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街亭之战马谡违背命令 导致北伐大败 诸葛亮为什么要挥泪斩马谡

时间:2016-05-13

个人更倾向于认为马是被诸葛亮杀的,并且诸葛亮是挥泪斩马谡,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诸葛亮要挥泪斩马?不就是杀个人吗,诸葛亮为什么要哭呢?诸葛亮先说

提示:本文共有 234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其实关于马到底是怎么死的,到现在也还搞不清楚,因为《三国志》对于马的死有三种记载,在《诸葛亮传》中记载马被诸葛亮连通将军张休、李盛一起斩首,而在《马谡传》中则记载马谡是死在监狱中的,而在《向朗传》中记载马谡在街亭一战失败后逃走了,而向朗与马谡关系较好,知情不报被贬官。

个人更倾向于认为马是被诸葛亮杀的,并且诸葛亮是挥泪斩马谡,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诸葛亮要挥泪斩马?不就是杀个人吗,诸葛亮为什么要哭呢?

诸葛亮

先说说马是个什么样的人?

首先,马谡是荆州襄阳人,马家兄弟五人都是人才,才能最高的是马的大哥马良,其次就是马谡,诸葛亮本人很小的时候就跟随叔父生活在襄阳隆中,因此大概率与马谡是认识的,尤其是与马良关系较好,马良在刘备时代已经做到侍中的官职,这可是刘备的近臣,说明马良很得刘备。

马同样在刘备时代得到重用,先后任职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和越太守,绵竹和成都可是蜀汉的重镇,但是刘备在临死前对诸葛亮说过马谡的才能有些言过其实,刘备得到这个结论也是根据自身对马谡的观察,但是,马谡在诸葛亮时代,仍然得到了诸葛亮的重用。

刘备与诸葛亮

首先是诸葛亮在南征南中的战役中,是马谡给诸葛亮提供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战略,提出了收揽人心为主,武力征服为辅的策略,诸葛亮正是运用这个策略平定了广大的南中地区,因此,马谡在诸葛亮的心目中还是非常有能力的。

诸葛亮掌权后,提拔一大批籍贯是荆州的人,以作为蜀汉的后继人才库,这其中就有马谡,还有杨仪、蒋琬、费祎、董允等人,而马谡作为诸葛亮最早提拔的人,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诸葛亮力排众议,提拔从未领兵作战过的马谡作为街亭守将,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这是给马谡立功的机会,但是马谡偏偏没有重视这次机会,或者说马谡理解错了诸葛亮的用意,马谡把蜀军安排在山上驻扎,这摆明了就是学当年汉中之战的刘备,占据制高点,以方便进攻魏军,获得更大的战果。

诸葛亮与马谡

但是,马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就是山上没有水源,等于魏军大将到达时,发现了马谡的致命错误,于是把马谡围了起来并不进攻,几天以后,马谡驻扎在山上的军队没有水喝,人没有水喝最多维持三天生命,何况是要拼体力打仗的士兵呢,于是马谡所率领的蜀军一败涂地,要不是王平沉着指挥,蜀军伤亡会更多。

在街亭的失败,直接影响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总体战略,因为街亭失守后,魏军向西可以进入陇右支援陇右五郡与诸葛亮主力作战,同时魏军继续向南进发,可以控制并切断蜀军的退路--祁山道,如果诸葛亮不退兵的话,那么整个北伐大军的后路有可能会被魏军切断,那将是灭顶之灾,所以,马谡失败的消息一传来,天生谨慎的诸葛亮立即选择了退兵。

北伐可是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历经五年时间再次培养出一支精锐部队,生产了充足的粮食与补给,结果轻易因为马谡的错误而全盘皆输,所以第一次北伐失败诸葛亮要承担首要责任,就是他用人不当的责任,为了维护法制,平定人心,诸葛亮选择了斩马谡,连同一起违背命令的将军张休、李盛一起斩首。

诸葛亮在斩首马谡的时候,他是哭着杀了马谡的,原因有几点:

马谡与王平

一、因为私人感情。

诸葛亮与马谡及马良的私人感情很好的,他们很早就认识了,诸葛亮在襄阳隆中生活了十几年时间,而马谡就是襄阳宜城人,离诸葛亮家不远,他们在荆州培养了私人感情,到了益州之后,因为荆州被东吴孙权夺了回不去了,身在益州的荆州人很容易产生乡土感情,包括诸葛亮也算半个襄阳人,他老婆是襄阳人,他在襄阳又生活了十几年,他们关系良好。

诸葛亮执法一向铁面无私,并不会因为与马谡关系好,就不杀他,相反,诸葛亮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更应该杀了马谡,但是杀马谡可以,诸葛亮还是忍不住动了私人感情,落泪了,这是诸葛亮真挚的感情,所以诸葛亮哭了。

二、因为国家缺少人才。

蜀汉政权是外来政权,在益州建立政权后,他采取的是外地人管理本地人的模式,也是少数人管理多数人的模式,这是蜀汉政权的国策,是刘备时代就确定的,是不容更改的,但这种模式有个毛病,就是人才非常缺少,因为统治阶层要从荆州等外地人中选择,这个选择的范围本来就相当狭窄。

诸葛亮问罪马谡

马谡就是这批荆州中的人才,虽然有些纸上谈兵,但马谡在刘备时代就已经做到了太守的高官,没有能力的话能做到吗?况且诸葛亮在南中之战亲自测试过马的才能,还得到了验证,马谡再怎么犯错,也还是个人才,现在迫不得已要杀了马,等于蜀汉又少了一个人才,本来就正值用人之际,现在还要杀人才,诸葛亮感到很痛心,所以他流泪了。

