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寒食和清明是一天?你错了 寒食节与清明节不是一回事!

时间:2016-07-23

至于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思维定势,笔者认为这与国家的休假制度是离不开干系的

提示:本文共有 19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谈及四月的节日,国人大多会自然而然的想到清明节,这一点笔者也是一样。至于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思维定势”,笔者认为这与国家的休假制度是离不开干系的。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在快节奏生活下,国人那颗浮躁的心!今天,笔者将给大家介绍下寒食节与清明节,并谈谈它的来历。

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清明节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即春分后第15日。

寒食节

寒食,顾名思义就是冷的食物,实际上寒食节也确实是吃冷食。一般认为,清明节前一天或前两天(各地风俗有差异)为寒食节,从这一天起,禁火三日,当然也就只能吃冷食了。在寒食过后,人们重新燃起的火称为新火,颇有几分除旧迎新之感。除这些外,寒食习俗还有踏青、插柳等等。

众所周知,一个节日不可能凭空出现,它总要有些来历,而寒食节的来历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名臣--介子推。

介子推?这个名字好像没怎么听说过啊!是的,介子推算不上特别有名,甚至比起同时期的管仲来说,更是不值得一提。但,对于了解他的人,便知其是当之无愧的忠臣楷模。

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人,也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的臣子,他的忠诚主要体现在“割股奉君”这件事上。当然,这里的“股”是大腿,而不是臀部。

对于晋文公,想必大家还是了解颇多的,他名唤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虽然晋文公现在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可他登位的过程却是很复杂而艰辛的。他年老昏聩的父亲宠爱骊姬,甚至想要立其幼子奚齐为太子,这直接导致了晋国内部的明争暗斗。骊姬为了自己儿子的王位,多次向献公进谗言,导致重耳不得不流亡他国。

当时的许多有志之士认为重耳将来一定能够重振晋国,于是纷纷跟随他一起流亡,介子推也是其中之一。在流亡路上,虽然大多数时候有齐桓公、宋襄公、楚成王、秦穆公等人的帮助,但也有受人白眼(卫国),被人看不起(郑国),甚至还有食不果腹的情况。

一次,公子重耳快要饿晕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在山沟里割了一块腿肉,并用其煮了一碗肉汤给重耳。要知道在医疗水平极低的古代,哪怕是破了一个口子,都会有染病致死的风险,更别说是割一块肉了。由此可见,介子推对重耳是何等忠心耿耿,这可是冒了极大的生命危险啊。

后来,重耳结束了十九年的逃亡生涯,摇身一变成了晋文公。可正当他在大肆封赏有功之臣时,周王室突然出现内乱,所以只好先行出兵勤王。当时还有很多人没有来得及进行封赏,介子推就是其中一个,只不过他不在意这些,因为他认为忠君行为发乎自然,而且更多的是为了晋国。唯一让介子推耿耿于怀的是,有人竟然无耻到无功请赏,于是他一气之下,携其母到绵山隐居去了,成了一名隐士。

介子推是不好名利的,可他的邻居却为他不平,连夜挂书于城门。因此,晋文公终于想起了这位救他于危难的人,连忙去绵山寻人。可奈何介子推不愿出仕,而绵山又大,只好下令烧山逼人。结果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灭,但介子推终究还是没有出来,原来他抱着母亲在一棵树下被烧死了!而晋文公见到介子推母子尸体后,只能号啕大哭,可后悔已经无用。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在其忌日禁火,食寒食,从此就形成了寒食节。因为寒食节正好是在“清明”这个节气的前一两天,所以后人慢慢将这两个节日合并成了我们现在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介子推的精神不仅仅是忠君,更为根本的是爱国。如果换一个晋国公子,只要能够治理好晋国,我想介子推也一样会献出他的忠心。而一个国家是否强盛,是在于其文化是否繁荣,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国家注定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我们之所以要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是因为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将来我们能够立足于世界之林的根本。

