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精准扶贫”首倡地湘西十八洞村的“幸福人家”

时间:2016-07-25

杨华峰 摄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的幸福人家农家乐已陆续有客慕名而来

提示:本文共有 143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中新社湘西3月7日电 题:“精准扶贫”首倡地湘西十八洞村的“幸福人家”

中新社记者 白祖偕 刘双双 邓霞

资料图:十八洞村举行复古苗族婚礼。杨华峰 摄

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的“幸福人家”农家乐已陆续有客慕名而来。44岁的老板杨超文一边招呼客人,一边用手机搜索了解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新闻。村里的男女老少三三两两,相互打探“两会”最新消息。

坐落在武陵山腹地的十八洞村平均海拔700米,四周群山环绕,苗寨吊脚楼鳞次栉比,全村225户939人,人均耕地零点八三亩,原是一个典型的苗族聚居贫困村。

五六年前,十八洞的年轻人全都外出打工,留守老人没有电话,小孩不知道互联网,村里更是鲜有人来,村民不知道什么是全国“两会”。2013年时,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668元(人民币,下同)。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考察,在这里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明确要求十八洞村不仅要自身实现脱贫,还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经验。

成为“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十八洞村由此成为海内外瞩目的焦点。在外打工近20年、原本还是贫困户的苗族汉子杨超文的人生轨迹也随之改变。

戴着深度近视镜的杨超文引中新社记者到他的“幸福人家”农家乐入座。这位略带腼腆的苗族汉子说,之前在广东、浙江等地打工,儿子成了留守儿童。2014年回村尝试开农家乐,但不到一个月就亏本倒闭了。直到2016年春天,村里协调帮他申请到5万元贴息贷款,创业之路才越来越顺。

如今,来十八洞村的游客与日俱增,杨超文又新开了一家分店,年收入超过20万元。再也不用在外打拼、每天都与家人在一起的杨超文说自己非常幸福。

拥有幸福感的何止杨超文一家。在十八洞村挨家走访,记者从一张张笑脸上、一句句话语中不断感受到村民们发自肺腑的幸福感。当年被习总书记称呼为“大姐”的石拔专老人,看到记者进屋就激动地拉起记者的手,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告诉我们:“我坐了火车,也坐了飞机,去了北京!上了电视,看了天安门……”

当年,这位不知道习总书记是谁的苗族大妈还只会说苗语,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一盏白炽灯。几年过去,老人不仅脱贫了,还通过培训班学习汉语成了“网红”讲解员。现在,老人每晚都会打开挂在堂屋墙上的液晶电视:“在这里可以看到习主席!”

“以前村里光棍娶不上媳妇,现在大家都希望嫁到十八洞。”身着苗服、戴着银饰的24岁苗家阿妹杨云秋,2015年底中专毕业后就回村当上了导游。她告诉记者,现在无线网络覆盖了全村,还有银行、电商服务站等。村民入股的猕猴桃产业已有稳定分红。自己和母亲、姐姐制作的苗绣成了“抢手货”。

杨云秋说,十八洞村人比以前更关心新闻了,主要是想通过新闻了解市场,把自己的产业做得更好。“我们要依靠自己稳步发展,不能老是依赖政府,更不能辜负总书记的嘱托,一定要变富变强。”

如今的十八洞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128元。全村有一半贫困大龄男青年成功“脱贫”又“脱单”。

过去,深山中的十八洞村三分之二的青壮年在外打工。现在,三分之二的村民在村里发展,三分之一的村民到深圳、广州等地转移就业,每年直接增收600余万元。

“这些还只是看得到的变化。其实,十八洞村最大的变化是从‘等靠要’思想转变到主动寻找脱贫致富路。”湘西州委书记叶红专说。

放弃在阿联酋打“洋工”、2017年返乡当选为村支书的龙书伍说,幸福和充实是金钱无法比拟的,“我希望带着村民们奔向更幸福的生活。”(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精准扶贫”首倡地湘西十八洞村的“幸福人家””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图集:走进湘西脱贫村十八洞

