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俗语“此地无银三百两” 下一句你知道吗 其实更值得回味

时间:2016-06-01

古人引经据典,娓娓道来,让那些曲高和寡的哲理通俗易懂,久而久之就有了俗语文化

提示:本文共有 123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四书五经到诗词歌赋,从国学经典到民间曲艺,无一不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和智慧的结晶。古人引经据典,娓娓道来,让那些曲高和寡的哲理通俗易懂,久而久之就有了俗语文化。

俗语,我们现在又称老话或者民间谚语,俗语看似简陋粗糙,但却有着很深的智慧内涵。俗语文化蔚为大观,大多数都是老祖宗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留下来的为人处世的宝典,也有的是根据历史的故事而提炼归纳的,引人深思的智慧之言。

有些时候我们只知道诗词或者俗语的上半句,对其是非常的熟悉,但是却不知道下一句,或是只知道下一句,上一句写的什么却鲜为人知。比如唐代诗人曹松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大家都很熟悉,但是上一句“凭君莫话封侯事”也是精华所在,再比如清代黄景仁的“百无一用是书生”,上一句“十有九人堪白眼”却道尽了辛酸。

我们今天说的这句俗语老话,就是与此有关。“此地无银三百两”大家都耳熟能详,意思就是想把事情有所隐瞒,结果欲盖弥彰,反而暴露。其实这句话是有一个出处的,而且下一句同样是经典所在,让人读后忍俊不禁,小编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解读一下这句话背后的历史故事。

在古时候有一个人名字叫张三,他费了好大的劲,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慢慢攒够了三百两银子。三百两银子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也算是发了一笔小财,心里自然是十分的高兴。有了这么多银子,自然就担心小偷。张三一开始想的是放在钱庄里,但是又担心不稳妥,于是就找来一个大箱子,他把三百两银子全部都装入了大箱子之中,再把箱子用钉子封上,还上了一把锁。

经过一阵子忙活后,张三还是不放心,于是就把箱子埋在了屋后的地下。他怕有的人无意中挖到这笔财富,就想到了一个自认为“聪明”的办法,他在一张纸上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贴在了墙角边,这才安心地回屋睡觉去了。

他的这一阵忙活,全被隔壁的王二看在眼里,等到张三睡觉的时候,王二翻墙而入前来寻宝。此时已经是半夜三更,按道理来说找这三百两银子是很难找到的。但好在王二看到了那张纸条,上面是赫然七个大字“此地无银三百两”,一下子就给他提供了线索。

王二于是寻来铁锹,把土挖开,下面果然是一个大箱子,他把箱子打开后,把里面的银子全部偷走了。刚要离开,转念又一想这样离去不是十分的稳妥,于是他为了不让张三知道,也写了一个纸条:“隔壁王二不曾偷”,并贴在了墙上,这才转身离去,这便是这句老话的下半句。

第二天一早,张三到屋后查看银子,发现空地上只有一个被打开的箱子,再一瞧里面的银子全都不见了,这才恍然大悟,马上去官府报官。

不得不说,张三和王二绝对算两位“奇人”,一个提供银两线索,一个主动揭发自己,实在是蠢得有些离谱。“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后来就比喻由于做了某些蠢事想隐瞒真相,最后由于自己画蛇添足,反而暴露了。这句话和成语“不打自招”很像,这则故事也被民间广为流传。

今日话题:你知道“一日夫妻百日恩”的下一句话是什么吗?欢迎在下方留言交流,我们一起学习和探讨。

文 | 国学大观园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国学大观园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俗语“此地无银三百两” 下一句你知道吗 其实更值得回味”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俗语“此地无银三百两” 下一句更值得回味 却很少人知道

俗语“此地无银三百两” 下一句更值得回味 却很少人知道

张三,俗语,银子,此地无银三百两,回味,更值得,意思,却很少,明明知道,欲盖弥彰,都会,暴露了,中华文化,人民,事情,举动,习惯,人头,人们,人性,人家,作用,典故,办法,动作,趣事,成语,墙角,字条,影子

2010-01-18 #小故事

“此地无银三百两”谁都知道 但它的下一句你知道吗

“此地无银三百两”谁都知道 但它的下一句你知道吗

张三,此地无银三百两,歇后语,箱子,在那,中生,中都,事情,举动,劲儿,会扣,偷去,办法,坑里,意思,奇人,小说,故事,挖走,木棍,电视剧,比喻,狗血,电影,结果,祖先,纸条,邻居,银行,钱庄

2019-03-24 #长篇故事

农村俗语:“立夏吃一蛋 力气长一万” 关于立夏的俗语你知道吗

农村俗语:“立夏吃一蛋 力气长一万” 关于立夏的俗语你知道吗

俗语,农村,人们,力气,庄稼,吃鸡,害虫,早稻,收入,文化,营养,你知道吗,告诉人们,如果在,那也是,天之,就意味着,青山,习俗,乙方,依据,农民,动物,叫声,气温,时候,好处,孩子,实际,情况

2016-09-02 #小故事

俗语:“冬至大如年” 你知道冬至吃“捏冻耳朵”习俗的由来吗?

俗语:“冬至大如年” 你知道冬至吃“捏冻耳朵”习俗的由来吗?

耳朵,张仲景,习俗,饺子,范增,项羽,你知道,亚父,老百姓,医圣张仲景,农村,二十四节气,民俗,时候,由来,老祖宗,老人,美食,老家,节日,面皮,馅儿,意思是,亚于,南阳,能为良,大家好,古今,俗语,中华文明

2015-09-05 #故事会

俗语“此地无银三百两” 下半句是什么?搞笑背后值得人深思!

俗语“此地无银三百两” 下半句是什么?搞笑背后值得人深思!

俗语,张三,此地无银三百两,银子,故事,文化,时候,来源,三百两银,才明,白原,人和,离开了,主旨,为人处世,人们,传说,大部分,准则,匣子,办法,历史,后院,夜色,大悟,思想,感觉,挖走,方法,智慧

2017-07-15 #长篇故事

俗语“老牛吃嫩草” 它还有下一句?你知道是什么吗?

俗语“老牛吃嫩草” 它还有下一句?你知道是什么吗?

俗语,老牛吃嫩草,吃鸡,长老,体力,农耕社会,农耕,农民,劳动力,功能,古人,味道,地位,水平,时候,牙齿,经验,变化,一直都,为了让,却不知,嚼不动,听说过,生活中,我国古代,很重要,对生活,很多人,非常熟悉,非常关注

2016-05-24 #经典故事

农村俗语“此地无银三百两” 下半句是精华 可惜很少人知道!

农村俗语“此地无银三百两” 下半句是精华 可惜很少人知道!

俗语,农村,此地无银三百两,张三,后半句,地方,牌子,钱财,都会,三农,精华,爷爷,老王,生活,耕作,如何看待,很多人,有时会,给我们,心安理得,巴巴,单平,在农村,也是村,借问酒家,大家好,写下了,回家了,余辉,井水

2017-03-28 #经典故事

俗语:“此地无银三百两” 后面还有一句 讥笑之余也应该自省!

俗语:“此地无银三百两” 后面还有一句 讥笑之余也应该自省!

俗语,张三,银子,纸条,人们,故事,道理,举动,傻事,时候,来源,此地无银三百两,人自己,我国,上口,做法,办法,凶手,动作,名言,口耳,大部分,坛子,大树,夜色,客观,对方,广大群众,感悟到,想法

2009-01-03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