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高瞻远瞩的张良 一生追随刘邦打天下 为其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时间:2016-05-04

哈喽亲爱的各位读者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吉吉了解历史。今天小编要为大家分享历史人物故事。对于张良这个人物,有可能他没有韩信,萧何那样有名气,被

提示:本文共有 113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哈喽亲爱的各位读者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吉吉了解历史。今天小编要为大家分享历史人物故事。对于张良这个人物,有可能他没有韩信,萧何那样有名气,被后人知晓。但是他和韩信萧何一样追随刘邦打天下,为西汉的建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是刘邦身边的一员大将,对刘邦的帮助也是非常多的,为刘邦提了很多好的建议。

我们大家都知道楚汉战争的结局是刘邦战胜了项羽,大家知道吗?其实在项羽和刘邦在打仗的时候,张良为他们二人之间的争夺,帮刘邦献出了非常多实际可用的智谋。所以说张良是一位非常成功的谋士,换句话说就是刘邦的成功是离不开张良的锦囊妙计的。对于张良的计策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叫做张良计,显得非常有智谋。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张良为刘邦献出了哪些计谋。据说当初在刘邦战胜项羽之后,当时在刘邦身边的一位谋臣建议刘邦要建立都城,而且还要把都城建立在关中地区,但是这个时候的刘邦是拿不定主意的,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在刘邦身边的一些大臣都是华东以东的人,所以当时刘邦身边的大多数人有不同的建议。

就是建议刘邦把洛阳定为首都,而且还说洛阳是一个风水宝地,人杰地灵。还分析了定都洛阳的好处,还有易守难攻的好处。但是这个时候的张良是不同意的,因为张良觉得洛阳这块地方是太小了,这个地方不是日后带兵打仗的好地方,而当时的关中地域是十分辽阔的,而且还有丰富的资源供他们这些人享用,地理位置也优越。

最后张良还总结出了关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优点就是,关中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当时的刘邦在听完张良对比分析洛阳和关中的形势之后,就立马做出了一个决定,而且在当天就开始动身,向关中的方向走去。所以刘邦最后的决定就是要将首都定在关中。其实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张良的高瞻远瞩啊,这是充满着智慧的。

因为在当初的时候,西楚霸王项羽就是没有将首都建立在关中,所以经常的受到别人的侵袭,让当时的项羽是乱得没有分寸的。其实张良的这个定关中的计策在后期的时候得到了非常完美的展现,因为在后期的时候刘邦如愿的当上了皇帝,但是这个时候突然有人造反,虽然有人造反,但是却奈何不了刘邦的。

因为刘邦的首都是在关中的,他们这些造反的人里关中这个位置是非常远的,而且是要经历很远的路程才能够打进关中地区,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而关中地区是进好近,退也好退的,所以张良的这个建议对刘邦可以说是帮了大忙了,可以说是帮刘邦稳定了江山的基础,因为只有这样,刘邦才能够稳坐皇帝的位置。

张良这个人是非常有智慧的,因为帮助刘邦打天下的人是非常多的,所以难免出现争功的事情,所以当时的刘邦还怕底下的人说闲话,所以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而这个时候的张良给刘邦献出了一个建议,就是让刘邦先封赏那个自己讨厌的人,所以当时的刘邦就按照张良的要求去做了,这让当时的人都得到了心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高瞻远瞩的张良 一生追随刘邦打天下 为其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刘邦一向都会听张良的建议 张良为何不阻止刘邦杀韩信?

刘邦一向都会听张良的建议 张良为何不阻止刘邦杀韩信?

韩信,刘邦,张良,萧何,能力,吕后,樊哙,交情,大势,诸侯王,没有多少,于汉室,张良顺,强买,才让,交集,个人,一生,分寸,人缘,关键,作风,军事,力荐,博浪沙,功劳,同级,名声,君王,天道

2009-03-19 #故事大全

汉朝张良的一生 帮助刘邦出谋划策 却不留恋权势和金钱

汉朝张良的一生 帮助刘邦出谋划策 却不留恋权势和金钱

生活,思想,人民,建议,和建,他自己,那一个,不一样,出谋划策,事情,东西,头脑,成就,所有人,才华,方面,时候,架子,权威,权利,计策,他是一个,像他一样,这种情况,于冲,各代,史文,张良,方群,有才

2019-06-22 #故事大全

张良的传奇一生!

张良的传奇一生!

张良,刘邦,项羽,韩信,汉王,陛下,项伯,项王,天下,张良庙,彭越,沛公,诸侯,高帝,太子,刘盈,楚国,韩国,赤松,青岩山,张良墓,子房,关中,军队,建议,楚军,汉书,郦食其,齐王,齐国

2009-11-21 #故事会

刘邦一向都会听张良的建议 为何刘邦要杀韩信时张良却没有阻止?

刘邦一向都会听张良的建议 为何刘邦要杀韩信时张良却没有阻止?

张良,刘邦,韩信,沛公,天下,天授,政治,三个人,司马迁,萧何,汉三杰,景驹,莫可,汉高祖刘邦,项羽,大将军,一直以来,都会,功高,决胜千里,一统,军事,兵马,功臣,史书,名利,将领,基业,建议,战争

2010-06-30 #故事大全

刘邦一向都会听张良的建议 刘邦要杀韩信时张良为何却没有阻止?

刘邦一向都会听张良的建议 刘邦要杀韩信时张良为何却没有阻止?

刘邦,韩信,张良,功臣,朱元璋,项羽,臣子,刘备,可治,经萧何,韩信功,高震主,相国,大功臣,都会,飞鸟,人臣,主观,临淄,人各有志,交情,传统,出发点,军队,假手,利益,发动战争,原因,哲学,史记

2014-12-31 #短篇故事

刘邦一向都会听张良的建议 为何刘邦要杀韩信时张良却没有阻止

刘邦一向都会听张良的建议 为何刘邦要杀韩信时张良却没有阻止

刘邦,韩信,张良,韩国,齐国,个人,交集,功臣,家业,使得他,他自己,可以看出,自然是,任国相,关羽,封韩信,彭越,暴秦,英布,项羽,都会,位高权重,全身而退,借口,关系,屡建奇功,名利,天下,地盘,官位

2013-05-26 #故事会

张良为何一再建议刘邦提防萧何?

张良为何一再建议刘邦提防萧何?

萧何,刘邦,韩信,关中,藩王,张良,势力,皇帝,威胁,政权,百姓,天下,君主,宰相,子弟,诸侯,门客,吕后,萧氏家族,关系,君王,咸阳,氏族,洗清,计策,贵族,商鞅,秦御,在百,御史

2016-11-01 #故事会

谋臣建议刘邦分封六国 张良用筷子一指 刘邦大骂:差点坏我大事

谋臣建议刘邦分封六国 张良用筷子一指 刘邦大骂:差点坏我大事

刘邦,张良,陛下,郦食其,资治通鉴,司马光,项羽,韩信,天下,司马,高帝,将士们,这件事,国家,封地,将士,楚国,河水,变化,周武王,这句话,一战,势力,后裔,封赏,当事人,情况,手下,方式,时候

2011-09-13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