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弟子规译文和小故事入则孝

时间:2016-07-30

弟子规小故事短篇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16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父母教 须敬听父母责 须顺承[译文] 父母的教诲,一定要恭恭敬敬地听, 如果父母责备你,一定是有道理的,所以你要虚心接受。[小故事]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天读书厌倦了,就跑回家里。这时他母亲正在织布,见他逃学回来,气得拿起剪刀把快织好的一块布割断。孟子很奇怪,就问母亲为什么发火。母亲说:“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起来,一断就成不了布,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也要天天用功才会有成就,你现在就厌倦了,什么时候才能成为有用之才呢?”孟子听了十分惭愧,马上回到学堂发奋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有名的大学问家。

冬则温 夏则清晨则省 昏则定[译文] 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伺候父母睡下。[小故事] 东汉时期,有个叫黄香的孩子,母亲去世后他和父亲相依为命。黄香虽然很小,但却知道孝敬父亲。夏天,酷暑难耐,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黄香每晚都先把凉席扇凉,再请父亲去睡;冬天,天寒地冻,黄香每天先钻到父亲冰凉的床上,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黄香小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上了以孝闻名的好官。

出必告 反必面居有常 业无变[译文] 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居住的地方要固定,工作也不要随意变动。[小故事] 聂政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大侠士,很孝顺自己的母亲。父亲去世后,他和母亲一起生活。聂政因为是一个有名的侠士,所以常有人请他出门行侠仗义,打抱不平。但是,为了不让母亲担心,所以遇到危险的事,聂政总是刻意回避,能在家陪母亲就尽是在家陪母亲。几年后,聂政的母亲去世了,安葬了母亲后,聂政离开了家,替朋友行侠仗义去了。这次出门后,因为无牵无挂,聂政再也没有回来,他死在外地了。

事虽小 勿擅为苟擅为 子道亏[译文] 事情即使很小,也不要由着性子胡来,如果胡来的话,你的道德品质就会出毛病。[小故事] 三国的时候,刘备临死时,对儿子刘禅不放心,除了把他托付给丞相诸葛亮,还给他写下了一封信来教育他。信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这是说,不要认为这件事情小,坏事就可以胡作非为,好事就可以不做;只有品德良好才能让人信服。后来,刘禅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国还没有大的失误。诸葛亮死后,刘禅开始宠信宦官,逐渐放纵自己,最终蜀国被曹魏灭掉,刘禅也成了俘虏。

物虽小 勿私藏苟私藏 亲心伤[译文] 东西虽小,也不能偷偷私藏起来;如果私自藏东西,父母会感到伤心。[小故事] 陶侃是东晋有名的贤臣,从小就勤奋好学,人品极好。陶侃长大后,担任了管理渔业的小官。这一年,他托人带回家一坛腌鱼孝敬母亲。没想到,母亲却把鱼原封不动地让人退回去,并且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你是国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孝敬母亲呢?虽然只是一坛腌鱼,但也是为政不廉啊!”陶侃深深记住了母亲的教导,从此他勤政为民,两袖清风,最终成为了晋朝著名的清官。

亲所好 力为具亲所恶 谨为去[译文] 父母亲所喜欢的东西,要尽力为他们准备好;父母亲所讨厌的东西,要小心为他们拿掉。[小故事] 郯子是古代的一位大孝子,对父母特别孝顺。父母的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眼睛也看不见东西了。郯子听说鹿乳对恢复视力有好处,他决定想方设法取得鹿乳。郯子来到山上,却无法靠近鹿群。于是,郯子买了一张鹿皮,披在身上混进了鹿群中。郯子的耐心获得了回报,终于有一天,他得到了鹿乳。经过一段时期的治疗,郯子父母的眼疾被治好了,身体也一天天强壮起来。郯子鹿乳奉亲的故事也传遍了天下。

身有伤 贻亲忧德有伤 贻亲羞[译文] 要爱惜身体,遵守道德。身体有了伤痛,会让父母担心;道德出了毛病,会让父母亲丢丑。[小故事]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军阀,他带领军队来到国都,废掉了皇帝刘辨,另立刘协为傀儡皇帝,并从此独揽朝政。董卓专权期间,对朝廷中的大臣肆意杀戮,对天下的百姓任意欺凌。结果,他的暴行引起了人们的愤怒,朝臣王允等人联合起来利用美人计一举将他除掉。董卓的恶行使其家庭也受到了牵连,连年迈的父母也因此受到株连,当时他的母亲已经90我岁了,也被依法处死。实在是可悲啊!

