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血战刘老庄——一封平安家书背后的抗战故事

时间:2016-06-26

20岁出头的新四军连政治指导员李云鹏在抗日作战间隙,把思念匆匆装入信封

提示:本文共有 111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 题:血战刘老庄——一封平安家书背后的抗战故事

新华社记者丁鹏、李秉宣、刘艺

“自儿离家已经年余,记得曾在本年四月间,于泗县郑集寄家信一封,不知大人收到否?回音否?如家音回报,可惜我也不能等收了……”

这是一封70多年前的平安家信。20岁出头的新四军连政治指导员李云鹏在抗日作战间隙,把思念匆匆装入信封。不久后,他与所在连队的81名战友,在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镇壮烈牺牲。

今天,这封家信信封和李云鹏烈士证明书,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珍贵馆藏,静静诉说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的英勇事迹。

1943年春,侵华日军企图合围六塘河北岸我党政领导机关。为掩护百姓和部队转移,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2营第4连在连长白思才、政治指导员李云鹏率领下,在刘老庄与敌展开激战。

“大哥原名李亚光,李云鹏是他参军后自己起的名字,他从小就立志要把侵略者赶出中国去,上高小时曾在自己的日记本上,记下‘卖国可耻,救国光荣’的誓言。”李云鹏的妹妹李爱云说。

李爱云告诉记者,李云鹏1920年出生,16岁参加抗日先锋队,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李云鹏被编入八路军苏鲁豫支队。1941年,苏鲁豫支队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2营第4连,李云鹏任政治指导员。

刘老庄阵地上,4连全体指战员仅82人,他们面对的日伪军数量众多、装备精良。

敌大队骑兵首先向4连阵地涌了过来,战士们依托交通沟周旋抗击。眼见冲锋无效,敌又集中炮火,对阵地猛轰。工事被摧毁,立即修复;掩体炸塌了,背包填上去;人员负伤了,包扎起来继续战斗。

从1943年3月18日的拂晓到黄昏,82人、81人、80人……一个一个地递减,到不成为连、不成为排、不成为班。

李云鹏也负伤了,浑身血迹模糊。他动员大家毁掉武器、销毁文件。他们不给敌人留一样东西,自己也没打算活下去。

潮水般的敌人再次向阵地压来,勇士们用刺刀,用枪托,用铁锹,甚至用牙齿,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是役,4连以全体牺牲的代价毙敌170余人,伤敌200余人。

战后第3天,淮阴的父老乡亲把82名优秀子弟送到部队,组建了新的4连,被命名为“刘老庄连”。

“哥哥牺牲后,父亲给家里的兄弟姐妹改了名,我们的名字里,都有了‘云’字。”李爱云说,为了感念82名烈士,当地政府和百姓修建了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并植下青松82棵。

2019年,“刘老庄连”现任指导员杨晋专程赴陵园祭扫,在得到上级和当地有关部门允许后,他将一枚松枝和一抔黄土带回连队,安放在连队荣誉室的英烈墙下。

“每年,我们都会把烈士的英雄事迹讲给新兵,在烈士殉国日,现任指导员要向老指导员李云鹏报告连队工作。”杨晋说,“‘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是代代相传的连魂精神 。”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血战刘老庄——一封平安家书背后的抗战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血战刘老庄——一封平安家书背后的抗战故事

血战刘老庄——一封平安家书背后的抗战故事

李云鹏,刘老庄,连队,李爱云,指导员,余人,杨晋,苏鲁豫,政治指导员,名字,支队,敌人,新四军,烈士,百姓,生命,部队,阵地,抗日,战斗,刘老庄连,师第7旅,丁鹏,刘老,刘艺,庄镇,李秉,李亚光,白思才,新华社

2008-06-15 #长篇故事

魏晋名士刘伶对酒情有独钟 深受老庄思想影响

魏晋名士刘伶对酒情有独钟 深受老庄思想影响

时期,魏晋,魏晋名士,名士,老庄思想,谈玄,阮籍,后人,性情,无奈,竹林七贤,嵇康,个人,人们,因素,境界,妻子,容貌,年代,战乱,方式,文学,影响,生活,都知道,酒德颂,魏晋南北朝,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王戎

2014-06-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连长和指导员谁的权力更大?从“刘老庄英雄连”的战斗故事说开去

连长和指导员谁的权力更大?从“刘老庄英雄连”的战斗故事说开去

连长,指导员,白思才,连队,工作,政委,红军,刘老庄,战斗,主官,军政,军事,决定权,剧照,情况,核心,部队,李云鹏,李志鹏,政治工作,政治指导员,助手,单位,思想,权力,连部,张灵甫,李云,林彪,管军

2007-01-13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一封平安家书背后的抗战故事

一封平安家书背后的抗战故事

李云鹏,刘老庄,连队,李爱云,指导员,新四军,余人,杨晋,苏鲁豫,政治指导员,名字,支队,敌人,烈士,百姓,生命,部队,阵地,抗日,战斗,刘老庄连,师第7旅,丁鹏,刘老,刘艺,庄镇,李秉,李云,李亚光,白思才

2016-04-20 #短篇故事

纸短情长:一封家书背后的故事

纸短情长:一封家书背后的故事

马润,儿子,班组,列车,物资,微信,疫情,车站,重点,检查,防控,甲班,作业,肺炎,职工,作为一名,公共物品,沈文,各班,区的,得多,马班,二车间,后平安,兰州铁路局,记者,书信,任务,今年春节,人员

2019-03-04 #故事大全

这封湘雅医生的战疫家书 荡气回肠!

这封湘雅医生的战疫家书 荡气回肠!

赵春光,家书,公之于众,家里人,平安归来,国之志,陈丽丹,责编,第一时间,医疗队,人民日报,写信人,队员,原件,网友,湖南,收信人,想法,武汉,来源,父母,遭遇,不测,一封家书,上前线,可以有,完成任务,工作照,很自然,想如今

2015-04-16 #短篇故事

战“疫”情 两地书‖杨双梅一封家书的故事

战“疫”情 两地书‖杨双梅一封家书的故事

女儿,孩子,妈妈,武汉,病人,疫情,白衣天使,爱的,一线,作业,医院,地方,天使,我家,护士,母亲,死神,病毒,繁花,老师,回家,工作,告诉她,平安归来,成为一个,我一定,要好好,双梅,和公,子春

2011-10-08 #故事会

医生“逆行”武汉 写一封“家书”给即将临产的爱妻

医生“逆行”武汉 写一封“家书”给即将临产的爱妻

武汉,徐浩,丈夫,徐畅,妻子,医生,医院,宝宝,疫情,金山,工作,朱泾,东西,女儿,女婿,家门,爸爸,徐老大,银潭,吃年夜饭,平安归来,照顾好,分院,市第六人民医院,最前线,紫金名苑,上海,朱泾镇,党员,内心

2011-11-26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