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三年级下册三疑三探教学案语文

时间:2016-06-05

自编成语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772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6 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课(4 分钟) 二、设疑自探(10 分钟) 自探提示: 1、初读感知课文,圈出本课生字,并标出易错字,读通句子。 2、 说说每一段所写的容。 3、 说说课文的主要容。 三、解疑合探(15 分钟) 1、围绕自探提示,先在小组合探,重点探究本组需要展示或评价的问题。 2、按分工进行全班展示和评价。 四、质疑再探(2 分钟) 1、给学生半分钟的反思回味时间,然后再让学生质疑。 五、运用拓展:(9 分钟) 1、 列出形近字并组词。 2、 找出多音字并组词,积累本课词语。 3、 说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4、 说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六、作业: 《燕子》第 2 2 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体会燕子的活泼机灵和春天的生机勃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特点。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容,导入新课。(1 分钟) : 二、设疑自探:(15 分钟) 默读课文,体会燕子有什么特点以及春天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句子或字词。 自探提示:燕子的外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的这些特点? 1、 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展示春之美的?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2、 课文是怎样描写燕子飞行的?你能体会到什么?用一个字来概括燕子飞行的特点? 3、 1)辨析“几痕”和“几根” 2)为什么说“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停 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3)理解“春天的赞歌” ,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三、解疑合探:(20 分钟) 1、围绕自探提示,先在小组合探,重点探究本组需要展示或评价的问题。 2、按分工进行全班展示和评价。 四、质疑再探(2 分钟) 1、给学生半分钟的反思回味时间,然后再让学生质疑。 五、学科班长做总结(2 分钟) 六、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在笔记本上。 3、积累描写燕子的诗句。 《燕子》第 3 3 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学会由近及远的细致观察的方法,以及拟人、打比方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自探提示: 1、回顾《燕子》一课,第一自然段是从近处观察燕子的,第三、四自然段是从远处观察燕子的。 2、运用拟人和打比方的手法,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品读体会。 一、拟人句 1、“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 2、 例句:1)花儿在风中笑完了腰。 2)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3)绿油油的小草被风吹弯了腰。 4)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吨。 5)天空中的星星眼睛一眨一眨的。 6)春天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我们身边。 3、学生口头表述 二、打比方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1、 什么是打比方?打比方就是比喻,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来比作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2、 如何写好比喻句呢?1)要用非常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人们不熟悉的事物。2)比喻要贴切。比喻的两种事物之间必须是根本不同的,但必须有某种相似之处。 3、 例句:1)在这条路应该伸延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树,他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2)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起来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3)有的往篮子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4、学生口头表述 三、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一种事物。 1、写作要求:1)运用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观察一种事物。 2)选一个特定的场景。 3)恰当运用拟人或比喻的手法。 2、学生练写。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 4 个生字,会写 7 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 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法学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咏柳》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师 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 (指名背诵) 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熹一起走进迷人的春天,看看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先学习《咏柳》 自探提示: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quot;咏、绦 quot;。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 “妆” “裁” 。 3、断句朗读。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5、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解疑合探: 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 quot;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枝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枝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 全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 为什么这么比喻? 