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诸葛亮明知北伐不会成功 为何还要6出祁山?其中原因不简单

时间:2016-06-28

这位被人称为伏龙的年轻人在还没出道时就有着得卧龙者得天下的美誉

提示:本文共有 152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如果按着罗老《三国演义》的描写,那么整个三国时期的第1聪明人则非诸葛亮莫属了。这位被人称为“伏龙”的年轻人在还没出道时就有着“得卧龙者得天下”的美誉。后来大佬刘备亲自访出了诸葛亮,而刘老板也从此走上了逆袭的道路,最终在成都建立了蜀汉政权。客观来说,诸葛孔明的聪明才智还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孔明对整个刘家的兴衰贡献巨大。即使在刘备老板驾崩以后,诸葛亮辅佐智商不在线的小刘禅,这位奇才也可力保蜀国不失,甚至还6次出的祁山并揍得魏国瑟瑟发抖。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蜀国的6次北伐行动均功亏一篑,就连孔明本人也深知北伐很难成功,但他却毅然地对曹魏发动了6次猛烈的进攻,这其中有何原因呢?

227年,诸葛亮老板写了封千古流传的《出师表》上书给皇帝,并于次年正式吹响了北伐的号角。那么当时魏、蜀双方的力量对比如何呢?仔细比较一下后,就连诸葛亮本人也会感叹两国完全不在一个级别。“益州疲弊”是这位蜀汉名臣给自己国家的定义,因此他也肯定明白自家硬实力太弱的现状。

毕竟这个时候的蜀刚经过夷陵之败不久,国家损失了不少精兵良将,尤其五虎将没了4位。论人员配置,蜀只有赵云、魏延2人算得上是一流大将,而深通谋略又可担当统帅的人只有诸葛亮自己了;而魏光统帅就有司马懿、曹真、郭淮等名将,武将方面也有张郃这样的实力派老将。

再比较双方国力,丢失了荆州的蜀仅有益州一地,而魏却占据着天下近6成的地盘。若说起人口的话,那时魏的总人口大概是蜀地5位以上。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来,魏、蜀之间的差距好大。卧龙是三国第1聪明人,他不是傻子,因此他的北伐行为肯定有其深远的意义,这里就值得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了。

诸葛亮的北伐行为是他报效刘备知遇之恩的最好表现。熟悉三国那段历史的朋友都清楚,刘备老板自称是汉王室后裔,而他的口号就是“兴复汉室,伸张正义”。而这个汉室宗亲不惜亲自上门去求访出了当时才27岁的年轻人,因此对于诸葛孔明来说,刘备、刘禅不但是汉室正统,他们更是孔明的伯乐。

在这种情况下,曹魏是典型的叛逆分子,因此消灭曹魏一直是他的政治目标。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故这位卧龙不惜呕心沥血也要通过北伐实现心中的愿望。而且北伐还是隆中对里的计划。207年,刘备、诸葛亮2人在隆中进行了长谈,他们还制定了宏伟蓝图。

简单来说,那时他们所定的计划如下:先占据荆州,再把益州给弄到手,最后再联合东吴一起攻曹魏。227年,蜀平定了南方之乱,又和东吴搞好了关系,而孔明也才47岁,因此他按着计划来对魏国发动了北伐之战。再者对外战争可以转移人民的矛盾。

我们知道,三国时期,曹魏占据了天下60%的地盘,实力最强;吴国盘踞中国经济最发达的江南之地;只有咱们的蜀国偏安一地,人少地穷,兵微将寡。任何统治者的口号都是虚的,而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平才是真正检验统治者的标准。蜀国百姓的生活肯定赶不上吴、魏,百姓们难免心存怨言。

所以孔明的对外军事行动可起到转移老百姓视线的作用。经过北伐之战,老百姓就把落后的生活矛盾上升到了和外敌死磕之中,这么一来蜀汉政权就稳了。北伐可以打击到曹魏的休养生息。诸葛亮老板曾说过这么个道理:“当年王朗安居一方,结果使得孙策的势力壮大,最后孙灭了王。”

那时魏国本身实力最强,蜀国势力最小。按着孔明的推测:如果他放任这个强敌不管,那么就会使魏更加强大,蜀就更加弱小,这么一来,蜀想支撑下去就难了。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蜀对魏的讨伐行为势在必行,只有通过战争才能打击到曹魏,削弱强敌的实力,最后也可让自己好好地活下去。

