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大78级同学再聚首 共忆40年校园家国时代故事

时间:2016-05-17

花甲之年的他们重返校园,再叙同窗情

提示:本文共有 442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2018年10月5日,对于中山大学中文系78级的学生而言,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花甲之年的他们重返校园,再叙同窗情。而40年前的当日,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78级中文系是他们共同的“名字”。

1977年,锁闭10余年的高考终于恢复,全国570万有志青年怀揣惊喜冲向考场,次年春季和秋季,先后两拨人终圆大学梦,开始了改变命运的角力,他们共同的标志是77级、78级。40年过后,他们已是国家的中流砥柱。为官,他们或主政一方,引领社会发展的航向;为学,他们或著书立传,或开课授徒,传承千年文明,开创时代新学;从商,他们或投资设厂,或兴业兴产,推动着经济腾飞。

10月5日晚,中山大学中文堂,乘着改革开放东风而来的中文系78级学生与老师欢聚一起,谈起当年的逸闻趣事。

中大中文系78级学生与老师举行座谈会欢聚。

黄天骥老师:

78级学生曾世平送的桔子是我从教以来收到的第一份礼物

谈起78级学生,83岁的黄天骥教授笑得像孩子般天真。“78级学生很特别,如果有来世,我愿意跟78级学生做同学。”黄天骥说起这话,兴奋得手舞足蹈。他话音刚落,台下的学生不愿意了,马上纠正说:“不是做我们的同学,而是继续做我们的老师。”

黄天骥教授(左二)分享和78级学生的点滴往事。

虽然没有给78级学生上过课,但黄天骥对于78级学生的了解仍能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他逐一列举78级学生的特点:风雷,是辩论的一把好手,辩论起来能令五洲震荡;少华,曾被人冒名顶替入学,后来得到纠正再入学;东平,曾因过低的体重差点与中大失之交臂,在老师的细心核查下,获得入学机会……

黄天骥教授(右三)谈到78级学生方风雷(左一)时,方风雷抱拳表谢意。

“当年,对于你们来说,是盼着高考,盼着进入大学,而对于我们而言,则是盼着能重返讲坛。”回忆起当年,黄天骥流露出对讲坛的极度热爱。“我给学生讲课,讲到隋唐的时候,我会模仿初唐、盛唐、晚唐的风格来讲,给学生不同年代的不同体验。”黄天骥讲到这,还透露了自己被老师“训话”的事情。原因是他当年模仿初唐的风格,写了一首诗在报纸上发表了,“我当时还比较得意,以为黄海章老师会表扬我,谁知道我是被他骂了一顿,把我叫到他家,连茶也不给我喝一杯”。黄天骥说,他的老师黄海章认为这是曹雪芹的风格,非常不喜欢。“管你是什么教授、博导,反正你是我的学生,我就要管你一辈子。”黄天骥说,这是黄海章老师的原话,同样这句话也适合用在其他老师身上。

“尽管我没教过78级,但相信我给77级上课的时候78级学生会有来旁听。”黄天骥说到这,其他学生马上补充说明,“现在把这叫做蹭课” 。

“当时师生间的感情非常好,我记得风雷有两三次暑假都到我家来串门。”黄天骥话没说完,主持人董上德老师马上插话说,“现在这就叫‘粉你’”。现场一阵笑声。

让黄天骥印象深刻的还有学生曾世平,“在毕业的时候,她给我送来了一袋桔子,大概有两斤吧,那一袋桔子是我从教以来第一次收的礼物” 。

陈培湛老师:

78级学生对知识如饥似渴,图书馆借书排长龙

在不少老师心目中,78级学生有着鲜明的特点。既是时代的幸运儿,也是时代的弄潮儿。在中文系陈培湛老师看来,78级学生对知识的如饥似渴超乎想象。彼时,陈培湛任教的科目是《文学概论》,分析介绍中外文学作品来讲文学理论。当时,学生们几乎都没接触过外国文学作品,大家都很想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陈培湛老师描述了这么一幅场景:大家都拼命地学习,图书馆开馆前已有不少人在排队了,队伍排到小礼堂前还要拐个弯。陈培湛还透露了一个点,当时学生的外语基础都很薄弱,外语分快慢班的标准在于默写16个字母,能全部按顺序默写出来的话,就可以分到快班。“大家都很努力学习外语,在饭堂也经常看到学生在背字母、背单词”。