四、质疑再探: 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 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 带!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 来的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四、背诵古诗。 五、作业。 板书设计: 咏柳 碧玉妆成 绿丝绦 写实 谁裁出 赞美春天 想象 春风似剪刀 第二课时《春日》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春日》,设疑自探: 自探提示: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 “泗” “滨” 3、句子断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4、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5、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解疑合探: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 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四、质疑再探: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 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 景象以后。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 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五、背诵古诗。 六、作业。 1、背诵古诗。 2、收集诗歌。 板书设计: 春日 感性:寻芳——泗水滨 光景——一时新 喜悦 渴望 理性: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燕子专列》第 1 1 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容。 4、理解课文的主要容。 教学重点:目标 1、2、3 教学难点:目标 4 教学过程: 一、导课(4 分钟) 二、设疑自探(10 分钟) 自探提示: 1、初读感知课文,圈出本课生字,并标出易错字,读通句子。 2、 说说每一段所写的容。 3、 说说课文的主要容。 三、解疑合探(15 分钟) 1、围绕自探提示,先在小组合探,重点探究本组需要展示或评价的问题。 2、按分工进行全班展示和评价。 四、质疑再探(2 分钟) 1、给学生半分钟的反思回味时间,然后再让学生质疑。 五、运用拓展:(9 分钟) 5、 列出形近字并组词。 6、 找出多音字并组词,积累本课词语。 7、 说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舒适,麻烦,疲劳,非常, 8、 说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漂亮,特殊,长途,温暖 六、作业:学生仔细读课文,感受到人们对燕子的关爱 第一课时 一、审题质疑 师:同学们至今我们都学习了哪些与燕子有关的课文呢?(学生回顾交流:1.燕子 2.咏柳)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篇有关燕子的课文(课件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结合自己的预习讨论明确(专列:专门准备的列车,这里指专门为燕子准备的列车) 二、设疑自探 交流字词 (一)词语: 欧洲 瑞士 启程 特殊 骤降 长途跋涉 濒临 覆盖 车厢 (二)生字: 欧 瑞 启 骤 跋 洲 殊 厢 覆 濒 涉 (三)书写词语: 欧洲 瑞士 启程 特殊 骤降 长途跋涉 舒适 疲劳 政府 踏着 救护 载着 2.整体感知课文,归纳主要容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主要容,及中心思想。 (2) 学生汇报练习说主要容。 三. . 解疑合探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主要容,及中心思想。 课文讲了,有一年春天蒸欧洲瑞士气温骤降,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经过这里面临死亡,瑞士政府呼吁人们寻找求助燕子的故事。这个故事表达了人类对鸟类的博大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 2.课文哪些地方能够让你体会到人们对燕子的关爱,对鸟类的博大爱心呢?请你自读课文,把相应的句子用“——”画出来,读一读说一说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了人们的爱心。 (1) 学生自主阅读。 (2) 老师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第一自然段 “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 1.“漂亮舒适” :舒适:就是舒服的意思。这个词语写出了列车不但好看而且还很舒服。 空调列车:看出了这列列车还可以进行气温的调节。 人们为燕子准备了这么好的列车,看出人们对燕子非常的重视,非常的喜爱。 (师所以在读的时候要把这几个词语突显出来。) 2.“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通过“站满了人”看出人们都来了,大家对燕子非常的关心。 3.这里把燕子当成了客人,当成了自己的朋友,看出对燕子的关爱。 (教师组织学生朗读这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师:可以引导课文中的问题泡泡,引导学生讨论明确因为政府部门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去做。正常来说不会管这些事情 。但是这里却由政府出面决定这件事情,并且利用了先进的电子技术“政府、广播”从中看出政府对燕子也很重视。 第三自然段:“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把它们送到火车站。” 师:是呀,课文抓住了政府的决定来突显出人们对于燕子的关爱。 这里的“呼吁”是什么意思?(呼吁是向个人或社会申述,请求援助或主持公道。) 师:“呼吁”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语:号召。 师:同学们找的真准确,找到了政府的作为,还有吗?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以下词语理解: 1.“纷纷”看出参与行动的人非常的多。 2.当时的天气非常寒冷,雪也非常的大,就连山路都被冻得坚硬,可能已经冻上了很的的冰,而“冒着” “顶着” “踏着”这三个动作词语,看出了人们不怕严寒,以极大的热情来参与求助活动。 3.“四处”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到处,从中看出人们寻找的围是非常的广的。 从这些词语看出人们非常地关心小燕子,为了求助燕子,不怕严寒风雪,从中能够看出人们燕子的爱。 师:如果去掉这些环境描写的词语,你感觉如何?(学生讨论,明确:环境描写是为了突显出人们求助燕子过程中的那种艰辛。更能表达人们对于燕子的关爱,已经顾不上自己的寒冷全心都在救助燕子的活动中。) (学生交流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完整的进行表述。再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要读出当时寻找时的不易。) 师:还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人类对鸟类的爱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一、设疑自探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燕子面临死亡的危险,在政府的呼吁下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来看一看人们是如何求助燕子的。 