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山西特色美食 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

时间:2016-07-16

制作:用荞麦磨成粉后加冷水打成糊状,然后上蒸笼蒸制而成

提示:本文共有 320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荞面灌肠 特点:特点是软滑带筋,荤素皆宜。 制作:用荞麦磨成粉后加冷水打成糊状,然后上蒸笼蒸制而成。盛行于山西太原、祁县、太谷、文水一带,为民间著名小吃。可以下酒,也可以作为零食,或者直接当作一顿饭也可以。山西灌肠制作方法神秘,多为家庭代传,原料以当地特产荞麦为主,素食,口感精道细腻,爽滑利口,久吃不腻,调制简单,随吃随切,是堪与全国知名的陕西凉皮媲美的小吃。 在太原满大街都是挑着担子卖炒灌肠的,我对炒灌肠没有免疫力,一听到熟悉的吆喝声,立即就会问父母要钱去买,但小时候父母担心街头小摊不卫生,一般不给买,所以只好自己偷偷攒钱买着吃。可以说是我的最爱。

“莜面栲栳栳”是山西高寒地区民间的主要家常面食。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山西民歌中有“……交城的大山里,没有那好菜饭,只有莜面栲栳栳,还有那山药蛋”,生动地描述出山区人民的食俗风情。“莜面栲栳栳”这种山区普通的杂粮便饭,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民间传说,隋文帝杨坚偏信奸佞之言,要立次子杨广留守。途经灵空山时,不料身怀六甲的李夫人要临盆分娩,只好借宿灵空山古刹盘谷寺,生下公子李元霸。李渊滞留该寺,常与老方丈谈论天下大事。一日,老方丈对李渊说,我夜观天象,近日天下大乱,群雄恶战,将军应养精蓄锐,将来必成大业。今日我让香积房给你做顿稀罕饭,吃了之后定会精神焕发,体强力壮。午时将莜面“蜂窝 ”筒筒端了出来,李渊蘸上辣椒吃后,顿觉神清气爽,便问是什么饭。老方丈说是用莜麦面做的,形似“蜂窝”,所以当地老百姓称其为“莜面窝窝”。后来李渊当了皇帝,便派老方丈到五台山当主持。老方丈带领众僧赴任中,路过静乐县,看到当地盛产莜麦,便把制作“莜面窝窝”的技术传给静乐人。从此莜面窝窝成为静乐人的待客饭。后静乐人看见这种窝窝象存放东西的直筒“栳栳”,故将窝窝改称为“栲栳栳”。日久这种民间面食传遍了山西、陕西、内蒙、河北、山东等地 ,成为山区人民的家常美食。 很奇怪小时候我并不爱吃莜面栲栳栳,但却很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做,那时只是当成一种游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现在越来越爱吃了。

油炸糕 老西儿们都擅长面食,老西儿的小吃都很美味~~山西话说炸油糕的那个油字声调降下来,而糕字几乎是轻声,听起来很好听。在山西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好吃不过油炸糕”。可见这炸糕在晋北百姓生活中的地位。在晋北,盖房要吃上梁糕,乔迁要吃搬家糕,婚嫁要吃锣鼓糕,逢年过节要吃节日糕……不烂子本名“拌子”一种山西地方面食,山西方言里,把“拌”这个字拆成bu和lan两个音来读,谐音就成了“不烂子”。晋南叫做“馈垒 ”。基本做法:将蔬菜(如土豆、茄子、豆角等)拌入面粉,搅拌均匀后上笼蒸熟。春末榆树槐树开花时也可以用榆钱、槐花做食材, 也是我爱吃的面食,尤其是我妈做的简直绝了,每次都吃两大碗,在每个孩子心中妈妈做的都是做好的吧。

小米南瓜稀饭 山西方言一般不说“粥”,大多数叫“稀饭”或是“米汤”。说“粥”也是特指小米熬成的粥。山西各地对粥的叫法略有差异,在洪洞、临汾一带多叫“米汤”,不叫“稀饭”;在代县一带可叫“稀饭”,也可叫“粥”,但“粥”和 “稀饭”不同,一般把没有汤水、稠的才叫做“粥”;娄烦把稀饭叫做“熬饭”。在过去,人们经济条件不富裕,做米汤的时候在一大锅水里只放很少的米粒,盛到碗里时,几乎就是一碗水,人们瞪着眼睛看都找不出几粒米,所以又将这种米汤戏称为“瞪眼儿米汤”,把这种吃法叫做“稀汤灌大肚”。

