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西游记》取经故事文体与叙事结构分析

时间:2016-04-20

西游记自编取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968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0 分钟。

2013年8月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Aug.2013 第33卷第4期总第154期 JournalofBaoji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s 文学研究《西游记》取经故事文体与叙事结构分析 兰拉成宝鸡文理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从《大唐西域记》到《西游记》,随着游记文体的不断弱化,作品的叙事结构、语言特征等也在不断演变:从《西游记》取经故事的单个故事结构而言,其中的侦探小说、军事战争小说、神魔故事等 多种题材因子交错转化,推动情节发展,改变叙事方向。它们在表达神奇多变故事内容的同时,又形成相 对固定的叙事结构;西天取经途中的故事排列有序,环环相扣,逻辑严密,不容置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关键词] 《西游记》;取经故事;文体;叙事结构[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08 4193 [1]P270。这是就抒情文学 而言的,也适应于叙事文学。只是需要作稍稍改 动,即“夫事致异区,文变殊术,莫不因事立体,即 事成势”。叙事的“叙”有技法,“事”则有其自身不 可变更的规则。叙事文学的叙事结构形态取决于 “故事”题材内在规定性的限制,也与文体规范及 叙事技巧等相关。对《西游记》西天取经故事研究 也是如此,若漠视它的题材、文体的规定性,单看 它的叙事特点,就只能得出其结构简单、自由、松 散的“串珠式”结构 [2]P54 结论。本文试图从《西游 记》西天取经故事的题材、文体等切入分析其叙事 结构形态,旨在对《西游记》的叙事艺术进行新的 评价。 一、小说《西游记》“游记”文体叙事特征的弱化 《西游记》既然被命名为“游记”,它的内容及 叙事结构等当符合游记文体的要求。但事实上, 百回本《西游记》无论从内容还是叙事艺术诸方 面,都与游记文体规范相去甚远,徒有“游记”之名 了。它之所以仍叫做《西游记》,显然是对改写前 的作品名目的继承。因此,本文首先从小说的成 书过程来探讨百回本《西游记》中游记因素的弱化 过程。 《西游记》取材于唐代高僧陈玄奘前往天竺 今印度学习佛法的史实。最早以文学的形式反 映这一史实的是玄奘本人的《大唐西域记》;它本 身所具有的传奇色彩,得到了此后的“小说家”们 的青睐,被加工演化为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最著 名的是《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百回本小说《西游 记》。从《大唐西域记》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再到 《西游记》,后者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大家都注意到 了,却很少有人注意这三部作品题材、文体间的差 异,同时,也忽视了它们叙事结构形态的差异。 《大唐西域记》的“记”标明它的文体为游记。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此书所序诸国,又多“唐 之地也”[3]P391 。《郡斋读书志》也说:“玄奘西游 天竺求佛书,既归,记其所历诸国风俗。” [4]291 们正是将《大唐西域记》当做一部游记来介绍或记录其内容的。试以《屈支国》为例来说明: 屈支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国 大都城周十七八里。宜糜麦,有粳稻,出蒲萄 ……气序和,风俗质。文字取则印度,粗有改 变。管弦伎乐,特善诸国。