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青铜鼎民间故事

时间:2016-07-04

青铜鼎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79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原标题:青铜鼎(民间故事)

中原一带,玩青铜器的人都知道行里这句话:“不认识爹娘可以,但不能不认识刘爷。”“刘爷是谁?”小张刚入行,好奇地这么问了一句。歪脸用鼻子长长地出了一通气,说:“咳,连刘爷都不知道?白混了你!走,今儿就让你见识见识刘爷。”

歪脸带着小张在郑州城里七拐八转,停在了一方小小的黑门前。只见歪脸整了整领袖,又拍了拍衣襟上的灰尘,才轻轻地叩门。开门的是一个50岁上下的中年人,衣着干净又颇讲究。小张忙一抱拳,说:“刘爷好!”那人哈哈一笑,说:“这位说笑了,咱咋能是刘爷呢?您二位找刘爷吧?走,屋里请!”小张一阵尴尬。还是歪脸机灵,忙一拱手,说:“我这位兄弟没着道,还望刘庆哥多多担待。”说完,在刘海的带领下,二人穿过小庭院,进入了待客堂。

不一会儿,只听门外响起了脚步声,人还没到,声音先来:“今儿是谁来了呀?”话音刚落,门口就轻飘飘地走进了一个老头儿。小张抬眼一看,心里说:“嗨哟,我还以为是个什么人物呢,原来是个不起眼的糟老头儿啊!”可歪脸连忙起身,笑脸相迎,说:“是我啊,刘爷,歪脸,就是您经常开玩笑要把我的脸拧正的那位。”刘爷哈哈一笑,说:“我记得你,歪脸,等下一回,一定要把你的脸给整咯!”歪脸也赔着笑。刘爷一抬眼,看见了小张,问:“这位怎么称呼?”歪脸忙说:“我的兄弟,新手,叫小张就成。”刘爷说:“嗯,好,长江后浪推前浪,但愿你们都比我强啊!”歪脸说:“哪能呢,刘爷,我们还不及您的脚后跟呢!”刘爷说:“马屁就不要拍了,货呢?”

歪脸连忙给小张使了个眼色。小张把口袋解开,从中取出了两件青铜器放在小方桌上,一件是青铜戈,一件是小青铜灯。刘爷摸也不摸,只打眼一瞥,对歪脸说:“假的!”歪脸的脸本来就歪,这下倒好,一听刘爷这话,脸更歪了,看上去像扭曲的面饼。刘爷又说:“颜色虽然对了,但器型不对,做法比较粗劣,只能算一般仿品。”歪脸又给小张使了个眼色,小张把青铜器收了起来。歪脸一抱拳,说:“谢谢刘爷了。”刘爷看也不看。走到门口时,歪脸从口袋里取出包好的20块大洋,递给了刘海。

走不多远,小张说:“这就是刘爷?他凭什么摸也不摸,就说是假的呢?”歪脸闷闷地说:“见识了吧?什么也不凭,凭的就是他叫刘爷。”小张又说:“白白给了20大洋,不行,咱得再找人看看。”歪脸一阵嗤笑,说:“刘爷说是假的,谁还敢说是真的?”

一晃两年过去。“民国”二十五年,时局风云突变,烽烟四起,盗墓大盛。小张在西安购得一件青铜方鼎,鼎不大,两小耳,方唇,四腿瘦长,兽足,鼎身饰有兽面纹,鼎内铭文28字,最为奇怪的是鼎通体上下浑然漆黑,不见一丝绿色锈斑。小张最初认为这是假的,不愿意买,但卖鼎的是一个老扒手,坚称是墓葬所出。小张不愿意失去这个老客户,便以极低的价格买了下来。

等小张把所有买来的青铜器一一放在刘爷的小方桌上时,刘爷均是稍稍一瞥,说普通的玩意儿,值不得钱。说完转身要走,小张急了,说:“刘爷您要不再给估估价钱?”刘爷一摆手,说:“一起不超过100大洋!”小张一听,亏大了,说:“刘爷,还有一件,要不您也看看?”说完取出了那件黑鼎。