亲爱我 孝何难亲恶我 孝方贤[译文] 亲喜欢我,做到孝顺并不难;父母亲不喜欢我,我还是要孝顺他们,这才是最可贵的。[小故事] 王祥是晋朝人,他母亲去世后,父亲又取了继母。继母对王祥很苛刻,但王祥从不忌恨,仍然对她很孝顺。继母生病了,他总是伺候在旁。 有一年冬天,王祥的继母病了,想吃鲜活的鲤鱼。大冬天的,哪里能捕鱼呢?但王祥还是来到了河边,河上已经结冰了。为了能捉到活鱼,王祥竟然脱掉衣服卧在冰上用体温化开冰捕鱼。真巧,两条鲤鱼一跃而出。他不知有多高兴.王祥的孝行感动了继母,以后,继母对他也格外关心起来。

亲有过 谏使更怡吾色 柔吾声[译文] 母亲有过错,要耐心劝说,让他们改正;规劝时要和颜悦色,说话要轻声细语。[小故事] 春秋时,有个叫孙元觉的孩子,十分孝顺长辈,可他的父亲对祖父极不孝顺。有一天,父亲要把病弱的祖父扔到深山里去。孙觉元哭着跪倒在父亲面前,恳求他不要这样做。可是父亲却哄骗他:“爷爷年老了,年老不死会变成妖怪的。”来到了山里,父亲把爷爷放下就要离开。孙元觉一声不吭地背起抬爷爷的竹筐,父亲不明白他的意思,孙元觉说:“等到你老了,就能用上它了。”父亲一听,大吃一惊,最终改变了主意,又把爷爷接回了家。

谏不入 尽复谏号泣随 挞无怨[译文] 你的劝说父母听不进去,那就等父母高兴时再劝,要哭叫着规劝;父母生气了,抽打你一顿,也要毫无怨言。[小故事] 闵子骞小时候经常受继母的虐待。有一年冬天,闵子骞兄弟俩随父亲外出。一跃上,闵子骞一个劲地喊冷,弟弟却直说热。父亲见子骞穿的棉衣比小儿子的还要厚,以为子骞撒谎,就用鞭子打他。鞭子把棉衣抽破了,露出了散乱的芦花,父亲明白了真相,要把继母赶走。闵子骞哀求父亲说:“现在只有我一人受冻,母亲走了,我们兄弟三人都 会孤单。”父亲最终打消了赶走继母的念头。

亲有疾 药先尝昼夜侍 不离床[译文] 父母亲病了,吃的药要自己先尝,看看是不是太苦、太烫;父母亲病倒在床上,要日夜护理,不离开他们的身边。[小故事] 汉朝时,汉文帝虽然贵为皇帝,却很孝顺自己母亲。每天不管公务多忙,他都要去母亲房间请安。有一次,文帝的母亲病了,汉文帝日夜精心服侍,一步也不曾离开母亲床前,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而且每天母亲吃药时,他都要亲口尝尝,唯恐太苦、太烫。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汉文帝侍奉母亲却长达三年之久,他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

丧三年 常悲咽居处变 酒肉绝[译文] 父母死了,要守丧三年。有孝心的,提起父母会难过哭泣。三年中,夫妻不同 居,不喝酒吃肉。[小故事] 蔡邕小时候非常孝顺母亲。母亲得病长卧不起,蔡邕心中非常难过,总是在母亲床前殷勤服侍,而且为母亲洗马桶不厌其烦。看到母亲将不久于人世,蔡邕无心学习了,连衣服也不换洗,整天坐在母亲床前,直到她永远闭上了眼睛。埋葬母亲之后,蔡邕哭倒于坟前不愿回家。一帝做事的仆人见此情境,莫不潸然涕泣。之后,他叫仆人在坟墓旁搭个小房子,他住在那里,继续守墓,以表爱母之心。

