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聊城80岁老人周庆月 家有藏书七千册 每日读书1小时

时间:2016-07-28

每天清晨听他讲述中华传统文化故事,已成一群老友最快乐的事情

提示:本文共有 176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毫不夸张地说,80岁的周庆月在他个人朋友圈里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每天清晨听他讲述中华传统文化故事,已成一群老友最快乐的事情。

事实也的确如此。

耄耋之年的周庆月,拥有多重身份——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与这些身份相印证的是诸多不可思议的数据,比如他的诗词、楹联作品曾在国家级、省市级刊物发表达3500首之多。

提及这些,老人感慨地说,因为小时候家庭贫困,自己未能读完高中,能在晚年做些喜欢的事情,有一点点小成绩,完全得益于“高人”指点,这其中有他的长辈,他的恩师,还有他视若珍宝的7000册藏书。

事实上,周庆月口中的“高人”,正是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精神。

书香之家 这两块牌匾是他们一家的骄傲

从老家搬进城里居住,周庆月最难舍的是旧居里的古书。那里面,有伯父留给他的康熙字典,也有高中时的恩师寄给他的《雷锋日记》和《唐诗三百首》。

如今,老人的藏书差不多有7000册,有的早已发黄,但他依然视若珍宝,因为正是这些书籍,让他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从中不断汲取营养。

自幼喜欢读书的周庆月有个保持了六七十年的习惯,那就是每天读书1个多小时,这些书内容涉及比较广,而他也常自嘲说,“大千世界,五花八门,杂七杂八”。

读书带给他的,除了博学多才之外,便是那两块含金量十足的“书香之家”牌匾。

获评全国首届和齐鲁首届书香之家,周庆月将两块牌匾悬挂于客厅最显眼的地方,它们的左上方,是周庆月那幅流畅自然、飘逸洒脱的行草书法作品——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蝶恋花·春景》。

提及获评书香之家的往事,周庆月说,这可以说是他们全家人的骄傲。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周庆月说,家族中多位长辈曾是教书先生,而曾经考中秀才的大伯算是自己的“启蒙老师”。他说,如今家中还留有大伯修的家谱,那上面字迹清秀的楷书,自己也膜拜了许久。

也正是因为这样,周庆月从小就有着强烈的求知欲,然而,因为家庭贫困,他最后不得不在高中最后阶段辍学。不过,高中语文老师说过的话,他至今铭记于心。

周庆月说,临别时,老师一路送了他很远,最后不舍地说,虽然未能完成学业,但希望颇有文学天分的周庆月,可以成为一名农村作家。

时隔不久,在收到这位老师一封情真意切的来信以及两本书籍之后,周庆月学习的热情被彻底激发出来。从那以后,他开始钻研柬帖,并整理专著出版;继续研习书法,并不时在省内外获得大奖;潜心研究、创作格律诗,作品陆续登上国家级期刊。

家国情怀 八旬老人陆续发表诗词、楹联作品3500首首

80岁的周庆月生活极有规律。不过,一天24小时的时间,他多数都分给了“咬文嚼字”。

凌晨4点半左右,他按时起床读书。一个多小时后,他走出家门,步行去往滨河大道。那里每天都有七八位老友,等着听他讲有关楹联、诗词的历史故事。

事实上,读书的时间也是他的创作时间,往往一个小时下来,一首格律诗的雏形就出来了。然后,利用清晨散步的时间,他会在脑子里反复推敲个别字词。老人说,这样一首古体诗,他常常要改数十次、上百次。

也正是因为这种钻研精神,他的十余首诗词得以在国家级权威刊物《中华诗词》上陆续刊登,这在聊城文化圈,是相当难得的成绩。

老人家里有两个房间专门用来盛放他的书籍和作品集,当有朋友来参观,他常兴奋地指着房间里大大小小的橱柜说,那里面都是他的“宝贝”。

那里面有他费尽心血出版的作品集——《诗词六百首》(合)、《静远斋自书诗词》、《静远斋吟草》、《柬帖法式备览》、《楷书三百千》字帖等。

说起这些书的来历,周庆月的老伴笑着说,前些年,他们常外出走走看看,但每到一个地方,周庆月最喜欢光顾的就是书店,甚至是老街、旅游景点附近的小书摊。也正是从那些地方,他淘来一本又一本书籍,回家后乐呵呵地摆上他的书架。

老人常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自己经历过太多无奈和苦难,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如今生活的幸福和甘甜。

因此,老人创作的诗词、楹联作品,要么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及美丽风景,要么感恩富民政策及共期美好未来生活,要么紧跟时代热点,讴歌为这个美好时代奉献力量的特殊人群。今年,他创作了一组抗疫诗词,点赞疫情下的“最美逆行者”,其中一首诗中有这样两句——祲魔肆虐欲横行,征战群英铁骨铮。热血坚凝成壁垒,壮怀激烈救苍生。

一位耄耋老人满满的家国情怀,就这样跃然纸上。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聊城80岁老人周庆月 家有藏书七千册 每日读书1小时”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聊城男子不赡养老人 还对老人做出这样的事情!