张维耿老师在78级学生中,首开《修辞学》课程,教学生如何正确规范使用祖国语言。他经常从报刊、墙报、学生作文中收集正反两面的例子,教导学生如何恰如其分地使用修辞,修辞不一定要用华丽的辞藻,不一定非要使用比喻、夸张、借代等手法。一些很平实的平常的语句,如果用得好,恰到好处,也是修辞。张维耿现场示范一个病句的案例:如一则广州的通告,其中有一句话写着:凡违章养狗,又不在限期内整改者,立即捕杀并处以罚款五元。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来引导,张维耿的授课让学生印象深刻。

一日为师,终身为师。金钦俊在与78级学生的恳谈会上,并没有特别地回忆当年的授课,83岁高龄的他面对两鬓斑白的学生,继续谆谆教导:人的一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关键在善于自我排解。“人老不是因为年龄,心态老了,人就真的老了。”

78级学生陈小奇:

大学四年不仅是学知识,更多是积累智慧

恳谈会现场,由78级学生,凤凰卫视美洲台台长曾世平带来了一段视频,该视频是中大学生到美洲台游学实习所拍,反映留学生安全问题。曾世平对中大的学弟学妹点赞,表示将会充分整合资源,给予学弟学妹施展才华的平台。

著名音乐人陈小奇是中大中文系78级的学生。从一个小地方考上中大的他,坦言开始有点不自信:身边的同学有从北京来的,他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我大学四年,没有在一个公开的场合讲过话。”陈小奇自称自己智商、情商均不高,但在78级这个大家庭里,同学之间联系密切,老师仍然能叫出大部分40年前学生的名字,“我想有这么深的情感,这就是爱吧。”

在陈小奇看来,大学四年时间,近1500天里,收获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智慧。“在学校学习只是打好我们的基础,确定将来的方向而已,毕业后我们还会接触新的东西,还需要继续学习。我们毕业36年,没有一个同学放弃继续学习,否则根本跟不上这个时代,稍不小心,就会被这个时代抛弃。”陈小奇称,自己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他笑称,“全班同学都带‘长’的,就我一个‘个体户’。”每次回到中大,他都在想,自己算不算一个合格的学生,毕竟自己毕业后从事的是流行音乐的工作,在学校里玩过音乐,只有歌词是跟中文有沾边。他深情表白:下辈子还要做同学,还要做师生。

厚朴基金总裁方风雷对陈小奇的话深有同感。他应主持人的要求,给学弟学妹们支招如何做决策。中文系的学生是怎么做财经,做金融的?方风雷认为在学校四年,不仅是学知识,更是学习如何做人。做任何事情都会有困难,需要有一个好的心态来克服困难。”人每天都会做各种决策,有好的人文素养,决策会比较简单。“方风雷以一言概之。

在台上发言的中大老师和校友。

78级学生曾鸿海:

做不了参天大树,就做自由摇曳的狗尾巴草

“很紧张,很忐忑,尤其是要回学校见老师。每一次会学校,我都很习惯地坐在最后一排,笑眯眯地欣赏就可以了,这次还特别准备了一个稿子。”78级学生、著名实业家曾鸿海自嘲,40年前,自己还是一个青涩的小伙子,40年过去了,变成了一个谢顶的油腻大叔。“组委会让我讲几句,我刚开始是推辞的,在我们班里我真不算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今天勇敢地登台,我感觉我可以代表那些在校不是学霸,社会上也大器未成的人。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曾鸿海的开场白,迎来了现场阵阵会意的笑声。