1.学习第4自然段。 体会环境描写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 所有的人都出来救助燕子了,课文重点抓住了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来写。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自然段,看看她是如何求助的吧,看看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2.体会人物外貌描写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二、解疑合探 (一)解决第一个问题。 所有的人都出来救助燕子了,课文重点抓住了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来写。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自然段,看看她是如何求助的吧,看看从中能体会到什 么。 1、“皑皑白雪” :形容雪非常的大,非常的白。 2、“覆盖” :说明雪非常的大,已经把所有的地面都盖住了。 (教师出示课件情境图,帮助学生全运会雪的大。) 3、“山间岩缝” :在山上的岩石缝里,结合当时满地白雪,可以看出当时的山路特别的不好走,非常滑非常的危险。 师:这一段明明要写贝蒂救助燕子的过程为什么要写当时的环境呢?(明确这样写更能显示出当时环境的险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贝蒂还来救助燕子,结合我们自己,作为孩子的我们这样的日子里都是在温暖的家里,可是这个小姑娘却出来救助燕子,更能显示出人们对燕子 的爱。) (二)解决第二个问题 小姑娘当时什么样子?(学生阅读找出相应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当时天气非常冷,手脸都冻得通红,但是就是这样,小姑娘仍然坚持救助燕子,她自己就救助了十几只,从这看出姑娘非常的关心燕子。) 师:在众多的人物中,作者为什么单独选择了小姑娘贝蒂呢? 学生讨论明确,小姑娘年龄很小,选择她进行描写能够更突显出所有的人民出来救助燕子的那种爱心。 三、质疑再探 1.看了贝蒂的做法,你有什么想法,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呢?你想对贝蒂说些什么? (1) 学生自主练习说。 (2)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3) 学生课下完成这次小练笔。 2.引导学生自主解疑。 请学生各抒已见,师适当表扬鼓励。 四、运用拓展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启发? 2.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练习,教师巡视,再出示练习题,学生改正错题后交流反馈。 教师总结:鸟类也是我们地球的一份子,我们应该爱护鸟类,和它们做朋友。 第一课时 一、审题质疑 师:同学们至今我们都学习了哪些与燕子有关的课文呢?(学生回顾交流:1.燕子 2.咏柳)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篇有关燕子的课文(课件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结合自己的预习讨论明确(专列:专门准备的列车,这里指专门为燕子准备的列车) 二、设疑自探 交流字词 (一)词语: 欧洲 瑞士 启程 特殊 骤降 长途跋涉 濒临 覆盖 车厢 (二)生字: 欧 瑞 启 骤 跋 洲 殊 厢 覆 濒 涉 (三)书写词语: 欧洲 瑞士 启程 特殊 骤降 长途跋涉 舒适 疲劳 政府 踏着 救护 载着 2.整体感知课文,归纳主要容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主要容,及中心思想。 (4) 学生汇报练习说主要容。 三. . 解疑合探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主要容,及中心思想。 课文讲了,有一年春天蒸欧洲瑞士气温骤降,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经过这里面临死亡,瑞士政府呼吁人们寻找求助燕子的故事。这个故事表达了人类对鸟类的博大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 2.课文哪些地方能够让你体会到人们对燕子的关爱,对鸟类的博大爱心呢?请你自读课文,把相应的句子用“——”画出来,读一读说一说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了人们的爱心。 (3) 学生自主阅读。 (4) 老师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第一自然段 “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 1.“漂亮舒适” :舒适:就是舒服的意思。这个词语写出了列车不但好看而且还很舒服。 空调列车:看出了这列列车还可以进行气温的调节。 人们为燕子准备了这么好的列车,看出人们对燕子非常的重视,非常的喜爱。 (师所以在读的时候要把这几个词语突显出来。) 2.“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通过“站满了人”看出人们都来了,大家对燕子非常的关心。 3.这里把燕子当成了客人,当成了自己的朋友,看出对燕子的关爱。 (教师组织学生朗读这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师:可以引导课文中的问题泡泡,引导学生讨论明确因为政府部门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去做。正常来说不会管这些事情 。但是这里却由政府出面决定这件事情,并且利用了先进的电子技术“政府、广播”从中看出政府对燕子也很重视。 第三自然段:“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把它们送到火车站。” 师:是呀,课文抓住了政府的决定来突显出人们对于燕子的关爱。 这里的“呼吁”是什么意思?(呼吁是向个人或社会申述,请求援助或主持公道。) 师:“呼吁”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语:号召。 师:同学们找的真准确,找到了政府的作为,还有吗?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以下词语理解: 1.“纷纷”看出参与行动的人非常的多。 2.当时的天气非常寒冷,雪也非常的大,就连山路都被冻得坚硬,可能已经冻上了很的的冰,而“冒着” “顶着” “踏着”这三个动作词语,看出了人们不怕严寒,以极大的热情来参与求助活动。 3.“四处”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到处,从中看出人们寻找的围是非常的广的。 从这些词语看出人们非常地关心小燕子,为了求助燕子,不怕严寒风雪,从中能够看出人们燕子的爱。 师:如果去掉这些环境描写的词语,你感觉如何?(学生讨论,明确:环境描写是为了突显出人们求助燕子过程中的那种艰辛。更能表达人们对于燕子的关爱,已经顾不上自己的寒冷全心都在救助燕子的活动中。) (学生交流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完整的进行表述。再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要读出当时寻找时的不易。) 师:还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人类对鸟类的爱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一、设疑自探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燕子面临死亡的危险,在政府的呼吁下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来看一看人们是如何求助燕子的。 