则天在位时,用的最著名的四个人才分别是狄仁杰、姚崇、徐有功和张柬之。其中姚崇只是崭露头角,他将在随后的唐玄宗一朝,成为千古名相。

而八旬老翁张柬之为狄仁杰、姚崇极力推荐,正是这几个人不动声色的布局,最终安定了李氏。

武则天挖掘培养的人才不多,但她用人有个很好的方法论。《资治通鉴》中这样评价:武则天虽然滥用政府官职来笼络天下人心,然而对于没有能力的人,立即会把他罢黜,有的甚至诛杀,掌握“刑罚”、“奖赏”大权,控制全国,恩威政令,都由自己做主,观察入微,判断正确,所以当时贤能人才,也争相接受她的驱使。

武则天时代的官场,就像现代的美国大学,进去容易毕业难。

武则天的方法论就是结果导向,是不是人才,看他干出了什么业绩。这类似于伟大的改革家邓公的方法论: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先给你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然后通过结果看你是不是人才。

可惜这个方法论并没有引起后代的重视,比如残唐五代时期没有识人之能的君王,无法判断谁能做宰相时,竟然采取抽签的形式。

慈禧时代有四大名臣

在三位实质女皇帝中,慈禧是口碑最差的,历来是电视剧中的大反派。但实际上,至少在识人用人控人方面,慈禧比历史上大多数男性帝王的绩效都要好。

比如慈禧首先看中的恭亲王奕訢就是一代能臣,乃是清朝洋务运动的中枢首脑。此外早期的曾国藩,以及其后的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慈禧控制人才的能力也是极强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包括后起之秀袁,都是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但慈禧掌权期间,哪怕是国势日下、民心涣散,谁也不敢逾越对抗。

这里要提一下曾国藩,曾在平定太平天国之后,主动解散了湘军,实际上谋略和西汉时期的陈平、周勃一样,就是成全别人、保全自己,鞠躬尽瘁、等待时机。

总体来说,慈禧即便不是三个女皇帝中最强的,起码也不比前两个差。吕雉、武则天接手的,是中国最强的两位创业者建立的强大帝国,而慈禧接手的,是从1840年起就被列强蹂躏的烂摊子。吕雉、武则天之后,帝国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慈禧之后,帝国就没了,这是命运的安排吧。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历史长河中三个事实上的女皇帝 谁最会用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历代书法家的故事

中国历代书法家的故事

李晟,战车,笨人,搞了个,人力,发明创造,工部,垂老,弓弩,开除公职,明孝宗,朝廷,都察院,结果,罪名,老家,设计,一个叫,很好用,第一人,古往今来

2020-08-22 #短篇故事

中国历的十大励志人物故事

中国历的十大励志人物故事

刘邦,黄忠,勾践,姜尚,屈原,重耳,刘备,吴承恩,公元,慕容垂,晋文公,项羽,夫差,西游记,时候,理想,诗人,怀王,慕容皝,齐白石,大器晚成,年轻时,吴国,嘉佑,武王,离骚,荆州,都城,长沙,仁宗

2020-04-27 #故事会

中国历的十大励志人物故事

中国历的十大励志人物故事

刘邦,黄忠,勾践,姜尚,屈原,重耳,刘备,吴承恩,公元,慕容垂,晋文公,项羽,夫差,西游记,时候,理想,诗人,怀王,慕容皝,齐白石,大器晚成,年轻时,吴国,嘉佑,武王,离骚,荆州,都城,长沙,仁宗

2020-06-20 #小故事

中国历的十大励志人物故事

中国历的十大励志人物故事

刘邦,黄忠,勾践,姜尚,屈原,重耳,刘备,吴承恩,公元,慕容垂,晋文公,项羽,夫差,西游记,时候,理想,诗人,怀王,慕容皝,齐白石,大器晚成,年轻时,吴国,嘉佑,武王,离骚,荆州,都城,长沙,仁宗

2020-07-03 #故事会

中国历的十大励志人物故事

中国历的十大励志人物故事

刘邦,黄忠,勾践,姜尚,屈原,重耳,刘备,吴承恩,公元,慕容垂,晋文公,项羽,夫差,西游记,时候,理想,诗人,怀王,慕容皝,齐白石,大器晚成,年轻时,吴国,嘉佑,武王,离骚,荆州,都城,长沙,仁宗

2009-07-24 #故事会

中国历的励志人物故事三篇

中国历的励志人物故事三篇

勾践,重耳,慕容垂,晋文公,夫差,慕容皝,吴国,范蠡,太傅,中国,中原,北魏,吴王,夫人,故事,文档,时候,晋国,父亲,都城,逼走,霸主,生活,进攻,励志人物,强大的吴国,慕容评,大器晚成,卧薪尝胆,忍辱负重

2020-06-20 #故事大全

中国历的励志人物故事三篇

中国历的励志人物故事三篇

勾践,重耳,慕容垂,晋文公,夫差,慕容皝,吴国,范蠡,太傅,中国,中原,北魏,吴王,夫人,故事,文档,时候,晋国,父亲,都城,逼走,霸主,生活,进攻,励志人物,强大的吴国,慕容评,大器晚成,卧薪尝胆,忍辱负重

2009-10-09 #经典故事

朱元璋故事:中国历最节俭的皇帝

朱元璋故事:中国历最节俭的皇帝

朱元璋,寇准,徐勉,四菜一汤,主人,皇帝,老百姓,政事,人们,产业,先贤,传说,兄弟俩,日子,管家,老二,老大,苏轼,韭菜,刘妈,寇母,陶侃,官员们,东西,仆人,命令,坊间,小葱,寿宴,官员

2020-05-28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