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三天 读完一本书 输出12000字:实例剖析高效阅读的四大要点

时间:2016-06-08

本文共计:3200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目录在本文中,我将通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为大家展示进行一场高效阅读要经历的所有环节:如何选书,及我为什么选择

提示:本文共有 337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写在前面

很多小伙伴一想到读书,就会冒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怎么选到适合自己的书?阅读时有哪些注意事项?我采用什么方式去记录书中的精华才算是高效的?怎么才能将书化为己用?

万事开头难,针对这些问题,吴同学将以自己阅读《颠覆式创新》这本书的经历为例,为大家详细说一下我是怎样阅读这本书的。

本文共计:3200字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目录

在本文中,我将通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为大家展示进行一场高效阅读要经历的所有环节:

如何选书,及我为什么选择《颠覆式创新》这本书?拿到书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如何做笔记及我为什么选择使用思维导图做笔记?怎样将书中的信息化为己用?如何才能克服遗忘?以上几个问题其实正好对应高效阅读的四个要点:

读书的第一步——选书

关于阅读,我们需要先纠正一个非常严重的认知错误,很多人都认为:阅读的的重点在于“读”。

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认知错误,阅读只是一种手段——最高效获取信息的手段而已,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得到”,阅读的重点是“获取信息”。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发现,在进入到“读”这个环节之前,你应该认真思考,并想清楚——“我想得到什么”,是系统性的知识?还是针对性的知识?

选书才是阅读的第一步,千万不要匆匆的拿起一本书就开始读。你要知道,所有的“低效阅读”都是“低质决策”所造成的,你所选书籍的质量决定了你阅读的质量,所选书籍和你的匹配程度,决定了你阅读的效率。

那么如何我们该选书呢?

关于如何确保选书的质量这个问题,你可以阅读我之前的文章,里面给出了一个“七步选书”的方法:如何选到好书?这7个步骤,你一定要熟记于心

书籍质量这个话题我们不再赘述,我们今天主要谈谈——我该如何选择适合我的书。

这里,你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思考,分别是:兴趣和问题。

从兴趣出发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兴趣出发进行选书有一个前提,就是你还没有明确自己本轮阅读的目的,那么你完全可以从感兴趣的人、感兴趣的事、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去挑选书籍。因为此时的你,在没有目标感加持的情况下,你还可以利用兴趣维持阅读的热情,并通过不断的阅读,使自己的目标变得清晰、明确。

从问题出发

从问题出发进行选书,最高效的做法是:选择“枢纽书”。

什么是“枢纽书”?就是能够“为你带来其他书的书”。

往往我们初入一个领域时,我们最需要的是一个基础的、全面的介绍性的书籍,供我们搭建出基本认知框架,然后我们会再通过阅读该领域其他的书对这个框架进行填充、修补甚至重建。

以我阅读《颠覆式创新》为例,我起初只是想了解一下“什么是颠覆式创新”。通过上网查阅,我选择了李善友教授的这本书,原因很简单,它是一本很好的“枢纽书”,内容浅显、丰富,没有什么高深的专业词语,书中配有大量图片,所讲内容案例居多,一看即懂。同时,李善友教授在书中将所引用案例的出处、所用词语的原创人员都进行了标注讲解。最妙的是,在书的最后,还为读者罗列出了很多该领域其他的好书籍。

总之,书海茫茫,纵使是再艰辛,我们也一定要重视选书环节,万万不能丢掉选书的权利。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同样的,未经审视的书籍也是不值得阅读的。

拿到书的第一件事——认识这本书

以《颠覆式创新》为例,我拿到书的第一件事,我先将整个目录搬了下来,誊写在思维导图中,作为一级分支。

不要觉得誊写目录麻烦,这样做能够大大的方便后面我们对书籍进行标记和定位。

摘录完目录之后,我开始快速阅读全书,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内容进行了标记。

快速阅读:

我在快速阅读过程中,主要看这几个内容:序、目录、每一章节的开头和结尾。

通过这轮阅读,我对这本书形成了基本的认识:

要讲了一下几方面的内容:什么是颠覆式创新,具体表现是什么?小公司如何打败大公司?工商管理面临的窘境工业思维到互联网思维的转变

标记信息:

在快速阅读中,我会将觉得有价值的内容在思维导图对应的目录下进行标注,标注的方式为:关键词提点(即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的关键词提取并标注在思维导图上)。

什么是有价值的内容?

