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2017名人堂年度文化大事件重磅揭晓 敦煌大展雄踞榜首

时间:2016-07-29

回顾这一年,发生在中国文化领域的大事件精彩纷呈

提示:本文共有 39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2017名人堂·年度文化大事件榜单)

1 百万人次参观成博“丝路·敦煌”大展

2 四川首批十大历史名人出炉

3 江口沉银遗址发掘3万余件出水文物

4 四川率先实施博物馆延时开放

5 首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发布

6 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一举夺冠

7 《千里江山图》再度引发“故宫跑”

8 三千万网友在线围观第六届非遗节

9 黄宾虹《黄山汤口》以3.45亿元创春拍纪录

10 周有光等文化名家相继去世

周有光等文化名人相继去世

2017年,“文化自信”成为时代最强音。回顾这一年,发生在中国文化领域的大事件精彩纷呈。

成都逢展必火,一场来自敦煌的复原石窟及丝绸之路沿线重宝的展览圈粉108万,市民看展成为都市新时尚;“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启动以来,大禹等十人秒变“网红天团”,市民网友点赞涨知识;轰动全国的江口沉银考古发掘圈粉无数,3万余件出水文物震惊史学界,解开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谜团……

由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联合打造的“2017年度名人堂”,今日重磅发布“年度十大文化大事件”榜单。

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诗人、学者向以鲜为这份文化榜单点赞,“古有功名麒麟阁,今有华西名人堂。华西都市报数年坚持,不舍初心,透过纷繁看本质,爬罗剔抉,蔚为壮观,俨然成为一方文化风向标。”

敦煌大展

背后的文化现象发人深省

敦煌大展展示的精美洞窟

‘’“2017年度名人堂”系列评选活动,吸引众多读者、网友投票。在文化大事件候选榜中,108万人次参观成博“丝路·敦煌”大展以2712票高居榜首,成为当之无愧的“人气王”。

来自敦煌的8个复原石窟、70幅临摹壁画以及丝绸之路沿线文博单位的200多件文物珍品,让成都市民在家门口领略了丝绸之路的风土民情。这场超大规模的展览在成都停留了3个多月,吸引了108万人次观众走进成博看展览,掀起了一股长久的“敦煌热”。此后,与敦煌相关的自驾游、游学、出书、书画展更是人气爆棚。

四川省首届“书香之家”获得者、红色收藏家姜小平从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上看到名人堂评选活动,为“丝路·敦煌”大展郑重投票。在湖北武汉工作的他,一直对敦煌心之神往,苦于工作繁忙,敦煌自驾游迟迟没有成行。得知家乡成都举办了规模空前的敦煌大展,他利用周末赶来参观涅槃窟的卧佛,春节期间又扶老携幼前来“二刷”。

“这个展览选取了各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系统地展示了敦煌佛教艺术的发展史,精彩不容错过。”

敦煌学博士、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副教授董华锋表示,敦煌热背后的文化现象发人深省。敦煌大展之所以获得持续的热度,一方面源于展览本身的内容策划以及一系列配套的讲座、社教活动、出版物等,另一方面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以丝绸之路为主题,契合了当下热点。此次

展览把成都、敦煌和丝绸之路这几个元素很好地连接起来,观众能从展览中产生多层面的文化获得感。敦煌大展不仅满足了市民的文化需求,也让大家的文化自信逐渐觉醒。

延时开放

博物馆各有丰富的奇妙夜

天黑之后,随着最后一位工作人员从展厅离开,博物馆的文物都活了过来:暴王龙和匈奴王破坏了大理石走廊,而雄狮和猴子则在陈列柜中漫步……《博物馆奇妙夜》系列电影的热播,让夜间的博物馆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如今,夜游博物馆的愿望,在四川成为现实。

2017年8月,四川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博物馆错时延时开放工作,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武侯祠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均已施行了常态化错时延时开放措施,夏季闭馆时间由原来的18:00延长至20:00~21:00,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社会提供了更多更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此外,四川省属、成都市属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也实施了错时延时开放服务。

博物馆延时开放

博物馆夜间开放最早兴起于欧洲。1997年,柏林发起了第一个“博物馆之夜”活动,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多类文化机构于夜间开放,同时还有精心策划的音乐会、讲座、舞蹈表演等文化活动,邀请市民夜游。巴黎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每周都有固定的夜间开放日,像四川这样将博物馆延时开放常态化,在国内外文博界并不多见。

成都市书协副主席钟杨琴笙说,这一文化事件给市民、读者带来的方便不言而喻。“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延时开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文化惠民政策,从时间的角度延展了博物馆教育、研究、欣赏等方面的功能。”

