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古人的名字为什么都带着数字?有什么意义?长见识了!

时间:2016-05-25

数字代表什么?有什么寓意?早就知道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只觉得古怪,却没有深究

提示:本文共有 17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名字是一堆数字编号。数字代表什么?有什么寓意?

早就知道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只觉得古怪,却没有深究。

朱元璋之所以名“重八”(也就是八八),是因为他出生时,父母年龄合计数是八十八。那一年朱元璋爸爸四十八岁,妈妈四十岁,所以起名重八(八八)。再例如朱元璋的爸爸叫朱五四,大哥朱重四,二哥朱重六,祖父朱初一,曾祖朱四九,高祖朱百六;取这样的名字不是因为朱家是搞数学的,而是因为在元朝,老百姓如果不能上学和当官,就没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也有人说,是元朝蒙古统治者施加的民族歧视与压迫,汉人不准起名。

清末学者俞樾在自己的笔记《春在堂随笔》中有过记载:徐诚庵(也是清代中、后期学者,即徐本立)无意中见到一本《蔡氏家谱》,书已相当古旧,上面有前辈某人写的一行小字“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齿合计为名”。愈樾在笔记中也举出了一些以数字为名的例子。例如明初开国勋臣、开平王常遇春的曾祖父名四三,祖父名重五,父亲名六六。再如同是明朝开国元勋、东瓯王汤和的曾祖父名五一,祖父名六一,父亲名七一。这些例子中的人名都是数字。

由此看来,元代平民不起名字是肯定的了,那么元代之前的宋代呢?

愈樾进一步又考究了宋代平民的情况。他查考了南宋洪迈的《夷坚志》,发现宋代平民多以姓加排行称呼。如:兴国军民熊二,指兴国军(宋代一种行政区划名称)一个姓熊排行老二的平民;鄱阳城民刘十二,姓熊排行十二;黄州城民李十六,其仆崔三,平民李十六已经富裕得雇起仆人崔三了,想必家境不错,却仍旧没有正规的名字。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种以数字为名的习俗一直传续到徐诚庵所在的时代。徐诚庵是清代中、后期人,他发现在绍兴的农村,仍有不少以数字为名者。如丈夫年二十四,妻子年二十二,合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丈夫年二十三,妻子年二十二,合为四十五,生子或为四五,或为五九,因为乘法口诀有五九四十五。如明朝开国元勋常遇春的爷爷常重五、爸爸常六六,朱元璋的发小、开国元勋汤和的爷爷汤六一、爸爸汤七一等。我记得鲁迅的小说《社戏》中就讲到“六一公公”家的豆被孩子们偷了一大捧。小说的背景当然是绍兴的农村,此六一公公的名“六一”,怕也是元代平民起名习俗在绍兴当地的遗存。

还有一种情况比较有意思,即宋、元以至明、清,称人姓第时往往还要在后面加“秀”或“郎”字。康熙时人王应奎的笔记《柳南随笔》:“明初闾里称呼有二等,一曰秀,一曰郎。秀则故家右族,颖出之人,郎则微裔末流,群小之辈。称秀则曰某几秀,称郎则曰某几郎,人自分定,不相逾越。”可见,明代社会,大户人家男子才能用“秀”,卑微小民只能用“郎”,彼此都很自觉,并不乱用。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水浒》中的武大郎了。其实,大郎并不是名字,而是其人排行老大,姓武,在宋代,可以称他作“武大”,如果加上后缀“郎”,就成了“武大郎”。他弟弟武松,邻居们称“武二”的多。武大郎若是自称“武大秀”,怕是要遭人哂笑了。再如,宋江称“宋三郎”。姓第后缀“秀”者,如古人笔记中记载的沈亿六秀,徐宗五秀,金百二秀,黎六九秀等。再如明初南京沈万三,有沈万三秀的叫法。“秀”和“郎”又有着严格的等级差别。

《名公书判清明集》是南宋时几位著名官员的判词汇编,其中好多民事案件当事人的名字也都是数字编号。比如说,有一份判词提到一位复姓闾丘的人,此人娶妻阿张,生了两个女儿和一个男孩,女儿分别叫闾丘四二和闾丘四四,男孩则叫闾丘继祖。后来这位复姓闾丘的人死了,他老婆阿张改嫁给一个姓胡的人,又生下两个女儿,分别叫胡四十和胡五十。再后来,阿张的儿子闾丘继祖长大后,娶妻阿曹,阿曹给他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叫闾丘九十。如果把阿张当成这个家族的始祖,那么这位始祖的后代除了闾丘继祖有正式名称之外,其他后代全用编号做名字。很夸张!