清明节

清明节的来历由来简短一点。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春秋二祭,古已有之。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形成提供了前决条件,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

清明节气是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之一,这一时节,吐故纳新、生气旺盛、气温升高,万物皆洁齐,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段。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经历史发展,清明节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寒食和清明是一天?你错了 寒食节与清明节不是一回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清明节又叫寒食节作文清明节又叫寒食节作文350字

清明节又叫寒食节作文清明节又叫寒食节作文350字

皇帝,爷爷,有学问,这个故事,戴杨,寒食节,作文,介子,人们,冷食,宁死,大柳树,故事,房子,想法,放火烧山,昏君,杨柳枝,深山,烧掉,老百姓,骨气,不下来,为了纪念,为什么不,可是他,你还能,推的人,把这个,活活烧死

2020-05-28 #长篇故事

寒食节与清明节是同一个节日吗?寒食节都有哪些习俗呢?

寒食节与清明节是同一个节日吗?寒食节都有哪些习俗呢?

寒食节,传统节日,习俗,寒食,节日,这一天,禁火,重耳,人们,寓意,祭祀活动,起源,社会中,介子,历史,晋文公,火种,都会,这首诗,息息相关,传统,时期,烛火,诗人,创作,远古时期,东风,举动,信仰,契机

2017-12-23 #长篇故事

寒食节与介子推无关?一文看懂清明节 寒食节 上巳节是怎么回事

寒食节与介子推无关?一文看懂清明节 寒食节 上巳节是怎么回事

寒食节,节日,习俗,上巳节,万物,古人,时节,这一天,人们,寒食,时间,文人,踏青,王羲之,是怎么回事,人文,天人合一,情绪,扬州,理念,节气,观念,规律,起源,改革,活动,中所,是清明,我国古代,日暮汉宫传蜡烛

2014-05-28 #短篇故事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关系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关系

重耳,国君,寒食节,丽姬,申生,寒食,主公,介子,晋国,母子,太子,人称,大火,宠妃,放火烧山,柳树,树洞,皇位,生活,是两个,身边的人,赤胆忠心,宝妈,格守,长清,我的名字,画家,东西,三天三夜,丹心

2016-08-11 #长篇故事

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 为你讲述寒食节的由来——介子推的故事

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 为你讲述寒食节的由来——介子推的故事

重耳,晋文公,寒食节,由来,柳枝,人们,介山,戴柳,介子,主公,习俗,传说,割肉,历史,晋国,柳树,树洞,母子,粮食,禁火,肉汤,衣襟,一行人,戴在头上,这一天,于飞,常清,新一年,晋惠公,晋文

2015-09-20 #短篇故事

清明节来历 清明扫墓的由来 寒食节是什么时候?

清明节来历 清明扫墓的由来 寒食节是什么时候?

节日,人们,这一天,亲人,寒食,寒食节,节气,日期,祖先,踏青,坟墓,日子,前一日,唐玄宗,秦晋国,天为,思乡情,世间,中原,习俗,人民,人群,农历,公历,介子,充满生机,先烈,公元,党员,农耕

2015-07-21 #长篇故事

清明节 上汜节 寒食节的来历和故事

清明节 上汜节 寒食节的来历和故事

寒食节,晋文公,重耳,上巳节,节日,三月三,兰汤,习俗,寒食,风俗,晋公子,中国,人们,日子,历史,传统节日,壮族,文献,春秋时期,母亲,说法,起源,踏青,文公,代表,侗族,冷食,墓祭,少数民族,大腿

2020-08-18 #短篇故事

清明节与寒食节中的奥秘

清明节与寒食节中的奥秘

节日,踏青,中华民族,日子,节气,祖节,寒食节,民间,风俗,清明祭,仲春,柳清明,好时,自然与人,万物,不辍,亲情,中国,主题,乐趣,习俗,人文,人们,传统节日,传统,优良传统,凝聚力,先祖,传说,公历

2018-10-13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