在一些特殊节日,有些地方的人们也有食粥的风俗。比如,初一晚上在忻州、定襄一带要喝南瓜稀饭,以示丰年有余;八月十五,平鲁县要吃羊肉稀粥;冬至,晋南地区盛行喝熬油菜根米汤。晋东南阳城居民要吃摔老瓜焖饭,就是将秋收季节收获的南瓜摔碎和小米焖成瓜粥;还有就是腊月初八的时候,山西大部分地区都要喝腊八粥。山西的腊八粥又称“八宝粥”,主要将八种杂粮下入锅中熬制成粥,色泽红润,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和(读或)子饭 起初,山西人做汤饭,是为了节俭,但是后来人们越来越喜食汤饭,所以不仅面食做得花样百出,汤饭的花样也毫不逊色。 最常见的是“和子饭”,主要是将小米、薯类、蔬菜和各种面制食物饭菜放在一起做,所以得名和子饭,又叫 “米淇子”、“调和饭”、“混混饭”、“调味饭”、“糊子饭”、“菜饭”、“米羹”等。“和子饭”在山西各地的制作方法略有差异,如有以小米为主,加煮红薯、山药蛋、黄豆、糊面的;也有米面各半,加煮南瓜、白菜、拌面的;还有米少面多,加煮大量萝卜条的等等。在晋东南一带,人们习惯早晚食用。

头脑

头脑是太原市特有的名早点,为汤状食品。在一碗汤糊里,放上三大块肥羊肉,一块莲菜,一条长山药。汤里的佐料有黄酒、酒糟和黄芪。品尝时可以感到酒、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每年农历白露到立春期间,太原市各清真饭店大都有“头脑”上市,“清和园”最有名气。太原的头脑是明末清初的“仙医”傅山发明的,傅山字青主,太原人,是一位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的抗清志士。在明朝灭亡之后,清兵铁骑蹂躏中原广大的汉族人民,傅山坚决不向暴力低头,一生奔波于抗清的事业,他见中原人民体质较弱,就决心利用自己的医道之长,帮助人民强身健体,以抗击清朝的残酷统治。在这个想法指导下,他把脑筋动到了家乡人民爱吃的“头脑”上。经过他的改进,确定了太原头脑的八味配方。 傅山不仅精于医道,而且擅长书法。他在发明了太原头脑之后,还特地给这家经营头脑的饭馆题写了店招:清和元,在这三个大字的上边又写了一行小字:“头脑杂割”,合起来就是“头脑杂割清和元”。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店招,它具有深刻的含意。在明朝之前,有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在明朝之后,有满洲建立的清朝,这两个王朝都实行对汉人的民族歧视政策,统治也很残暴,傅山写的这块店招,就是时刻提醒人们,要宰割清和元统治者的头,坚持民族气节,这便是太原头脑的来历,也是“清和元”命名的由来。

羊杂割 杂割,又叫羊杂碎,是将肥羊宰杀后,把其头、 蹄、"下水"等洗净切碎,炖煮而成。关于羊杂割的来历在晋南长期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曲沃县好地方,夏豆糕、冬杂割,四季饸饹,加麻饦(即麻花)"。每到冬季,来曲沃的人,总要吃一碗当地的羊杂割(又称羊头菜)。相传,1259年(元宪宗九年)忽必烈率元军南下,其母庄圣太后随军,在曲沃高显镇患病,祖传医郎许国桢奉旨给太后治病,病好后许被留蒙帐,其母韩氏也应邀做了御厨。当时蒙人只吃羊肉,把"羊下水"全扔了,韩氏甚感可惜,就将"羊下水"洗净,熬成羊汤,配以大葱,佐上辣椒饮食。太后偶见,闻其味甚香,喝罢觉得美味可口,特赐名"羊杂割"。

剔尖 剔尖两端细长,中间部分稍宽厚,白细光滑,软而有筋,浇上浇头,再配以调味佐料,食之十分可口,是晋中民间主要面食之一。相传清乾隆年间,榆次一个名叫常万达的,在恰克图城开设的"四乡联号商行"中的饭庄里,专营山西面食剔尖等,使剔尖一举成名。由于剔尖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且制作简便,食之可口。所以,剔尖不仅在国内流传甚广,而且传入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 剔尖的家庭制法两种(拨鱼和剔拨股)拨鱼又称一拨拉剔尖。将和好的面团放在碗内(碗边不能有缺口),左手执碗,右手执一竹剔筷,和转盘剔尖的剔法相同,将面剔入锅内煮熟即成。因面是圆肚两头尖,形似小鱼,俗称拨鱼。剔拨股将面团放在特制的铁、(木)铲上按扁,用铁筷(一根如普通香柱条粗的圆铁筷)将面一根一根地剔拨入锅内煮熟,俗称剔拨股!

