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秦灭六国 专制统一 为何却说其治国战略有问题?

时间:2016-07-11

与此同时,秦王嬴政也昭告天下,宣布登基称帝,是为秦始皇

提示:本文共有 19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公元前221年,伴随着秦国大军的铁蹄,韩、赵、魏、楚、燕、齐等六国的相继覆灭,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专制统一且强大富强的秦王朝也正式踏上了历史的大舞台。

与此同时,秦王嬴政也昭告天下,宣布登基称帝,是为秦始皇。

但是对于当时的黎民百姓而言,他们却并没有因为秦朝所实现的统一而获得已经渴望了几个世纪的和平安宁生活。

反而变本加厉,“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

以至于秦朝百姓“男子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丁男被甲,丁女转输”,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直接导致秦朝只在历史长河中短暂的存在了15年,便于公元前207年,也就是秦二世胡亥执政时期宣告覆灭。

相信大家不难发现,在当时的这些政策之中,除了对内大兴土木之外,秦朝每年过半的收入其实都是用在了对外扩张的用兵征伐之上。

使得百姓无力承担秦朝那繁重的赋税、兵役、以及徭役什么的,从内部开始了崩溃,就像公元前209年所爆发的“陈胜吴广起义”事件。

难不成秦朝当时所创建的“大一统”强盛局面都是假的,在秦朝外部依旧有着很强大的敌人虎视眈眈吗?

就好比当时位于秦朝北部的匈奴,以及位于秦朝南方的百越等等。

秦朝外部并无强大威胁

可事实上,统一后的秦朝外部,其实并没有什么强大的势力或者政权能够有效威胁到秦朝。

就拿匈奴来说吧,其作为我国古代生活在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因为物质资源匮乏的缘故,逐水草而栖,猎禽兽为生,有着较强的掠夺性。

而且长期的游牧生活也让匈奴的单兵战斗能力普遍强于中原士兵。但是在整体实力上,如果与秦朝对比的话,匈奴却明显是处于劣势的。

首当其冲,就是跟文明体系以及物质资源等因素息息相关的人口数量,游牧文明且物质资源匮乏的匈奴,在人口上显然不具备超越秦朝那农耕文明且物质资源丰富的条件和优势。

再者就是政治和经济层面,秦朝作为我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大一统的专制王朝,一系列政治制度以及经济制度都已经逐渐成型。

就好比秦朝中央政治体系上的三公九卿制度、地方上的郡县制,以及经济上的“半两钱”货币法、统一度量衡等等。

而包括匈奴在内的秦朝周边,却再也没有政治经济制度成型的国家。

更别提因为秦灭六国的缘故,当时的秦朝内部也是相对安定,而匈奴却还面临着东有强胡,西有月氏的左右受压状态。

几乎可以说并没有多大的机会去跨越万里长城来到秦朝境内展开掠夺,南方的百越就更不用说了,甚至还不如匈奴。

很显然,结合封建时期其他那些建朝初期就普遍内忧外患的政权,秦朝再怎么着也不应只存在了15年就宣告覆灭不是吗?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相信就会有朋友说是秦始皇好大喜功、大兴土木、肆意对外用兵什么的。

但若是把这些因素归结到一起的话,其实也就一点,秦朝的治国战略出现了问题。

秦朝治国战略有问题

而这个问题,还要从秦朝实现统一之前的统治体系开始说起,也就是秦国时期的统治体系。

自战国时期秦孝公重用商鞅,支持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统治体系也一并变成了商鞅所推崇的法家思想统治体系,“严刑峻法、以法治国”。

与此同时,商鞅更是“重农桑,奖军功”,借重农抑商所带来的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军功爵制”军功奖励制度让秦国走上了一条富国强兵的“军国主义”道路。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专制统一的秦朝以后,并没有像后世其他封建政权那样将崇尚仁政的儒家思想和崇尚法治的法家思想结合到了一起。

也就是普遍被后世封建统治者所认可的“阳儒阴法”统治体系,外松内紧、仁政为主,法治为辅,从而达到既能笼络民心,又能保证专制的统治目的。

而是继续采用了秦国时期的“法家思想统治体系”。

这就使得秦朝统一以后,虽然内部安定,外部也没有什么强大威胁,但是整体的治国方略依旧是有着一层浓厚的外向风格,或者说是“暴力色彩”。

说白了就是在对外扩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而秦朝百姓又早已厌倦了连年不休的战争,渴望和平安宁的生活,既然已经达到了和平安宁的生活条件,统治者却还一意孤行的想要对外扩张宣扬国威,大家说百姓能愿意吗?

