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文殊菩萨向如来请教 如何发心 才能圆成佛道

时间:2016-06-16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提示:本文共有 257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老阳按:佛教之中讲究因果,因地正确,果报才会好,那么如何发心,才能成就佛道呢?这一段经文出自圆觉经,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第一位出场代表问法的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乃七佛之师,又名诸佛之师。在佛教造像上,文殊菩萨骑着狮子,狮子代表百兽之王,狮子吼,百兽脑裂,威猛无比。在密教的塑像上,文殊菩萨则是一手拿宝剑,一手拿经典,此剑乃智慧之剑”,拔开慧剑,斩断情丝,代表着智慧成就。

如何成就智慧?《金刚经》告诉我们,必定要福德够了,智慧才得以开发,也是自求多福,自我解脱的道理。学佛是靠自己,不是靠别人帮忙,也不是靠佛菩萨保佑。世界上最大的福报就是智慧,纵然当上皇帝,或是财福多足以买下整个地球,仍然买不到智慧;智慧不是权力金钱所能换取得来的。成佛是福德够了,智慧到了,不是工夫问题。以上是对文殊菩萨简单的介绍,也点出学佛首重智慧。

“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如来就是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谓之佛,大彻大悟成佛之后,就称如来。《金刚经》上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我们拿《金刚经》来注解《圆觉经》,或以《圆觉经》来注解,金刚经》,就很清楚了。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指得就是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本起是成佛的根本,如做生意要以钞票做本钱,写字总得拿支笔,成佛靠什么呢?--清净,清净是成佛第一步,成佛的基因、因地。法行是法门,如何能做到清净?达到清净的法门是什么?清净的反面就是不清净,也就是烦恼、散乱、妄想。我们要求得身心清净很难,人心都不清净,是不是?

文殊菩萨所问的第一个主题,是如何成佛?文殊菩萨也在此点出了问题的答案,要想成佛,就是要得到本起清净因地法行,身心随时都在清净中,如此修行就可以成佛。假使心中有所求,有修道之念,想图个清净,那就不清净了,必须摆脱这一念,才是毕竟清净。不过,这个境界太高了,不容易达到,因此,文殊菩萨退而求其次,而问大菩萨如何发起清净心?

我们经常听到佛教的朋友们说发心,一般所说的发心,不外乎出点钱出点力,这是发小的心。经典上说发菩提心,什么是发菩提心?大彻大悟而成佛,这是真发心。发菩提心又叫发大悲心,真开悟了,才可以无我,才可以牺牲自我度一切众生。大悲心是菩提心的行用,菩提心是大悲心的体,那么,菩提心的相呢?就是《圆觉经》此处所讲的清净心。诸大菩萨虽然大大慈大悲中,自性却是清清净净。菩提者觉悟也,悟了道,得了清净心,才进入大慈大悲菩萨道。

发了清净心又什么好处?可以远离诸病。什么病?头疼、牙痛、胃痛、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这些是肉体地水火风四大不调所引起有形的病,还有属于心理无形的病,诸如一切烦恼,一切希求,一切妄想,贪、瞋、痴、慢、疑....等等都是病。

佛眼看世间,一切众生皆在病中。病从何来?病从业生。每个人的因果报应不同,身体健康情况都不同,有些人天生身体健康,到了七八十岁,还步履轻便,精神奕奕;有的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在病中即愁中;另有些业力重的人,没病还自认为有病,到处求神问卜找药吃。业从哪里来?业由心造。换句话说,要如何才能身心无病呢?很简单,发清净心,就可以远离诸病。

文殊菩萨问了菩萨如何发清净心,远离诸病的问题后,还问了另一个副题,如何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我们现在还没有到末世,到了末世末法时代,连佛像、经典都没有,只剩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我们现在是像法时代,还有佛像、经典流传,还算好的时代。到了末法时代,那就很惨了,人类互相残杀,连草木都可杀人。文殊菩萨的慈悲心顾虑很周到,请求释迦牟尼佛,设法使未来末法时代有善根求大乘菩萨道的众生,不堕入邪见中。此所谓邪见,是指不正,歪了,偏了,凡是偏离了佛法的正知正见,都属邪见;也可以说,凡是学佛修道离开了此清净心,都是邪见。

佛言:“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称佛道。”

圆觉含盖了此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波罗蜜,乃一切大法之总法,一切大法之总源。读《圆觉经》,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所有佛都是依此圆觉法门教授历代菩萨,此圆觉法门是佛法之根本大法。

“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凡是要想成佛,都必须根据此圆觉修法,才能成佛。

本起因地--成佛的工具从哪里找?在我们自己这里找。在我们普通凡夫里有个东西,就是会思想,会起烦恼的东西,人的一切活动都依靠他,要把他找出来,他是成佛的本起因地。

这又如何找呢?很简单,就在人的一念之间。什么是我们的第一念?当我们觉得这个问题很稀奇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念了。各位能不能记得,早晨起来第一个念头想的是什么?想不起来,好,没关系,那么,你有没有把握知道,明天早上醒来第一个念头会想什么?本起因地要在这个地方去找。