聊城男子不赡养老人 还对老人做出这样的事情!

张某,弟弟,母亲,老母亲,情理,监狱,冲突,换尿布,法律,案件,羔羊,轻伤,生活,着我们,打抱不平,才肯,鉴定为,上都,好的,网友,男子,东昌府区,一时冲动,亲兄弟,事情,亲戚,方方面面,兄弟姐妹,兄妹,养老送终

2015-04-19 #故事大全

聊城六中 我的值班故事——刘善辉王凤伟陈丽

聊城六中 我的值班故事——刘善辉王凤伟陈丽

评论,宝宝辅食,傅莹,唐人杨,巨源,家有,兄弟,健康成长,专辑,爸爸妈妈,春之歌,副外长,宝贝,孩子,太极,小马,年糕,爱情,热爱生活,美味,苹果,蛋黄,过客,九如山瀑布群,做一个,城东早春,永远的微笑,梦游仙境,永远都,花的海洋

2020-09-23 #小故事

聊城六中 我的值班故事——刘善辉王凤伟陈丽

聊城六中 我的值班故事——刘善辉王凤伟陈丽

评论,宝宝辅食,傅莹,唐人杨,巨源,家有,兄弟,健康成长,专辑,爸爸妈妈,春之歌,副外长,宝贝,孩子,太极,小马,年糕,爱情,热爱生活,美味,苹果,蛋黄,过客,九如山瀑布群,做一个,城东早春,永远的微笑,梦游仙境,永远都,花的海洋

2009-06-15 #故事会

健康聊城好故事|聊城这位患者打院长办公电话引发一场虚惊

健康聊城好故事|聊城这位患者打院长办公电话引发一场虚惊

患者,老人,病情,刘垓子,中心卫生院,卫生院,李大夫,临清市,情况,时间,院长,过程,对我们,治疗方案,张影,李大,王守强,郝庄村,国医堂,康复理疗,靠近我,一番话,一面,中医,人员,事情,亲人,位置,信心,作者

2008-04-10 #短篇故事

红色聊城一首歌谣背后就是一个抗战故事

红色聊城一首歌谣背后就是一个抗战故事

歌谣,李体,搜集整理,冀鲁豫,抗日,史料,根据地,东洋,战斗故事,故事,支队,聊城,莘县,姜勇,王军,王天祥,是当年,冀鲁豫军区,一大,八路军,军民鱼水,日本,历史,大娘,情深,感觉,敌占区,时间,群众,老人

2015-06-21 #故事会

来聊城 听光岳楼前世今生的传奇故事

来聊城 听光岳楼前世今生的传奇故事

光岳楼,聊城,小楼,古楼,中国,工匠,老人,岳楼,洪武,郭老,鲁班,工作人员,东昌,人们,历史,动画,匾额,工程,时尚,檐下,沧桑,石匾,全息投影,呈现在,于光,卫守,向明,明洪,来让,玉皇皋

2008-03-16 #长篇故事

聊城市拟推荐第七届山东省道德模范名单和事迹公示

聊城市拟推荐第七届山东省道德模范名单和事迹公示

孩子,事迹,张玉,救援,郭刚堂,高占喜,带电作业,群众,聊城,聊城市,简要,老人,救援队,学生,直属队,父亲,全国,寻亲,山东省,爱心,聋哑,聊城供电公司,晓飞,段某,国网,寿光,残疾,烈士,老师,邮递员

2010-03-07 #长篇故事

聊城农商银行:小故事 大服务 一言一行传递“正能量”

聊城农商银行:小故事 大服务 一言一行传递“正能量”

客户,假币,服务,员工,故事,柜员,老人,业务,地方,态度,支行,编织袋,聊城,需求,关怀,以客户为中心,客户需求,侯营,李昕,李云,副行长,工作人员,责编,责任编辑,农商行,农商银行,发现了,多客,三农,合规

2020-08-02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