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书读完了就忘?这样阅读 让每一本书“内化”

时间:2016-07-15

究其原因,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点:知识是系统的,专业知识需要静心研究,大量有效的阅读专业的书籍才能有效果01总结一下,职场人无法读书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

提示:本文共有 213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你有没有这样的焦虑?明明自己规划好了需要学习的进度,看书的内容却没有按照计划进行.

有的时候,看完了一本书,得到的内容很少,很多的知识,内容上是都是干货,却很难自己进行使用。

究其原因,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点:知识是系统的,专业知识需要静心研究,大量有效的阅读专业的书籍才能有效果

01

总结一下,职场人无法读书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工作繁忙,没有时间读书

步入职场肯定会工作繁忙,每天有各种项目要去做,客户要去谈,会议需要开。时间是有限的,没有太多的时间留给书籍,并且,结束完一天的工作,也会很累,再打开书看,还怎么去看书呢?

所以,尽管安排好计划去看书,办好了读书卡,甚至把书都已经买好了,但是就是迟迟没又开始阅读。总是想着多休息一会,多娱乐一会,等过几天再去读书等等的原因,进行推迟。

2.想读书的时候,不知道读什么好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就是感受到好的知识,好的书籍很多,但是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看到时,而发出的感叹。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能够接触的信息也是太多了,了解到所有的信息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作用的。所以要挑选出能够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进行了解,而不是全部接受。同样,书也是要进行挑选,不能仅因为其包装的精美,推荐语的华丽,进行购买。在购买之前,要考虑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自己想看什么,自己还缺少什么。很多人没有进行过这些的思考,导致买回来的书,要不就是因为不感兴趣而放弃阅读,要不就是因为没有作用看完就忘了。

3.读书的过程中注意力难以集中

你有多久没有专注于意见事情了?

现在,手机已经霸占了我们的大多数时间,购物需要手机,娱乐需要手机,出行需要手机。与此同时,手机上的种种的内容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即时愉悦感,而读书这种,需要自己沉下心来,消除杂念的事情,认真体会书中的内容的长时间才能够体会到的愉悦感,很难吸引到很多已经无法将注意力长期专注于一件事的人们。

02

对于读书,又累又枯燥,还很难从中获得到即时的愉悦感,那为什还要进行阅读呢?

先以一些名人的例子来佐证读书的作用,比尔盖茨,有”世界首富”的称号,每天都是在读书,有1小时读150页的记录。巴菲特,股神,每天用80%的时间来读书。扎克伯格,Facebook的创始人,专门创立了“读书之年”的网络公共页面,用来和网友分享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

那么,读书能获得什么,让这些大佬沉迷于其中。

1.读书能够获得到知识

书是可以记录知识,通过读书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现在,学习离不开来书本,学习到新的知识是读书最基础的一项特点。各种的知识都可以通过书籍来获取。有人讲过,与其去参加各种的培训,学习行业的相关知识,不如静下心来去研读几本行业顶尖级别的人物的书籍,这样能更好的去看到这个行业的样子。

2.读书使人视野开阔

每个人会因为自己的所在的行业,接触到的人群,接触的教育不同,看待事物的方式也会不一样。每本书代表了每一个有着独特灵魂的作者,他们以自己的不同角度看到问题,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并记录下来。通过阅读书籍,了解到不同的视角,不仅更能够在处事的时候以大局观思考,而且,在工作的时候能多角度的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提出更加好的解决方案。

3.读书使人更加了解自己

书中记录着广阔的世界,很多的事情个人不可能经历到,有很多景象个人不可能看到,但是通过书籍就完全有可能。在书这个媒介的帮助下,可以了解到不同的世界观,懂得多种不同

生活技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了解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很向往,了解自己在世界所处的真实位置,也更有信心地去挖掘自己地潜力,而非只看眼前的成败。

03

成功人士在拼命挤时间读书,那作为普通人就跟没有借口和理由不看书了。但是,到底该怎么进行正确的读书,才能既高效又让知识为自己所用呢?