服饰锦褐,断发巾 帽。货用金钱、银钱、小铜钱。王,屈支种也, 智谋寡昧,迫于强臣。其俗生子以木押头,欲 [收稿日期]2013 04 20 [作者简介]兰拉成,男,陕西宝鸡人,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元明清文学教学与研究。 也。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经教律仪,取则印度,其 其内容包括了屈支国的幅员、出产、气候、风俗、服饰、货币乃至政治宗教。此即《四库全书总 目提要》概括《大唐西域记》内容所说的“凡风俗之 宜,衣服之制,幅员之广隘,物产之丰啬,悉举梗 [3]P391亦即该书以作者的“游观”为主要内 容。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作者以大唐为参照记 述屈支国。《隋书经济志》说:“昔者先王之化民 也,以五方土地,风气所生,刚柔轻重,饮食衣服, 各有其性,不可迁变。是故疆理天下,物其土宜, 曰广谷大川异制,人居其间异俗。”[5]P1056 《大唐西 域记》主要描述的是异国风情与“舆地志”相近,可 做为世界旅游指南。从它的体制、语体、体式、体 性等四个层次来看,《大唐西域记》是一部地地道 道的游记。 王国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跋》说:“其称诗 话,非唐宋士大夫所谓诗话,以其中有诗有话,故 得此名;其有词者则谓之词话。” [6]P756 从形式上 讲,“诗话”就是一种文体,它与中国古典小说中的 志人、志怪、传奇等相区别,其中有诗歌,算得上一 种新的艺术形式。但是,其中的诗歌只是用于“静 止地描绘品评环境、服饰、容貌等细节,或描写品 评一个重要行动的详情,起烘云托月的作用,以补 散文叙述的不足,加强艺术形象的感染力,并在表 演时起多样化的调剂作用。” [7]142 143 它们不关乎 作品的题材内容等方面,对叙事来说意义也就不 大。所以,《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诗话”形式就 不再论述。纵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标目,如 《行程遇猴行者处第二》、《入大凡天王宫第三》、 《入香山寺第四》、《过狮子林及树人国第五》等等, 都是以地名来命名的。其中所用的时空词汇最多 的是“行次”、“行数十里”、“行数百里”等,都与空 间相关;它与《大唐西域记》相比较,其中表时间的 词汇也明显增多。除了“当日”、“早起”之类的词 汇外,还出现了“来日天晓”、“行至三日”、“经十个 月”、“又值七月七日”等具有明显叙事意义的时间 词汇,即仍然使用游记文体中的“游踪”组织作品 结构,保留有游记大体写法。但是,在内容上,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三藏师徒遇到的许多困难 并且一一解决,虽有历险的意味,但他们解决问题 的办法,则是超人间的,已具有了神魔斗法的大 概。作品对取经队伍的超人“神力”的渲染,完全 超越了游记的“游观”的性质,向“神魔小说”靠近。 不过,它的叙事还是相当简略,也不联贯,故事也 不以塑造人物为主目的,甚至没有明显统一的主 题,还算不得严格意义上的小说作品。但是,它对 斗法等的描述使取经故事的游记性质进一步弱 化,并向神魔小说转化。 百回本《西游记》是玄奘取经故事中最杰出的 文学作品,它虽以“游记”名之,在内容上却与游记 毫无相关,故而学界常常冠之于“神魔小说”,即是 说,《西游记》被命名为“游记”已不合理。百回本 《西游记》取经故事虽然在叙事时空结构上保持了 游记文体的组织方式:小说唐僧师徒等主要人物 连接故事,他们每到一个新地方,就意味着前一个 故事结束,后一个故事开始。也就是说,依靠人物 活动地点的转移来推动故事情节,以人物的“游 踪”来组织作品的时空结构框架。但是,取经途 中的降妖除魔等内容已成为小说叙事的主导,游 记文体应具备的“游观”、“游感”等更本质的内容 都没有了,无论是“西游释厄传”还是“三藏取经 传”之类的名字都比《西游记》这个命名要合适些。 简言之,小说《西游记》徒有“游记”文体的外壳, “神魔故事”的性质已改变了作品叙事结构、语言 特征等。“游记”的文体规范对小说叙事没有了 约束力,也就不能真正解释小说的内在结构。 