丧尽礼 祭尽诚事死者 如事生[译文] 办理丧事要尽到礼节,祭拜要真心诚意;对待死去的父母,要像活着的时候一样。[小故事] 湖北有一个城市叫孝感。这个城市的名字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呢!古时候,有个叫董永的人,他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母亲去世后和父亲相依为命。后来父亲也不幸去世了,由于家里穷,董永连埋葬父亲的费用也凑不出来。为了埋葬父亲,他只好把自己典押给有钱人家当佣工。董永的孝行感动了天上的九天仙女,她偷偷来到人间,帮助董永还清了债务,还做了他的妻子。后来人们便把仙女下凡的地方称作了“孝感”。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弟子规译文和小故事入则孝”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弟子规译文和小故事入则孝

弟子规译文和小故事入则孝

母亲,父亲,父母,译文,小故事,王祥,继母,聂政,黄香,父母亲,蔡邕,董永,闵子骞,东西,时候,爷爷,孟子,刘禅,董卓,陶侃,鹿乳,去世后,人们,孩子,汉文帝,身体,子骞,孝行,有一天,一跃

2020-07-18 #小故事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入则孝·自爱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入则孝·自爱

父母,时候,父母亲,于不义,方贤,那才,弟子规,原文,严苛,尽孝,子女,声音,译文,心情,无怨,时态,蒙羞,用心,生气,读音,身体,责打,过错,入则孝,不要轻易,不喜爱,品德修养,并不难,因此而,就等到

2009-10-30 #小故事

如今孝顺都表达在互联网上 还记得《弟子规》中的入则孝吗?

如今孝顺都表达在互联网上 还记得《弟子规》中的入则孝吗?

父母,父亲,善事,入则孝,温夏,须顺承,黄香九,百善,都会,弟子规,原文,借口,亲情,凉席,压力,双亲,好榜样,子女,家庭,译文,时候,教诫,怒气,父母亲,社会,老人,被子,读音,铜臭,回家

2013-12-12 #小故事

弟子规 入则孝 其一

弟子规 入则孝 其一

父母,时候,长辈,事情,须顺承,命令,儿女,出发点,子女,恭敬地,态度,老师,对我们,须敬听,好的,字面,严师,人生,偏差,分析判断,地位,好意,孝道,孝心,德行,广义,情况,才能,母亲,无错

2017-03-12 #短篇故事

《弟子规》讲义之“总序” “入则孝”

《弟子规》讲义之“总序” “入则孝”

父母,论语,子曰,故事,二十四孝,弟子规,所恶,礼记,酒肉,孔子,蔡邕,君子,孝弟,居处,悲咽,方贤,曲礼,须顺承,学文,泛爱,孟子,须敬听,孝经,学问,无怨,死者,讽谏,为人子,天下,孝子

2012-10-15 #小故事

弟子规职场解读入则孝篇

弟子规职场解读入则孝篇

父母,前辈,学长,上司,老板,职场,父母亲,善事,公司,原文,工作,那才,好时,东西,先尝,时候,子女,同事,地方,声音,孝敬父母,居处,德行,心情,时态,缺欠,道理,身体,过失,酒肉

2014-04-09 #短篇故事

《弟子规》入则孝 不孝 不能称之为有教!

《弟子规》入则孝 不孝 不能称之为有教!

父母,孩子,曾子,母亲,时候,教育,妈妈,年轻人,须顺承,做一个,有一次,牛奶,爸妈,点儿,责打,砍柴,入则孝,就没有,我们应该,联系到,孔子,陶大,在家里,都会,好好学习,中长,专题,事情,健康成长,养子

2014-07-23 #故事阅读

听国学 读漫画|《弟子规》之入则孝篇①

听国学 读漫画|《弟子规》之入则孝篇①

孟子,父母,父亲,文王,典故,孟母,道理,有一天,孝行,王德华,文字编辑,责任编辑,爆款,蓝字,事情,上线,出去玩,大师,听书,孝道,孩子,学堂,小时候,恭敬地,快板,才能,断机,榜样,生气,衣服

2018-11-19 #故事阅读