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胶东半岛的莱阳人 为啥把自己的方言称作“地瓜话”?

时间:2016-05-25

胶辽官话在内部也可以细分为很多小片,比如福山片、文荣片、蓬黄片等等,不过提到它们的共同点的时候,人们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海蛎子味

提示:本文共有 13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虽然隔海相望,但在语言体系上,却被研究者定义为一体,称之为“胶辽官话”。胶辽官话在内部也可以细分为很多小片,比如福山片、文荣片、蓬黄片等等,不过提到它们的共同点的时候,人们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海蛎子味”。在不少语境当中,“海蛎子味”就是胶辽方言的代名词。

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同样位于胶东半岛的莱阳,提到自己的方言的时候,却很少说“海蛎子味”,而是称之以“地瓜话”,这是为什么呢?

(莱阳北乡出产的地瓜)

按照字面的理解,“海蛎子味”主要是受到海洋环境的影响,而“地瓜话”则有内陆乡土环境的意味,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的朋友就会说,“海蛎子味”的地区,是靠海吃海;“地瓜话”的地区,则是靠山吃山。

(莱阳火车站)

诚然,莱阳不是一个海岸线很长的县市,但南部也毕竟靠海,海蛎子、大虾等海鲜也经常能吃的到。如果按照上面的逻辑推论,应该是莱阳北乡的人说“地瓜话”,南乡的人说“海蛎子话”才对,可事实并非如此,大凡莱阳境内,无论东西南北,乡里乡村的人们(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提到自己的方言的时候,都说这是“莱阳地瓜话”,西留、河洛如此,穴坊羊郡亦然。

(穴坊五龙河口出产的蛤喇)

实际上,因为面积比较广阔(主要是南北距离长),莱阳境内的方言也各有不同,所谓的“莱阳话”,只不过是一个统称的概念而已。对于这一点,《莱阳县志》也认为,境内方言多受相邻县市的影响。比如,东部山前店、赤山的口音接近海阳徐家店、发城,东北部河头店、沐浴店的口音接近栖霞蛇窝泊,西北部谭格庄口音近似招远毕郭,西南部穴坊一带,则跟即墨类似。笔者曾听闻一位经常到各乡赶集的朋友说,不同乡镇之间的口音都多少有些差别,说快了的时候,他也不能完全都听明白。

(莱阳城区夜景)

莱阳境内的方言虽然不尽相同,但却并没有哪个地方自立门户,单独称呼自己的方言,而都是统称为“莱阳话”。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莱阳县城的向心力比较强。就地理位置来说,城区位置大致位于莱阳地图的正中间,到南北之间距离相仿,交通也比较方便,有效的起到了文化平衡的作用。尤其是在明清时期,无论出身南乡还是北乡,只要考中功名之后,大多会搬到城区居住,城区文化也被视作莱阳文化的统一代表和风向标。

(莱阳五龙河风光)

在这种背景下,因为莱阳城区距海相对较远,在“海蛎子”和“地瓜”之间,更倾向于“地瓜”。穴坊、羊郡等南部乡镇唯城区马首是瞻,于是虽然靠海但也说“地瓜话”。

关于“地瓜话”这个词有什么具体含义?似乎没有正式的定义和解释,按照民间的说法,因为地瓜长在地底下,是一种土到家的作物;且地瓜属于粗粮中的粗粮,用地瓜来形容方言,就是调侃莱阳话太土的意思。

但芋头和土豆也都是长在地里的作物,为何莱阳人不用这两种,而单单青睐地瓜呢?这或许是由于莱阳人口稠密,老辈生产力有限,众多人口很大程度上都是要靠地瓜养活,因此莱阳人对地瓜带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另外地瓜虽然是粗粮,但粗中带甜,细细咂摸,有一种甘甜的味道,用来形容乡音,也蕴含着一种美美的感觉。

有趣的是,海阳的北部(老北山)地区,在历史上也是老莱阳县的一部分,因此在方言上受莱阳影响也不小,当地人有时也把方言自称为“老北山地瓜话”。但在完全不靠海的栖霞,却基本没有“地瓜话”这个概念。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地瓜话虽然是内陆乡土环境的产物,但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这个称谓,算是莱阳特殊地域文化的一个结晶吧。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胶东半岛的莱阳人 为啥把自己的方言称作“地瓜话”?”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烟台莱阳城北的旌旗山区 是胶东半岛有名的板栗产地