从以上可以看出,从《大唐西域记》到《大唐三 藏取经诗话》,再到《西游记》由最早的一部“游记” 著作逐渐蜕变成了一部“神魔小说”,游记文体的 特征在不断的弱化。随之,小说叙事除了整体的 时空框架还符合游记文体的组织特征外,“神魔故 事”叙述的内在特征已完全超越游记的文体规范, 小说叙事结构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二、《西游记》神魔故事的题材因子与叙事特征 刘勰说:“势者,乘利而为制也。如机发矢直, [1]P271这段话本来是谈论文体对文势的影 响,用于题材因子对叙事的影响也是适合的。《西 游记》西天取经途中单个神魔故事来看,其中包含 了多种题材因子。也正是题材因子的转化改变故 事的叙事方向。 《西游记》神魔故事的叙事结构基本上是相似 的,具有相对固定的模式。大体为: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http index.htm一侦探小说的开头。孙悟空师徒每到一个 新地方,既不知地名,也不知风俗,更不知有何妖 怪。孙悟空虽然警惕性比较高,还是防不胜防,唐 僧总是被无端捉去,毫无踪影。也就是说,每到一 陌生地方,只要有妖魔,唐僧均会被在不知不不觉 中被绑架。此时,取经队伍中出现人口失踪,但对 孙悟空等来说,一切都是未知因素。这些叙事中 “盲点”完全符合“侦探小说”的叙事因子。 如果叙事方向不发生变化,接下来的情节应 当是孙悟空等扮演侦探角色,积极地搜索证据破 案,揭开层层迷雾,将一切未知因子逐渐转化成全 知。但是,《西游记》并不遵守侦探小说的叙事规 则,而是冷处理。办案人孙悟空一是唤出土地直 接查问这个山叫什么名字? 有什么妖怪? 本事如 如此等等,土地当然如实回答。就这样,一个复杂的无头案件在一问一答中轻松解决。还有一 种方法更为简便,孙悟空跳到空中四下观看,他的 “火眼金睛”自然会发现有妖气弥漫的妖怪洞府。 他们师兄弟直接上门讨要。本当出现复杂的“侦 破”情节,就这样回避了。简言之,《西游记》神魔 故事发生时的叙事“盲点”近于“侦探小说”,小说 对侦破过程却只进行了简单化处理,故事被匆匆 过渡到下一情节,叙事方向发生了转变。 二营救故事的主体。当孙悟空师兄弟找到 妖精洞府后,会很快地确定唐僧被关里面,故事情 节随之转向对唐僧的大营救。营救过程是《西游 记》神魔故事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大多数情况下, 是唐僧一人落入魔窟,孙悟空师兄弟展开营救;有 时是集体中妖精的圈套,孙悟空最先逃脱,然后施 救;更多的时候是老妖怪法力高强,孙悟空等请来 各路神仙做援兵进行营救。这些变换使营救故事 变得多姿多彩,而营救场面却具有显著的共 “斗力”场面多见于中国古代军事战争小说与武侠小说之中,以对抗双方的武艺与力量的较量 为主。对阵双方往往以兵刃相向,武艺招数变化 多端,相互拆解,直到杀死或制服对方为止。对人 质的施救少不了营救方与劫取唐僧的妖怪双方的 对抗,“斗力”场面必不可少。因而,《西游记》神魔 故事中,“斗力”场面的描写很多。描写常常韵散 结合,其中韵文描写更显精彩。如第五十一回写 孙悟空与兕大王的争斗说: 金箍棒举,长杆枪迎。金箍棒举,亮藿藿似电 掣金蛇;长杆枪迎,明幌幌如龙离黑海。那门前小 妖擂鼓,排开阵势助威风;这壁厢大圣施功,使出 纵横逞本事。他那里一杆枪,精神抖擞;我这里一 条棒,武艺高强。正是英雄相遇英雄汉,果然对手才 逢对手人。那魔王口喷紫气盘烟雾,这大圣眼放光 华结绣云。只为大唐僧有难。两家无义苦争抡。 “他两个战经三十回合,不分胜负。……二人 又斗了一二十回合。”这正是中国古代军事战争题 材作品中的战斗场面的叙述方法:通过精彩的文 字淡化战争的血腥,突出“艺”的较量。从而,小说 将残酷的性命相搏,演绎成以表现壮美为主的观 赏性极强的武术表演。这类描写与《三国演义》等 中国古代军事战争小说中的场面描写几乎没有区 别。因之,完全可以说它使得“神魔小说“夹杂了 古代军事战争题材作品的叙事因子。 在《西游记》中,斗力往往很难奏效,故事顺理 成章地转入斗法和斗宝的场面描写。所谓的“斗 法”的“法”是法术的简说,专指修炼者通过画符、 念咒就能控制大自然或对手及各类神奇变化之 术。按他们的说法,修行者的道行越高,法力就越 强。“斗法”就是赌斗道行的深浅、法力的高低; “斗宝”的“宝”是法宝的简说,指修炼者在修炼过 程中获得的能够用于战斗的宝贝。