综合来看,诸葛亮的北伐行动也在情理之中。虽然他明知魏比蜀要强大,但有这么些原因所致,他不得不6出祁山。只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忍,最后他病死于五丈原。

(资料来源于《三国志》与《三国演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诸葛亮明知北伐不会成功 为何还要6出祁山?其中原因不简单”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诸葛亮六出祁山 六次胜利在望 又因何六次北伐失败 原因就在这

诸葛亮六出祁山 六次胜利在望 又因何六次北伐失败 原因就在这

诸葛亮,司马懿,北伐,粮草,魏军,公元,中原,祁山,街亭,刘禅,孟达,李严,陈仓,天子,一面,三国演义,人心,大火,宦官,成都,无疾而终,汉中,结果,运粮,二次北伐,真的是,万大,刘备,四子,吴蜀

2012-09-17 #故事阅读

盲目北伐 光复汉室 诸葛亮六出祁山是对是错?

盲目北伐 光复汉室 诸葛亮六出祁山是对是错?

诸葛亮,蜀汉,地区,政权,魏国,北伐,蜀国,西川,刘备,中原地区,原因,国力,情况,战乱,益州,经济,发展,孟获,诸葛,魏政权,发展空间,人口,公元,战略,汉室,流民,理想,东汉末年,有人认为,易守难攻

2019-07-26 #故事会

诸葛亮北伐“六出祁山” 究竟是出“祁山”还是“祁山堡”?

诸葛亮北伐“六出祁山” 究竟是出“祁山”还是“祁山堡”?

祁山,诸葛亮,三国志,北伐,公元,祁山堡,马超,朝廷,汉中,说法,西汉水,建兴,孙权,曹真,是一处,三国演义,东吴,史料,屏风,礼县,辞海,魏军,夏侯渊传,诸葛,王平,路大军,陈震,四州,小说,东西

2019-11-29 #故事会

为何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攻不下 原因很简单 了解一下

为何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攻不下 原因很简单 了解一下

围地,诸葛亮,于祁山,六出祁山,原因,兵力,兵法,孙子兵法,祁山,诸葛孔明,道路,五丈原,北伐,很简单,于正,刘备,刘蜀,多采,孔明,施奇,祁山之,邓艾,魏延,魏镇西,固前,主将,三国志,会用,兴复,军事战略

2010-12-11 #短篇故事

六出祁山:诸葛亮北伐六次进出祁山?其实他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两次

六出祁山:诸葛亮北伐六次进出祁山?其实他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两次

诸葛亮,祁山,司马懿,北伐,魏军,汉中,诸葛,援兵,蜀汉,刘备,刘禅,六出祁山,兵力,大将,大军,进攻,姜维,孙权,赵云,关中,军队,办法,历史,北魏,地方,斜谷,粮草,魏国,打下来,这些事情

2019-08-26 #经典故事

诸葛亮六次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很震撼

诸葛亮六次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很震撼

诸葛亮,蜀国,粮草,交通条件,刘禅,司马,经济条件,蜀汉,军事,巴蜀,条件,祁山,老贼,魏国,金牛道,北伐,战场上,司马懿,柏灵,诸葛,北伐战争,中原地区,交通,充分发挥,作用,兵力,再加,军事力量,出师表,军队

2012-06-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诸葛亮为什么明知蜀国薄弱 还“六出祁山”  真实原因令人动容

诸葛亮为什么明知蜀国薄弱 还“六出祁山” 真实原因令人动容

诸葛亮,蜀国,集团,刘备,力量,祁山,六出祁山,荆州,北伐,故事,派系,蜀汉,李严,诸葛,赵云,穷兵黩武,东州,势力,国力,本土,益州,关羽,张飞,文臣,杨仪,蒋琬,邓芝,黄忠,马谡,很多人

2012-07-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诸葛亮一共五次北伐 四次出祁山 为何后世说六出祁山?

诸葛亮一共五次北伐 四次出祁山 为何后世说六出祁山?

诸葛亮,司马懿,公元,北伐,祁山,张郃,陈仓,万大,赵云,郭淮,魏将,魏延入,主力,丞相,汉中,班师,西羌,魏军,长安,进攻,曹真,后出师表,孙权,年年,李严,次才,王双,邓芝,郝昭,马谡

2008-03-15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