市民在博物馆里享受免费的公共文化服务

早在2017年元宵节,四川博物院试水每周六晚延时开放,首个“华灯之夜”主题活动中,近千名观众走进博物院,和院长摆龙门阵,听川博首席专家解读“扬州八怪”。他们还走进神秘的文保实验室观摩拓片全色,国宝级别的斯瓦特风格佛像与齐白石书画首次走出文物库房,与市民见面。

“用精彩的活动和优质的服务吸引观众,让夜游博物馆变成习惯”,成为四川文博界的共识。四川博物院每月一次的“华灯之夜”上,国宝鉴赏会、中秋音乐会、古代体育运动会等活动精彩纷呈;成都博物馆则配合临展策划多个主题活动,夏宫之夜、法兰西之夜让观众沉浸在异域风情,更能体会到帝国夏宫展、法国现当代艺术展的文化魅力;金沙遗址则策划了一系列的社交活动,动植物专家夜探金沙观察昆虫、美国爵士音乐会等活动深受亲子家庭喜爱。

千万关注

“四川历史名人”火遍全网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发布

2017年3月,四川省启动实施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四川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名人巨匠灿若星辰。特别是历史上涌现出的一大批杰出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等,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格,闪烁着巴蜀人民独特的气质风范,是四川发展的宝贵资源和突出优势。

自“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启动以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搭建专题,持续推出了多组重磅报道,让“四川历史名人”迅速成为热词。特别是首批十位四川历史名人经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第一时间发布之后,大禹、李冰、落下闳、扬雄、诸葛亮、武则天、李白、杜甫、苏轼、杨慎十人秒变“网红天团”,名人故事、专家解读引发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江口沉银发掘现场提取出水文物

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省社科院研究员谭继和长期从事巴蜀文化研究,他点赞“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是“一网打尽,一络到底”,网络了广泛的群众参与度与历史名人的搜索度。首批入选的十大四川历史名人,不仅是对推动社会和文化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宗匠式、标志性人物,也是中国历史名人星空中光芒最亮的巴蜀星星。

这场贯穿全年的“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不仅吸引了段渝、谭继和、查有梁、黄开国、谭良啸、谢元鲁、周啸天、吴明贤、张志烈、祁和晖等来知名专家学者深度点评,也吸引了上千万读者、网友参与其中,为自己心目中的四川历史名人打call。

第六届非遗节在成都盛大开幕

与此同时,一系列与四川历史名人相关的落地活动,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四川历史名人苏东坡诞辰980周年,全国各地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在其家乡四川眉山,第八届(眉山)东坡文化节暨首届四川音乐周活动精彩纷呈,东坡故里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苏迷”。三苏祠东坡文化传承展示、“东坡文化”国际学术高峰论坛、“东坡文化”书展、“尚意东坡”中国当代名家书法精品展等诸多活动陆续上演,承续历代先贤梦,弘扬千年英雄魂。

根据《四川历史名人博物馆建设指导意见》,到2020年,我省首批十大历史名人博物馆、纪念馆将全部建成并开放;到2026年,将推动所有四川历史名人博物馆达到全国三级以上博物馆标准,半数达到国家一级博物馆标准。届时市民再逛历史名人博物馆,不仅可以看到丰富的藏品和展览,还能享受微信语音导览、数字化展览等智慧服务。

诗词为王

文化类节目成一股清流

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一举夺冠

无论是《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还是《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2017年,多档文化类节目“火”遍电视屏幕和社交网络,让观众打开电视有了电视剧、真人秀以外的更多选择。

节目制作人从汉字、诗词、书信这些最习以为常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寻找承载节目风骨和精、气、神的支撑。这些唐诗宋词、手写属性、文学名著的美,重新唤起国人的诗心和对文学的温柔记忆。

16岁小姑娘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一举夺冠,凭借不俗的实力和沉着稳定的心态给观众留下极深印象,更成为网络内外的热议焦点。这次入选“2017名人堂·年度文化大事件”榜单,不少网友为其拉票。

文化类节目火了,武亦姝火了,就连央视女主播董卿都成了“网红”,让观众见识到不一样的知性美。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在四川掀起了一股诗词风,节目中的成都元素也让观众倍感亲切。《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宣传片,第一个镜头就是成都观众再熟悉不过的杜甫草堂。2016年小雪时节,节目组走进杜甫草堂取景,200多名学生在茅屋故居前的空地上,诵读了《春夜喜雨》《蜀相》这两首浸润着成都味道的杜甫名篇,还诵读了《回乡偶书》《凉州词》这两首唐诗经典。