这些宝贝往往 与一般器物的形状差不多,如绳子、葫芦、瓶子等。 它们的功用却远远超出了一般器物的用途,具有 可以自动捆人、应声装人,甚至移山倒海等超人间 的法力。也就是说,所谓法宝是可用于战斗中的 特殊武器。同法术一样,道行越高,宝贝的法力越 强。所谓“斗宝”则是比赛宝贝的法力,类似于今 天的特殊武器竞赛。“斗法”、“斗宝”之类的场面 给神仙与妖魔提供了登场的机会。反之,以神仙、 妖魔为主人公的作品,如果出现两相对抗,就必然 有“斗法”和“斗宝”的场面。换言之,《西游记》只 所以被学界确定为神魔小说,“斗法”与“斗宝”场 面的描写是其中重要的证据之一,是神魔题材作 品标志性的叙事因子。 由以上看出,《西游记》西天取经途中单个神 魔故事大体上包含了侦探小说的开头和营救故事 的主体。在营救故事中,以斗力、斗法、斗宝等场 面的描写为主,其中既有神魔故事的题材,也有中 国古代军事战争题材的因子。在小说叙事中,侦 探小说、军事战争、神魔故事等多种题材因子交错 转化,推动情节发展,改变叙事方向。它们在表达 神奇多变故事内容的同时,又形成相对固定的叙 事结构。 《西游记》取经故事文体与叙事结构分析三、《西游记》取经故事叙事群之间的逻辑叙 事结构 《西游记》取经故事是由取经人在行经之地降 妖伏怪故事连缀而成的,每个故事相对独立,相互 间的关系不大紧密。故而,许多学者在努力探讨 这些故事群之间的关系。王平先生在《中国古代 小说叙事研究》中论及《西游记》的“缀段式”结构 时说:“从第二十三回至第九十九回的结构之道在 于说明取经之难,隐喻着明心见性必须经过一个 长期的‘渐悟’过程,形形色色的险阻与妖魔都是 修心过程中障碍的象征。从表面看,这些磨难似 乎有着时间和空间的排列顺序,但实际上它们之 间并没有内在的因果关系。将这些磨难的前后顺 序颠倒置换,基本上不影响结构之道本身,唐僧师 徒四人则成了连接磨难的贯穿人物。尽管如此, 叙述者在安排这些磨难的顺序时,还是有所考虑 [8]P354接着,他将“考虑”具体解释为:“将 色欲放在众多磨难之首”、“将不同性质的磨难穿 插排列”、“有些磨难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等。乐云 在《论〈西游记〉的叙事结构》一文中,则论述了“直 线叙事与环状叙事的纽结、伏笔手法、对称叙事等 方式”及“信念冲突与性格冲突为特征的两对人物 关系来演绎故事情节” 等。他们的看法虽深刻见底,不乏精到,对小说文本的宏观把握尚有不 足,故而下文将进行补充论述。 西天取经故事的第一个单元从第十三回起, 至第二十六回结。它以取经队伍的组建为内在结 构。唐僧出了长安之后,先遇“虎难”是说没有高 徒保护,唐僧将寸步难行。于是就有收孙悟空、白 马、猪八戒和沙僧的故事。孙悟空等的出场顺序, 按本领高强的程度及取经队伍的急需来安排的。 如果没有孙悟空,收白马、猪八戒等就没有可能。 因此,孙悟空在诸徒弟辈中最先出场;龙马是唐僧 行路必需的脚力,所以排在第二;八戒在取经队伍 中的角色为挑夫,本领略胜于沙僧自然为第三,沙 僧为最后。唐僧的每个徒弟出场后,唐僧都会遭 到一次磨难。它是为刚出场者而设,为了展现他 们的性格及本领,说明他们在取经队伍中不可缺 少或取代的作用。当沙僧登场后,取经队伍就建 成了。这支队伍能担负起西天取经的重任吗? 是“四圣试禅心”,对取经队伍进行一次测验性的考试———能否抵触美色金钱的诱惑。大家都知 道,猪八戒在这次考验中表现极不好,受到了应有 的惩戒。表面看来,唐僧、孙悟空和沙僧都还算经 得起考验。但是,唐僧等真的禅心稳固吗? 紧接 着是五庄观偷人参果事件中,孙悟空等都露了馅。 正如猪八戒经受不住美色金钱的诱惑,面对人参 果———仙家的宝贝,孙悟空、沙僧也动了心,竟然犯 戒去偷盗。也就是说,包括唐僧在内整个取经队 伍,都算不上禅心稳固。原因是唐僧不认识人参 果,误把它当做未满三朝的孩童才拒绝了它的诱 惑。如果他知道人参果就是草还丹,服用它可成地 仙《医济方》卷一,能否经得住诱惑就难说了。 第二单元从第二十七回至第四十六回,以尸 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起,以三藏三贬心 猿结,号山故事群中唐僧对悟空表现出不信任和 埋怨居其中。其中主要通过唐僧不信任孙悟空、 孙悟空与猪八戒相互之间的嫉妒作弄、报复等种 种内部矛盾,展现取经队伍铲除“二心”,达到和谐 默契的“修心”历程。