1.学习第4自然段。 体会环境描写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 所有的人都出来救助燕子了,课文重点抓住了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来写。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自然段,看看她是如何求助的吧,看看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2.体会人物外貌描写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二、解疑合探 (一)解决第一个问题。 所有的人都出来救助燕子了,课文重点抓住了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来写。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自然段,看看她是如何求助的吧,看看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1、“皑皑白雪” :形容雪非常的大,非常的白。 2、“覆盖” :说明雪非常的大,已经把所有的地面都盖住了。 (教师出示课件情境图,帮助学生全运会雪的大。) 3、“山间岩缝” :在山上的岩石缝里,结合当时满地白雪,可以看出当时的山路特别的不好走,非常滑非常的危险。 师:这一段明明要写贝蒂救助燕子的过程为什么要写当时的环境呢?(明确这样写更能显示出当时环境的险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贝蒂还来救助燕子,结合我们自己,作为孩子的我们这样的日子里都是在温暖的家里,可是这个小姑娘却出来救助燕子,更能显示出人们对燕子 的爱。) (二)解决第二个问题 小姑娘当时什么样子?(学生阅读找出相应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当时天气非常冷,手脸都冻得通红,但是就是这样,小姑娘仍然坚持救助燕子,她自己就救助了十几只,从这看出姑娘非常的关心燕子。) 师:在众多的人物中,作者为什么单独选择了小姑娘贝蒂呢? 学生讨论明确,小姑娘年龄很小,选择她进行描写能够更突显出所有的人民出来救助燕子的那种爱心。 三、质疑再探 1.看了贝蒂的做法,你有什么想法,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呢?你想对贝蒂说些什么? (4) 学生自主练习说。 (5)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6) 学生课下完成这次小练笔。 2.引导学生自主解疑。 请学生各抒已见,师适当表扬鼓励。 四、运用拓展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启发? 2.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练习,教师巡视,再出示练习题,学生改正错题后交流反馈。 教师总结:鸟类也是我们地球的一份子,我们应该爱护鸟类,和它们做朋友。 9 9 寓言两则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则寓言故事,一个是《亡羊补牢》,一个是《南辕北辙》。《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个养羊的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劝他修羊圈、堵窟窿,他却没有听;第二天他有丢了羊,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于是赶快动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是,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南辕北辙》讲的是一个想到南方去,而他所走的路却朝向北方。别人提醒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也就是:“背道而驰”的意思。含有讽刺、批评的意味。 这两则寓言容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教学中要在学生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故事主要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这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寓言讲述的故事,并能够表达寓意。知道寓言常常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道理的特点。 2.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这则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3.懂得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4.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只有选择了正确的方向才会成功。 教学重点 了解寓言的主要容,体会寓意。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首次备课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了解单元主题,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单元主题: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学习目标:从故事中受到哪些启发。 2.交流回顾阅读过的寓言故事。导入新课。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交流字词 1.我会读 羊圈 窟窿 叼走 灰狼 劝说 窟 窿 叼 狼 劝 2.我会写: 寓 则 窟 窿 狼 叼 街 劝 悔 3.读文归纳主要容 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劝他修羊圈、堵窟窿,他不有听从劝告;第二天又丢了羊,才后悔没听街坊的劝告,动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从此再也没有丢过羊的故事。 三、理解感悟感情朗读 理解重点词句,感悟寓意 (1)理解亡羊补牢 (2)理解养羊人看待问题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赤。” (3)理解寓意 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的道理 四、巩固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kū lonɡ yù yán huī lánɡ diāo zǒu jiē fɑnɡ quàn ɡào hòu huǐ 二、语文自主 P16 自主演练一、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亡羊补牢》,你能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吗?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一则新的语言故事《南辕北辙》。 2.通过预习,交流一下题目的意思(一个人想去南面,他的车却往北边走) 3.看到课题你想说什么? 4.理解意思: 辕: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 辙:车轮压出的痕迹。 预设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这则寓言有怎样的寓意? 3.联系生活、学习的实际谈谈的的收获。 二、解疑合探 (一)汇报第一个问题 1.