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乐队的夏天》要拍电影了 综艺衍生电影能行吗?

时间:2016-05-14

在感叹又有新片可以期待了之余,我们在这份片单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乐队的夏天

提示:本文共有 222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1905电影网专稿近日,在第十届北影节“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现场,爱奇艺影业公布了2020-2021年的原创电影院线新片计划。在感叹“又有新片可以期待了”之余,我们在这份片单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乐队的夏天》。没错,就是这档于去年问世,用音符点燃盛夏的新“国民综艺”。

如今,《乐队的夏天》第二季正在如火如荼放送中,时隔一年,这股全民“乐队潮”再度被掀起。它不仅将五条人、达达乐队这样的“宝藏”组合带到镁光灯前,也令#乐队的夏天复活名单#、#捞人的夏天#等相关话题霸屏热搜,引发热议。

争议伴随着电影官宣的消息一并到来。有网友表示了对影版上映的期待,称希望有机会与心仪的乐队在影院相见,还隔空喊话新裤子、盘尼西林等节目第一季中的高人气团体。

然而,更多质疑声逐渐涌入评论区。“能好好搞音乐吗?”“目测《乐夏》的口碑要砸”“节目的现场感是很难复刻的”……不难看出,就连这样一档有口皆碑的综艺“清流”,想要获得大众对于改编计划的首肯,也并非易事。

事实上,观众对于影版《乐夏》的严苛审视并非毫无来由。近年来,不少热门综艺节目在取得了不错的收视成绩和国民度后,纷纷将目光转投大银幕,着手开发系列大电影,试图以此拓展IP影响力,在电影市场分得一杯羹。

这些影片一面尝试摆脱与“烂片”二字捆绑的命运,另一面又在为票房成绩做努力。放眼综艺大电影环境,真正能够从中脱颖而出、实现“名利双收”的作品实则寥寥。

即便如此,仍有像《乐队的夏天》这类,对大银幕跃跃欲试的新面孔涌现。

“综改影”进场,成败几何?

纵览近年来为大众所熟知的这些综艺大电影,不难发现,票房不温不火、口碑难抵及格线几乎成为通病。

而其中,“爸爸去哪儿”系列可以算作是为数不多的赢家。2013年,这档湖南卫视自制综艺横空出世,不少国内观众初次接触到“亲子真人秀”这一全新门类。节目中的五组家庭,尤其五个小萌娃更是圈粉无数。小朋友们金句频出,亲子故事有笑有泪,十二期平均收视率4.0%,该节目一跃成为综艺中的“爆款”。

初尝甜头后,节目组趁热打铁,迅速敲定影版的拍摄计划。

短短一年内,系列三片陆续过亿,首部更是以近7亿票房横扫2014年春节档,这一傲人成绩至今仍在同类型影片中遥遥领先。明知“套路”与综艺别无二致,大众依然乐意为电影买单。毕竟,相较于剧情,荧屏中温馨的亲子故事如何得以延续更加引人注目。

有了第一部的成功之路做铺垫,《爸爸去哪儿2》和《爸爸的假期》打起“合家欢”旗号,均选择在第二年春节档登陆院线,与观众见面。

虽然两部的最终成绩难与前作相比,也被直指有高开低走之嫌,但确也以实际行动巩固了这一名为“爸爸去哪儿”的品牌。

《奔跑吧!兄弟》第一季完结后,团队转身便在来年贺岁档推出了这部同名大电影。作为一部借力于粉丝经济的影片,原汁原味的主创阵容成为了关键看点。不出所料,李晨、郑恺、Angelababy等“跑男团”原班人马的悉数加盟,助影片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超4亿票房收入囊中。

然而,影片的“不走心”却为不少粉丝所诟病。一方面,当综艺MC的身份转换为演员,不时暴露出的表演痕迹,被认为缺少了些节目中的真性情;另一方面,每集两小时的节目被压缩至80分钟,游戏环节含金量低,就连标志性的“撕名牌大战”也在大电影中缺席,不免令人失望。赢了票房,输了人缘,“跑男”仓促上交的这份答卷,似乎不够具有说服力。

一众综艺电影中,可与“伐木累”知名度相匹敌的,当属“极挑男人帮”。同样背靠庞大的粉丝群体,嘉宾阵容不相上下,命题相似,均由一线卫视坐镇,后者的最终收益却逊色于前者。

另有诸如《中国好声音》《欢乐喜剧人》这类,充分把握节目余温的衍生影片,虽试图以推翻综艺设定的剧情片形象出场,但最终也并未泛起波澜,只得潦草收场。

“影”“综”配,能否实现有效联动?

综艺大电影,将我们日常生活中两种喜闻乐见的娱乐模式相结合。当综艺节目走出荧屏,迈向大银幕,一种全新的跨媒介尝试应运而生。

这类影片多以综艺节目为蓝本,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与其相同或类似的架构作为呈现方式。这样一来,既能令观众重拾原版节目的独有观感,又能有效为影片缩减创作时间与精力。

与此同时,显现出的弊端便是观众易被囿于固有的综艺设定之内,难以感受到影片所带来的新意。如《奔跑吧!兄弟》大电影的剧情设定,就与原版综艺吻合程度较高,在观感上更像呈现了一出节目番外。故而不少观众发问:既然相差无几,何必要自掏腰包进影院看综艺?