小说第十三回就说:“心生, 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由此,取经途中种种 妖魔鬼怪都是取经人心思所化。在这支新组合的 团体,师徒、师兄弟之间的关系正如小说第五十六 回所说:“孙大圣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 之意,师徒都面是背非……”在《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中,孙悟空被逐的原因为妖精捣 鬼、八戒教唆;接着的黑松林故事群中,唐僧被化 虎则是心猿被逐产生的不良后果。孙悟空在除 魔、救公主、解虎气之后,三藏谢之不尽道:“贤徒, 亏了你也,亏了你也! 这一去,早诣西方,径回东 土,奏唐王,你的功劳第一。”行者笑道:“莫说莫 但不念那话儿,足感爱厚之情也。”可见,悟空并不领情。他虽身回取经队伍,却并未真正化解 二人的矛盾。在平顶山故事群中当悟空与八戒的 相互报复、作弄时,唐僧护八戒之短并斥责悟空: “你这个泼猴! 兄弟们全无爱怜之意,常怀嫉妒之 心。你做出这样獐智,巧言令色,撮弄他去什么巡 山,却又在这里笑他!”在号山故事群中,孙悟空为 了防止唐僧被妖精捉去,反复将唐僧推下马,本是 好意,却激怒了唐僧,两人言语冲突之后,“三藏大 怒,哏哏的,要念《紧箍儿咒》,却是沙僧苦劝,只得 上马又行。”在真假美猴王故事中,唐僧在山匪墓 上祝祷时说得清楚:“……你到森罗殿下兴词,倒 树寻根,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冤有头,债有 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可见,唐僧与孙悟空的积 怨与矛盾不断升级,达到了顶点,导致了“三贬心 猿”,引出了真假美猴王的故事。物极必反,也正 是在真假美猴王的故事中,不仅仅孙悟空在如来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http index.htm的帮助下消灭了假悟空,而且八戒在花果山打死 了假八戒、假唐僧。其象征意义最为明显:取经队 伍“铲除二心”,消除了内部矛盾,达到精诚团结。 在本单元的中,几个故事群之间逻辑关系清楚:以 内部矛盾为主线,相互照应,环环相扣。 从第五十九回到第九十七回为一个单元。在 这个单元中,取经队伍中的任何人都不再有“二 心”,内部矛盾也就不再是主要矛盾。其中“三调 芭蕉扇”故事群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承上是指熄 灭火焰山,打败牛魔王。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 火焰山的火不是铁扇公主放的,也不是牛魔王放 的,而是孙悟空自己放的,属于他“大闹天宫”时 未熄灭的余火;小说中明确说道“牛王本是心猿 变”,因而,孙悟空打败牛魔王就是打败自己。从 这个意义上说,这个故事群为“真假美猴王”故事 群的复奏,为承上。所谓启下,是指“三调芭蕉扇” 中引出的“扇”。大家都知道“煽风点火”这个词, 扇子是用来煽风助火的,怎么可能灭火呢? 唯一 的理解只能是芭蕉扇的“扇”是“善”的象征,它所 灭的是孙悟空从“大闹天宫”一直积怨于心中未灭 的“火气”。这里引出的“善”则点明了下文的结构 之道———“普度众生”。 在本单元的其它故事群中,已经很少有唐僧 被妖精捉去,孙悟空等再去营救的情形。与之相 反,大多数情况是取经队伍经过某一村庄或者国 度,发现有妖怪为害地方,于是孙悟空师兄弟主动 去降伏妖精,救人于水火。与上文以自救为主故 事群的性质不同的是在本单元中他们以救别人为 主,表现出取经队伍“对类的关怀” [10]P484 是说本单元的降妖伏魔具备了大乘佛教所说的普度众生的意义。因而,这些故事群以“普度众生” 为内在关系进行有机组合。其中,祭赛国救僧人、 拯救驼罗庄、荆棘岭开路、比丘国拯救儿童、紫朱 国救皇后、天竺国救公主等故事具有明显拯救意 义;铲除属于中国人心目中的五毒的蜘蛛精和蜈 山大王等,为民除害的意义明显;灭法国故事则涉及朝廷变法;凤仙郡求雨则是关注民生;小西天故 事和金平府除犀牛精是分别铲除了假佛境和假佛 爷,事关打假。这些故事之间以“普度众生”的意 义大小,由对地方到整个国家,由表到里进行有机 穿插排列,其叙事的内在逻辑呈现为明显的递进 关系。