1.主动读书,只阅读有需要的书

你有没有想过,读一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很多情况,在自己想着需要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并在书中寻找的时候,可以更加快的完成对一篇文章的阅读,了解其中的含义。但是如果,只是漫无目的的看,就会减少注意力的集中,导致一本书,一篇文章看完了,也没有太多的收获,就像没有看一样,没有印象。

很多的人都在看一些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的书籍,这些书与自己当下面临的问题没有太大的关系,自己从中看不到能够获得的点,很好能够引起思考,这类也可以归结为“被动阅读”。

为了避免被动阅读,首先,要明白阅读对于自己的意义,读过的书要进行总结,思考这些内容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并在现实生活之中进行验证,也就是进行实践。要时时问问自己“我要从书中得到什么”,“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2.集中读书,牢记书中的重点

书中的知识大多数都是多且杂乱,难以一下子进行透彻的理解,需要进行思考,整理,才能更好的吸收。

记笔记要在读完之后记录,大多数的情况的是看到了就马上记下来,生怕自己忘记了,这样是可以的。但是,会出现一种内容都记在本子上了,却没有记录在头脑里的情况。对我们有用的是记录在脑子中的文章,而非是书中的文章。

文章要进行回顾,温故而知新,同一篇文章在自己用实际进行验证之后看,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得到不同的知识。

只有找到准确的方法,不断坚持,才能真正的将书本知识为我所用,有效提升每一本读过的书的价值。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书读完了就忘?这样阅读 让每一本书“内化””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读懂一本书:最快的知识内化方式

读懂一本书:最快的知识内化方式

知识,樊登,老师,好书,方法,好的,都会,书本,讲书,一本书,这本书,都不会,信息,作者,出版社,大部分,感觉,池子,科学性,精力,记忆,速度,实用,一般都,慢慢地,给别人,自然就,验证过程,特爱,越强

2018-12-21 #经典故事

《五重塔》∶工匠精神的理想化书写 对抗苦难现实的内化求索

《五重塔》∶工匠精神的理想化书写 对抗苦难现实的内化求索

十兵卫,幸田露,五重塔,精神,作品,匠人,日本,浪漫主义,文坛,人物,工匠,文本,木匠,大工程,呆子,对方,文学,苦难,风雨,分析,浪漫主义文学,呆头呆脑,个人,小说,师傅,平民,文学家,森鸥外,时代,活计

2016-06-30 #故事大全

父母须知:教育孩子感恩 不是节日的形式 而是内化于心的习惯

父母须知:教育孩子感恩 不是节日的形式 而是内化于心的习惯

孩子,父母,让孩子,妈妈,礼物,时候,母亲,给孩子,事情,玉米,玩具,培养孩子,对孩子,习惯,机会,零用钱,于心,吃一点,家庭会议,有能力,作业,东西,人生态度,低谷,农活,压力,学会,心态,形式,心生

2016-08-10 #故事大全

鲁滨逊漂流记:制造“经典” 被“文化帝国”内化的类型小说先驱

鲁滨逊漂流记:制造“经典” 被“文化帝国”内化的类型小说先驱

鲁滨逊漂流记,笛福,鲁滨逊,文学,文本,创作,欧洲,后世,殖民主义,类型小说,经典,通俗小说,欧洲文化,作者,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目的,读者,解构,观点,后殖民主义,文学研究,内化,小说,套路,封闭性,库切,英国,知识,错误

2020-02-05 #长篇故事

《西游记》盘丝洞内化缘 原来妖精之间也有这么多情谊

《西游记》盘丝洞内化缘 原来妖精之间也有这么多情谊

唐僧,悟空,姑娘,时候,这几个,妖怪,群妖,庄子,八戒,亲戚,事情,人家,东土,圈套,师傅,意思,蜘蛛精,高僧,做一个,是一件,量力而行,八只眼,得可,师兄弟,那群,出家人,天助,吓坏了,西游记,盘丝洞

2008-04-04 #故事阅读

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阅读材料 回答问

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阅读材料 回答问

道德模范,文化,广播剧,材料,社会主义道德,道德的力量,人们,公益,故事,雷锋精神,转化为,文明,精神,民法总则,社会主义,中华,文物,模式,百姓,践行,于心,雷锋,人民广播电视台,学雷锋活动,阅读材料,内化,世纪,个人,光芒,外化

2020-06-13 #小故事

《女儿的故事》推进课教学设计

《女儿的故事》推进课教学设计

女儿,这本书,爸爸妈妈,梅思繁,人物,片段,画像,交流,女儿的故事,精彩片段,兴趣,中都,同学们,同学,学生,故事,父亲,爸爸,经历,成长过程,激发学生,给他们,在女,中一,中交,读书吧,还记得,书读完了,个例,个人

2020-07-14 #长篇故事

《女儿的故事》推进课教学设计

《女儿的故事》推进课教学设计

女儿,这本书,爸爸妈妈,梅思繁,人物,片段,画像,交流,女儿的故事,精彩片段,兴趣,中都,同学们,同学,学生,故事,父亲,爸爸,经历,成长过程,激发学生,给他们,在女,中一,中交,读书吧,还记得,书读完了,个例,个人

2020-07-13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