过油肉 过油肉”是山西的名菜之一,最初它是一个官府名菜,后来传到了太原一带,并逐渐在山西传播开来。经过历代厨师的改进,此菜已达到了比较完善的程度,由于山西“过油肉”从选料到刀工,从腌浸到烹制,特别是在调味料的运用上,都有它的独到之处,明显体现了山西地方风味特色。山西人好吃醋,对醋的炒用在烹调中很有讲究,此菜的用醋方法便是一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山西特色美食 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盘点山西运城著名的六道特色美食 你喜欢哪个?图五是我的最爱

盘点山西运城著名的六道特色美食 你喜欢哪个?图五是我的最爱

胡卜,传统小吃,夹菜,烧饼,运城,营养丰富,万荣,油酥饼,老车站,鲜羊肉,盘点,不变,北相镇,再加,佳品,凉粉,味道,名吃,可拉,山西,回味,特色美食,快餐,当地人,死面,栗色,特点,白面,皮层,羊肉

2007-10-26 #经典故事

山西特色美食:盘点山西特色美食 舌尖上的山西!

山西特色美食:盘点山西特色美食 舌尖上的山西!

炒面,太原,焖面,刀削面,醪糟,山西,大同,慈禧太,鸡蛋醪糟,山西饭店,平遥,人民,刀削,全国,山西省,左权,民间,豌豆黄,面食,面粉,过油肉,赞不绝口,中王,中曾,刘琨,山西人,常喜,董宣,连皇帝,人和

2019-08-11 #故事阅读

山西特色美食介绍(1)

山西特色美食介绍(1)

山西,太古,香味,面食,不是什么,平遥牛肉,有不少,太谷饼,山西人,得加,主食,习惯,古城,包装,口感,小时候,味道,小时,方面,差距,平遥古城,所在地,第一印象,特色,村子,菜品,美食,美味,配料,酸味

2017-05-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天下美食 尽在三晋” 带你领略山西特色美食

“天下美食 尽在三晋” 带你领略山西特色美食

山西,刀削面,美味,种类,美食,平遥牛肉,山西人,闻其香,天下美食,我国,做法,人生,全国,削面,口味,劲道,历史,口感,吉利,吃法,名产,差异,外皮,外焦里嫩,小吃,工艺,师傅,弧形刀,康熙皇帝,悠哉

2013-03-27 #经典故事

中游黄河之地 灿烂美食之乡 山西特色美食推荐

中游黄河之地 灿烂美食之乡 山西特色美食推荐

苦菜,砍三刀,大同,羊肉,黄米,山西人,油炸糕,名字,特点,食品,大同人,水里焯,三月三,种犬,窑地,吃法,一毛钱,下锅,人们,个儿,关系,传统,劲道,利口,凉山,历史,单调乏味,又名,味道鲜美,四大

2007-05-28 #长篇故事

讲述山西特色美食 去过那里的未必都品尝过这些美食哦!

讲述山西特色美食 去过那里的未必都品尝过这些美食哦!

凉粉,山西,美味,面条,老西儿,刀削面,刀削,削面,窝窝头,老汉,莲花,辣椒,猪血灌肠,孙范,山西人,承其业,根根,范庆林,那才,鲜凉,好的,美食小吃,人称,中原,世家,人眼,交响曲,华夏,典故,先别

2010-03-14 #短篇故事

打卡山西太原的特色美食小吃

打卡山西太原的特色美食小吃

太原,醪糟,猫耳朵,口感,山西省,头脑,时候,老豆腐,孟封饼,好的,省会,招牌,早餐,特点,美食,色泽,饭店,豆沙糕,刘琨,咸鲜,大爱,皆宜,皮薄如,金红,名点,国际交流中心,地方小吃,地方特色小吃,太原地区,通和

2016-01-13 #故事大全

山西独具特色的美食 莜面烤姥姥

山西独具特色的美食 莜面烤姥姥

姥姥,山西,面食,地区,美食,小豆,时候,羊肉,吃法,特色美食,知青,维生素,臊子,老乡,谷物,豆面,高纬度,就好像,百家号,由美,连当,里路,上羊,上十里,不一样,山西面食,断腰,一家,人生,事宜

2012-05-25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