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芦笙 这种看似简单的乐器 为何会成为苗族的灵魂?

时间:2016-06-29

一路笙歌,银饰闪耀,翩跹起舞,时而喜庆,时而哀怨,生命中所有的悲欢离合,都因芦笙而变得动人

提示:本文共有 241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1

简单的一根竹子,造就了一件悦耳的乐器,它就是芦笙;简单的一件乐器,成就了一个民族,几千年来,在这片大地上生生不息,这就是坚韧不拔的苗族。

一路笙歌,银饰闪耀,翩跹起舞,时而喜庆,时而哀怨,生命中所有的悲欢离合,都因芦笙而变得动人。

苗族人十分热爱芦笙,在民间流传有“苗家不吹笙,众人不安心”、“芦笙不响,五谷不长”的说法。

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芦笙在典籍中很早就有记载。《诗经》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这里的“笙”就是芦笙的原型。

唐宋时期,关于芦笙的记载逐渐增多。在《新唐书·南诏传》中,称西南地区的苗族“吹瓢笙,笙四管,酒到客前,以笙推盏劝酹。”宋代大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描述了辰州、靖州的少数民族在农闲时一两百人握手而歌,数人吹笙的歌舞场面。

到了明清时期,关于苗族芦笙的记载更为普遍。比如明代钱古训《百夷传》:“村甸间击大鼓,吹芦笙,舞干为宴。”《贵州通志·土民志》中有“花苗跳月时,男吹芦笙,女振响铃,谓之打马郎”的说法。

2

放眼世界,大部分民族都有自己代表性的乐器。如蒙古族的马头琴、彝族的月琴等,但是没有哪一件乐器,能像芦笙一样,融入到一个民族的血液中,成为一个民族的灵魂。

为什么只有芦笙这种乐器才能做到呢?

首先,要从苗族的迁徙历史说起。

苗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然而,他们的命运多舛,历史上苗族经历了五次大迁徙。第一次迁徙,大约在5000多年前,苗族的先民九黎集团曾与炎黄部落集团在中原发生战争,战败后迁徙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了“三苗国”;第二次迁徙,由于再度发生部落战争,他们从“三苗国”迁往湖北、湖南、江西一带的崇山峻岭之中;第三次迁徙,到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秦吞巴并蜀灭楚后,苗族又大量向西向南迁徙,他们中的大部分进入武陵地区的“五溪”,即今天的湘黔渝鄂等省市的周边地区;第四次迁徙,唐代以后,由于封建王朝的不断征剿,迫使他们再度西迁,来到了湘西、贵州、云南、广西等地;第五次迁徙,元明清时期,由于兵祸及天灾等原因,比如“乾嘉苗民起义”,苗族又发生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的第五次大迁徙运动,其中一部分苗族迁往海外。

苗族的迁徙足迹从黄河流域一直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再到云贵高原,遍布了大半个中国,一直到海外。

迁徙,作为苗族历史上频繁而深重的事件,它深深烙印在苗族人民的心里,铭刻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一曲芦笙舞,就是一部苗族的史诗,反映了苗族迁徙这一重大历史主题。

流行于黔西北一带的《迁徙舞》,就是对芦笙与迁徙历史的生动反映。《迁徙舞》共有50多节,表演时用芦笙吹词谱叙事,用肢体舞蹈动作叙述历史。其中“上梯倒转”、“倒爬杆”、“过天桥”等舞蹈动作,描述了苗族人民在数千年前由于部落战争失利后,从中原向南方迁徙的历史,他们穿过一个个大平原横渡一条条大江大河,最后来到云贵高原繁衍生息。

芦笙舞从音乐到舞蹈,都蕴含着一种凄楚的情绪。芦笙舞举足维艰的动作,配上如泣如诉的哀怨笙声,给人一种凝重、悲怆之感,仿佛是一种历史的追忆,向人们展现一轴活生生的历史画卷。

在苗族,有句俗语“芦笙响,脚板痒”,就是说听到芦笙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就脚板痒痒的,很想翩翩起舞。芦笙音量高、响度大、人们往往描述为“笙声沸天”、“芦震山岳”,能够起到很强的振奋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

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乐器,大部分都是用于陶冶性情、休闲放松,而只有芦笙,才能起让万人共舞,气势震天。如今苗族地区的芦笙会更是规模空前,每年的芦笙会时,方圆几十公里的人都会前来观看,人山人海,笙生如潮。

因此,芦笙舞的已经远远超出了舞蹈表演的范畴,舞蹈中汇聚了苗族的历史记忆、价值取向和审美态度,使得它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展现的是苗族历经五千多年的沧桑而顽强的生存下来的精神。

其次,芦笙是一种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世界上所有民族都存在过的文化现象,它一旦产生便在民族文化中扎根。芦笙与图腾崇拜有重大关系。

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人们常挂在门口用来避邪、招宝。中国至少有20多个民族崇拜葫芦,并有相关的葫芦神话相。闻一多在《伏羲考》中,列出了49种与葫芦相关的神话。

在《后汉书·西南蛮列传》中,有一个关于夜郎王的传说,反映了对竹的崇拜源于对夜郎王的崇拜。贵州苗族地区的“芒筒”,就是传说中的夜郎王的“三节大竹”的表现,“芒筒”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竹图腾崇拜的法器。