宋元乃至明清,甚至到了民国,普通平民一般不起名字,而只称“姓第”。元朝有法令禁止平民取名,而平民对这种法令并不会存有异议,毕竟老百姓早已经习惯了不起名字。除了“姓第”的称呼,平民往往以父母生他时二人的年龄合计数为名。

所以个人认为用数字取名是古代一种风俗,至少在宋朝就有,元朝人只是沿用了这个风俗,甚至延续到了清末及民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古人的名字为什么都带着数字?有什么意义?长见识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原来端午节并非纪念屈原 纪念的却是他们 真是长见识了

原来端午节并非纪念屈原 纪念的却是他们 真是长见识了

屈原,艾叶,人们,粽子,伍子胥,说法,雄黄,艾虎,中医,习俗,五毒,以身殉国,作用,古人,意义,时间,杀虫,老虎,菖蒲,黄酒,活动,吃粽子,划龙舟,孝女曹娥,这一天,来驱邪,虎形,都会,就有了,事迹

2008-01-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有什麼最常见的寓言写作手法

有什麼最常见的寓言写作手法

寓言,手法,特点,拟人,思想,比喻,道理,小喻,借喻,主题,中体,主人公,主题思想,作者,人类,借古喻今,意义,意思,教育性,故事,故事情节,教训,某类,篇幅,语言,类型,虚构性,领悟到,分类,最常见

2020-08-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有什麼最常见的寓言写作手法

有什麼最常见的寓言写作手法

寓言,手法,特点,拟人,思想,比喻,道理,小喻,借喻,主题,中体,主人公,主题思想,作者,人类,借古喻今,意义,意思,教育性,故事,故事情节,教训,某类,篇幅,语言,类型,虚构性,领悟到,分类,最常见

2020-08-22 #小故事

长见识了 古人握笔原来这么骚气!

长见识了 古人握笔原来这么骚气!

少爷,恶魔,古人,骚气,情敌,这么多,好朋友,韩大,金必多,一大,体毛,人生,别墅,视频,寿衣,女生,怕鬼,性格,男生,牛人,泳池,武术学校,拳击,来头,灰姑娘,美女,经历,知识,记忆,身份

2020-08-27 #故事大全

因这个美女枉死 玉帝创造了“雷公电母” 真是长见识了!

因这个美女枉死 玉帝创造了“雷公电母” 真是长见识了!

雷公,女子,公公婆婆,电母,时候,闪电,世间,丈夫,传说,照明,牙齿,版本,肉汤,老太婆,实在是,年过七旬,雷公电母,这件事情,这个女人,信都,向玉帝,比雷,美女,枉死,一家之言,下身,个人,人物,坏人,儿媳妇

2007-04-23 #长篇故事

女娲和伏羲到底是什么关系?今天算长见识了

女娲和伏羲到底是什么关系?今天算长见识了

伏羲,女娲,兄妹,人类,夫妻,天空,华胥氏,雷泽,神话,世间,世界,关系,再加,合力,性别,女神,建议,时间,生下,灾难,暴雨,洪灾,面容,神话故事,部落,结果,笑话,雷神,黑洞,黑龙

2012-03-24 #经典故事

骡子 马和驴之间的关系竟是这样的?今天算是长见识了

骡子 马和驴之间的关系竟是这样的?今天算是长见识了

骡子,农活,地方,能力强,农业,关系,牲畜,负荷,马骡,谁和谁,还可以,人们,价值,体格,农村,农民,动物,经济,地区,物种,差别,声音,寿命长,特点,用途,血缘关系,身形,问题,驴子,高强度

2019-12-21 #故事大全

长见识了!这些红碱淖传说我从没听过

长见识了!这些红碱淖传说我从没听过

黄羊,水面,湖泊,地斤泽,冰面,湿地,神木县,老人,草地,尔林,杨文庄,海子,一带,兔子,大户人家,大鱼,家族,门扇,卜素,多石,糜子,口述历史,草原上,不吃鱼,一家老小,乱窜,事情,众人,历史,内蒙

2017-09-19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