自由读课文:这个人为什么要往北边走?有哪些理由? 马跑得快、车夫是好把式、盘缠多 2.对于他的这些理由,他的朋友是怎么说的? 抓住“硬要”可以看出这个人怎样? 抓住“…越…越…越…越…越…”你从中又有什么体会? (二)汇报第二个问题 如果你遇见了这个人,想对他说些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理解寓言故事的意思, 让学生表演,体会人物说话的心理。 (三)汇报第三个问题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人吗? 三、质疑再探 1.想一想,课前提出的两个问题弄明白了吗? 2.快速阅读课文,看还有没有其它的疑问?引导学生自主解疑。 四、运用拓展 (1)自编题:你想给自己设计一份什么作业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容?引导学生自编题。 (自编题建议:希望同学们可以从语言积累、写法运用、字词巩固等方面设计自测题) (2)组织学生自我解答或相互解答。教师查看学情,收集典型测试题。 (3)在班级交流典型测试题,引导学生评价。 3.老师补充习题:教师结合年段教学目标及课文的教学目标,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0 、惊弓之鸟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赢,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了。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容,从更赢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 5 个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容。 3.初步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教学重点 识字阅读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过 程 首次备课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审题质疑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两则寓言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成语故事《惊弓之鸟》。 预设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不认识的字词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能手 本事 孤单失群 悲惨 愈合 拼命 二)检查初读情况 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其 他学生认真倾听,及时纠错。 三 、解疑合探 1.用一句比较简练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容。 2.引导学生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交流讨论思考题。 四、熟读课文,初步感悟 1.熟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遍。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温故导入 2.归纳梳理 学好这一课,我们应该重点探究哪些问题? 预设 1.更羸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2.你从这个成语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上面的问题,画出有关的语句,并在你感受深的地方做上批注。 教师巡视指点,掌握学情留足时间,要特别关注学困生。 二、解疑合探 (一)汇报第一个问题 (1)抓住“有名、能手”理解 (2)观察仔细:他和魏王去郊外打猎的时候,看到了“一只、慢慢地”听到了边飞边鸣 这时候更羸会想到什么? (3)自信:和魏王的对话 这时,更羸对魏王说了什么? 说这话时他能是什么样的语气呢?(胸有成竹) 魏王听了他的话是什么反应?(魏王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请你读出魏王的那种疑问和不解。 (4)善于观察,仔细推理 课文最后一段 a、 看看这一自然段更羸说了几句话? b、 、用“﹏﹏”划出重点的词句。 c、、其中哪些是更羸看到的和听到的? d、 读第二句,你发现了什么? “大雁飞得慢,因( );叫得悲惨,因为( )。” e、 说说哪些是观察到的,哪些是经过分析得出的? f、 更羸又是怎样进一步分析的呢? 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他看得认真,听得仔细,并且能够把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思考,这种正确的思维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一)、解决第二个问题。 1)、回归整体,学习了本课,你知道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吗? 2)、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交流,学生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同时学生结合更羸的分析以及自己的理解说明。 三、质疑再探 1.快速阅读课文,想一想刚才提出的问题自己弄明白了吗? 2.学了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疑问? 四、运用拓展 1.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出一两道测试题考考同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命题的全面性、开放性和灵活性。 3.教师梳理有价值的自测题,在班级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1. 画桃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作者先略写父亲教导我画画要实事求是,接着具体地叙述把桃画成五角星的事,最后写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描写,突出老师对“我们”循循善诱的教育,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结果的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 、“不要……要……”说话。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2.通过理解教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培养学生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3.通过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教学重点 联系全文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首次备课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审题质疑 (出示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桃有关。(板书:画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书:画桃) 预设 (1)谁画桃? (2)怎样画桃? (3)画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桃这件事?