这里所说的价值,其面向的对象是你本人,只要你觉得有用觉得有必要标记的内容都是有价值的,比如说:对你有启发的、符合你实际需要的、你感觉讲的精彩的内容都可以算作是有价值的内容。大胆的标记下来,不要纠结标记的是不是太多,万一标记错误了怎么办,因为这只是第一遍标记而已。

标记、整理信息,制作阅读笔记

在进入到笔记制作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进行两轮阅读。

第一轮阅读——重读与二次标记

进入到正式的笔记记录和梳理环节之前,我们需要重读一遍书籍。

本轮阅读不是通读,而是有选择的阅读,阅读所有你标记了的内容,对照思维导图,你能很方便地定位到标记的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对内容进行二次标记,这时你会发现,很多你在第一遍阅读中觉得很不错的内容其实并没有那么好,那么,请果断的舍弃这些内容。对于那些第二遍阅读依旧觉得很好的内容,你可以对它进行二次标记。

用颜色区分二次标记与一次标记

第二轮阅读——精读

本轮精读的目标是那些被两次标记过的内容,在这时你会发现这些内容是散乱的分布在整本书当中的,这是你会再次感叹思维导图的好用之处,阅读前的目录不是白摘抄的。

精读之后,你需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判断,将“主观觉得很重要”的内容、"记下来,以后可能会用到的"内容用一种一种方式标记下来,将书籍关键词、关键句用另外一种方式标记下来。

前者将成为你未来写作的素材,后者则是本书的绝对核心内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串联、理解全书。

在这里,我解释一下,为什么只对“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标记:书都是有重点的,没有必要每次都从头到尾的阅读。我们在第一遍粗读的时候,就已经对书中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且使用了最大颗粒度的标记方式,基本不会存在遗漏的情况,更何况我们还可以根据后两遍精读将没有标记出来的重点找出来再看一遍。

我在第一轮阅读《颠覆式创新》的时候,没有将“破坏式创新象限图”标记出来,但是在第二遍阅读的时候,我看到了“从四象限逆袭:与其更好,不如不同”这句话,后面那句话“与其更好,不如不同”我是明白的、认可的,但是“第四象限”是什么?怎么完全没有印象呢?然后我快速通过思维导图定位到“破坏式创新象限图”所在章节,并在此阅读全章,并将其进行了重新的标记。

温故与输出——将书中信息化为己用

我们要清晰的认识到一点:我们从书中获得的只是信息而已,并不是知识,信息一定是要在不断的筛选和精简过滤之后,才能够成为为你所用你的知识。

而将信息转化成知识的最好用的方法就是进行输出。

输出的形式有很多:写作、演讲、录制视频、培训、分享等等。

吴同学在阅读完《颠覆式创新》之后就进行了多次不同形式的输出:

1、读书笔记分享:刚写完读书笔记那会,我就将读书笔记思维导图分享给了想要阅读这本书的朋友,在阅读原书之前先过一遍我的思维导图,能够使他在阅读时更快更准的定位到重点内容,同时,我们会约定在他阅读完后,我们会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进行一场思维的碰撞。2、写作分享:我还对全书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并写了一篇12000字的读书笔记分享在网上,既是想将自己喜欢的书分享给更多人,也是希望其他人在阅读后能够和我一起讨论,将他的观点和感悟分享给我,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3、分享会:在公司的分享会中,我为大家分享了这本书,没有事先准备,也没有制作PPT,就是把我的思维导图投影出来,想到哪讲到哪,由于是有思维导图做引导和提醒,我并不担心会出现忘词的尴尬场面。4、无目的分享:在和家人闲聊时,突然来了兴致,我会给他们分享书中的一些颠覆式创新的案例,既让自己重新回顾了一遍,也给平时压根不会关注这类书的家人科普了新知识,成就感满满。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通过这些分享输出,你会发现你不仅能够更加熟练的调取书中信息为你所用,对书中的内容理解也更加深刻了,因为你在分享的时候,为了保证所讲内容逻辑的合理性,你需要不断地思考、优化、调用书中的信息,通过这样不断的联系、积累,书中的内容就自然而然的融入到你的知识库中去了。