显然不能,毕竟那只是秦朝统治集团自己的意志,而不是黎民百姓的意志,从而也就形成了一个反差极为强大的矛盾和冲突。

更别提秦朝时期的统治者明显为了对外扩张或者说是宣扬国威而忽略了秦朝百姓的承载能力,无疑更是进一步激化了这个矛盾。

而封建政权最重要的根基就是“民心”,试问,民心离散之下的政权,又怎么可能长久的了呢。

封建时期那时不时就爆发的农民起义事件,以及那些因农民起义而被推翻的政权,便可以称得上是最真实的体现。

所以,秦朝二世而亡的本质,其实就是治国战略出现了问题,是秦始皇在本该以民为本、休养生息的时机错误的选择了继续沿用秦国时期的法家思想统治体系所造成的。

至于秦始皇有没有进行转型的尝试,或者说是尝试了但是转型失败什么的,那就是后话了。

【end】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秦灭六国 专制统一 为何却说其治国战略有问题?”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秦统一六国时间是什么时候 秦灭六国采取的谁的计策

秦统一六国时间是什么时候 秦灭六国采取的谁的计策

秦国,赵国,韩国,魏国,秦灭六国,战略地图,历史,时间,齐国,李斯,秦始皇,国家,地图,战国时期,战争,楚国,燕国,荆轲,东南方,封建制度,时候,战略,诸侯,秦王,邯郸,统一,很重要,战国末,是我国,混乱局面

2017-11-20 #故事会

开天辟地!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为什么说为我国历史翻开崭新一页?

开天辟地!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为什么说为我国历史翻开崭新一页?

秦国,楚国,秦灭六国,历史,我国,策略,秦始皇,国家,统一,李斯,国力,韩国,齐国,这场战争,封建制度,意义,燕国,顺序,秦王,赵国,王翦,胜利,一个国家,天下,战略方针,时候,过程,魏国,万大,楚威

2016-03-04 #经典故事

秦灭六国时士兵有百万 粮食问题如何解决?秦国一政策巧妙化解

秦灭六国时士兵有百万 粮食问题如何解决?秦国一政策巧妙化解

秦国,粮食,巴蜀,成都平原,的士,中国,问题,统一,王翦,优势,农耕,国家,地区,战争,居民,战斗力,才能,时候,武器装备,火头军,虎狼,正因为,这些人,秦嬴政,关中平原,刘邦,刘备,唐里,始皇帝,张士贵

2008-11-04 #长篇故事

秦灭六国之方针:四人纠缠 难有定论 怎样才能成就霸业?

秦灭六国之方针:四人纠缠 难有定论 怎样才能成就霸业?

韩非,李斯,韩国,秦王,姚贾,秦国,历史,大臣,丞相,乘胜追击,主张,嬴政,大计,大王,方针,机会,观念,赵国,问题,钱财,统一,一个国家,不是一个,就像是,这个人,这场战争,于荀子,吕不韦,来调,王上奏

2018-03-26 #长篇故事

秦灭六国统一华夏

秦灭六国统一华夏

秦国,青铜剑,箭头,李斯,世人,弓弩,武器,商鞅,秦始皇,不生锈,代表人物,上涂,秦始皇兵马俑,兵器,保护层,政治,抱负,射程,战国时代,考古学家,青铜器,青铜,应用,大秦帝国,最先进,氧化技术,法家学派,子都,展其志,能之士

2010-04-12 #故事大全

秦灭六国统一山河 六国归一后为防止叛乱 收缴兵器迁徙富豪

秦灭六国统一山河 六国归一后为防止叛乱 收缴兵器迁徙富豪

王翦,秦始皇,项燕,秦国,赵国,战争,楚国,秦军,统一,势力,机会,秦王嬴政,中原,兵器,富豪,大军,实力,迁徙,韩国,万大,关中平原,赵王迁,山河,一统,一生,人民,先机,倾国,众将士,兵力

2018-07-20 #故事阅读

古代史:六国统一之秦灭魏 楚 燕 齐

古代史:六国统一之秦灭魏 楚 燕 齐

秦国,魏国,楚国,齐国,国家,燕国,辽东,武侯,魏惠王,大梁,俘虏,君主,土地,战国,乐毅,康公,文侯,李信,王翦,荆轲,去世后,水灌,复国,屈原,寿春,楚军,贤明,燕王,秦王,诸侯

2018-06-06 #故事会

中国古代史:秦灭六国之战 建立秦王朝 统一全国

中国古代史:秦灭六国之战 建立秦王朝 统一全国

秦国,嬴政,统一,局面,历史,中国,人才,战争,客卿,建议,智囊团,韩国,中国历史,秦王嬴政,代君,家卫,李斯,纳其,赵开,郑国,郑国渠,韩非,年发,东至,一统,下关,利益,主动权,中央集权,关东

2011-05-17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