在78年入学前,曾鸿海是一名国营农场的印刷工人,当了4年。同班当时入学的时候,有几个同学都出书了,也有不少人发表作品,“我当时连《红楼梦》都没有通读过,记得在大二寒假,我把自己关在宿舍,读《红楼梦》,实在读不下去。”鸿海坦言,尽管如此,但来到学校后,确实很长见识。“老师有教无类,我们也很努力学习。黄天骥老师虽然没有教我们,但我们也跑到77级的班上去蹭课。”

讲到毕业分配的时候,曾鸿海依然记忆犹新。当时,学校给他分配的工作是到最高人民法院。“我原来在印刷厂工作,学了速记,不知为什么,他们把速记跟法院拉上关系了。”曾鸿海以“父母在,不远游”的理由拒绝了,还跑回家乡玩了一个假期。回来后,发现宿舍里除了他自己的蚊帐还挂在那外,所有铺盖都卷走了,后来到系里才知道自己被分配到广东省公安厅。“下午,我就被一辆警车给接走了。”曾鸿海同学的戏剧性的遭遇,让现场师生忍俊不已。此后,从公安厅到侨办、到中外合资企业、到香港中旅,最后下海经商等等,一路走过来,曾鸿海的总结是:不管是否做成马中赤兔,还是人中龙凤,前提都是需要个人努力,做不了参天大树,做一棵自由摇曳的狗尾巴草也是好的。

78级学生何东平:

在工作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正是大学里读过的范本

中文系四年,林林总总加起来学了30多门课。这么多门课的考试中,最让《中国青年报》原总编辑李学谦记忆深刻的是《文学概论》。“不是因为我这门课考得多么好,我这门课考了84分,深感这分数来之不易。”李学谦透露,自己在上《文学概论》时,在学到文学创作方法的时候,跟老师的观点有分歧,由于这一分歧,还在班上掀起一场讨论,老师们也有参加,辩论得很厉害。“当时也有点让老师下不来台,在考试的时候有点忐忑,但是考了84分,还算一个中等偏上的分,我特别感谢当时教学相长的氛围,特别感激老师们对我的肤浅和唐突的包容、宽容,坚定了我坚持勇于探索的勇气。”

“作为学生,我们一辈子都感恩老师对我们的培养。”语言学家,汕头大学原副校长林伦伦称,老师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读三年级的时候,老师问他两年半的时间都读了哪些书。“其实我那几年都是在猫在图书馆、待在宿舍里拼命地读书,啥事都没干。”林伦伦1966年读小学,1974年中学毕业,除了《毛主席语录》背得滚瓜烂熟,什么书都没读过。到了大学进入图书馆,他形容自己“就像一头饿牛放进一个草场一样,猛读书”。当时,老师问他,读书不错,但是也要考虑四年后自己要干什么。当老师知道他想当大学老师后,就引导他要读研,而且要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

“后来,高华年老师做了我的论文指导老师,他教会我两样东西,让我终生受益。”林伦伦称,高华年老师给他批改作业的时候,改到有错别字时,圈一圈就打回,他跟我说,“以后你是要搞语言文字的,你当语言文字的老师还能有错别字吗?”林伦伦称,高老师这一招特别有效,“把我一辈子的职业病给撂下了,一看到错别字就打圈”。此外,由于读研,老师要求读语言学的英文原著,大学分英语快慢班时只懂得ABCXYZ等寥寥数个字母的林伦伦硬是把英语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了。

78级学生、《光明日报》原总编辑何东平认为,中文系从78级学生开始,首次列出必读书目,对学生而言裨益匪浅。何东平认为,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工作结合,才是最幸福的。从大学开始,他就锁定了自己的工作目标,毕业后,进入《光明日报》工作,一直到退休。把学校的知识积累和工作岗位、个人志趣全部连成一条直线。千万不要在读大学的时候,左顾右盼,要认准自己的内心,把自己的兴趣变成工作的动力,把老师给出的阅读书目要毫无折扣的读下来,“我现在想起来,最幸福的时光就是在中山大学四年里,无论是上课还是寒暑假,我都在规定书目里寻觅我所要的东西。事实证明,在工作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正是大学里认真看过的范本,而不是工作中一般涉猎的几本著作”。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大78级同学再聚首 共忆40年校园家国时代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做了5年校招HR 这2个小故事改变了我的职业生涯

