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脱贫攻坚扶贫故事」青警奉献 做好群众的贴心人

时间:2016-05-26

熟政策重民生,变外行为内行2018年6月,孟庆东被派到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到林东镇水泉沟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

提示:本文共有 244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孟庆东,男,32岁,汉族,中共党员,2013年10月在巴林左旗公安局工作,现任林东镇水泉沟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熟政策重民生,变“外行”为“内行”

2018年6月,孟庆东被派到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到林东镇水泉沟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驻村伊始,扶贫工作对孟庆东来说是一个全新领域,他坚持挤时间抓紧熟悉扶贫政策,了解村情民情。针对扶贫政策宣传力度不够、群众政策知晓率低的实际,孟庆东广泛走访群众,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和想法。每走一户,他都认真倾听村民意见,做好民情笔记,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同时做好扶贫政策宣传,将政策讲细讲透。通过入户走访,既熟悉了村情,又了解民意。他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以自己一举一动、一言一做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础,坚定了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副旗长、公安局局长孙继国到水泉沟村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驻村工作以来,他认真执行上级的各项安排部署,保质保量落实各项扶贫政策。他与村党支部一道制定了水泉沟村三年脱贫计划,及时更新完善了各类扶贫档案。在危房改造工作中,他带领工作队与村“两委”一道逐户排查,对全部住房进行了安全等级鉴定。在动态调整工作中,他耐心细致加强业务指导,使工作人员懂政策、熟业务,能够全面、准确采集各项数据,提高录入系统数据的质量,为测算工作打了下坚实基础。工作时正值农忙季节,多数农户不在家,他就跑到打谷场去采集信息,克服时间紧、工作量大、其他工作同步进行等困难因素,连续多天工作到深夜,确保了整体工作的高质量如期完成。

——扎根一线解民忧,当好群众贴心人

他坚持以身作则,吃住在村、融入群众,始终冲在工作第一线,务实开展工作,努力提高基层工作能力。他与村干部一起组织完成了脱贫攻坚大排查大整治、低保测评、村环境卫生整治、危房排查、房屋安全鉴定、村“两委”换届、两次扶贫动态调整、土地确权、扶贫档案整理等工作任务。

“东子,今天又去哪儿了?”每次下户走访,孟庆东都一路走一路与村头闲坐的百姓家长里短的问候,东子这个称呼也成了老百姓对这个第一书记的昵称。

与村党支部书记顾向萍、村委会主任刘金才研究扶贫工作

村里的孟庆霞患脑梗死,半身行动不便。2019年夏季最热的时候,孟庆东书记入户时发现其行动不便,自述经常上火,他自费买来夏凉垫送去,为老人送去关爱。贫苦户李国琴、李德军由于残疾人,行动不便,孟庆东多方协调在养老院联系到两台轮椅,送去家中。

贫困户许常文的孙子读小学五年级,父母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照看,他一直品学兼优。2019年春节前夕,孟庆东入户走访时发现,其学习用品和衣物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更换,便自掏腰包购买了学习用品、书包和衣服。孩子在日记中写到:这是他今年收到的最好礼物。

——找出路谋发展,当好群众致富的领路人

水泉沟村山高路陡,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发展产业十分困难。为能发展一个产业,孟庆东白天进村走访开展工作,晚上回来梳理群众意见建议,全面了解全村土地、气候和生态等资源条件,提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

入户核实有关脱贫情况

2019年初,他针对水泉沟村整体未脱贫户情况,想出了通过“城中自留地”带动脱贫模式。经过他联系工作单位及朋友,通过租用贫困户家中闲置菜园种菜,以贫困户代种自用等形式,带动未脱贫户实现稳定增收,累计带动未脱贫户3户,合计收入2400元。

贫困户方友河说 :我老伴身体残疾,每年住院和平时用药花费很多钱,孟庆东书记一直帮助我们,协调土地流转,争取各类补贴,帮我调整种植产业结构,使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变;东子坚持住在村里,也驻扎在我们村民的心里,给我们老百姓送温暖,我非常感谢他。

——扶贫先扶智,当好党建工作的指导员

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萎靡。针对困难群众内生动力不足,孟庆东和党支部成员一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制度。他根据村实际情况,协助开展了义务劳动、走访慰问、贫困户精准帮扶等“主题党日”活动,依托党建阵地强化宣传引导,通过以“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精准扶贫不是养懒人”为主题,开展不同形式的政策宣讲和有奖知识竞赛激发内生动力等活动,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入户走访贫困群众

他发挥自己在公安工作的优势,将提高群众安全防范工作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融入到工作中,如何不因被盗被骗返贫成为他入户走访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自身工作实践,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使群众提高了防范意识,及时排查和化解了村民之间出现的矛盾纠纷。

2019年的春天,春耕在即,有两家因耕地分界线产生纠纷,出现激烈的对立,两家人积怨颇深。孟庆东主动联系双方,到村部、到农田多次化解,双方互不让步。为了让双方满意,他特意购买米尺,多次到争议地点,调取村里的土地原始档案,重新测量,经过耐心地工作,双方终于冰释前嫌。