烟台莱阳城北的旌旗山区 是胶东半岛有名的板栗产地

旌旗,莱阳,山区,板栗,板栗树,修撰,留家,县志,大山,山野,老寨,磨石,线路,莱阳人,于格庄,招虎山,林寺山,晓霁,栗蓬,栗子,许家旺,上孙家,向北,向西,山和,照山,都会,烟台,城北,一大

2008-05-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烟台莱阳农村曾流行这样一首顺口溜 内容主要是夸地瓜

烟台莱阳农村曾流行这样一首顺口溜 内容主要是夸地瓜

地瓜,莱阳,顺口溜,莱阳人,农村,内容,叶儿,年代,老人,资料,地瓜叶,来比,那才,小豆腐,全文,东西,不太熟悉,一带,全身,农家,卖钱,北乡,名字,故事,情感,大雅之堂,家常,年纪,意思,方言

2011-03-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百年前胶东半岛的隋姓人联合修谱 都有哪些村庄捐过款?

百年前胶东半岛的隋姓人联合修谱 都有哪些村庄捐过款?

村庄,大钱,隋家,族谱,莱阳,黄县,文登,修撰,万家庄,乐安,后隋村,大村,寿光,海阳,诸城,这几个,头村,曲坊,乳山市,即墨,名称,官庄,宁海,数量,数额,方里,时期,昌邑,栖霞,胶东半岛

2015-10-11 #小故事

烀地瓜 炖芋头 炒茼蒿 深秋里一顿莱阳农家饭的实景

烀地瓜 炖芋头 炒茼蒿 深秋里一顿莱阳农家饭的实景

道菜,农村,莱阳,芋头,地瓜,刀鱼,时间,花菜,农村人,是农村,饮食,农家饭,全景,南瓜,吃法,时令,大锅,外观,大白菜,家常菜,时候,最佳时机,特点,烟台,海鲜,条件,炒鸡蛋,白菜,粉条,茼蒿

2011-08-18 #长篇故事

趣闻:胶东半岛有不少村庄的由来 与“打猎”有关

趣闻:胶东半岛有不少村庄的由来 与“打猎”有关

村庄,胶东半岛,有关,猎户,猎人,老人,莱阳,鹞子,胶莱河,平度,村里,猎鹰,距离,蓬莱,艾山,里路,三兄弟,好的,人们,地名,家村,徐村,招远,故事,栖霞,炮手,由来,芦苇,资料,莱西

2012-04-11 #小故事

组图:青岛平度大黄埠 胶东半岛有名的“西瓜村”

组图:青岛平度大黄埠 胶东半岛有名的“西瓜村”

西瓜,大黄埠,大黄埠村,村庄,胶莱河,产业,国道,四川,大棚,技术,明村镇,朋友,牌子,青岛,逐渐形成,向昌,三合山,向西,胶莱河大桥,这个村,胶东,故事,平度市,北京,一大,东巡,先民,九十年代,主角,代表性

2011-05-06 #长篇故事

唐代的胶东半岛只有两个“上等县” 它们都是谁?

唐代的胶东半岛只有两个“上等县” 它们都是谁?

掖县,级别,登州,县令,蓬莱,胶东半岛,昌阳,卢乡,昌阳县,新唐书,黄县,从七品,区划,人口,半岛,后世,州治,数量,招远,时期,栖霞,牟平,胶东,莱州,范围,蓬莱县,区域内,地理志,明清时期,东莱郡

2010-07-16 #故事大全

唐代的胶东半岛有哪些土著姓氏?看日本僧人的见闻

唐代的胶东半岛有哪些土著姓氏?看日本僧人的见闻

姓氏,胶东,莱阳,赤山,乳山,土著,胶东地区,望海,笔下,胶东半岛,文登,王训,牟城,史料,县志,唐宋,平度,掖县,村庄,牟平,登州,福山,蓬莱,宋村,安香,邵村,名的,胶莱河,一行,一带

2019-08-19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