(以上便是全部内容)

小结

本文以吴同学阅读《颠覆式创新》这本书的经历作为例子,讲解了高效阅读一本书的所有环节和步骤:

读书的第一步是选书——选书的两个维度:兴趣和问题认识一本书——摘抄目录,快速阅读,快速标记;读书笔记——重读与二次标记、精读与判断;温故与输出——多种输出形式。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三天 读完一本书 输出12000字:实例剖析高效阅读的四大要点”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思维导图 | 实例操作演示

思维导图 | 实例操作演示

孩子,原因,龙卷风,一本书,关键,展开讨论,父母,观点,软件,逻辑,分析,生活,为了更好,再加入,这个问题,阅读一本书,多干,同学,元素,下关,人物,儿子,体温,例子,关系,全篇,关键字,句子,内容,力量

2016-12-25 #故事阅读

《深度阅读》:如何用最短的时间认识一本书 须做到5个要点即可

《深度阅读》:如何用最短的时间认识一本书 须做到5个要点即可

内容,一本书,目的,过程,方法,时间,重点,中内容,信息,背景知识,阅读速度,可读性,方式,要点,都会,深度阅读,书本,作者,基础,知识,速度,还可以,阅读一本书,低效,姿态,感觉,手部,时代,眼睛,社会

2014-02-10 #故事大全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阅读能力的培养要点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阅读能力的培养要点

孩子,小孩,故事,一个故事,这本书,图案,拼音,要点,奖励,一本书,小学一年级,里面有,阅读能力,我愿意,文章,小学生,专辑,世界,关键点,任务,关键,基础,同学,字体,实际,成绩,干货,成就感,是非,环节

2013-09-03 #长篇故事

实例分析:读书笔记的强大 让你的读书笔记可用性从0提升至100!

实例分析:读书笔记的强大 让你的读书笔记可用性从0提升至100!

笔记,知识,方法,干货,模式,职场,管理,学习能力,碎片化,人际沟通,学习者,情况,感觉,纸质,设限,一本书,学习笔记,学习模式,人生,书籍,内化,任务,信息,内容,原因,好处,期限,牛人,系统,话题

2008-04-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从《小王子》解读儿童名著阅读的要点

从《小王子》解读儿童名著阅读的要点

孩子,小王子,家长,问题,名著,读的书,作者,小学,教育部,一本书,孩子们,书目,故事,老师,好的,让孩子,读过程,图书,小学生,必读书,方法,整本书,文本,文字,星球,玫瑰花,彼得,徐特立,给孩子,好朋友

2015-09-20 #故事会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内容,书籍,作者,时候,才能,方法,标题,目录,评论,这本书,得多,和归,和精,作用,作者简介,和文,句子,感觉,理论,效率,效能,方向,正文,段落,浪费时间,理论指导,背景,章节,精华,要点

2012-09-09 #短篇故事

四大名著的悲剧内核 每一本书里 都有一个难以释怀的遗憾

四大名著的悲剧内核 每一本书里 都有一个难以释怀的遗憾

百家号,四大名著,作者,悲剧,人们,晴雯,贾宝玉,内核,一生,下坡路,光明网,岁月,小说,女子,青春,收场,文章,机会,猴子,社会,英雄,香菱,一本书,这个世界,于蜀汉,玉钏,石猴,薛宝钗,诸葛亮,金钏儿

2020-07-13 #小故事

四大名著中 哪一本书给人的生活启迪更大?

四大名著中 哪一本书给人的生活启迪更大?

赵姨娘,探春,读法,历史,红楼梦,方法,姨娘,古典名著,事情,文学,小说,实用型,大事,小丫头,尤氏,现实,赵姨,种方法,生活中,这件事,四大名著,作品,人物,原故,原因,名著,喝住,收场,文学性,春燕

2015-11-06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