刘爷转回身来,眼睛猛然一亮,似乎放出了两道光芒,眨也不眨,径直走上前去,猫着腰,反复地瞅,却不发一声。刘爷拿起那鼎,在手中把玩开来。只见那鼎一会儿口朝下,一会儿底朝下,一会儿兽面朝下。小张心中一怔,暗暗大喜,他从没见刘爷对某一件青铜器如此上心过,这件必不是民间杂物。果然,刘爷发出了爽朗的笑声:“呵呵呵,好啊,好!”小张忙问好在哪里?刘爷放下鼎,看了看小张,说:“好鼎!28字铭文,记载着周武王发兵伐纣获胜奖赏的事情,可见武王伐纣克殷绝非虚传,年代可考啊!”小张听得一头雾水,但还是明白了这是一件价值不菲的宝物。小张忙问:“为什么是黑色的呢?我还以为是假货呢。”刘爷一瞪眼,说:“你懂什么,这叫黑漆骨,经年矿物渗透,浑身漆黑,如漆入骨,万里挑一,可遇不可求!”小张忙说:“刘爷,您估个价?”刘爷捻了捻胡须,淡淡地说:“无价之宝,岂能待估!”

小张知道走的时候到了,把青铜器一件一件收好,正要出门,刘爷却叫住了他,说:“小张,今儿的鉴定费用免了,但我有一事相求。”小张一听,忙说:“您是刘爷,您说句话就成。”刘爷摆了摆手,说:“刘爷不用称了,行里人抬举刘某,刘某心领。今日这鼎,可否容我观赏两日,两日后一定完璧送还。”小张心中暗暗叫苦,却不得不拱手说道:“刘爷既然喜好,别说两日,即使半月,我也不敢怠慢。”说完取出了那件青铜鼎。刘爷接过去,说:“好,好,谢谢了,我活这么大,却只有这么一个爱好,碰上好的免不得要观赏两日,多谢小张成全,两日后,你便可来取,绝无欺诈。”

两天后,小张如期取回了青铜鼎,之后,小张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连歪脸也找不到这厮了。

半年后,一小队日本鬼子围住了刘爷的门,刘爷被请了出来。为首的矮个子坐在刘爷的太师椅上,跷着二郎腿,叽里呱啦地说了一通。翻译说:“大佐知道你是鉴定青铜器的高手,今天特意带来一件青铜器,想请你过过目。”说完,一个日本兵搬进了一个小红木箱,打开后,取出了一件青铜鼎。刘爷打眼一望,心里一惊,那鼎不是别的,正是那件黑色方鼎!

刘爷低着头,走上前去,拿起来,敲了敲,又摸了摸,取出放大镜,看了看内壁的铭文。一袋烟工夫过去了,刘爷才缓缓地说这鼎是假的!翻译一说完,那大佐从太师椅上跳了起来,骂了一通八格牙鲁,抽出随身佩刀,架在了刘爷的脖子上。翻译说:“大佐问你怎么知道这是假的?如果有半点假话,让你人头落地!”刘爷面不改色,说:“这鼎的的确确是假的,首先黑漆骨显然是高手仿制,皮黑而不沁;其次是字,字肥而无力;最后请看这鼎底,尚有明显的铸痕。”说完刘爷拿起鼎一一指给大佐看。刘爷说:“这铸痕行里又称范痕,古代铸造青铜器讲究内模外范,每件青铜器都由几件范合在一起铸造,必有范线,古人会把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的范线反复打磨,直至浑然一体,可这件虽然有打磨痕迹,但明眼人还是能看得出来,必定是假的。”大佐又是一阵八格牙鲁,刀锋按在了刘爷的脖颈,一滴鲜血流了下来。

刘爷哈哈一笑,说:“巧了,大佐不信的话,真鼎正藏在刘某家中,待我取来你们一看便知真伪。”说罢,两个鬼子押着刘爷回了后院取出了青铜鼎。众人一看,果然刘爷那鼎漆黑透亮,字力遒劲,线条流畅,范痕平整,通体不带一点杂色,令原先那一件黯然失色。大佐看罢,一下把原先那件拨到地上,抱起刘爷的那件青铜鼎爱不释手,不住地赞叹:“腰细,腰细!”还向刘爷伸出了大拇指!