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明确学习要求 2.交流预习 1)、指读生字词。 叮嘱 前排 靠近 一幅 审视 严肃 半晌 熟悉 和颜悦色 教诲 2)、认读生字: 叮嘱:再三嘱咐 审视:仔细看 严肃:(神情、气氛等)使人感到敬畏。 半晌:半天。 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反义词:疾言厉色 教诲:教训,教导,近义词:教育。 3)、指读课文。归纳主要容: 3.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在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画桃,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桃化成了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三、熟读课文,初步感悟 1.熟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把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温故导入,梳理问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画桃》,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回顾主要容。 2.找出文中总结性的段落,针对这一段你有哪些疑问? (1)父亲和老师教诲我的话分别是什么? (2)他们的话哪里相似? (3)问什么说他们的教诲使我受益一生? 3.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并仿照文中的批注把自己的体会及时批注在旁边。 4.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点拨。 二、解疑合探 (一)同桌交流:与你的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要互相倾听、纠正、补充。 (二)班级汇报 汇报第一个问题。 你是怎样理解老师的这段话的呢? 1)、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就不一样。 2、同一事物当别人的看法和做法都与自己不一样的时候,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去想。 3、再次强调画画的时候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交流第二个问题。 在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中,同学们和老师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一找,说一说,从中能够体会到什么? (1)学生自学找到相应的句子,用自己的话练习说。 (2)学生交流讨论: 同学——哈哈大笑——嘻嘻的笑——吞吞吐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老师——审视——询问——严肃——和颜悦色 交流第三个问题 父亲和老师所讲的画画上的事。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么做?(板书要……不要,是……就) 谁能用“要……不要”说一句话? 三、质疑再探 1.学生再读课文,照着书上的样子学一学,你也能提出问题,旁批在右边吗? 2.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四、运用拓展 1. 同学们,通过品读课文,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师可引导从以下几方面谈) (1)、从文本容上谈 (2)、从写法上谈 (3)、从情感的陶冶上谈 2.学了这篇课文,请你设计几道测试题,测试自己或同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材分析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看谁骆驼画得多,小徒弟的画面上虽然只有两只骆驼,他给我们留下了空白,也许那只骆驼的后面还跟着无数只骆驼,这是以少代多,是无限的。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从而教育学生要爱动脑筋,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既然这是需要创新思维的一堂课,那么按照平时的方法分析理解就不能把这篇课文的主旨表达出来。有创新的导入以及设计才会引领者学生真正地进入课堂的学习中去。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的主要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够得到画师的称赞。 2.结合生活实际,和学过的课文,通过讨论懂得做事,思考问题要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 3.通过课文的学习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的意思,知道小徒弟是如何画出很多只骆驼的理解画师的话, 2.懂得遇事要勤思考,多动脑的,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首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篇与绘画有关的课文,看看这篇课文有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从中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学生自主质疑,教师归纳整理。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三个徒弟分别是怎样画的? 3)画师为什么要表扬小徒弟?(因为小徒弟的构思非常的巧妙,他只用两只骆驼,给人一种无限的现象空间,不知道这条山路上会有多少骆驼。) 4) 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解疑合探 (一)汇报第一个问题。 从前,有一位画师让他的三个弟子在一纸上画出尽可能多的骆驼,在看了他们的画之后画师称赞了小徒弟的故事。 (二)汇报第二个问题。 生都能找到相应的段落,出示句子,指名朗读。 (三)汇报第三个问题 师:为什么只有小徒弟能得到师傅的称赞?从全文中找找。 生:因为小徒弟画廊连绵起伏的山,骆驼隐隐约约的。 生:连绵不断的山后一定会走出更多的骆驼。 师:文中有具体的话语已经说明了原因,十分简略,再找找。 (生前前后后翻阅,还有指指点点,生怕漏掉任何的细节) 生:因为师傅禁不住点头。 师:这是表面的原因,谁能更简单明了地说明? (这时,很多人已经在抓耳挠腮了,因为没有人再举高双手,大家都好奇心越来越重) 师:小徒弟聪明在哪儿?总结一下…… (这样反复的提醒持续了很久,还是没有人能说出,尽管我很着急,但是此时也是他们最能接受知识的时刻) 师:看看题目吧! 生:哦!原来如此 生:对啊,怎么不早想到呢? (四)汇报第四个问题 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把你的感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好吗? 画师的小徒弟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事,你们平时是不是也有想到过别人没有想到过的事呢?或者谁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哪些课文是写想到别人没想到的事? 总结:同学们,一纸,即使画满了骆驼,也是有限的,而小徒弟不仅画法简洁,而且利用山路转弯,只画了两头行走的骆驼,意味深长,给人无限想象。这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三、质疑再探 1.回顾一下,课前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吗 2.