你说我还是找不到,怎么办呢?皆依圆照清净觉相,这就是传法了,把修行的方法也告诉你了。随时圆照观照,照什么呢?回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自己的思想念头怎么来怎么去,要清清楚楚。记住,要圆照,不是偏照。打坐的时候观照很清楚,下了座就乱了、迷糊了,那不叫圆照。要在忙中乱中,随时随地观照自己的念头。

观照念头并不是要你不想,唉哟!我怎么又去想?好像“想”与你是冤家似的。有念头来,不用怕,要知道人的思想念头是留不住的,不信,你留留看!留得住吗?人的思想妄念留不住,但是,要送也送不走。你不去想它,它偏要想,很可恶!对不对?人的思想就那么怪,注意,这就是无明。例如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咦?外面下雨了!门晓得有没有关?糟糕!妄想又来了,不应该!不应该!我们一天到晚就在后悔妄想里转,如此妄想无明如何清净得了。

那么,有些人打坐,静静地坐在那里不动,是否就圆照清净了呢?一点也不,忙得很,心里想的可多呢!我坐了那么久,气怎么还没有动?是不是上了当?我怎么还没有开悟?如来大法难道是这样吗?那不叫圆照,换一个字,叫怨照,各位想想看,是不是这样?

当你察觉妄想来的时候,就是清净,因为妄想早已跑掉了,当下清净,本来清净,不用再去想把妄想空掉,妄想不空而自空。如此一念清净下去,圆照下去,慢慢修下去,便可以永断无明,便可以成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文殊菩萨向如来请教 如何发心 才能圆成佛道”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文殊菩萨的故事

文殊菩萨的故事

文殊菩萨,菩萨,文殊,诸佛,无著,众生,童子,释尊,五台山,大众,太守,智慧,世尊,菩提心,三昧,世界,说法,五郎,功德,大圣,龙女,周婆,师利,如来,普贤,佛道,弟子,文殊师,父母,礼拜

2020-05-17 #经典故事

文殊菩萨的故事

文殊菩萨的故事

文殊菩萨,菩萨,文殊,诸佛,无著,众生,童子,释尊,五台山,大众,太守,智慧,世尊,菩提心,三昧,世界,说法,五郎,功德,大圣,龙女,周婆,师利,如来,普贤,佛道,弟子,文殊师,父母,礼拜

2020-08-07 #小故事

文殊菩萨五字心咒感应

文殊菩萨五字心咒感应

文殊菩萨,真言,文殊,智慧,菩萨,考试,加持,感应,大智,诸佛,佛法,心咒,成就,陀罗尼,般若,经书,重罪,护身,青莲花,佛道,于静室,福智,花盛,鲁姆,千祥,成真,青狮,如来,三昧,善于引导

2020-08-07 #故事大全

文殊菩萨在什么经典里出现过?有什么关于文殊菩萨的故事呢?

文殊菩萨在什么经典里出现过?有什么关于文殊菩萨的故事呢?

菩萨,严净,十方,文殊菩萨,师利,白佛言,如来,诸佛,佛土,佛国,文殊,众生,所愿,文殊师,族姓,世界,故事,师子,正觉,雷音,利成,功勋,国土,经典,江河,评论,佛道,师利复,成正觉,诸尘

2015-08-06 #故事会

文殊菩萨·感应录

文殊菩萨·感应录

习礼,康宁,诸福慧,诸含识,内容,信箱,人民,善心,博客,功德,刀兵,出资者,圆成,善根,意中,悉皆,权益,本站,文章,站长,相告,法界,论坛,网址,超升,饥馑,风雨,流通,其他地方,如无

2020-08-06 #故事会

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

牺牲品,中仓,佛道,文殊菩萨,国王,万民,佛教,伤情,报应,布局,大旱,天年,寡人,我国,文武,菩萨,疑点,甘苦,膳食,禹王,钱粮,斗争,王之死,乌鸡国国王,为大家,事件中,是文殊,青毛狮

2020-08-06 #长篇故事

文殊菩萨的故事

文殊菩萨的故事

文殊菩萨,释迦佛,法华经,菩萨,龙女,佛陀,众生,文殊,成佛,佛道,灯明,大众,功德,听闻,日月,龙宫,虚空中,这件事,不可思议,曼陀,可成,宝莲花,师利,得佛,罗龙,诸佛,世尊,世界,大地,受持

2020-08-07 #小故事

文殊菩萨的故事

文殊菩萨的故事

文殊菩萨,释迦佛,法华经,菩萨,龙女,佛陀,众生,文殊,成佛,佛道,灯明,大众,功德,听闻,日月,龙宫,虚空中,这件事,不可思议,曼陀,可成,宝莲花,师利,得佛,罗龙,诸佛,世尊,世界,大地,受持

2020-08-07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