以葫芦为图腾的西南古代少数民族创造了葫芦神话,以竹为图腾的西南古代少数民族创造了芒筒。民族的融合形成了图腾的叠加,葫芦插上了竹管,形成了葫芦笙,最后逐渐演变成芦笙。

再次,苗族人世代秉持一个观念,认为芦笙是“母亲”的化身。这个观念是在母系社会中孕育产生的,芦笙是母亲掌握祭祀、劳动、作战等重大事项中的一件重要工具,久而久之它与母亲的形象融为一体。告别氏族社会后,芦笙则流传下来继续发挥着凝聚群体的作用。

比如在祭祀活动中,它是“灵通”的法器和拟人化的“神器”。贵州黔西北地区苗族的祭祀仪式,它分为“请灵”、“迎客”、“上祭”、“交牛”、“打牛”、“送亡灵”六个部分,祭祀以芦笙为媒介,让亡灵与生灵进行“对话”,整个祭祀过程中,芦笙都在讲述一种不被生者所用,但能够通往另一个世界的话语,成为了一种“神”一般的乐器,这在世界其他民族都是极为罕见的。

3

无论在动荡迁徙的岁月,还是在安居乐业的年代,苗族人都离不开芦笙。芦笙深深扎根于苗族人的精神世界,融入了苗族人的血液中,成为凝聚了苗族人民的载体。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任何东西, 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 那就是美的。”

芦笙文化的艺术美正是在于它融入了苗族人民的生活,成为了一种风俗习惯。

芦笙,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苗家人的生活方式,更是苗家人的灵魂所在。

芦笙,是苗家人的情感寄托,世代相传,永不停滞。

苗家人,不管身居何处,只要有芦笙歌响起,哪里就是家,一曲芦笙,便可走天涯。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芦笙 这种看似简单的乐器 为何会成为苗族的灵魂?”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芦笙,苗族,乐器,传统,改革,吹管,基础,簧管,形制,文化,母亲,簧片,葫芦,音乐,东丹,区的,20世纪,苗族人,先民,发音,吹气,声音,少数民族,成果,方面,材料,演奏家,研究者,竹子,经历

2010-03-16 #短篇故事

丹寨:苗族芦笙的三代“守艺人”

丹寨:苗族芦笙的三代“守艺人”

芦笙,杨兴全,杨成,簧片,杨大平,苗族,丹寨县,传统,手艺,在制,苗族芦笙,兴仁镇,技艺,杨大,杨通,在调,年轻人,打制,群众,音色,音准,陈玉佳,黄晓,传习所,一家,丹寨,中心,义务,乐器,作坊

2014-10-24 #短篇故事

有苗族人的地方 就有芦笙

有苗族人的地方 就有芦笙

芦笙,苗族,簧片,苗族人,地方,竹子,苗寨,苗乡侗寨,乐器,匠人,技艺,多少年,经历过,苗族芦笙,白竹,管音孔,紫竹,蚩尤,中一,向南,向西,银饰,后裔,世代,乡愁,中指,传统,优劣,历史,全凭

2014-02-16 #故事大全

感受深沟苗族芦笙舞的美

感受深沟苗族芦笙舞的美

芦笙,苗族,金奖,马龙,曲靖市,韩尚,芦笙舞,舞蹈,深沟村,乐展,传统,动作,少数民族,徒弟,歌舞,民族民间,深沟,余人,余梅,张向明,张丽芳,苗汉,韩俊,演奏者,三星,大圆圈,新农村,黑石头村,倒挂金钩,乐器

2012-08-09 #故事会

苗族芦笙的传说

苗族芦笙的传说

芦笙,苗族,天帝,苗家,方言,姑娘,万物,大号,小号,村寨,两兄弟,三都,川黔滇,小女儿,中大,小伙,子口,吹笙,三节,人烟,丹寨,供人,凡事,器具,天庭,女儿,小伙子,小竹,支系,手指

2010-10-14 #小故事

苗族地区最普遍的节日——芦笙节

苗族地区最普遍的节日——芦笙节

芦笙,苗族,舞蹈,葛仰香,姑娘,竹管,天帝,传说,历史,苗家,方言,母亲,村寨,芦笙舞,万物,人民,大号,地区,声音,女孩,小号,节日,苗寨,苗家人,财主,起源,野鸡,青年,两兄弟,苗族人

2014-12-28 #故事大全

民族文化习俗 苗族芦笙文化

民族文化习俗 苗族芦笙文化

芦笙,芦笙舞,人们,动作,野猫,勾索,文化,万物,天帝,妇女,苗族,苗语,向天帝,东西,人烟,供人,响声,媳妇,时候,日子,母亲,父亲,编创,谐音,劳动,一个叫,个儿子,六个人,很好看,小女儿

2016-10-31 #长篇故事

1902年贵州苗族人老照片 苗族芦笙手与打铁的男子

1902年贵州苗族人老照片 苗族芦笙手与打铁的男子

苗族,地区,土地,民族,经济,领主,地主,土司,年间,贵州,苗语,发展,封建领主,东南亚,先民,农村公社,制度,地方,湘西,湖南,生产力,谷子,青年,首领,大地主,改土归流,于弘,嘉庆,川黔滇,田丁

2012-08-21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