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国创新药企业透视(一):诺诚健华的“拿来主义”是创新么?

时间:2016-07-26

当时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全国三级批发的药材公司体系土崩瓦解

提示:本文共有 243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来源:拇指医药

文:稿王 编辑:说不得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医药行业从计划经济开始全面转向市场。

当时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全国三级批发的药材公司体系土崩瓦解。原来的北京、上海、沈阳、天津、广州五大一级药材批发站并入国药集团体系,而遍布全国的3000多家县级批发站,很多都被个人承包。

这期间诞生了一批“草莽英雄”,不少承包者从卖药起家,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之后穿鞋上岸,收购药厂。十几年后,国内资本市场逐步成熟,很多这样的药企成功上市。誉衡药业、瑞康医药、康芝药业……A股能找到许多这样的故事。

如今,这样的故事还在延续。只是比起20多年前,手段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他们创造了医药行业这几年最流行的一个词:创新药。

许多新冒出来的制药企业都把自己称作“创新药企业”,只要沾上这几个字,立刻身价陡增,估值几十上百亿,联交所、科创板随便挑着上市。足以羡煞靠给医生塞回扣一盒一盒卖药的前辈们。

这些企业的创始人都是背景雄厚,没留过洋的根本不好意思站出来办创新药企业,国外读到博士,还得在全球TOP10的药企大厂里面镀过金,回国后才能有资格创业做创新药。

创新药企业做出的产品,自然也不是治糖尿病高血压的,大部分都靶点清奇不走寻常路,治的病99.99%的人都没听说过。

中国人口基数大,又有钱。很多创新药在美国根本都找不齐做临床试验的患者,在别的国家又没那么多有支付能力的人群。

天时、地利、人和,中国成了创新药最好的试验场。

融资、上市、造富,这也成了中国创新药企业的整体形象。

1

前阵子在香港上市的诺诚健华,可以作为了解创新药企业“创新模式”的模型。

3月23日,香港还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香港联交所仿效上交所,也开始以“云敲锣”的形式启动上市仪式。

诺诚健华是通过“云敲锣”登陆香港资本市场的第一家公司。

这家公司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创始团队里面有一位名人:原清华大学副校长、西湖大学创始人施一公。

关于施一公的经历、他的学术成就、在国外期间的是是非非、和北大一些教授的故事,都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只要知道一点:施一公是中国生物科学领域的顶级大拿。不管21世纪是不是施校长所说的“生命科学的世纪”,校长本人已经靠生命科学发了大财。

施一公的妻子叫赵仁滨。在诺诚健华的股权结构中,“赵仁滨及其家族成员”(注:招股说明书原文如此)持有1.56亿股,目前持股比例为12.43%,市值超过23亿港元。

诺诚健华目前尚无产品上市,最接近获批上市的是BTK抑制剂“奥布替尼”。这个药物来路神奇,让人过目不忘。

2014年,施一公还没当上清华副校长,但已经评上了中科院院士。那年他与原默克雪兰诺的运营总监严知愚一起创办了北京汇诚健华公司,即诺诚健华的前身。

2015年,施一公看准了保诺科技旗下的一款药物,找到了崔霁松。保诺科技是百济神州创始人欧雷强早年间在中国创立的药物研发企业,业内小有名气。2010年,保诺被世界知名的研发巨头PPD收购。崔霁松当时在保诺科技担任总经理,施一公的老婆赵仁滨则在保诺当药研生物学总监。

官方说法是:2015年,施一公与崔霁松在公共场合会面后,对联合创业做新药的想法一拍即合,诺诚健华公司就此诞生。

保诺有什么好品种,施一公的老婆不是应该更清楚吗?何必去和另一个女人“一拍即合”?

总之,崔霁松代表保诺,和汇诚健华签订合同,将还在临床前研究的奥布替尼卖给了施一公的公司,首付400万,视临床进度付尾款,总价2000万人民币。

那时候,施一公已经当上清华大学的副校长,或许这是招股说明书上标注“家族成员”的原因。

合同刚签完,墨水还没干,崔霁松、赵仁滨,以及保诺科技内部发明奥布替尼的科学家陈向阳、高英祥就一起从保诺科技离职,跳槽到了汇诚健华,成为公司高管。

施、崔二人“一拍即合”,保诺科技似乎把自己卖了还在帮着数钱。

2

在招股说明书中说,诺诚健华称:奥布替尼是“诺诚健华团队自主研发”。

这里面的关键词其实不是自主研发,而是“团队”。

保诺作为CRO公司,挣得是做研发、卖半成品这份钱。但老外估计也没想到,奥布替尼核心团队捎带着公司总经理、中层领导会一起跳槽。买产品还附赠高管和研发团队,饶是PPD家大业大,也禁不起这番折腾。

但,这就是诺诚健华得以快速壮大的模式。

或许有人会说,能有看准重磅药物的眼光,就证明了诺诚健华的成功。的确,当下这种由产品经理牵头,拉拢研发和资本组装而成的“创新药企业”正是行业主流,快进快出,成为这些创新药企业普遍的思路。