有趣的是,《中国诗词大会》还让古人行酒时的文字游戏“飞花令”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市民茶余饭后的小游戏。无论是校园课堂,还是微博朋友圈,有人抛出“风”“月”“花”“雨”等关键字,总有许多朋友参与接龙,你来我往才情尽洒。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四川赛区选拔活动上,学生、老师、检察官等各行各业的诗词爱好者汇聚在杜甫草堂,他们中年龄最小的只有7岁,通过“飞花令”、诗词接龙、理解诗意等方式进行评比选拔。 四川赛区评委、鲁迅文学奖得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周啸天教授点赞:“这一台好看的诗词节目,引起更多人对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关注和兴趣。”

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实习生 张晓雨

快下载封面新闻APP,参与“2017年度名人堂”评选活动

点击投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2017名人堂年度文化大事件重磅揭晓 敦煌大展雄踞榜首”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2019名人堂·年度四川文旅大事件”榜单发布 这些诗与远方很圈粉

“2019名人堂·年度四川文旅大事件”榜单发布 这些诗与远方很圈粉

四川,发展,四川省,大会,文化,大事件,天府,年度,市民,旅游,封面,名人堂,哪吒,打卡,榜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博览城,国际旅游,书展,三星堆,书虫,人文,事件,光辉,品牌,国际,彩车,旅游事业,明确提出,经济

2009-07-10 #故事会

多位名家开讲 云上分享阅读 “名人堂·2019年度人文榜”将颁奖

多位名家开讲 云上分享阅读 “名人堂·2019年度人文榜”将颁奖

封面,年度,人文,作家,名人堂,诗人,新闻,活动,专家,四川省,全民,书香,书评,华西都市报,嘉宾,地区,川渝,获奖人,见证,颁奖,张杰,尚仲敏,张庆,志宇,李海洲,李斌,杨献平,蒋蓝,赵智,阿来

2011-10-01 #短篇故事

第二届中国舞蹈艺术大展用舞蹈讲述中国故事

第二届中国舞蹈艺术大展用舞蹈讲述中国故事

上数,舞蹈,中华民族,大展,形式,民族,发展,直播,56个民族,互联网平台,新媒体,舞蹈艺术,人民网,北京,分线,基金,各族群众,年度,拉开序幕,文化,据介绍,故事,文化交流,理念,项目,践行,认同感,产业化,交往,交流

2012-03-20 #故事阅读

【雅昌带你看展览】“佳趣雅集”年度大展:你爱青花还是五彩?

【雅昌带你看展览】“佳趣雅集”年度大展:你爱青花还是五彩?

瓷器,青花,刘阮,康熙,故事,展览,上天台,雅集,西厢记,西王母,梁晓,十七世纪,成吉思汗,民窑,棒槌瓶,米家山,丘处机,典故,作品,扬州,斋坛,特展,五彩瓷,中国,个人,局部,山水,文人,周穆王,张生

2010-10-18 #经典故事

UCCA年度大展开展 百度用技术探索“AI+艺术”无限可能性

UCCA年度大展开展 百度用技术探索“AI+艺术”无限可能性

人类,艺术,艺术家,人工智能,徐菁,简史,计算机艺术,展览,全球,物质,非物质,作品,科技,边界,互动艺术,万物,色彩,观众,过程,尤洋,合作,人们,代码,全景式,区域,大脑,工作室,总经理,模式,时代

2012-11-28 #小故事

UCCA年度大展开展 百度用技术探索“AI+艺术”无限可能性

UCCA年度大展开展 百度用技术探索“AI+艺术”无限可能性

人类,艺术,艺术家,人工智能,徐菁,简史,计算机艺术,展览,全球,物质,非物质,作品,科技,边界,互动艺术,万物,色彩,观众,过程,尤洋,合作,人们,代码,全景式,区域,大脑,工作室,总经理,模式,时代

2012-11-14 #故事大全

省博年度大展17日开幕!广参记者带你先睹香港百年长衫风采

省博年度大展17日开幕!广参记者带你先睹香港百年长衫风采

长衫,香港,年代,师傅,穿着,女性,上海,旗袍,裁缝,服装,衣料,女士,款式,利孝和,林黛,梁博士,狄娜,故事,广州,外套,夫人,布料,校服,利夫人,广东省博物馆,场合,妇女,广告画,华慧娜,梁洁华

2008-12-02 #故事大全

郑凤荣荣登齐鲁体育文化博物馆名人堂

郑凤荣荣登齐鲁体育文化博物馆名人堂

郑凤荣,齐鲁,山东体育学院,体育文化,博物馆,世界纪录,名人堂,王毅,国家田径队,新中国,教育基地,仪式,代表,体育事业,党委书记,体育训练,女子,学生,山东,济南,岁入,山东省,山东籍,荣誉证书,社科,突出贡献,跃过,运动员,金牌,重点...

2014-01-17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