做了5年校招HR 这2个小故事改变了我的职业生涯

同学,行业,企业,岗位,时候,工作,信息,同学们,四大,小灶,系统,公司,校园招聘,都会,学生,上线,原因,视角,小伙伴,时间,消息,核心,模型,目标,笔试,社群,简历,过程,问题,销售

2020-08-08 #小故事

历史上第一个文人造园家白居易 爱西湖爱园林

历史上第一个文人造园家白居易 爱西湖爱园林

园林,造园,白居易,文人,君子,太湖,西湖,养竹,比德,宅园,居易,杭州,思想,竹子,自然风景,草木,风景,贤者,长安,美学意义,丁品,丘鲜,丛竹,于斯,于贤,公之心,养心怡,司徒,千钧,宝玉

2013-03-17 #长篇故事

2016年校考真题合集

2016年校考真题合集

考点,故事,影评,电影,题目,关键词,a.,b.,分析,南京,片段,笔试,南昌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编故事,专业,戏文,导演,山西,暨大,评论,王小天,不少于,写一篇,湖南,动机,命题,字数,家庭环境,广西

2020-06-28 #短篇故事

胡歌家暴 秦昊周迅共忆青春 《你好 之华》到底是怎样的故事

胡歌家暴 秦昊周迅共忆青春 《你好 之华》到底是怎样的故事

尹川,张超,青春,影片,胡歌,少年,周迅,剧照,姐姐,妹妹,秦昊,很多人,同学会,剧情,场景,故事,感情,结局,影片中,了情,张子枫,天子,不一样,丈夫,一眨,中学,书名,从小到大,人生,人文

2015-10-26 #故事会

周立波发文炫耀女儿被有255年校龄学校录取 称被感动的热泪盈眶

周立波发文炫耀女儿被有255年校龄学校录取 称被感动的热泪盈眶

周立波,女儿,学校,婚姻,妻子,张洁,胡洁,全美,孩子,父母,网友,高中部,一个叫,正式录取,第一梯队,周玉玲,周佳,立波,超越了,个人,发文,亲生女儿,中国,之劳,人生,前夫,原文,可怜天下父母心,平台,女人

2009-07-10 #故事阅读

藏海计划2015年校考真题集锦 要艺考的童鞋们快来交流借鉴湖南编导吧

藏海计划2015年校考真题集锦 要艺考的童鞋们快来交流借鉴湖南编导吧

论述题,叙事散文,进行分析,华人明星,周繁漪,宁浩,苏格拉底,南京艺术学院,疑似,体系,人物形象,出处,作者,区别,方向,大戏,奠基人,好莱坞,子虚赋,戏文,形象,小说,现代舞,牡丹亭,电影,电视剧,系统,老人与海,西厢记,越少

2020-06-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大新华校友讲述援鄂故事

中大新华校友讲述援鄂故事

校友,武汉,林志远,一线,疫情,中大,母校,医疗队,孩子,新华,工作,王秀,莫思,陈国豪,生命,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护理学专业,护士,教授,毕业生,大新华,杨万,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护理学院,生命守护,同学们,女儿,学子,广东,时刻

2018-10-16 #故事阅读

穿梭时光 共忆名人的童年时代

穿梭时光 共忆名人的童年时代

江苏,出生于,姚明,汗水,江苏南京,叶兆言,钟南山,陈若琳,党中央,家国,为国争光,一生,不变,个人,关系,光辉,初心,智慧,才能,南京人,南通人,原作者,城市,女皇,情怀,文章,新华日报,杰出贡献,来源,篇章

2018-03-24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