唯有玉华县降狮子精与以上故事不同,是 孙悟空兄弟为人师惹来了一群“狮子”,属于取经 队伍自己惹火烧身。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西天取经故事并不 象前人所说的为连缀式结构,故事与故事之间关 系松散,其次序可以任意颠倒。相反,西天取经途 中的故事包括了取经队伍的组建、化解内部矛盾 和普度众生等逻辑层次清晰的三个单元。每个单 元中的故事与故事之间也并非无序的排列,其象 征、隐喻义环环相扣,逻辑严密,不容置换,为一个 有机的整体。 结语 综上所述,与其它作品一样,文体决定着叙事 结构。《西游记》虽名之为“游记”,但在其成书过 程中,随着游记文体特征的不断弱化,它只保留了 游记文体以时间与空间转换叙事的外壳。“神魔 小说”的性质改变了作品的叙事结构等;从具体的 单个故事来看,西天取经故事的叙事以侦探小说 的开头和营救故事的主体,其中蕴含了侦探小说、 军事战争、神魔故事等多种题材因子。诸多题材 因子交错转化,推动情节发展,改变叙事方向。它 们在表达神奇多变故事内容的同时,又形成相对 固定的叙事结构;西天取经故事包括了取经队伍 的组建、化解内部矛盾和普度众生等逻辑层次清 晰的三个单元。每个单元中的故事按喻义排列有 序,环环相扣,逻辑严密,不容置换,是一个有机的 整体。一言以蔽之,《西游记》文体因子复杂,叙事 结构多变而严密。 参考文献 桂林:漓江出版社,1985.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北京:中华书局,1982.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1. 武汉大学学报,2004 北京大学哲学系十八世纪末———九十年代初德国哲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0. 责任编校 《西游记》取经故事文体与叙事结构分析主义理论带来了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现当代作 家在有意无意中都受到了这一理论的影响,并在 其作品中得以体现。作家们开始用性别的眼光来 重新审视女性的地位,判断已经被男性书写的历 史的合理性,并试图重建一种男女和谐相处的社 会秩序,而作家杨绛也用自己理性又敏锐的笔完 成着人类的这一共同愿望。 参考文献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1. 女性视域: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文学女性话语[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校 AnanalysisoftheFemalewritinginYangJiangsShortStoryXIEChunli manyfemalewriterscon stantlyappearedinChineseliteraryfieldsincethelate1970sandearly1980s YangJiangisoneofthem.InYangJiangsshortstory andhereffortstodissolvemaleculturaltradition. Keywords 上接第35 OntheStoryStyleandtheNarrativeStructureinJourneytotheWestLANLacheng thenarrativestructureandlanguagefeaturesvariedfromNotesofWestAreainTangDynastytoJourneytotheWest.Astothestructureofstory style andthereforeanorganicwhole.Keywords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西游记》取经故事文体与叙事结构分析”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叙事手法 非线性叙事结构分析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叙事手法 非线性叙事结构分析