2015年8月,国家开启新一轮药品注册制度改革,提高审评审批标准,改善临床试验审批、开展上市许可人制度试点等政策。

限制仿制药,让新药更容易获批,是这一轮改革的核心。以往一碗水端平的审批模式发生重大改变,资本看到国家政策有倾斜,蜂拥投向创新药。

资本可没耐心等上十年八年,这使得创新药企业也会抄最便捷的近路,谋求回报。

只是在这个过程里面,似乎没有施一公什么事。

其实“施一公”就是一块金字招牌,要的是招牌的资本号召力和圈子影响力。官方说法是:施一公只是“对公司的研发活动提供若干协助和指导”。

奥布替尼从启动临床到递交上市申请,只用了1年5个月的时间,如此神速,恐怕与施一公的“若干协助”不无关系。

品种、人脉和资本的完美结合,成就了诺诚健华的创业神话,三者缺一不可。而且,在鼓励创新的大背景下,这样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

目前,全球共有4款BTK抑制剂上市,强生、阿斯利康、小野制药、百济神州,国内强生的伊布替尼和百济的泽布替尼都已上市。诺诚健华一直称自己能成为全球第五、国内第三。

诺诚健华还有部分研发管线品种,其中泛FGFR抑制剂ICP192和FGFR4抑制剂ICP105都在国内进入了I期临床。看诺诚健华成色如何,这两个品种比奥布替尼更具说服力。但在研发进度上,很难说诺诚健华比仑胜医药、和誉生物等国内同行更有优势。

未来医药行业会怎样,不是资本们考虑的事情。或许若干年后,药监局会再开展一轮“创新药一致性评价”,就和对待今天大量过剩的仿制药一样。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创新药企业透视(一):诺诚健华的“拿来主义”是创新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新冠疫情之下 为什么美国要求在华的所有企业撤出中国

新冠疫情之下 为什么美国要求在华的所有企业撤出中国

中国,美国,企业,疫情,产业链,成本,制造业,费用,配件,美国企业,全球化,美国政府,回流,国家,失业率,日本,问题,生产,进口,中国企业,会造成,全球经济,美日,肺炎,全年,世界,人民币,事件,人口老龄化,产品

2008-04-13 #故事会

老年痴呆症新药上市的背后:“我不理解药物机制 但我理解你”

老年痴呆症新药上市的背后:“我不理解药物机制 但我理解你”

绿谷,新药,吕松涛,上海,药物,全球,来源,中科院,研发,企业家,团队,员工,科学家,美玉,公司,丁健,作用机制,上海企业,万美,家和,重大科技,家属,民营企业,机构,研究员,研究院,科研机构,研究,主要原因,中国原创

2020-10-04 #小故事

剥开大众在华的故事 细数南北大众的纷争和整合

剥开大众在华的故事 细数南北大众的纷争和整合

大众,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汽,销售,帕萨特,大众中国,车型,大众集团,故事,轿车,事件,中方,双方,情况,桑塔纳,雅斯,公司,上汽集团,众和,正式成立,中国,业务,产品,利益,合资企业,奥迪,市场,进口车,部分

2020-09-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剥开大众在华的故事 细数南北大众的纷争和整合

剥开大众在华的故事 细数南北大众的纷争和整合

大众,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汽,销售,帕萨特,大众中国,车型,大众集团,故事,轿车,事件,中方,双方,情况,桑塔纳,雅斯,公司,上汽集团,众和,正式成立,中国,业务,产品,利益,合资企业,奥迪,市场,进口车,部分

2020-09-10 #小故事

剥开大众在华的故事 细数南北大众的纷争和整合

剥开大众在华的故事 细数南北大众的纷争和整合

大众,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汽,销售,帕萨特,大众中国,车型,大众集团,故事,轿车,事件,中方,双方,情况,桑塔纳,雅斯,公司,上汽集团,众和,正式成立,中国,业务,产品,利益,合资企业,奥迪,市场,进口车,部分

2020-09-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剥开大众在华的故事 细数南北大众的纷争和整合

剥开大众在华的故事 细数南北大众的纷争和整合

大众,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汽,销售,帕萨特,大众中国,车型,大众集团,故事,轿车,事件,中方,双方,情况,桑塔纳,雅斯,公司,上汽集团,众和,正式成立,中国,业务,产品,利益,合资企业,奥迪,市场,进口车,部分

2020-09-10 #故事阅读

我的特区故事|微芯生物鲁先平:中国原创新药的拓荒者

我的特区故事|微芯生物鲁先平:中国原创新药的拓荒者

西达,生物,患者,深圳,药物,恩慈,鲁先,全球,产业化,在台湾,中国,受访者,台湾,新药,董事长,南博,李荣华,陈嘉,板后,深圳市委,深圳创新,深圳市政府,沃土,企业,业内人士,中国台湾,事情,价值,创始人,体系

2015-11-08 #经典故事

东莞五金冲压业界大王汤建华的故事

东莞五金冲压业界大王汤建华的故事

汤建华,五金冲压,先生,员工,行业,财富,人才,企业家,学徒,工程师,技能,本领,张国荣,日博,石新街,在东莞,和民,正成,越来越好,大亨,严师,业界,上自,一家,一生,专业知识,东莞市,严格执行,京剧,产品质量

2015-10-17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