默读课文,你还有新的问题要问吗? 预设 如果你是画师的徒弟,你怎样画这幅画呢? 四、运用拓展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 2.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出一两道测试题考考同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命题的全面性、开放性和 灵活性。教师梳理有价值的自测题,在班级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3. 和时间赛跑 教材分析 《和时间赛跑》一课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朴实中有着感人的力量。文中“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爸爸妈妈为早日结束“我”的哀痛,告诉“我”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课文给我们以深深的启示: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本文采用的是叙议结合的方法,观点鲜明,故事具体,值得我们学习、深思。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时间的意义,激发珍惜时间的意识,立志养成和时间赛跑、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体验,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 自制的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的小书签;课件。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首次备课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名言吗?谁给大家说一句有关时间的名言?程老师也喜欢收集名言,课下要送给大家每人一个小书签。(出示课件:) 1.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朱熹 2.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英国)培根 3.失去眼前的时间,就等于失去所有时间。――(德国)贝纳姆 谁能大声地给大家读一读?你能把自己的理解给大家说说吗?老师相信你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今天的学习对“珍惜时间”会有更深入的感触。 (配乐出示古诗:)《长歌行》 师:这一老一少立于江边,昭示着人生短暂,转眼百年,时间就如同滔滔江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是呀!太阳落山了,有再升起的时候;小鸟飞走了,有再来的时候;小树枯萎了,有再绿的时候;花儿凋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然而时间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有人面对时间一片茫然,而有人却要和时间赛跑!两种态度,结果会一样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时间赛跑》。 二、初读感知 1 . .指名领读生字、生词,集体正音。 2 . .指名读课文,疏通语句。 3 . .初步回答课后问题,了解文章的大体容。 4 . .质疑问难,提出自己预习课文时的困惑。 三、熟读课文,深入感悟 1.熟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一温故导入,梳理问题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大家觉得学习这篇课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预设问题 1)、请同学说说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2)、孩子听了父亲的话,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这种表现对不对?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确定以上两个问题为本节课的探究重点。 (二)“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1.出示自探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书边思考,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批注阅读感悟。 2.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注意关注学困生有效自学。 二、解疑合探 (一)读了课文你的感受? (时间太宝贵了;我们应该抓紧时间;时间太无情了,流去不流回……) 1.课文的哪些段落给了你这样的感受?找出来 读一读。 2.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爸爸的话: 3.指名读,想一想这一段话里包含了爸爸怎样的感情?(安慰孩子;为时间的流逝而惋惜;为失去亲人而悲伤。)自己体会读,然后再指名读。 学生在此基础上,回想父亲和自己说话的神态、语气练习读,反馈。 (二)孩子听了父亲的话,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这种表现对不对? 1.指名读第 8 段,体会这一段里包含了怎样的感情?(跑赢了时间以后高兴的心情) 指导朗读:A 有的——有的——有的——B 狂奔——喘着气(联系生活经历体会)应该怎样读? 语言过渡 作者在后来的二十年里,因此受益无穷。有人说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容易被人放弃而又最值得珍惜的就是时间。你们知道珍惜时间对于我们,包括我们周围的人来讲都意味着什么吗? 2.我想此时此刻,在座的同学一定也是感慨颇多,请同学们来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3. 可是你们知道吗?人们往往忽略时间的悄然流逝而留下不尽的悔恨。(老师用流沙河的《揽镜》表达自己的感受。) 揽镜 流沙河 偶然揽镜瞧一瞧,啊,我怎么老了!我也知道人会变老的,不过总以为老期遥遥。 从前我看见老者佝背驼腰,觉得他们自来就是这样老;听他们感叹光阴迅速,我心里觉得好笑。 如今我劝少年爱惜光阴,他们也会笑我唠叨。其实我是在提醒自己,生命的烛光别无谓消耗。 你们能送给老师几句话吗?(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谚语诗词) 三、质疑再探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静下心来想一想探究的两个问题自己弄明白了吗?还有没有其它的疑问?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引导学生 主解决疑问。 四、运用拓展 1.同学们,通过品读课文,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可引导:从写法上谈;从文本容上谈; 2.自编题:你想给自己设计一份什么作业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容?引导学生自编题。(自编题建议:希望同学们可以从语言积累、写法运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三年级下册三疑三探教学案语文”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 编演短剧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 编演短剧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