2014-01-21 #经典故事

浅谈:电影《蓝色情人节》叙事结构分析

浅谈:电影《蓝色情人节》叙事结构分析

辛迪,迪恩,故事,事件,鲍比,主人公,理论,观众,麦基,医院,婚姻,情感,影片,生活,家庭,现实,片段,父母,结构,结局,问题,高潮,冲突,一个故事,女主人公,影片中,蓝色情人节,人物,危机,孩子

2014-06-04 #短篇故事

谎言的逻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缝合性叙事结构分析

谎言的逻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缝合性叙事结构分析

艾德里安,律师,劳拉,丹尼尔,丹尼,韦拉,埃尔,影片,观众,秒表,影片中,埃尔韦,事件,情节,打火机,物品,父亲,方案,真相,德里安,事情,关键,单元,录音笔,版本,线索,电影,声响,嫁祸,细节

2018-02-02 #故事会在线阅读

「动漫安利」《不吉波普不笑》前两集叙事结构分析及剧情梳理

「动漫安利」《不吉波普不笑》前两集叙事结构分析及剧情梳理

竹田,视角,吉波普,食人者,早乙女,共鸣,故事,木城,天台,秋子,对话,事件,观众,少女,镜头,这个故事,动画,奴隶,碎片,能力,顺序,宫下,吸毒,碎片化,多重人格,作品,人类,事儿,仓库,学校

2017-04-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通过叙事学分析《红楼梦》叙事艺术 从而找出后四十回的叙事破绽

通过叙事学分析《红楼梦》叙事艺术 从而找出后四十回的叙事破绽

内容,叙事者,红楼梦,作品,话本小说,曹雪芹,文本,石头,分析,叙事学,作者,玉石,石兄,叙事艺术,叙述者,特征,结构,叙事结构,区别,蠢物,刘姥姥,贾宝玉,大荒山,传统,人间,名著,差异,故事情节,理论,方式

2016-08-18 #小故事

阿尔图·施尼茨勒《梦幻故事》中的空间叙事分析

阿尔图·施尼茨勒《梦幻故事》中的空间叙事分析

空间,层面,构造,施尼茨勒,故事,梦幻,心理,论文,阿尔图,左伦,分析,垂直结构,人物,加布里尔,施尼茨,奥地利,学位,文本,结构,读者,社会现实,理论基础,空间理论,费多,家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代表,主人公,主题,依据

2020-04-11 #长篇故事

阿尔图·施尼茨勒《梦幻故事》中的空间叙事分析

阿尔图·施尼茨勒《梦幻故事》中的空间叙事分析

空间,层面,构造,施尼茨勒,故事,梦幻,心理,论文,阿尔图,左伦,分析,垂直结构,人物,加布里尔,施尼茨,奥地利,学位,文本,结构,读者,社会现实,理论基础,空间理论,费多,家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代表,主人公,主题,依据

2020-04-12 #经典故事

阿尔图·施尼茨勒《梦幻故事》中的空间叙事分析

阿尔图·施尼茨勒《梦幻故事》中的空间叙事分析

空间,层面,构造,施尼茨勒,故事,梦幻,心理,论文,阿尔图,左伦,分析,垂直结构,人物,加布里尔,施尼茨,奥地利,学位,文本,结构,读者,社会现实,理论基础,空间理论,费多,家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代表,主人公,主题,依据

2020-04-21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