2019年6月份,他通过同学,联系到巴林左旗保健所李主任,开展党建融合助力脱贫攻坚活动,联合保健所支部7人的工作组,到水泉沟村开展健康宣传,并携带仪器为水泉沟村妇女免费体检筛查。

近年来,通过组织党员结对帮扶、典型引领、分片带动等方式,提高了全村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水平,实现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夕阳西下、袅袅炊烟的水泉沟村,在一阵欢乐的鼓乐声中热闹起来,拿着五彩扇子的大娘,踩着节奏、迈着秧歌步一路扭到村部文化活动广场,闲聊的、跳舞的,整个水泉沟村沉浸在幸福的乐曲中。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如今,孟庆东依旧坚守在扶贫第一线,作为脱贫攻坚的排头兵,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脱贫攻坚就像一块“硬骨头”,到了最难啃的阶段,既需要耐心也需要韧劲,因为还有贫穷而起的呐喊和挣扎。如今的他乍一看就是村里人模样,说起了百姓的话,了解了群众疾苦,贴近群众的日子让他感觉到无比踏实和充实,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能够有幸把青春奉献给扶贫事业,这段经历将是他人生中最精彩的一段华章。

来源: 魅力林东镇

编辑:乌伊罕、任静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脱贫攻坚扶贫故事」青警奉献 做好群众的贴心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乌审·脱贫攻坚故事|郝强:为民初心终不改!

乌审·脱贫攻坚故事|郝强:为民初心终不改!

群众,郝强,精准,贫困户,攻坚,扶贫,乌审,问题,工作,全镇,调研,习近平,扶贫办,一身,乌审旗,初心,共产党员,原因,故事,攻坚战,时间,现状,行家里手,贴心人,发展,宣传,生活,同事们,因为他,工作经验

2012-05-22 #故事会

湘潭:脱贫攻坚路上的纪检人故事

湘潭:脱贫攻坚路上的纪检人故事

市纪委,湘潭市,监委,群众,杨征,政策,老赵,攻坚,扶贫,纪检监察干部,纪委,村干部,王沛,实干者,干部,贴心人,资金,卫健,作风,产业,党员干部,包袱,安乐村,基层,情况,湘潭县,督查组,精准,组织,贫困户

2013-08-29 #经典故事

扶贫故事|村民的贴心人——马俊

扶贫故事|村民的贴心人——马俊

马俊,儿子,村民,群众,周凤,赵卫国,马金山,马家,瓜州县,东乡族,民族,工作,扶贫,村民们,梁玉玺,福喜,赵红英,银桃,韦俊,在马,责任编辑,县民政局,县公安局,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一家,干部,个人,办实事,办好事,信息

2012-09-02 #长篇故事

「扶贫故事绘」威宁龙街社区干部“90后”大学生张伟成群众贴心人

「扶贫故事绘」威宁龙街社区干部“90后”大学生张伟成群众贴心人

张伟,社区,王富军,龙街,贫困户,养殖,丁永,群众,发展,两委,串户,全社,贴心人,肥猪,项目,院坝,任龙,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三会一课,党支部,党员干部,党员,公路,农户,劳动力,基础,龙街镇,家乡,孩子

2018-07-24 #经典故事

脱贫故事 | 他 是贫困户的贴心人 更像是群众的亲人

脱贫故事 | 他 是贫困户的贴心人 更像是群众的亲人

王德顺,王德,金银村,红薯,淀粉,便民服务中心,发展,罗登,胡光,德顺,村民,驻村,农户,合作社,情况,本地人,贫困户,群众,蜂蜜,养蜂,攻坚,中来,工作队,尧家,住房,土地,方面,家乡,工作队员,村人

2014-05-31 #故事大全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勤快”的吴书记 村民的“贴心人”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勤快”的吴书记 村民的“贴心人”

吴宝,村里,吴书记,东新村,马祥,村民,贫困户,扶贫,土豆,李文富,五保户,妻子,老人,第一书记,公益,庭院经济,班子,老百姓,记者,扶贫政策,多云,东新,刘志明,刘志,李文,村路,洪亮,茂盛,赵树凯,陈国

2007-01-26 #小故事

广西举办脱贫攻坚专场文艺演出讴歌扶贫精神

广西举办脱贫攻坚专场文艺演出讴歌扶贫精神

扶贫,干部,小品,广西,故事,人民,群众,精神,第一线,领域,展现了,扶贫攻坚,第一书记,小康路,剧目,作风,决心,勤劳致富,家人,干部群众,文化厅,懒汉,情谊,艺术,攻坚,胜利,人民群众,心为民,无私奉献,刘创

2016-05-17 #故事大全

扶贫干部曹辉发:真帮实扶成为贫困户的贴心人 (中篇)

扶贫干部曹辉发:真帮实扶成为贫困户的贴心人 (中篇)

曹辉,郭贵,贫困户,扶贫,孙英,东北网,同江市,姑姑,日记,村里,记者,女儿,向阳镇,屋子,新兴村,档案,父母,基本情况,王艳,郭丽,工作人员,稽查员,向家,管理站,第一时间,运输公司,道路运输,干部,妻子,同江

2019-01-14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