图集:走进湘西脱贫村十八洞

十八洞,李峥,湖南省,村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记者,扶贫,游客,习近平,农家乐,总书记,村里,工作队,一家,家门口,精准,网店,老人,邮局,驻村,施俊,里山,马路边,和村,串儿,业务,中国青年报,主题,全村

2017-09-19 #故事大全

《人间正是艳阳天:湘西十八洞的故事》新书研讨会在京举行

《人间正是艳阳天:湘西十八洞的故事》新书研讨会在京举行

十八洞,精准,扶贫,作家,作品,情感,湘西,人间,艳阳天,变化,乡村,评论家,彭学明,文学,深情,题材,新时代,家乡,这本书,命运,经验,创作,生活,出版传媒,事件,人民,人物,关系,干部,感情

2014-09-25 #短篇故事

湘西十八洞“三小施”:苗寨“网红”背后的故事

湘西十八洞“三小施”:苗寨“网红”背后的故事

施林,十八洞,三小,施康,直播,生活,家乡,视频,杨华,湘西,记者,苗寨,工作,乡亲,帐号,村里,村居,蜂蜜,发展,变化,毕业后,短视频,英语老师,翻天覆地,人手,内容,年轻人,平台,想法,打卡

2015-11-13 #短篇故事

湘西十八洞“三小施”:苗寨“网红”背后的故事

湘西十八洞“三小施”:苗寨“网红”背后的故事

施林,十八洞,施康,三小,直播,生活,家乡,视频,杨华,记者,湘西,工作,乡亲,帐号,村里,村居,苗寨,美食,蜂蜜,发展,变化,毕业后,短视频,英语老师,翻天覆地,人手,内容,年轻人,平台,想法

2019-11-05 #故事阅读

“十八洞酒”·我与湘西改革开放40年故事有奖征集

“十八洞酒”·我与湘西改革开放40年故事有奖征集

湘西自治州,州委,湘西,十八洞,作家,价值,奖金,故事,湘西州,证书,频道,新湖,活动,华声在线,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广播电视台,湖南日报社,酒业,主席,分公司,作品,分社,南湘,州政府,文章,有限公司,变化,改革,营销,中心主任

2020-05-26 #经典故事

老百姓的故事|施俊:十八洞苗寨银行设在家

老百姓的故事|施俊:十八洞苗寨银行设在家

施俊,十八洞,企业,湘西,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农家乐,情况,村民,游客,贷款,银行,香味,扶贫,经营,食品有限公司,湖南,客户端,员工,存取款,导游,收入,村里,梨子,花垣县,茶园,银行卡,需求,了解企业,农业开发

2016-10-04 #长篇故事

秦加生:保靖迁陵镇茶市村人饮工程散记|“十八洞酒”·我与湘西改革开放40年故事有奖

秦加生:保靖迁陵镇茶市村人饮工程散记|“十八洞酒”·我与湘西改革开放40年故事有奖

茶市,人们,水库,饮水,生活,村民,工程,犀牛,灵韵,扶贫,保靖县,全村,初心,施工现场,村寨,村干部,问题,钢管,驻村,吴宗,甄子,双堡,家家户户,洞水,小市,事情,书记,和平村,塘口,大水池

2012-07-19 #经典故事

“十八洞酒”·我与湘西改革开放40年故事有奖征集活动圆满结束

“十八洞酒”·我与湘西改革开放40年故事有奖征集活动圆满结束

湘西州,湘西,代表,颁奖,张军,十八洞,客户端,三等奖,二等奖,颁奖仪式,田勇,一等奖,作家,家庭,文化,获得者,账本,刘路,王跃,黄摩崖,龙宁,酒业,湖南日报,湖南,主席,主办方,优秀奖,作品,作者,征文

2013-05-09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