人物,戏剧,动作,冲突,学生,老师,剧本,场景,语言,同学,小组,故事,舞台,活动,戏剧冲突,家长,布景,道具,对话,指导,生活,考试,个性,人物性格,剧作家,剧情,动作性,台词,基础,情境

2020-09-15 #经典故事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寓言故事 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单元整合教学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寓言故事 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单元整合教学案

小组,人物,同学们,情感,意见,故事,扁鹊,教师,语句,统一,道理,纪昌,蔡桓公,交流,对话,有关,让学生,寓言故事,哲理,同学,民间故事,文章,眼力,语言,普罗米修斯,文成公主进藏,自主学习,名代,关键,内分

2020-09-13 #短篇故事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讲故事》导学案教学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讲故事》导学案教学案

信息,列式,问题,算式,个例,思路,教师,教材,数学,方法,题目,数量关系,是多少,方式,画图,过程,交流,独立思考,要解决,学生,例题,内容,名学,小组,年级,情境,教学,每排,玩具,纸鹤

2020-09-22 #短篇故事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讲故事》导学案教学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讲故事》导学案教学案

信息,列式,问题,算式,个例,思路,教师,教材,数学,方法,题目,数量关系,是多少,方式,画图,过程,交流,独立思考,要解决,学生,例题,内容,名学,小组,年级,情境,教学,每排,玩具,纸鹤

2020-09-22 #故事阅读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森林的故事》表格式教学案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森林的故事》表格式教学案

表演,资料,学生,教师,图片,故事,情景剧,森林,音乐剧,指导,森林的故事,保护家园,课题,时间,图画,内容,动物,劫难,头饰,情景,形式,层次,家园,小节,小结,师生,当堂,打击乐,想法,才能

2020-09-26 #短篇故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及反思

法律,依法办事,法律信仰,法治,问题,行为,道德,日以,单车,目标,活动,原因,关系,意识,教师,青少年,要树立,人们,学会,定义,漫画,难题,商鞅,秦孝公,道德与法治,法治中国,同行,公私,宪法,推动者

2012-10-19 #长篇故事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案写作 学写故事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案写作 学写故事

故事,书包,人物,爷爷,作文,情节,学生,爸爸,地方,发展,要注意,三代人,事情,小组,小标题,裤腿,课时,年年,生活故事,兴趣,人和事,学会,同学,悬念,插叙,故事情节,文章,波澜,现实,社会

2007-11-06 #长篇故事

一年级开学教育《我爱学语文》教学案设计

一年级开学教育《我爱学语文》教学案设计

写字,姿势,学生,讲故事,教师,方法,故事,同学,坐姿,笔杆,语文课,图画,距离,语文学,活动,听故事,让学生,语文学习,好的,习惯,中指,书本,作品,右手,动作,头饰,本子,男同学,汉语拼音,眼睛

2019-01-17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