抛开综艺节目框架,这类作品中也融汇了不可或缺的电影元素。相较于节目对现场感的表达,诞生于剧本之下的大电影更加看重如何在视听等方面展现出大银幕的优势。如何权衡作品中“真实”与“演绎”的成分,同样是游走在综艺和电影之间、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综艺《爸爸去哪儿》之所以打动人,正是在于节目中父亲与孩子们自然流露出的真情实感。即便是郭涛对儿子的斥责,森碟不受控的哭闹,kimi在游戏中的小小耍赖,都令节目更显饱满立体。

但当影版选择尽数美化,摘除那些“真实的不圆满”,实则已然与真人秀节目的初衷有所出入。因此,影片被扣上“表演痕迹重”的帽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综艺衍生电影之于大众,无论接纳或排斥,不过一种娱乐消遣方式;而置于大环境,它更像是尚在探索中的试验品,是一个寄居于综艺和电影之间的特有产物,亦是一场自我博弈。

《乐队的夏天》将会交出一份怎样的成绩单,我们尚未可知。但无论是有望扭转“综改影”的窘状,还是依旧难尽人意,最佳的评判标准,始终是观众的手中的这支表决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乐队的夏天》要拍电影了 综艺衍生电影能行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王者荣耀的大ip布局 今年要做动漫 出小说 还要拍电影

王者荣耀的大ip布局 今年要做动漫 出小说 还要拍电影

王者荣耀,方面,游戏,小说,版本,玩家,建设,文化生态,敦煌文化,大电影,腾讯,动漫,主题曲,大会,布局,文化,漫画,英雄,邮票,长城,娱乐综艺,蝴蝶蓝,公孙,卫军,大热,新英,虞姬,荆轲,鲁班,在经历

2012-08-10 #短篇故事

《乐队的夏天》背后的故事这个小镇有点潮!

《乐队的夏天》背后的故事这个小镇有点潮!

大厂,小镇,产业,节目,乐队,世纪,园区,生产,剧组,场地,工作室,综艺节目,环节,观众,顶级,工业化,原创音乐,信号传输,程雅,北京电影学院,孵化中心,新坐标,清华大学,青年电影制片厂,参考消息,一站式,专家,中心,内容,交通

2011-10-23 #故事会

《大约在冬季》《一生有你》能行吗?盘点那些歌曲改编的扑街电影

《大约在冬季》《一生有你》能行吗?盘点那些歌曲改编的扑街电影

电影,歌曲,扑街,周冬雨,一生有你,同桌的你,剧情,情怀,故事,井柏然,吴克群,徐娇,高晓松,大约在冬季,栀子花开,大火,导演,校园,老狼,词曲,为你写诗,更别说,何炅,刘若英,卢庚戌,徐志摩,柳岩,李建,李易峰,林更新

2015-03-27 #小故事

《乐队的夏天》开启的互动新玩法 预示着综艺节目怎样的未来?

《乐队的夏天》开启的互动新玩法 预示着综艺节目怎样的未来?

内容,综艺,乐队,观众,综艺节目,节目,用户,剧情,传统,空间,分支,因子,方式,正片,视角,消费,爱奇艺,平台,形式,形态,舞台,观众们,变化,突破,潘达,斯奈,贝尔,自主选择,视频标准,视频

2010-09-29 #经典故事

《乐队的夏天》成爱奇艺最赚钱综艺 情怀和理想如何变现?

《乐队的夏天》成爱奇艺最赚钱综艺 情怀和理想如何变现?

乐队,节目,爱奇艺,音乐,综艺,果果,领域,品牌,流量,新裤子乐队,主题曲,内容,情怀,标签,情感,时候,达达乐队,中国,九连,小众文化,支乐队,数据,消费者,真人,盘尼西林,盈利,刺猬乐队,新裤子,董轩,马东

2019-02-10 #故事大全

中国最叛逆的朋克乐队上综艺 反光镜一首歌点燃现场!

中国最叛逆的朋克乐队上综艺 反光镜一首歌点燃现场!

反光镜,朋克,乐队,音乐,反光,叶景滢,故事,乐迷,人民大会堂,创作,马东,我们的音乐,朋克乐队,音乐人,年轻人,吉他,垃圾桶,姑娘,总会,意识,旋律,网友,节目,脏话,造型,黄色,难搞,表演,中所,乔杉

2016-11-23 #长篇故事

五条人的夏天 乐队的秋天

五条人的夏天 乐队的秋天

五条人,综艺,乐队,出圈,被淘汰,节目组,老师,群众,大张伟,小樱,杨超,马东,喜闻乐见,农民,大老,热度,节目,表情,行业,行为艺术,在这点上,比赛,表演,七武士,这个夏天,有人说,综艺咖,仁科,武士刀,黑泽明

2018-08-07 #小故事

关于《乐队的夏天》 你不知道的故事

关于《乐队的夏天》 你不知道的故事

大厂,小镇,演播厅,乐队,产业,世纪,华夏,王煜,程雅,节目,需求,园区,外景,标准,生态链,设备,工业化,服务,专业,人才,北京,周边,影视文化,影视制作,房间,机位,硬件,综艺节目,综艺,行业

2008-11-21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