那队日本鬼子走后,刘爷长出了一口气,拾起了桌下的青铜方鼎,交给刘海埋在了后院。打此之后,行内再也没有人迈进刘爷大门一步。刘爷?咳,刘孙子呗!好好一件国宝硬是交给了日本鬼子,卖国贼啊!不吐他吐沫就行了!

鬼子还没打走,刘爷就死了,文章源自橘子物语,阅读更多移驾微信公众号,橘子物语。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青铜鼎民间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青铜鼎民间故事

青铜鼎民间故事

刘爷,小张,青铜器,大佐,青铜鼎,一笑,刘海,刘某,方鼎,行里,大洋,日本鬼子,见识,铭文,青铜,范痕,八格,后院,太师椅,抱拳,橘子,物语,黑色,黑漆,高手,鬼子,不认识,看了看,走上前去,还以为

2020-06-13 #故事阅读

青铜鼎民间故事

青铜鼎民间故事

刘爷,小张,青铜器,大佐,青铜鼎,刘某,方鼎,大洋,日本鬼子,青铜,铭文,刘海,范痕,行里,八格,后院,太师椅,橘子,物语,黑色,黑漆,高手,鬼子,看了看,走上前去,一笑,刘孙,周武王,可来,小红

2007-03-16 #小故事

青铜鼎民间故事

青铜鼎民间故事

刘爷,小张,青铜器,大佐,青铜鼎,一笑,刘海,刘某,方鼎,行里,大洋,日本鬼子,见识,铭文,青铜,范痕,八格,后院,太师椅,抱拳,橘子,物语,黑色,黑漆,高手,鬼子,不认识,看了看,走上前去,还以为

2010-05-20 #经典故事

青铜鼎民间故事

青铜鼎民间故事

刘爷,小张,青铜器,大佐,青铜鼎,一笑,刘海,刘某,方鼎,行里,大洋,日本鬼子,见识,铭文,青铜,范痕,八格,后院,太师椅,抱拳,橘子,物语,黑色,黑漆,高手,鬼子,不认识,看了看,走上前去,还以为

2011-06-23 #故事大全

青铜鼎

青铜鼎

刘爷,小张,刘海,青铜器,青铜鼎,大佐,一笑,刘某,方鼎,行里,大洋,复制品,日本鬼子,见识,铭文,青铜,鬼子,范痕,看了看,好的,价值,佝偻,八格,卖国贼,后院,太师椅,抱拳,行家,黑色,黑漆

2008-08-01 #经典故事

青铜鼎

青铜鼎

刘爷,小张,刘海,青铜器,青铜鼎,大佐,一笑,刘某,方鼎,行里,大洋,复制品,日本鬼子,见识,铭文,青铜,鬼子,范痕,看了看,好的,价值,佝偻,八格,卖国贼,后院,太师椅,抱拳,行家,黑色,黑漆

2015-04-24 #经典故事

青铜鼎

青铜鼎

刘爷,小张,刘海,青铜器,青铜鼎,大佐,一笑,刘某,方鼎,行里,大洋,复制品,日本鬼子,见识,铭文,青铜,鬼子,范痕,看了看,好的,价值,佝偻,八格,卖国贼,后院,太师椅,抱拳,行家,黑色,黑漆

2012-09-26 #小故事

带你了解“青铜鼎”的故事

带你了解“青铜鼎”的故事

九鼎,造型,体量,方鼎,司母戊鼎,青铜鼎,大盂鼎,样式,人面,形象,比例,贵族,国家政权,两耳,器物,浮雕,纹饰,铭文,青铜,青铜器,实用,毛公鼎,陶鼎,杜岭方鼎,三足,楚王,代表,兵器,原始社会,大臣

2020-06-13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