三、因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这简直就是一个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啊,哪怕是诸葛亮再亲近的人,只要犯了罪就必须处罚,哪怕是诸葛亮的仇人,只要有功就会赏赐,诸葛亮赏罚是不避仇人亲人的,因为他在蜀汉汉中所采用的理念就是: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以马谡犯了罪就要处罚,在第一次北伐时连诸葛亮本人都自降三级,对于马谡的处罚就是斩首。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虽然法律无情,但是诸葛亮首先是个有感情的人,为了维护法律总得做些自己不愿意做,或者让自己感到伤心的事,比如斩马谡就是,所以诸葛亮哭了。

四、因为要平定将士民愤。

其实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有一些对诸葛亮及蜀汉政权不满的人在背后看诸葛亮的笑话,或者努力在这事上抓住诸葛亮的把柄,同时又有不少将士因为马谡的错误感到愤怒,诸葛亮并不是只有杀马谡一条处理方法,至少还可以戴罪立功或者贬为庶人或者打入监狱等等。

但诸葛亮选择了最重的处罚方法就是杀,这是违心的,诸葛亮想要证明自己是铁面无私,同时还要平息将士因为马谡的行为导致的丧命和失败的怒火,既然是违心的,难道会感到伤心,所以诸葛亮哭了,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其实诸葛亮并不想杀马谡。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街亭之战马谡违背命令 导致北伐大败 诸葛亮为什么要挥泪斩马谡”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刘备早就说过马谡不堪大任 可诸葛亮非要派他去镇守街亭为什么?

刘备早就说过马谡不堪大任 可诸葛亮非要派他去镇守街亭为什么?

诸葛亮,马谡,刘备,诸葛,街亭,荆州,遗诏,赵云,魏延,北伐,军功,命令,少数民族,武将,战争,才能,蜀汉,谋士,防守,冲锋陷阵,关羽,张飞,庞统,孟获,马岱,好的,会用,东州,不争气,书生

2011-01-04 #长篇故事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为什么杀马谡 马谡该不该杀?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为什么杀马谡 马谡该不该杀?

马谡,诸葛亮,杀马,刘备,孟获,中原,时候,人才,军纪,蜀汉,蜀国,街亭,行者,西蜀,完全是,百家号,刘备临,恩威,时蜀汉,比诸,葛亮,诸葛,上许,还记得,一员大将,主张,人才难得,决策权,大将,培养人才

2007-06-22 #小故事

马谡街亭失守 可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挥泪斩马谡”呢?

马谡街亭失守 可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挥泪斩马谡”呢?

马谡,诸葛亮,街亭,王平,大军,军令,司马懿,刘备,诸葛,位置,魏军,街亭之战,北伐,孔明挥泪斩马谡,将士们,于三军,士屯,小地方,违反了,典故,人才,主导,中原,乱箭,事实,代价,兵书,元气大伤,儿戏,关系

2010-09-22 #小故事

关羽 马谡都违反诸葛亮的军令 为什么诸葛亮不斩关羽而斩马谡?

关羽 马谡都违反诸葛亮的军令 为什么诸葛亮不斩关羽而斩马谡?

关羽,曹操,刘备,诸葛亮,马谡,军令,集团,华容道,马良,所以说,马谡失街亭,三国演义,分量,历史事实,后果,结局,街亭,陇右,诸葛,北伐,杀马,兄弟,关系,军令状,形象,战略要地,汉中,蜀汉,分析,华容道义释曹操

2020-01-12 #短篇故事

诸葛亮为什么要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为什么要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马谡,诸葛,李严,马良,故事,军事,北伐战争,原因,将军,时候,刘备,吴懿,王平,陈寿,魏延,大家好,刘备托孤,杀马,典故,关系,不合情理,三国志,亲信,中将,人才,众人,位置,体系,作者

2018-12-29 #小故事

为什么说关羽 让诸葛亮决定用眼泪砍马谡?

为什么说关羽 让诸葛亮决定用眼泪砍马谡?

关羽,马谡,诸葛亮,后果,荆州,王甫,黄忠,东吴,敌人,街亭,不满意,云长之,傅士仁,何惧哉,关公,关云长,刘备,吴发,司马懿,孙权,张郃,朱廷,汝真,玉婷,王平村,王平,糜芳,诸葛瑾,赵累,马苏

2013-03-22 #故事会

为什么诸葛亮要“挥泪斩马谡”?专家说:死的很冤枉!

为什么诸葛亮要“挥泪斩马谡”?专家说:死的很冤枉!

马谡,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街亭,原因,杀马,专家,四大名著,蜀国,研究,北伐,有人说,万大,于孔明,诸葛丞相,马良,下七,场北,三国演义,一生,事实,事情,人性,人头,兄弟,先生,先主,全局,关系,军令

2011-01-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在马谡失街亭后 诸葛亮为什么将他斩了?只是因为街亭吗?

在马谡失街亭后 诸葛亮为什么将他斩了?只是因为街亭吗?

诸葛亮,荆州,马谡,北伐,时候,蜀国,是非,丞相,权力,刘备,魏延,是没有,杀马,代表,地位,目的,阿斗,魏国,诸葛亮北伐,很多人,杨仪,葛亮,战略地位,地方,下场,事情,举兵,中原,人士,关系

2007-01-17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